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他是谁?写篇文章就做了北大教授 造一个汉字流传千古

2020-11-18 16:00:01
相关推荐

文/阿波(原创文章,欢迎关注转发)

『高中历史知识点故事化解读: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和前驱们)

民国时期,大师频出,民国4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更是成了制造大师的“工厂”。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这是我们最熟悉的新文化运动“四杰”,他们或于北大激情讲课,或于《新青年》杂志作文呐喊,或于街头慷慨演说,一身正气,文彩斐然,狂风暴雨般冲击了旧中国的旧思想——儒学。

可是很多人不知道,新文化运动还有一些我们所不知的大师,他们贡献并不比上述四人差,他们的经历则更加传奇,比如说刘半农。

凭一篇文章做了北大教授

1891年5月29日,江苏江阴,刘半农出生在风雨如晦的旧中国,从小看惯列强欺凌、瓜分豆剖的社会现实,他心中时有按捺不住的救国激情。

20岁那年,刘半农在家乡的翰墨林小学执教,还不到一年,听说辛亥革命爆发了,他兴冲冲赶到湖北清江去参加战斗,得到一份文牍的工作。然而,革命后军队的混乱令刘半农大失所望,于是他选择离开。

刘半农

之后,刘半农去上海谋生,他做过编辑,翻译员,自由撰稿人。这一阶段,他的生活来源主要是稿费;刘半农长期为“鸳鸯蝴蝶派”撰写通俗小说,文学水平提高很快。

1917年,新文化运动到了高潮,胡适提出文学改良。他亲自撰写了《文学改良刍议》一文,要粉碎地主阶级的旧文学,提倡人民大众的新文学。刘半农立即响应,也写了一篇雄文《我之文学改良观》,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刘半农这篇文章,被当时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看到,蔡元培读后兴奋难抑,居然破格将刘半农聘请到北大做了教授。

像刘半农这样,凭一篇文章就当上了北大教授的,绝无仅有。很多人不明白,蔡元培为什么这样青睐刘半农?

我们还是先看看著名学问大家、文学家钱玄同的评价吧,钱玄同在他的文章《新文学与今韵问题》上说:

刘半农的《我之文学改良观》,我看了非常佩服,它同适之先生的《文学改良刍议》正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辅而行,废一不可。文学革新的事业,有你们两位先生这样的积极提倡,必可成功,其成绩之佳良,我真欢喜无量。

(北大校长蔡元培)

至于蔡元培,看重刘半农的,当然不仅仅是才华,更重要的是刘半农身上那一股倔犟的反封建特质。要知道,蔡元培是资产阶级激进派,他执掌北大,并在北大改革,就是为了以北京大学为阵地,推进新文化运动。他当时最迫切需要的,就是像鲁迅、刘半农这样的闯将,来做北大的教授,以新税的姿态,在学生中宣扬资产阶级新文化,摒弃以封建礼教为核心的“黑漆漆不知是日是夜”的旧文化。

他要的是勇士,冲锋陷阵的勇士;表面看,刘半农是书生,但骨子里,他跟鲁迅一样,是战士,是旧势力的“杀手”。

造一个汉字千古流传

进入北大后,刘半农的工作重心转移了。

新文化运动之初,大师们写文章用的都是文言文,满篇之乎也者,洋洋洒洒,自以为酣畅淋漓,可是发表在报纸、杂志上后,再去了解读者的反响,令人丧气。那时候,不管农村还是城市,多数人只是粗通文字而已,精通文言文者少之又少。《新青年》杂志上的文言文章,就算是文采再好,他们也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云”,这样一来,大师们所宣传的新文化根本下不了基层,到不了大众内心。

(新文化运动主阵地《 新青年》杂志)

所以,必须用白话文写作,让更多的人读得懂。但这还不够,除了要用白话文写作,还要有人研究白话文文字。可文字学是一门科学了,谁来担此重任?

