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作文速递」辽宁协作体联考:也许“苦难”没那么令人难以接受

2020-11-18 12:50:01
相关推荐

新课标语文课题组:齐志伟

大庆四中语文教师,大庆市优秀教师。追求语文课的思想性,课堂力求深刻,引领学生与智者对话。在全国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上荣获一等奖,多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级、省级期刊上。

主编:王涛

栏目主编:巩彦芬 / 责编:郑双

审校:孙梦霞 / 美编:杨援戈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在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一一贝费里奇

②灾难是真理的第一程。一一拜伦

③人在身处逆境时,适应环境的能力实在惊人。人可以忍受不幸,因为人有着惊人的潜力,只要立志发挥它,就一定能渡过难关。一一卡耐基

④在任何情况下,遭受的痛苦越深,随之而来的喜悦也就越大。一一奥古斯迪尼斯

⑤在人的一生中有许多的苦难,我们需要面对苦难时激励自己,如果人生的路途上没有障碍,人还有什么可做的呢?一一俾斯麦

请从上述材料中选择两三则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苦难的理解。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说明:

本题来自辽宁省部分重点中学协作体2020年高考模拟考试。查看更多作文解析请关注“新课标大语文” 微信。

命题方向

人文底蕴:人文积淀、审美情趣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

学会学习:勤于反思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审题

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五则材料,五句名言,内容不同,意蕴相似。其共同的核心话题都是在说人们在逆境、苦难的情形之下,更容易激起内在的潜力,帮助自己渡过难关,收获喜悦。这是写作的真实情境,考生需要在此情境下谈论自己对“苦难”的理解。

2.典型任务的限制。“请从上述材料中选择两三则材料写一篇文章”,这就要求考生在写作时要选取其中两三则材料进行立意,不可只取其一或更多。而考生的有意“选择”就体现出其建构材料内部逻辑联系的过程。此外,考生还需结合材料,谈谈对“苦难”的理解,不可脱离“苦难”这一核心话题。

3.价值判断的限制。五则材料能看出命题者鲜明的价值判断,命题者对苦难、逆境是持肯定态度的。命题者认为人生需要经历苦难的磨砺,激发内在潜力战胜苦难,并将其转化为一种精神财富。考生的观点要与命题者的价值判断相一致,思考苦难对人生的积极意义。

开放性

1.立意角度自由。对于“苦难”的理解、阐释,角度多样。考生需结合材料,提炼观点。不同的材料组合,立意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例如①+③侧重谈逆境、苦难对人的促进作用,提示我们要学会正视苦难,激发自己的潜力,成就出色的工作或自身的优秀;④+⑤则侧重谈人们要正确认识苦难、面对苦难,学会激励自己战胜苦难,收获成功;②+④则意在说明获得成功、探索真理的第一步是要学会面对苦难,战胜苦难。

2.联想思考开放。考生在论证时,选取论据的角度是开放的,无论选择哪一角度进行写作,支撑其论点的论据都是丰富的,考生可根据已有储备有效调取。尤其对“苦难”的思考,考生立足点不同,思考的角度也就不同,古今中外,论据颇多。考生也可联系当今现实,展开联想,思考“苦难”的深层意蕴。总之,考生要能在谈自己对“苦难”的理解的同时,体现自己个性化的思考。

3.文体开放。考生阐述观点、生发思考时,宜写成议论文;也可叙述自己的经历,在记叙中体现思考,夹叙夹议。

解题

本题是多则材料组合式任务驱动型作文,考生在审题立意时要能概括出每则材料的侧重点,找到材料间的逻辑联系,然后进行组合,形成观点。不同组合会形成不同的观点,但不同观点一定要围绕材料的核心话题“苦难”展开,谈出自己对“苦难”的理解。如①+②侧重谈“苦难”可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它是获得真理的基石;③+④则侧重阐述“苦难”能够激发人的潜力,帮助人享受战胜其的喜悦。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风雨压不垮,苦难中开花。

