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研究生新生如何撰写文献综述?

2020-11-18 21:25:01
相关推荐

不管是期刊论文,还是学位论文,文献综述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一定意义上,文献综述的质量影响着论文的总体质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研究生新生如何获取文献资料?撰写文献综述有哪些常见的误区?我们应该如何避免?如何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引出自己的研究问题?本文就上述问题提供一些见解,供研究生新生参考。

一、何种渠道获取文献资料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进行文献综述的第一步是获取材料,即现有的相关研究文献。如何获取研究文献,这里提供几种通用的方式。中文文献一般使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中国知网是中文文献涵盖较全的数据库,包括几乎所有的学术期刊、博硕学位论文、新闻报刊和会议论文集等等。因此检索中文文献,首选中国知网数据库。英文文献一般使用Web of Science进行检索。高校图书馆一般都会订阅这两个数据库,通过校园网即可轻松访问。要善于利用SCImago 和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系统了解期刊的最新发文和前沿研究情况。笔者发现,相较于中文刊物,研究生对于英文刊物往往是比较陌生的。SCImago 和JCR 两个数据库,对于了解英文刊物和英文论文很有帮助。SCImago 和JCR 两个数据库提供了十分详细的英文刊物分区、影响因子和期刊官方主页等信息。

一般而言,分区越靠前、影响因子越高的刊物上发表的文章,越值得我们研读。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一定要对文献进行筛选。如果文献综述建立在质量较低的文献基础上,容易失之偏颇,导致研究方向出现偏差。一般而言,中文文献要尽可能选取在CSSCI 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英文文献尽可能选择阅读在SCI 以及SSCI 索引数据库中在一区和二区的刊物。尽管以刊物判定论文质量有一定的问题,但这是目前较为可靠的办法,尤其是对于研究生新生来说。发表在权威期刊上的论文,大概率是较为扎实优秀的论文,阅读这些论文是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

二、撰写文献综述的常见误区和解决方法

研究生新生在撰写文献综述时有两个常见的误区:一是“综而不述”,二是“述而不引”。这两类错误有哪些典型的表现形式?如何避免这两种误区?

第一,只做文献列举而不做文献批评和理论评价,这是“综而不述”的典型表现。对于刚刚进入特定的专业领域的研究生新生,对该领域的理论和文献还处于熟悉阶段,因此容易犯只做文献列举,而不做文献评价的错误。

如何判断一篇文献综述是否“综而不述”?如果文献综述的部分,除了引用之外看不到其他的句子或者段落,就可以判定是“综而不述”的错误了。比如,有同学习惯按照国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的方式进行写作。这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分析完国外和国内研究现状之后,没有做出任何对国内国外研究的评价,即开始写自己的内容。再比如,有的论文按照时间线索划分阶段,对现有研究进行列举。这种方法能够囊括现有文献,如果能梳理出阶段性特征会是一篇佳作。但是阶段性特征的概括往往是很难的,容易造成只做列举而不做评价的错误。实际上,先做文献列举是有必要的。将现有的研究文献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对于研究生新生掌握理论知识大有裨益。文献列举是进行综述的重要基础,是每个研究生学习成长的必经阶段。但仅有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要在文献列举的基础上进行文献评价和探讨。

第二,做了一定的文献批评和评价,但是没有引出自己的研究问题,这就是“述而不引”。基于对现有文献的列举和理解,能够做出一定的评价,却不能很好地引出自己的研究问题,这是第二个常见的误区。我们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容易忘记文献综述的目标而陷入文献综述本身。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在撰写时常提醒自己“我的研究问题是什么?如何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只有牢牢扣住这个最核心的问题,才能避免文献综述撰写出现“述而不引”的错误。

通过阅读专业领域的学术期刊,我们会发现有一些刊物会定期发表由资深学者撰写的文献述评。这些作者往往是这个领域的前辈,其对特定领域的掌握具有很强的时间优势和信息优势。很可能作者就是某个细分领域的开创者,其早期发表的文献往往被视为特定领域的经典文献。因此这些资深学者撰写的这类综述性文章,对于现有研究的覆盖程度和理解程度,远远超越研究生新生的认知范围。仔细研读权威期刊发表的文献综述,是学习文献综述写作的有效方法。

客观而言,研究生完成高质量的文献综述还是有难度的。现有研究积累的知识浩如烟海,经常在内部交流听到新同学们很兴奋地说自己有一个很棒的研究问题,问导师能否进一步写作。导师们一般都是面带微笑,让学生先去查一查文献再说。同学们查完文献之后,大部分会发现十几年前就已经有人做过一模一样问题的研究了,容易失落沮丧。这是读研读博的常态,实际上不必过于担忧。在不断学习和了解的过程中,逐渐找到自己的立足点是完全可能的。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做出微小的边际贡献,就已经是不错的成绩了。学术研究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即便是资深的学者,在拓展自己的研究,进入新的细分领域时,也常常面临类似的问题。

我们需要知道好的文献综述是什么样的,然后通过学习不断地向这个目标靠近,不断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这正是进行研究生阶段学习的目标之一。

三、从文献综述中引出文章主题

题目、摘要和前言是一篇论文较重要的部分,而前言部分最重要的则是研究动机(motivation),即从现有文献中引出自己的研究问题。在期刊论文评审和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中,编辑和审稿人最先读到的是题目、摘要和前言。一般意义上,前言写作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编辑、审稿人对正文主体内容的阅读兴趣。在前言中,最重要的部分即是从现有研究中引出自己的研究问题。如果研究生们仔细研读英文和中文权威刊物的论文,可以发现在前言中经常出现“However”“But”“但是”“遗憾的是”等转折词汇。转折之后的部分往往就是作者基于现有研究引出的自己的研究问题,这部分是需要我们重点学习的。

如果写作的是实证研究类的文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1)理论丰富,但是实证不足,因此本文提供数据和案例;(2)实证研究非常丰富,但是结果之间存在矛盾,实际情况到底怎么样,本文进行探讨;(3)现有研究都是基于小样本数据或者案例,大样本数据缺乏,本文的研究采用大样本数据弥补不足;(4)社会情境出现了重大变化,现有研究忽视了新出现的X 变量,本文的研究虑了X 这个新的变量;(5)现有研究都是基于A 种类型的数据,而今天的技术条件能够提供B 种类型的数据,本文将采用B种类型的新数据验证已有的理论假说;(6)现有研究提出的理论都是基于国外的经验,在中国是否成立?本文的研究来检验一下;(7)基于中国场景提出的理论假说,是否适用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因此采用其他国家的数据进行验证十分有必要,本文正在进行这项研究。

当然,在不断的学习和练习过程中,我们会逐渐形成研究和写作的个人风格和习惯。在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则可以基于不同的实际研究问题引出自己的论文,不再拘泥于常用的引出问题的方法,这时说明研究能力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了。专业领域千差万别,但是研究动机大部分都是上述几种类型。研究生作为专业领域的初学者,通过不断写作和学习进行练习是提高论文水平的有效途径。文献综述撰写是提高我们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重视文献阅读和文献批评,相信各位读者能够逐渐找到自己的研究领域,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文章刊于杂志8月号,侵删。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优秀初中作文 美食英语作文 玩耍作文 高中作文600 作文长大了 蜗牛作文 作文等待 旅游景点作文 门作文 青少年作文 享受 作文 作文母校 狗狗作文 爱好的作文 500初中作文 态度作文 小学生作文怎么写 机器人作文 作文尝试 作文素材句子 青岛作文 语文作文怎么写 美术作文 作文新学期 我理想作文 作文我会 我的同学的作文 真美作文 的细节作文 作文2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