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惠州做好“山”文章打开发展空间

2020-11-18 11:35:01
相关推荐

翻开惠州版图,罗浮山、南昆山等青山逶迤,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共13座,惠州森林覆盖率达62.34%,是国家森林城市,一道道绿色屏障不仅为城市带来优质的生态环境,其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也成为惠州不可多得的绿色家底。

在近日召开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惠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贻伟强调,山和海是惠州最大的资源和优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关键在于怎么用,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这需要打开思维,学习国内外一流经验,在保护好山水的同时,以超前眼光和战略谋划做好“山海文章”。

惠州拥有山区、沿江和沿海三大片区,特别是山区占地面积大,然而发展相对落后,这几年山区面貌发生变化,比如以生态为本,将特色农业做强做大、产业融合,“旅游+养生”产业剑指大健康蓝海,传承红色基因、推动老区振兴,昔日山区成为红色教育高地。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坐拥丰富山水资源的惠州,在建设国内一流城市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打开思维,念好“山”字经,做好“山文章”。

南方日报记者 林文通 乌天宇 谢志清

1 绿色经济推动山区振兴发展

驱车来到惠东白盆珠水库附近,拐入弯弯曲曲的山路,越过几座山后,一大片茶树郁郁葱葱展现在眼前,外人不知道,这片人迹罕至的山区正在发生着变化。

3年前,朱文开退休回到老家白盆珠山区。在县城工作了大半辈子,他一直有个愿望,就是在老家山区里找到绿色致富道路。回到老家后,他包下了一片山地,开始种植惠东仙人茶,没想到,种出的仙人茶得到了省级茶叶专家的赞赏。

“专家说,因为山区的土好、水好、空气好,才能种出这样好的仙人茶。”今年,他组织成立了仙人茶种植合作社,设计制作了惠东仙人茶包装,统一品牌向外销售,受到市场热捧,他告诉记者,根据不同茶叶采收规格、不同炒制手法,他的仙人茶每斤可以卖到几百到上千元不等。

不起眼的山地,亩经济效益竟然高达上万元,这样的事同样发生在几百公里外的龙门县平陵镇光镇村的大山中。

在光镇村的龙门县神草种植专业合作社,一棵棵老树的树干上,布满了鲜嫩的绿色枝条,有些还开出了秀气的小花。合作社负责人李莉告诉记者,这些植物是铁皮石斛,原本是野生在大山深处的宝贝,其具有滋阴补虚的显著效果,被列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经济价值高,但人工种植很困难,且药用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几年前,李莉找到了仿生种植的办法,模拟其生长环境,培养出了品质高更加绿色环保的铁皮石斛,并延伸开发出了石斛干粉、茶品、观赏盆栽、浸酒等深加工产品。李莉说,她的仿生种植思路来自大山,但这只是第一步,她计划还要承包几座山林,让石斛生长回到最初的原始环境,到时产生的经济效益会更佳。

作为振兴山区经济的必由之路,仙人茶、南药等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发展,在惠州已卓有成效,是该市山区绿色经济腾飞的缩影。

近年来,惠州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从山区特有的资源、环境禀赋出发,大力推动山区乡村振兴,发展生态农业、现代农业,让绿水青山成为竞争力、生产力。今年1月,博罗南药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获得省级批准,将围绕中草药种植、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条对中草药产业发展予以提升;前不久,龙门也确定了到2023年建成“万亩南药”现代农业种植基地的目标,计划通过引进外资、提供资金和政策扶持等举措,带动山区群众致富奔小康。

2 瞄准大健康蓝海,推进产业深度融合

当前惠州正在构建“2+1”现代产业体系,其中的“1”指的是生命健康产业,惠州优质的山林生态资源,为发展生命健康产业奠定了基础。在此背景下,充分发掘惠州丰富的生态资源,让旅游与新兴的中医药产业相融合,就可以在大山中孕育出养生保健、健康旅游等大健康产业,如果再加以引导扶持,极有可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引擎,释放生态红利。

从“先天优势”来看,惠州坐拥广东四大名山之一的罗浮山,拥有北回归线上的“天然氧吧”南昆山,优质的“山”资源已经成为当地旅游产业“金字招牌”之一,两大景区每年接待游客量已超过1000万人次。