2.逆风飞扬,无惧苦难。

3.战胜苦难,成就自我。

4.艰险在先,更要向前。

5.正视苦难,直面自我。

偏题立意:

1.化压力为动力。(片面理解材料①,且未与其他材料形成关联)

2.只有历经苦难才能成长。(观点偏激,不够辩证)

3.扫清障碍,收获人生的喜悦。(未体现对“苦难”的理解)

下水文

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

大庆市第四中学

齐志伟老师

大江大河波涛奔涌,冲破逆折处尤显壮丽澎湃。人生路上,每一次艰难险阻都是对人的考验。正如俾斯麦所言:“在人的一生中有许多的苦难,我们需要面对苦难时激励自己。”只有正视苦难,不被苦难打倒,才能认清生活的本质,获得人生的真谛,收获人生的壮丽风景。

正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苦难是人生的必修课。我想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或大或小的困难和挫折……面对苦难,有人会一蹶不振,心生哀怨,总觉命运不公,人生多舛,在埋怨之中度过一生;然而,还有一些人,他们会激励自己,把经历苦难当成人生的一个必经阶段,并努力克服它,最终雨过天晴,人生一片明朗。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结局,你是想身陷苦难的泥淖之中无法自拔,还是愿意在苦难之中坚强不屈,从而开出绚烂的花朵?我想答案不言而喻。丰子恺先生说过:“人间的事,只要生机不灭,即使遭遇天灾人祸,暂被阻抑,终有抬头的日子。”

正如俾斯麦所言:“在人的一生中有许多的苦难,我们需要面对苦难时激励自己。”

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李子柒,如今更是与袁隆平同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推广大使”。无数人认为她不过是幸运,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光鲜亮丽的背后,李子柒经历了怎样的生活苦难。父母离异,父亲早逝,不得不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学业未竟就只身前往城市打工,睡在桥洞,食不饱腹……泰戈尔说过,你今天受的苦,吃的亏,担的责,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后都会变成光,照亮你的路。李子柒就是这样,生活将她打得半死不活,她硬是在苦难里开出倔强的花。这样一种正视苦难的精神,让她对生活认真到偏执,将一切苦难视作平常。顶着世俗偏见,她将中华文化细落成生活的诗。如果李子柒最初就被苦难打倒,又怎能有如今破千万的粉丝,百万级起步、千万级是常态的视频播放量呢?

罗曼·罗兰说:“这世界上只有一种理想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想想疫情期间的追梦人,大三学生在方舱医院中复习考研,12岁男孩在路边蹭网学习,“案板上是生活,案板下是未来”的7岁小女孩……他们之中,有的感染病毒,有的条件有限,生活都写满艰辛。但面对这些,他们并未觉得自己有何不同,却将这一切视作平常,眼中有光,心里有火,对梦想的坚定执着就是他们正视苦难、认清真相、热爱生活的具体体现。而享受最优质的资源、有着最优越条件的你我是否也同他们一样,能够将自己活成一束光?

正视苦难,超越苦难,勇敢向前吧!记住,今天你所经历的磨难,都将成为你日后成功的奠基石。因为拜伦说过:“灾难是真理的第一程。”追寻真理的过程道阻且长,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的滋味作文 地震作文 作文期待 作文技巧 那一刻我长大了500字作文 那一刻我长大了400字优秀作文 穿戴式跳d放在里面逛超市作文 什么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00字 乡情作文600字初一优秀作文 妈妈我想对你说作文300字 中国传统节日作文300字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 一件有趣的事作文500字 他感动了作文500字 一件有趣的事作文300字 我的微幸福作文 窗外作文800字初二 以阅读为话题的作文 成长的脚印作文 我的童年作文400字 让我欢喜让我忧作文 因为有了你作文 friendship作文 闲不住的奶奶作文 我的同桌作文400字 我熟悉的一个人作文 代写作文 知足常乐的作文 我喜欢的一个人作文 我们一起走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