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读了那么多书 听了那么多课 为什么你还是没有进步和收获?必读

2020-11-18 12:35:02
相关推荐

文/苏乐

图/网络

好友陈超自封70万粉丝的大V,做视频是他的拿手好戏,也是他每个月变现过万的秘密武器,因此他在我面前经常得瑟得不行!

不过有一招可以拿住他,只要提到写作,他马上就神气不起来了。

早上他想写篇关于华为的文章,结果观点想好了,素材也找好了,还拜读了几个写作大牛的文章,可,还是一个字都憋不出来。

往常这个时候,他就会开始拼命找课程来听,好像把写作课当成救命稻草一样,据我所知,他几乎把市面上所有的写作课报完了,但依然一拿起笔就“难产”。

你是不是也是这样?虽然看的书,听的课不算少,但动起笔来,却还是脑袋空空。

遇到这种情况,你是否也会认为是输入太少了,而增加输入之后也并没有改善这种情况。

其实,你的问题不是因为输入太少了,而是缺少整合知识的能力。

这种情况并不少见,经常有一些学员发文章给我点评,看完我告诉他们这里要加一个某某人的案例,那里也要加一个谁的案例。

听完他们一拍脑袋,对哦,明明这些例子都知道,可是一动起笔,浑都忘了,一点也想不起来可以调用这些案例。

为什么你学了那么多知识,依然无法整合利用?原因是这3点!

1.喜欢碎片阅读

朋友陈超就是一个喜欢碎片阅读的代表,他从来不看书,所有输入都来源网上的碎片信息。

这里东看一点,那里西看一点,看似学了很多东西,但这些东西之间往往缺少了有机联系,就像零散的卡片一样,没办法拼凑成一幅完整的地图出来。

正因为知识点都是零散的,碎片的,写文章时,没有经过思考加工的话,自然很难把他们同时组合到一篇文章里面。

2.没有自己的思考

在《认知突围》里面,作者把知识分为几个级别。

第一个级别是信息知识,指的是我们从外界获取到的底层知识,比如我们从阅读和课程中看到的,听到的,都属于这类知识。

第二个级别的知识是加工知识,当我们获取了信息知识后,经过大脑的思考和加工,逐渐修正自己的认知,并内化为自己的认知能力。

加工知识才是真正属于你的知识。

第三个级别是体系知识,当大脑对信息知识加工处理,便是往我们的知识体系里面不断添砖加瓦,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个完善而周密的知识体系。

而很多人的知识一直停留在信息知识,并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

比如你在读书的时候,并不会思考作者说的观点是什么?为什么会这么说?作者说的观点正确吗?正确的话要怎么做?不正确的话,那么正确的观点应该是什么?又如何去证明?

想想你是不是这样?

别人告诉你一个观点或一件事情,你通常都是全盘吸收了,但不会去思考背后的逻辑和本质,只停留在表面上的认识。

这样一来,就无法拥有深度思考能力,知识只是从你的脑子里流过,但没有被理解,更没有被真正地内化。

3.无法找到相似点

为什么很多人的知识不能变成一个整体?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他们无法洞察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点。

比如,上个月,A学到了一个荷花定律,说的是荷花刚开始迟迟不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某个节点,它会一下子开满池子。

昨天,A学到了一个飞轮效应,一开始要让一个轮子转动起来很费力,但只要转动起来了,因为惯性,后面就算你不花力气,它自己也会持续滚动。

这两个观点的概念完全不同,但探究背后的原理和规律,其实说的就是同一个道理:任何事情都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坚持就是胜利。

那很多人学习的东西不少,但就是缺乏一种把知识穿到一起的能力,脑海里的知识散乱不堪,同样的知识点,只要换个概念包装一下,就把他们唬住了,就不会用了。

由此看来,整合知识的能力是很关键的,它不仅会影响到我们的认知能力,还会影响我们的思考深度。如果无法掌握这种能力,学再多的知识也是无用功。

那么,想拥有整合知识的能力,我们需要怎么做呢?

