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从写作角度分析“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曹雪芹写得有些乱套

2020-11-18 12:15:01
相关推荐

不知曹雪芹家当年是不是真有个刘姥姥这样的穷亲戚,书中把刘姥姥这个农村穷老太写得实在太形象、太逼真、太生动了,每一次读到刘姥姥形象时,都是忍不住叫绝,对作者佩服得五体投地。

不过,这次再读到“刘姥姥一进荣国府”这一回时,却突然发现,刘姥姥形象虽然写得很好,但时间交代上似乎有点乱,疑点重重,让人摸不着头脑。虽然这一点在对小说的主题理解上没什么影响,但从写作角度分析一下,也是有点意义的。

第六回称是“一进荣国府”,文中却前后矛盾,既有语句表明确实是第一次进荣国府,更有地方表明此前已经来过一次。但如果细读,又会发现此前这一次到底进的是贾府还是王府,也是模棱两可的。

在第六回中,有语句明确表达出刘姥姥此前是没有去过荣国府的,就是下面这两句:

可说的“侯门似海”,我是个什么东西?他家人又不认得我,我去了也是白去的。

果然有些好处,大家都有益;便是没银子来,我也到那公府侯门见一见世面,也不枉我这一生。

所谓去见见世面,都是指从来没去过的,所以文中刘姥姥说要去“见一见世面”,就说明之前没去过荣国府,这次去是第一次。

后文也有照应。后面写到刘姥姥到了宁荣街时,找王夫人陪房周瑞,是去角门上向仆人打听,还被年轻的仆人耍了,是一个老仆人不忍心告诉他周瑞家在后面,让她去找。刘姥姥到了后面是问一个孩子才找到的。这说明她此前根本没来过。

更有后面刘姥姥进去后的情形描写,都透露出是第一次来,真是开了眼界。比如见到自鸣钟时心里想着:“这是个什么爱物儿?用呢?”这说明以前没见过。还有其它很多描写,都能看出来是初进。

但是,在刘姥姥找到周瑞家的后,从两人的对话中,却又分明能看出刘姥姥之前来过一次了,时间在五年前。

周瑞家的又问:“板儿长的这么大了?”

“……但只一件,姥姥有所不知,我们这里又比不得五年前了。如今太太竟不大管事了,都是琏二奶奶当家……”

前句话说明,在板儿很小的时候,周瑞家的曾经见过板儿。板儿多大了?五六岁。如果和后一句对照,说明板儿在一岁时和刘姥姥一起来过荣国府。在前文中刘姥姥还确实说自己去过,但那是和女儿去的,带没带板儿没说。

想当初我和女儿还去过一遭……

然而,如果以此三句话作为刘姥姥五年前来过荣国府的证据,则又既与前文不符,也与后文不符,因为前后文中说的好像都是进王府,而不是荣国府。

这里有必要先来详细梳理一下刘姥姥女婿家与王家的关系。刘姥姥女婿王狗儿的祖父,曾作过一个小小的京官,与凤姐祖父、王夫人父亲认识。

因贪王家的势利,便连了宗,认作侄子。

后来这自降一辈的王京官死了,留下一个儿子,名叫王成,也就是狗儿的父亲。因家业萧条,王成带家人搬到城外的农村老家去住了。就在刘姥姥去荣国府前不久,王成病故,狗儿家日子过得更艰难了。

这里插一句,狗儿的祖父是凤姐祖父的侄子,那狗儿就是凤姐的侄子辈,所以刘姥姥说狗儿的儿子板儿是凤姐的侄子是错的。只是这错到底该归在刘姥姥头上,还是归在曹雪芹头上,不得而知。

狗儿祖父既与王家连了宗,当初地位还可以,所以自然是常来往的,王家对狗儿家也照顾。这在刘姥姥的话中有交代。

二十年前,他们看承你们还好;如今自然是你们拉硬屎,不肯去俯就他,故疏远起来。

这姥姥这句话下面紧接着的一句话,就是上文中引用过的“想当初我和女儿还去过一遭”。这句话后面还有:

他家的二小姐着实响快,会待人的,到不拿大。如今现是荣国府贾二老爷的夫人……如今王府虽升了边任,只怕这二姑太太还认得咱们。你何不去走动走动?或者他念旧,有些好处也未可定。

这几句话的意思分明表示,在狗儿家还好的时候,刘姥姥与女儿去过王家,当时王夫人还没出嫁,所以称“二小姐”,所以才会说“只怕这二姑太太还认得咱们”。是后来狗儿家败落了,“拉硬屎”才不去走动的。

后面与周瑞家的对话中,说到凤姐时,也表明刘姥姥当初去的是王家。当周瑞家的说现在当家的是“当日大舅爷的女儿,小名凤哥的”时,刘姥姥说:“原来是他?怪道呢,我当时就说他不错呢。”这说明凤姐在王家还叫着小名的时候,刘姥姥见过。

我曾想,刘姥姥口中的“想当初”,不是指前文的“二十年前”,而是指后来的“五年前”,这样与后文就对得上了。但这与“二小姐”的说法却矛盾。从已死的贾珠与其子贾兰年龄推算,五年前时,王夫人已经嫁到贾家近二十年了,应该称作“二姑太太”。

账算到这里更加乱套了。刘姥姥二十年前与女儿去过王家,那肯定当时她女儿已经与狗儿结婚了,那时王夫人还没结婚,在家当二小姐,可是现在王夫人都四五十岁了,生了三个孩子,但狗儿媳妇还是“年轻媳妇子”,最关键的是,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板儿才五六岁,比宝玉还小。

里面还有一处奇怪。狗儿让刘姥姥去找周瑞,因为周瑞和他父亲“交过一桩事”,就是求他父亲办过事。这件中后文中交代是“争买田地”,肯定是狗儿父亲给出过力。怪就怪在这儿,当官的是狗儿的祖父,狗儿父亲并没有当过官,而是“家业萧条搬出城外”了。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是不是曹雪芹自己没有理清楚?求解。虽然这些疑点对理解小说主题没有影响,但从写作角度分析一下也可有益。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学会了什么作文四百字 以爱为主题的作文600字 从此改变作文600字 与春节有关的英语作文 抽打阴部作文 动物园一日游作文400字 总有属于我的春天作文 为六一做准备 作文 大爱无声作文600字 珍贵的礼物作文450字 成长中的美丽作文 一件有趣的事600字作文 今年高考安徽作文题目 以礼物为题写一篇作文 我的引路人作文600字 关于写事的作文300字 题目自拟的作文500字 我最尊敬的人作文400字 文明城市从我做起作文 关于孤独的作文800字 妈妈真辛苦作文400字 关于坚守的作文800字 感谢父母的作文300字 以背后为话题的作文 我的死党作文600字 我养成了一个好习惯作文 端午节作文200个字 元宵节作文100个字 我的卧室英语作文5句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