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以世界眼光湾区视野做好“融”的大文章

2020-11-19 13:05:01
相关推荐

面对“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机遇和深中通道加快建设的重要窗口期,中山如何抢抓机遇、乘势而上?面对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升级的阵痛期,中山如何攻坚克难、奋力突围?面对解近忧谋远虑、打基础利长远的时代重任,中山如何谋定而动、行稳致远,实现重振虎威、高质量崛起?1月10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专家咨询会,围绕上述议题,掀起一场高质量发展的头脑风暴。

会上,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建华,国家发改委原副秘书长范恒山,深圳市委原常委、原常务副市长刘应力,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环境战略部主任俞海,省交通运输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朱信山,南方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李凤亮等6位领导专家先后发言,从策应国家战略区域大势、明晰发展定位和方向、重塑产业环境优势、推动绿色发展、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加快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等方面发表真知灼见,为中山市突破瓶颈、谋划未来把脉开方。

“跳出中山看中山跳出当前看长远”

在认真聆听专家意见建议后,中山市委书记赖泽华表示,这是一场知识的盛宴、智慧的碰撞。各位领导专家从广东、从大湾区、从全国乃至全球发展的大局大势,观照中山的发展,梳理优势、剖析问题,帮助我们“跳出中山看中山、跳出当前看长远”。他表示,虽然中山面临着长期性、结构性、累积性问题所带来的巨大考验和挑战,但我们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机遇,以及十年磨一剑的深中通道即将通车。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我们一定要找准定位、理清思路、发挥优势、统一认识、久久为功,积极拥抱大湾区、拥抱大城市、拥抱高科技,充分依托“双区”利好叠加的“化学反应”“乘数效应”,按照建设珠江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的支撑点、沿海经济带的枢纽城市、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一极“三个定位”的要求,加快推进与广深港澳等中心城市和其他节点城市在交通、创新、产业等方面更加紧密协作,在区域协同发展中作出中山应有贡献。

赖泽华表示,当前我们正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增长由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从注重规模速度转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对中山来说,未来5年定百年。如果我们不能把握这个黄金期、窗口期、机遇期,不但“保位争先”“梯次渐进”成为空谈,甚至可能有“低端锁定”“叨陪末座”的危险。面对大湾区兄弟城市千帆竞发、百舸争流,面对区域经济发展分化的“马太效应”和“虹吸效应”,面对深中通道2024年通车的时间节点,中山等不起、慢不得。我们一方面要处危解危、奋起直追,“疑无路处求新路,于危机中觅转机”,尽快拿出稳局控局的细思考、实措施、短安排,全力破解工业失速、创新乏力、方向失焦等问题,争取早日扭转困局、迎头赶上。另一方面要沉着应对、谋定后动,坚持打基础利长远,高位谋划开创新局的大思路、大平台、长计划,通过破解土地碎片、产业升级、交通瓶颈、队伍建设等“四个之困”,筑牢高质量发展的根基。要立足更加长远的区域格局和经济版图演化态势,提前谋划与广州、深圳、珠海等周边城市的同城化发展,在今天当好广州、深圳等超级城市的“配角”,在未来争做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主角”。

重振虎威“不是喊喊口号做做样子”

赖泽华表示,要着眼两个大局,以世界眼光、湾区视野,做好“融”的文章,逐步构建高铁、地铁、高速、快线、轨道、港口等无缝对接的综合性、立体化、便捷式快速交通网,打造大湾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重点推动深茂铁路、南沙港铁路、广中珠澳高铁等战略通道建设,促进中山融入京粤澳通道;加快谋划和推动深圳地铁33号线、广州地铁18号线等延伸至中山核心区。做好道路交通网络“东融、西拓、北接、南联、中优”,以深中通道通车为目标时间节点,加快打通深中通道登陆侧向南、向北、向西三个方向的快速疏解通道,加快打通市际、镇际“瓶颈路”。要提前谋划承接创新要素资源溢出的重大产业平台,严格控制房地产规模,全面禁止“工改住”,防止“路通财通”变成“路通财空”、“头啖汤”变成“穿堂风”。要注重镇区均衡发展,既防止“外部虹吸”也防止“内部虹吸”。要科学规划、节约用地,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有效保护地上资源,防止城市空间“开膛破肚”。

赖泽华表示,要谋在高处、落在实处,重振虎威不是喊喊口号、做做样子,而是要在思想上真转变、在行动上真落实,从领导干部自身做起,坐言起行、以上率下,做到以目标为导向、以行动见分晓、以结果论英雄。要牢记“项目不动工,一切都是空;项目不投产,终究是白干”,只争朝夕、时不我待、行动起来,争取在今年“3·28”前谋划一批优质重点工业项目落地开工。自市委、市政府吹响“重振虎威”号角以来,大部分党员干部都能以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和干劲在各自岗位上奋力拼搏,我们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继续以观念之变、作风之变、发展之变激励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拿出不逊于改革开放初期的虎识、虎胆、虎气、虎劲,杀出一条血路、闯出一条新路,重塑中山作为“广东四小虎”的光荣。

