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一篇文章搞懂5000年书法史:秦篆汉隶 唐楷 宋元书韵 明清尚奇

2020-11-18 09:55:01
相关推荐

中国书法发展的轨迹,实际上呈现出一种错峰起伏的形态变迁。也就是说,书法的发展既有高峰、高潮时期,又有低谷、衰落期。

高峰期一般是秦代、汉代、魏晋、唐代、宋代、明清两代这六个阶段。

低谷期一般是秦汉之交,五代十国时期、宋元之际、晚清时期这四个时期。

从特点上来讲,朝代稳定期一般是书法发展的黄金期,而到了战乱、王朝即将倾覆时期,是书法发展的低谷期。但是不管低谷期还是高潮期,中国书法的发展、延续,基本上没有出现断层。

所谓的断层,就是长时间无人从事该项艺术创作、研究,长期处于一种发展停滞阶段,这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是没有出现过的。

因此,书法的传承也基本上承接这一条线传下来,未曾断绝。整个书法史的发展,也是一贯承接下来的,这无论是在中国文化史上还是在世界文化史上,都是非常罕见的。

而这样绵延数千年的文化传统,在发展过程中,对于其他种类的文化、政治、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当然了,这些受到书法影响的政治体制、文化乃至于传统习俗又反过来对于书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你很难说清楚他们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怎么样的,但是他们之间一定是融合发展的关系。

如果按照发展时期顺序来依次讲解,可以进行如下的详细论述:

一、秦篆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国家政权,作为大一统帝国初始时期,帝国豪迈的气度、幅员辽阔的疆土、鼎盛的国家力量让秦代的文人们在胸怀气度上都展现出非凡的胸襟。

但是秦代,说实话,在文化上的贡献比较少,因为它存在的时间也很短,从文学上来说,仅有李斯一人的文章尚可一观,其他的都不足以提及。

因此,就书法上的贡献来看,就更少了。秦代比较著名的文化成就就是“书同文”,文字上的统一对后来书法的发展其实产生了比较大的推动作用。

秦代较为著名的书法字体是篆书。秦代之前战国时期文字繁杂多变,秦代人统一文字写法,而李斯又写了不少篆书碑帖,多是为了宣扬秦始皇的政绩,为他歌功颂德之作,但是气度上非常富丽堂皇,端庄严肃。

秦代篆书为后世的篆书书写提供了一种绝佳的标准示范,以后各家书法名家学习篆书的也很多,比如李阳冰。

二、汉隶

汉代处于篆书的进一步发展、简化的阶段。汉代和秦代一样疆域辽阔,国力鼎盛,而且统治长治久安,人民生活平稳。

汉帝国的政治体制承袭秦代的大一统制度,实际上,汉代进一步完善发展,演变出了集体官僚政治统治下的大一统帝国。由此,大批的官僚阶层开始崛起,成为国家政治体制中,具有绝对话语权的存在。

皇帝、官僚和臣民三个阶层井然有序,上下尊卑。因此,为了维系这样稳定的金字塔结构,汉代尊崇儒家之学,宣扬三纲五常。

对于书法来说,汉儒的家国气质以及仁爱原则,为书法家所承袭,并且表现在书法的内在要素之中。

从实用性来讲,秦代篆书繁琐的书写难度已经不能满足官吏文书书写效率的要求了,他们迫切希望找到一种可以帮助他们快速书写的新书体。

在新的实践摸索中,隶书由此诞生。隶书的书写既带有篆书某些痕迹,但是书写起来更顺畅、更快捷。

汉隶笔法中带有一波三折的特点,其体式从篆书的对称方正向隶书的扁平化演进,带有浪漫气质。

三、魏晋风度

魏晋时期是中国书法的大发展、大变革的时期。也是中国书法的自觉期。这一时期虽然战乱纷繁,国家处于动荡之中,但是基本上贵族们是雷打不动的。流水的皇帝,铁打的贵族。而书法正是这一帮靠国家财政养尊处优的人士发展起来的。

