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孩子学习放飞自我 放养娃如何平衡应试教育?

2020-11-19 00:05:01
相关推荐

在应试教育之外,现在的父母们也开始有了新思考,在此之外,身为父母的我们还可以在家庭教育让孩子们学到哪些对品格、内心或行为习惯有利的东西呢?

当放养式教育和应试教育碰撞,不可避免的绝大多数父母都需要向着应试教育妥协,但其实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其实是可以共存的。

因为主张让孩子自主学习,一年以来孩子都是自己学习,自己写作业,但一天老师的谈话却却敲响了警钟,既然身处应试教育的环境下,不可避免地就要给了分数而做一些教育调整。

过去只注重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和发散思维,但老师反映孩子做阅读理解一团糟,为弥补孩子在应试教育中的不足,重新抓教育具体该怎么做呢?

学习中的放飞自我

因为一向鼓励孩子自主学习,培养兴趣,孩子在课外也读书,特别是科普类图书,朋友们都说未来是妥妥的理工男,但其实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逻辑性强,但情商未必高,结合老师反映的,儿子在阅读理解中一团糟的表现,教育中其实有必要加强孩子的情商,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语文老师反映孩子在解读内容的时候有点“放飞自我”,过去对孩子不爱表达、发言的担心倒是少了,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孩子虽然愿意表达,发表观点了,但有些观点并不合适,因为他虽然善于思考,但思考多是出于自身的思辨,而学生做阅读理解题的时候大家都知道,对文章的理解多是要从作者的角度出发,这一点上孩子就做的不好。

举一个典型的例子,在5年级语文课本中有一篇叫做《跳水》的小文章,故事中一只猴子把小男孩的帽子挂在了桅杆的横木上,孩子为了拿回帽子就追着猴子上了桅杆,桅杆很高。

走在横木上的小男孩也摇摇晃晃。看到这一幕的船长担心孩子掉下来,于是急中生智让孩子往海里跳,水手及时跳进水里将小男孩拉了上来解除了危险。

孩子跳水得救,这篇文章传达的是什么道理呢?标准答案是,人们应该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当下最合适的做法来降低风险。但孩子似乎没有get到作者想要传达的意思,他的想法其实也很有趣。

“这个船长的办法不科学,桅杆上是危险,但跳下去就不危险吗?万一小男孩跳的不够远,摔到甲板上怎么办?

另外跳进水里也不安全,那么高,掉进水里冲击力也很大,能受得了吗?” 这是儿子自己思考后得出的结果,他认为最好的办法还是紧紧地保住横木,怎么上去的怎么下来。

这个思考其实没问题,但如果放在阅读题中,儿子的这份说辞就是不认真审题,如果题目问的是作者用意,你回答这篇文章的“不合理之处”,实际上是完全摸不到得分点的。

往轻了说是审题问题,往重了说,做阅读题的时候不是你“显摆”的时候,平时的讨论中可以说,但在应试教育中这样的答案并不能拿到分数。

对自我思考的正确引导

老师反映的情况透过儿子对这篇文章的解读其实完全可以找到问题所在,但儿子的思考不能完全否定,虽然和作者想要传达的内容不契合,但客观上这样的思考不无道理,甚至是值得鼓励的。

对孩子的自我思考需要保护,但考虑到应试教育,有必要和孩子探讨该如何处理自我思考和文章传达的分歧。阅读理解,在不涉及开放性问题的时候。

问题的设计大多是围绕作者意图,因此这时候就要求学生去揣摩作者的意图,这时候自我的想法反而不那么重要,如果过分在意自己的想法,在做阅读题的时候会容易混淆,答题答不到点子上。

这时候就应该告诉孩子,“读懂人心”也是一种能力,要提高文学作品的感受力,需要把自己放在作者的角度上去思考,换位思考,去揣摩作者的观点,这也是值得学习和发展的一种能力。语文考试和数理化可能不同,不仅考知识,还考情商。

用恰当的方式鼓励孩子

一方面不能打击孩子自我思考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要引导孩子正确的看待考试中的阅读理解,其实表达自我的欲望增强,也是孩子表现欲的一种,这时候家长们完全可以顺着孩子的心意来,通过赞扬和鼓励让孩子接受揣摩作者思绪的这种理解模式。

比如我就是这样引导孩子的,你做题的时候其实是在进行“降维思考”,别的孩子理解不了作者意图,但你不仅明白作者的想法。

还能发现其中的不足,给出自己认为更合适的答案,但答题的时候只需要你读懂作者的想法就可以了,这也和我平时告诉你的,要替别人着想一样,去了解其他人的感受也很重要。

而在阅读题最后的开放题中,你就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这样一说,孩子内心的小骄傲得到了满足,同时也更愿意换一种方式来思考问题。

多反思,在批评孩子前先看到孩子的优点

很多时候家长看到孩子犯错或引起自己不满的时候就会忍不住责备,但如果在批评前看到孩子的优点,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比如一天领着孩子去公园玩耍。

他只顾着蹲在大树下,也不动也不和其他小朋友玩的,正准备发脾气,孩子高兴地和我分享,他看到有蚂蚁在排队走,远处还有一块蛋糕屑,说到这时孩子的眼中有光,这时候的儿子没有了平时“理工男”的样子,反而表现的很童真。

善于发现,耐心观察,很多时候家长生孩子的气其实就是因为没有仔细思考,但如果换个角度看,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还是很多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介绍电冰箱的作文 躲猫猫作文300字 担当作文议论文 亲情一直都在作文 大自然的奇妙作文400字 打女生屁眼作文 阜宁白天鹅公园作文 纸质阅读与电子阅读作文 向阳春常在作文600字 月亮牵动我的情思作文 写亲人的作文300字 林则徐虎门销烟作文 有关收藏的作文 善良的魅力作文 介绍地点的英语作文 如何安全用电作文 爱画画的她作文 笑作文500字 勇敢的一面作文 介绍长城的作文600字 华北明珠白洋淀作文 童年的作文150字 写祖国大好河山的作文 关于苹果的作文300字 关于人与动物的作文 笑的作文200字 感悟作文300字 我最想做的一件事作文 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卷作文 介绍好朋友的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