以龙门县为例,2018年,当地接待1200万人次游客中,就有约720万人次是由康养旅游主体的景区接待,约占接待总人次60%;在旅游总收入80亿元中,温泉景区贡献56.8亿元,占总收入比重的71%。

面对潜力巨大的健康养生旅游市场,龙门县已经开始行动。当地筹划将南昆山区域作为主阵地,整合县内森林资源、温泉资源、土地资源,探索建立新型中药医养生保健服务模式,促进现有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产业升级。同时,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其中,推动中医药医疗保健、旅游医疗度假、心灵疗养于一体的高端旅游医疗服务业创新发展,推动旅游地产与医养融合发展。

在博罗县,关于罗浮山区域康养产业的发展计划更为详细。日前,大力发展生命健康产业,以此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已被写入博罗县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报告。

2019年,博罗县将启动平安罗浮山中医康养产业一期项目和博罗罗浮山生命科学产业项目等重点项目建设。其中,平安罗浮山中医康养产业一期项目计划投资30亿元,计划5月份动工,总规划面积约528亩,主要包括中医药产业项目、葛洪中医院、高端体检中心、国际度假酒店及相关配套设施等,拟打造成中医药一体化产业链。

事实上,除了龙门县和博罗县,惠东县同样拥有大量优质的康养旅游资源等待开发,有望在康养旅游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在惠东县安墩镇,就有丰富的温泉资源,还有惠东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层峦叠嶂,云雾缭绕,区内西来古刹和莲花山寺历史悠久,远近闻名。目前,惠东县计划依托生态资源,支持和引导山区建设休闲山庄、乡村旅游等项目,打造出一批集乡村旅游观光、休闲农业为一体的健康养生旅游基地。

3 传承红色基因,打造红色教育高地

翻阅惠州的发展史会发现,红色基因早已融入城市血脉。惠东高潭是全国第一批苏维埃政府诞生地之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东江纵队指挥部所在地是惠州;叶挺将军诞生于惠州,民主革命先驱廖仲恺、农工党创始人邓演达的故乡在惠州……

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惠东县高潭革命老区迎来发展黄金期。依托红色文化,高潭革命老区成为备受欢迎的旅游打卡胜地。今年4月,惠州城市职业学院的党员干部再次来到高潭,开展为期数天的红色教育活动。实际上,该校已连续3年选择高潭作为红色教育实践点。

7月的高潭热情似火,这里正迎来红色旅游出行高峰。在中洞革命纪念广场、马克思列宁街等红色景点,身穿红军装的游客,重走红军路,品尝红军茶……红色旅游带火了当地的民宿、农庄、餐馆、特色农茶品,当地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据统计,2018年高潭镇共开展红色教育培训班72期,累计培训3590人次。全年共接待游客超过46万人,增长53.3%,实现旅游总收入1.8亿元。当前高潭正大力推进红色旅游与特色农业、生态建设、教育培训、传统文化、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红色旅游+”发展模式。

与高潭一样,藏在大山深处的低冚村同样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吸引大批党员干部前来“打卡”,接受革命教育。低冚“红色村”是龙门县首个革命传统教育和乡村振兴战略实践基地,总投入4350万元,历时10个月建成。惠州红色革命遗址星罗棋布。去年,惠州核查了全市革命遗址460多处,梳理革命遗址史实,推荐市“红色村”12个。

在这片红色热土上,越来越多的红色故事正在被发现和挖掘。博罗县计划开展“环罗浮山红色旅游线路”调研,在挖掘抢救保护基础上,努力建设和培育“红色旅游经典景点”,精心策划和经营“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使红色旅游景点成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中共党史教育的重要基地。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温暖的家作文500字 与雪有关的作文 过节作文800字 作文我的心爱之物400字 感谢有你作文800字 写人作文200字左右 高考各地作文题目 帮妈妈打扫卫生作文 捉迷藏作文500字 我长大了450字作文 因为有你作文800字 打乒乓球作文300字 对手作文300字 他怎么了作文500字 从未走远作文800字 过中秋作文400字 五一见闻的作文 写一篇关于植物的作文 有这样一种声音 作文 我最喜欢的动画片作文 关于互联网的英语作文 关于打雪仗的作文 北京作文加盟 关于水仙花的作文 描写木棉花的作文 以理想为主题的作文 开心的一天300字作文 快乐六一作文400 生活中的小美好作文 我的舅舅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