会上,市长危伟汉介绍了中山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市领导丘树宏、唐颖、陈文锋、杨文龙、高瑞生、徐小莉、袁永康、雷岳龙、吴竹科、李长春参加会议。

■观点撷英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建华: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建市以来,中山一直是珠三角发展的优等生、均衡发展的城市范例。有这样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中山永远要有当优等生的底气。面对“双区驱动”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建议中山做好几篇文章。一是争取纳入下一轮自贸片区规划,全面融入南沙、前海、横琴自贸片区,搭上政策东风。二是推进珠中江一体化,实现从经济圈概念到道路、交通、民生、服务等无界限一体化。三是以“三规合一”为重点,借鉴外地经验,对全市土地进行集中整理,最终实现“多规合一”,从根本上破解土地碎片之困。四是抢抓深中通道契机,让深圳的创新要素资源溢出直达翠亨新区、岐江新城,在东部形成临江面海的大行政区,提高中心城区首位度,带动专业镇转型升级。

国家发改委原副秘书长范恒山:

中山“中”的色彩比较浓厚,区位不东不西,地位不高不低,发展基础不好不坏,经济不上不下,整体形象不够鲜明。今天中山疲态初显、虎势渐失,不是偶然,而是在内外环境变化中,内外不协调不配套造成的结果。发展阶段递进提升跟进不够,转型升级调整不力,城市竞争创新不足,导致优势变成了劣势、顺势变成了逆势、强势变成了弱势。处于转型之苦、“极限”之难的中山,必须清醒认识现状和潜在危险,以“从头做起”的勇气、“二次改革”的力度、“二次创业”的要求,重整行装、背水一战、再创辉煌。建议以编制“十四五”规划为契机,着眼“三个定位”,用高视角整体谋划中山发展;以最大限度聚集创新优势为指向,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以形成先进制造业基地为主线,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做强做优现代中小城市为抓手,推进城市转型升级和城乡融合发展;以提高效率质量为目标,不断优化操作路径。

深圳市委原常委、原常务副市长刘应力:

各个地方在发展不同阶段,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关键是如何通过借势、造势、强势来稳住阵脚,实现更好发展。建议中山认真研究和谋划自身定位,由“双区驱动”的受让体变为“驱动双区”的主动体,在“双区”发展中彰显优势、作出贡献,真正“融入”而不是“借光”。要从理顺管理体制入手,扬长补短、趋利避害,实现自上而下的集约管理。要有效集聚高端创新资源所需的人才要素、资金要素、政府要素、成本要素,依托翠亨新区造势造平台,集中力量解决土地碎片化问题,盘活发展空间。要加快专业镇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进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高端现代产业,再造产业优势。要更好地利用和善用深中通道,承接溢出效应,防止短期化和速效化。

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环境战略部主任俞海:

当前中山面临“四个之困”,本质上是治理体系和能力之困。中山已进入了中高收入地区行列,但是发展质量不高。建议加快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水平,有力促进高质量发展。一是明确方向,坚决转向高质量发展,落实新发展理念,争当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和试验田。二是保持战略定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社会高品质生活协同共进。三是提高政治站位,扛起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加快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水平,为重振虎威保驾护航。

省交通运输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朱信山:

中山交通存在运输通道与上位规划衔接不畅、高快速网络衔接有待加强、“环湾”和向东发展战略支撑能力不足、航空发展先天不足、枢纽建设理念滞后、公交优先发展落实不充分、轨道交通发展成短板等问题。要抓住“十四五”关键期,实现交通从“基本适应”向“提质增效”转换。建议从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补短板,加强高速公路拥挤路段、普通国省道低等级路段等薄弱环节建设;二是抓重点,紧扣国家重大战略导向,加快推进重点区域重要通道建设;三是提品质,有效提升供给质量和效率,适应多样化、个性化的交通需求,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步伐;四是促创新,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政策创新等;五是针对轨道交通专业性强、规划建设周期长等特点,建议增设轨道专门工作机构。

南方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李凤亮:

文化是城市共同体的“软联通”,要用好“双区驱动”战略机遇,推动中山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致力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优质示范区、新型文化业态优化培育区、全域文化旅游优势融合区、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引领区。一是进一步确立“文化立市”战略,发挥文化在区域发展中的支撑功能。二是推进跨界融合、区域联动、创新“文化+”发展模式。主动设立“深中文化科技合作区”,连通珠江东西两岸文化旅游产业,共建大湾区文化品牌、文化高地。三是文化产业、文化事业、文化旅游一体化推进,打造中山“文化品牌”。四是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全社会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南方日报记者 罗丽娟 通讯员 郭锦润 钟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写事作文600字 我的理想作文 秋天的作文 800字作文 诚信作文 春天作文 感恩作文 三年级同步作文 我的偶像作文600字 作文600字初中 假期作文 争论作文 写事的作文300字 感动作文 写人作文500字 想象作文400字 我的朋友作文 爱国作文 350字作文 放鞭炮作文 那一刻我长大了作文600字 童年趣事作文 高考作文 插上科学的翅膀飞作文 我学会了什么的作文 包汤圆作文 春天来了作文 我的理想作文500字 有你真好作文400字 我爱我家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