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天宁寺塔与文峰塔的历史你知道么 看看下面文章你就明白了

2020-11-18 09:45:02
相关推荐

安阳天宁寺塔是塔中的另类,远看近看都不赖。它通高3365米,八角五层。此塔有三绝:一是上大下小的奇特结构,中国现存3000余座古塔中,这是独一无二的;二是塔上有塔,小塔作顶,形制如喇嘛塔,甚有韵味;三是塔的八角都有精美的砖雕,众佛个个人模人样,慈祥无比天宁寺塔,大砖头垒的,高高地竖立在安阳市老城区,老远就能看见。

20多年前的一天,安阳历史学者张之来到天宁寺塔下,仰望塔壁浮雕。一位在塔下对弃的老翁或许嫌对方落子太磨蹭,抬头见张之看得认真,就禁不住多了一句话:“塔西佛像的眼珠子,我看了很多年了,那可是珠子做的你去看看我说得对不对?”言毕继续“车马炮”。

张之当真依老人所言“望眼欲穿”,似如老人所讲。多年之后张之复去,佛像眼中之珠又隐而不见,令其纳闷奇异。张之今年已经七十有六,对弈的老者如果还活着,也该有百岁了。当年,张之本欲深问一层,老人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只撂下一句:“我什么都不知道!”便只顾下棋了。张之说,天宁寺塔就是这般神秘,谁也说不囫囵。张之称得上是安阳通了,他的《安阳考释》没有涉及天宁寺。不过,老人对天宁寺的记忆依稀有些:我小的时候,天宁寺的规模比现在大多了,寺内还有花园,很是亮,大殿里还挂着吴道子画的‘曹公’。在我上小学前,寺院里还有僧人,后来寺里就没人了,民国时安阳城把好多庙字都改作了学校,再后来民房开始“侵占”寺院属地。寺里其他的房子破的破、毁的毁,独独天宁寺塔任世事变迁,风雨蚀,一直岿然不动。”

天宁寺塔在安阳兀自突起1051年(五代后周时建)了,安阳人既熟悉它又弄不懂它,有关此塔的历史沿革,只有《彰德府志》中有寥寥数语。安阳古建筑研究所所长杨松山在申报天宁寺塔为国家级文物单位时,查阅了很多资料,也没有找到关于该塔的只言片语。

张之先生分析说,该塔之所以鲜见于史籍,可能是因为天宁寺初建时不是官家拨款,而是和尚自己筹款修建,官府就把它忽略了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在涉及古塔建筑的章节中,用200余字的笔墨记述了安阳天宁寺塔,其中有这样一句话:“自下至上各檐大小完全相同,无丝毫收分或卷杀,为他塔所不见。”这位中国古建筑领域的泰斗级人物,也没有详述该塔的历史沿革,只是在书中将该塔判定为元代建筑。这与《彰德府志》所言的始建于五代后周广顺二年(952年)差了几百年。据载,天宁寺塔经宋、元明、清历代修缮,或许元代之后,匠人承袭元代建筑的形制,不再图变,故而梁先生将其列入元代建制。如果是这样的话,两种说法都不错。

民间与史学家不同,说不清楚的事情,大家就编派,美其名曰:传说。杨松山给我讲述了安阳人的传说,至于这传说是哪辈子编派的,无从考证。话说有两个神仙,一日见面闲得实在无聊、发慌,便打起赌来,一个说夜可以建座高塔,另一个也夸下海口,说明天早晨能够在安阳建好一道新的城墙。话毕,俩儿仙分头去了夜“作法”。眼见日头东升,建塔的神仙还剩个塔顶,另一个修筑城墙的还余一城门。

建塔的神仙急了,随便抓了一把泥巴,三下五除二一捏,算作塔顶;修筑城墙的神仙最后也偷工减料把西城门胡乱地建好了。两个大仙都算完了工,却都留下了美中不足安阳人说,安阳老城墙(特指明代古城墙,清代曾增修,现已无存)惟独西门比其他城门要小许多,所以安阳人便称西城门为小西门。安阳人还说,远看天宁寺塔,顶部像被截断了一节似的

这个传说中所表露出的对天宁寺塔和安阳古城墙的看法,也许正反映了老百姓普遍的审美意识或真实感受。当然,这也可能是老百姓对自已喜欢的事物的调促一正因为喜欢它,才拿它开测,安阳老城墙已无实物可鉴,所以那个小西门究竟好不好也就无从判断,至于天宁寺塔的顶部,可决不是胡乱制作。天宁寺塔的顶部乃是仿西藏喇嘛塔的形制,应该说是颇具匠心的其实天宁寺塔塔顶的出位,正是天宁寺塔的价值所在。

五层登顶之后的豁然开朗,多亏那150平方米的赏景平台。1936年11月,古建筑专家刘敦桢先生来此塔考察,登顶之后,他给了个评语:此塔“维密槍塔中奇特之例”。1977年,赵朴初先生登临此塔,一时雅兴上头,赋诗一首,惊叹塔壁砖雕“多殊妙”感叹今生今世不枉到此“一瞬过”,还老眼幻觉地疑把洹河(安阳市内的一条河)当恒河(印度文明的发源地)。据安阳古建筑研究所所长杨松山讲述,赵朴初先生当时的确激动了一把。假如没有塔顶可供登高望远的平台,只是一孔狭小窗口,赵朴初先生的雅兴还能“上得头来”吗?

又说清乾隆年间,彰德知府大人黄邦宁晨来无事溜达到西营坑。西营坑中有一石桥,此时日头刚刚升起,天宁寺塔的影子恰好落在桥上,知府眼前一亮,顿觉塔影宛若一支毛笔搭在桥上,恍惚中这石桥好像成了笔架。古时的官员都是文人,这么一幻觉让知府大人认为此处风水好,昭示着彰德府要人才辈出,于是,在黄邦宁的主持下,天宁寺开始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扩建。从当年留下的《重修古天宁寺塔碑》上看,当时的天宁寺规模是今天的3倍记者去看天宁寺塔时,第一眼看见的是门匾上的四个大字“文峰耸秀”。此四字便是那个叫黄邦宁的知府大人所写。他这么一写不当紧,从此彰德府人以及现在的安阳老百姓反倒忘却了天宁寺塔的原名,都改口叫文峰塔了。杨松山说,如此一叫,这个塔的文化含义有所改变,由原来的佛教纪念性建筑,演绎成了风水塔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写李白的作文300字 感激妈妈的作文 秋天的金色作文 英语作文家庭 我要当一名老师作文 游记作文300字左右 小学生写植物作文评语 云南省中考满分作文 想起来就开心600字作文 横式作文 成长过程的作文 借景喻人作文 美好的作文600字 我的同学作文100 我的朋友350字作文 鼋头渚的作文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作文 写特产的作文 遇见外星人作文 养花作文100字 一件事的启示作文300 初中英语自我介绍作文 家庭趣事作文500字 家乡的小溪作文400字 农民伯伯种田的作文 我的六年级计划作文 观察作文350字 英国作文 青春无悔作文300字 描写游戏的作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