刘半农再次挺身而出。

刘半农专门到欧洲伦敦大学,巴黎大学系统学习文字学、语音学,1925年,刘半农获得了文学博士学位,还写了著作《汉语字声实验录》。之后,刘半农重回北京大学任国文系教授。

在研究文字的过程中,刘半农发现一个现象,就是把英文翻译成汉语时,“She”字很不好译,因为那时候还没有“她”这个词,所以翻译人员常常把“She“翻译成““那女的”,导致一篇文章中到处都是“那女的”,显得俗气且别扭。有人把“she”译成“伊”,很文气,但一点也不通俗。

刘半农针对这一痛点,苦思冥想,他将“他”字拆分成“亻”和“也”,再将“亻”改为“女”,这样,“她”就产生了。“她”这个代词,与“他”相对应,既可以清楚明白的指明性别,又特别符合人们的习惯。

这个“她”字,不久就风靡起来了,人们看到这个字,都觉眼前一亮,再写文章时,他们也都尝试着用这个“她”字了。刘半农本人也开始将“她”字用在自己的诗中,比如他写的诗:《教我如何不想她》。

(刘半农和他的诗《教我如何不想她》)

然而“她”字遭到了旧势力的反对,因为“她”与“他”平等了,这与男尊女卑的主流观念冲突。可是反对无效,“她”字迅速流传,得到了百姓的认可。可见,刘半农即使搞文字研究,也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反封建斗争。

蔡元培赞扬刘半农说:

“先生在《新青年》上写白话诗文时,是个文学家;现在他做文字语音的工作,完全是个科学家了”

大师,都是在时代的烈火中炼成

刘半农除了是文学家,文字科学家,他还是诗人,学者,翻译家,书法家,而且诗、书法和翻译的作品皆属上层。总之,他成了大师。那么,小学教员出身的刘半农,为什么能成长为大师呢?

刘半农的书法也很不错

主要是因为,他总能以已之所长,去回应时代的召唤;挺身而出,到时代的烈火中锻炼。

刘半农所处时代,真可谓斑斑血泪,难诉国殇。他生于1891年,3岁时日本侵华,甲午惨败;7岁时列强纷至沓来,瓜分中国;9岁时看到八国联军横行北京,灭亡中国的《辛丑条约》签订……

20岁,刘半农刚刚成年,就把时代的痛当成自己的痛,开始救亡图存了。

当1911年辛亥革命时,时代需要革命的支持者,刘半农以文弱之躯千里参战。结果虽不如意,却也体现了他为国为民的侠肝义胆。

当1915年,袁世凯包藏称帝野心,摆弄“尊孔复古”的迷魂大阵时,时代需要一场轰轰烈的反封建文化运动,来唤醒国民。刘半农当仁不让,冲在前面,用锋利的笔,戳穿了袁世凯的阴险面目。袁世凯死后,又和陈、李、胡、鲁一道,通过教书育人,著书立说,春雨润物般做普通大众的启蒙工作……

袁世凯想称帝,先搞“尊孔复古”运动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战争的阵地在学校,在报纸、杂志上,作战的武器不是子弹,而是笔。

结语:大师不是宅出来的,它要与时代同呼吸、共患乱,时代才会给予他长成大师的养份。

参考书目:鲍晶 刘半农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钱玄同《新文学与今韵问题》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以爱国为主题的作文600字 学习在路上作文 生命诚可贵作文800字 初一英语作文80词 别作文 坚持不懈作文 写人写事作文600字 关于中国文化的作文 反思作文500 六年级作文第一次 少年中国作文 小学四年级第一单元作文 难忘的作文400字 暑假旅游作文400字 夏夜交响曲作文 人生如梦作文 有趣的游戏作文 小人物作文素材 作文快乐中秋 作文纸条素材 写物的作文200字左右 以不可怕为话题的作文 珍惜现在作文 万物贵其真作文 美德作文开头 校服英语作文 出去玩作文 走进初三作文400字 描写小草的作文150字 游瘦西湖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