第一,掌握更多的基础知识,扩大知识面

想要整合,首先你脑子里得有很多东西,就像我们要做一桌子菜,你得准备丰富的原材料吧。因此,先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很重要。

阅读:学习知识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阅读,通过阅读,我们可以获取前人的智慧,站在牛人的肩膀上学习,弥补自己认知上的不足。

见人:除了书本之外,跟厉害的人进行联机学习也是一种快速成长的方式,你可以先打磨自己的知识模块,跟别人进行知识置换,从而达到知识跃迁的效果。

旅行,旅行是探索世界的重要途径,出行的过程中,我们会接触大量的新事物,见到很多寻常见不到的东西,这时候就会接收许多新知识,逐渐丰富我们的知识面。

第二,带着问题学习

很多人在学习的时候,过分追求数量,却不重视质量,比如我们经常在朋友圈立下目标,今年要多几百本书……

而这种追求数量却不考虑质量的学习,阅读效果却往往不佳,因为很多人把重点放在读了多少本书上面,而不是获取了多少知识。

这种不加思考的阅读,只会逐渐摧毁我们的思考能力,让我们变成接收信息的机器,大脑完全得不到开发和锻炼,这样的阅读仅仅是表面功夫,没法学到任何精髓。

因此,无论是读书还是听课,我们都要时刻保持思考的能力,这个观点说什么?是怎么论证的?如何辨证去看待等等。

带着问题学习,效果会更加明显,最重要的是养成独立思考能力,把知识分析,拆解,分类,整合之后,我们才算完成了真正的学习任务。

第三,形成知识晶体

当你的知识变成晶体的时候,才能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这时候你才能针对一件事展开不同角度的探讨,以及提出更深层次的见解与洞见。

而要把知识变成一个整体,我们就要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关系,古典老师在《跃迁》中,把知识分成4种关系。

1,树状关系

树状关系体现的是事物之间层级与层级的关系,也可以理解为包含关系。

比如说到26个英文字母,我们就会想到ABCD……

英文字母就是总级别,ABCD就是分级别。

通过树状关系的呈现,我们很容易理解事物之间的从属关系,也能够主次分明地阐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2,关联关系

比如,我们前面说的荷花定律跟飞轮效应说的都是同一个事物,他们彼此之间就是一种互相关联的关系。

明白这一层关系后,写起文章就能更好的运用相关的知识,由此及彼,由点带面的展开你的观点,而不会呈现出一种脱节的状态。

3,序列关系

序列关系说的是一种流程图式的知识结构,用来展示事物之间的前后关系或因果关系。

这个很好理解,比如要先拿到原创标,才能参加青云计划,这就是前后逻辑关系。

因果关系怎么理解呢?比如某人因为办事不利,经常得罪客户,老板把他炒了,经常坏事是原因,被炒则是结果。

4.数据关系

数据结构比较常见的就是柱状图,饼图,和增长曲线。数据关系代表的是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的一种动态关系。

比如说,你1月份涨了5000个粉丝,2月涨了3000,3个月涨了10000,那么这就是一种数量上的增减变化。

想要形成知识晶体,必须先确认事物之间存在哪种关系,然后进行分析和归纳,不断往自己的知识框架里加东西,久而久之就能锻炼出整合知识的能力。

第四,教是最好的学习

认识一个作者是职场规划师,他通过课程帮助一万人梳理了自己的职场路径。

此前,他研究了100多本职场指南书,还听了不少大牛的职场课。

经过自己的吸收,梳理,以及重新组合,加上在实践当中不断调整和细化,最后他从一个菜鸟变成这个领域公认的职场高手,连他都惊讶自己的进步如此之快。

当你想要教会别人一样东西,首先你必须有非常渊博的知识,而且要形成一个知识框架。

必须要求自己仔细地把每个知识点掰开,揉碎,彻底吃透。

这样你才能变得更专业,才有源源不断的知识分享给别人,不至于把自己掏空了,这也是一种化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的方式。

霍夫曼斯塔尔说,知道如何活用知识最重要,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次之,拥有知识再次之。

最顶级的学习方式,不是知道了多少知识,而是活用了多少知识。

我是苏乐,多平台认证优质职场作者,前500强企业文案策划,欢迎关注我@苏乐爱写作,2019年一起学习进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声音作文 作文素材大全 我和书的故事作文400字 我的好朋友200字作文 假如我是一棵树作文 歌声嘹亮作文 令我感动的一件事作文 中学生新作文 给家长的一封信作文 三年级作文我的梦想 校园生活作文600字 什么二三事作文 童话故事作文300字 剪窗花作文 爱国作文600字 人生价值作文 父亲的爱作文 英语短作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 作文200字大全 蜕变作文 我爱家乡作文 大学英语作文 端午作文 人物作文素材 国宝大熊猫作文300字 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作文 描写动物的作文400字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 黑板上的记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