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国际名著《暴风骤雨》的写作背景钩沉及艺术特色赏析

2020-11-18 23:00:01
相关推荐

《暴风骤雨》创作于1947年5月,至1948年12月完稿,是周立波第一部长篇小说,曾于1951年获得斯大林文学奖金三等奖。

1946年冬,周立波响应党的号召,随一支土改工作队到达东北松江省(现为黑龙江省的一部分)尚志县的元宝镇参加土地改革运动。当时,抗战胜利不久,党中央根据广大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于1946年5月4日发出《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决定改变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由减租减息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1947年10月,党中央又公布了

《中国土地法大纲》,进一步提出“在消灭封建性和半封建性剥削的士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的原则下,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暴风骤雨》第一部和第二部即分别反映了“五四指示”到达东北后的土地改革运动和《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后东北土改斗争的深入发展,它们首尾衔接,有始有终,真实地再现了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东北土改的全过程热烈地歌颂了贫苦农民的翻身解放和民主革命的光辉胜利。

《暴风骤雨》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之后,我国革命文学创作方面的重要收获之一,也是现代文学发展史上录后出现的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有着很高的思想意义和艺术成就。《暴风骤雨》全书具有如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第一、作者对农村生活十分熟悉。这部长篇小说淋滴尽致地写出了各种各样的马、牛、驴以及它们的特性和用处,而写马实际上也是为了写人,“分了地,不分马,也是干瞪眼。”作者正是出于对“分了地”的贫苦农民的熟悉和关注,才在牲畜描写上花费了如许笔墨。

第二、作者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典小说人物塑造的宝贵经验,他十分熟悉东北农民的语言,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来细腻地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象小说中老孙头、老田头、郭全海以至于小猪倌等人所说的话,都能使读者闻其声而见其人,想到他们各不相同的个性和内心的思想活动。

第三、作者善于运用衬托、对比等艺术手法,在有限的笔星中使得各类人物各个活动起来,构成一个主次分明、点面结合的群体,小说先写赵大嫂和郭全海对于分马的态度,次写老孙头对于分马的如意算盘,两相对照,郭全海、老孙头等人物都给写活了。

第四、《暴风骤雨》写得有起伏,有变化有波澜,并非一览无余,不耐咀嚼。当然,作者在“分马”之后接着写“换马”,是从现实生活固有的多样性、丰富性出发的,并不是面壁虚构,为了耸动读者的注意去故意制造一些“波澜”,这也是值得我们认真领会的一点。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三年级下学期作文 自强不息作文素材 描写小兔子的作文 我渴望作文600字 英语电影影评英语作文 100字作文摘抄 六一的作文400 介绍动物的英语作文 横式结构作文 洗碗作文300字 鲁迅故居作文 家风作文300字 学生作文网 巴西龟 作文 小学三年级英语作文 写事作文700字 植物生长过程作文 对未来的憧憬作文 假期旅行英语作文 心中的美景 作文 我最欣赏的人作文 让世界充满爱 作文 高考英语作文预测 小学二年级作文怎么写 哈利波特英语作文 不一样的世界作文 关于思念的作文 狮子林作文 青春风采作文 家规家训家风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