因此,他们没有其它烦扰,只需要每天琢磨艺术就可以了。因此书法更多的是作为他们的身份的象征。如果书法好,一般来说,别人也就敬他三分。

而在中国书法史上,魏晋时期之所以能重要,是因为他标志着中国书法从不自觉地时期转向了自觉期。这是中国书法的一个关键转折点。也就是魏晋之前,中国人并不以他们的书法写的好坏为荣耀,而在魏晋之后,中国的文人开始看重书法的好坏了。

四、唐楷

唐代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战乱之后,走向了重新的统一,并且达到了中国历史上国力最为鼎盛的时期。

唐代的书法相比之前而言,少了几分自由,多了几分规矩,少了几分洒脱,多了几分端庄。比如唐代的书体代表——楷书,历史上被誉为四大楷书书法家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都是唐代人。

唐代除了楷书非常有名之外,狂草艺术也是一绝。张旭、怀素,继承了魏晋小行草的路数,一路向前发展。狂草艺术基本上和小行草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它更加恣肆狂放。

唐代书法向前发展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唐代实行科举考试制度。科举考试首先是文字的考试,但是同时它也是书法的考试,写字好的人才有可能获得进阶的可能。所以一大批世人才子在书法上也是颇费心思的。

这是中国书法开始与国家政治紧密结合的开始。

五、五代十国时期

书法发展到五代十国时期,已经是诸体皆备、法度完善的关键期。因此这一时期只需要好好继承发展,就可以。但是比较可惜的是,那个时候五代十国是战乱的年代,战乱年代,谁的拳头大谁有话语权。因此那个时候文人基本上是没有出头之日的,所以书法衰落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五代十国唯一可以说是书法继承者的,是杨凝式,杨凝式书法比较能体现魏晋法度。这是魏晋法度唯一的延续。

六、宋元之际

宋代因为之前五代十国的教训,所以采取重文轻武的政策,因此文人的地位大大提高。但是宋代的文人崇高地位是刚刚才建立起来的。魏晋唐代书法的笔法系统已经是失传掉一大半。

所以到了宋代中期后,才有苏轼这样的书法家出现在书坛。苏轼的书法,属于全才型的书法家,走的是全才型的学问书法,因此他的书法中透露着学问,涵养。苏轼曾经说过,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的书法就像他为人一样,气度高华。

苏轼之后,黄庭坚、米芾、蔡襄与其并成为四大书法家。

元代是中国书法低谷期,因为元朝的统治者对于书法不是很提倡,而且写书法的文人属于品级最低的南方人,所以书法极度衰落,但是元朝有赵孟一人,几乎承担起前面魏晋、唐宋时期的书法传统,后面开启明清的书法拓展。

因此,赵孟是中国书法史上承前启后的人物。

七、明清民国

明清时期的书法特点是个性化、怪异化,与明清两代文人心态有关,社会压力和文化高压政策比较大,所以文人心态比之前面的文人有所变化,这就体现在他们的书法之中。晚清时期受到外敌欺侮,清廷腐败,文人一反之前那种封闭压抑的心态,积极呼吁改革,再加上晚清时期大量碑文书法的出土,书法革新的呼声日益高涨,比如康有为等人。

虽然他们目的是着眼于政治革新,但是在客观上促进了书法面目的革新、发展。

这就是中国书法发展的大致脉络。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父爱如山的作文 演讲稿作文格式 我心中的太阳作文 童话故事作文400字 难忘的教训作文 第一次干什么作文 关于环境的英语作文 古尔邦节作文 本手妙手俗手作文 高考议论文满分作文 关于学习的英语作文 我的烦恼作文600 打屁股女生作文 放慢脚步作文 网上购物英语作文 创建文明城市作文 小学生作文选 一件后悔的事作文 我的书桌作文 科幻作文500字 人与自然的作文 小学六年级英语作文 六年级作文变形记 可爱的家乡作文 三年级童话故事作文 关于秋的作文 欣赏自己作文 自然景物作文 家乡的秋天作文 听雨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