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开鲁县小庭院成就增收致富大文章

2020-11-19 13:40:02
相关推荐

义和塔拉镇炬福村一角

黑龙坝镇庭院反季茉莉香葡萄种植,已成为许多农民增收的新渠道

麦新镇庭院大棚促增收

东风镇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街路美化与林下经济同步发展

和煦的春风,唤醒了开鲁这方红色的热土。

不负春光,开鲁县11万农牧户早已在自家庭院中做起了增收致富的文章。

响应乡村振兴的号角,踏着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节拍,开鲁县将发展庭院经济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和“摇钱树”。他们围绕全县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出台政策鼓励引导农民群众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的零星土地和街巷林下空地,发展庭院经济,调整种植结构,在庭院里做起增收致富的大文章。如今村民家家扣春棚,育秧苗,种蔬菜、红干椒、甜叶菊、葡萄、林果、香瓜——因地制宜,各具特色,农忙忙大田,农闲忙庭院,全县庭院经济面积达5万亩以上。一年2—3茬,从早春忙到初冬,平均每户庭院受益在3000元以上,庭院经济真正成为了农民的“钱袋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往日只存在于书本之中的“桃花源”,如今正在开鲁县变为现实。

主导产业引领 小庭院长出“摇钱树”

红干椒撑起庭院经济“半边天”。开鲁县享有“红干椒之都”的美誉,种植面积达到60万亩,年产辣椒30亿斤,产量占全国的22%,亩效益4500元以上,3000多户贫困户依托红辣椒产业脱贫致富,种植户年均增收10000元以上。

红干椒在开鲁县已经形成了“育秧、栽种、收购、销售、加工”完整产业链条,现有晶山、蒙椒都、红源祥等15家加工企业,系列产品有30余种,每年参与产业链条就业5万余人次,实现人均年增收6500元。现有红辣椒种植产销合作社67个,红干椒已经走出国门出口10余个国家,商品遍及全国各大商超。

开鲁县将红干椒育秧与庭院经济紧密结合起来,全县60万亩红干椒需要240万平方米春棚,需要2万户左右农民参与红干椒育秧,每村达到百户以上,催生了庞大的庭院育秧经济。按照200平方米大棚来计算收益,建设成本在每平方米25元,可使用3年以上,对外出租每年2000元,每年纯收益1000元;为承租户投工投劳进行育秧的,每年纯收益1500元以上;自行育秧出售秧苗的,每平方米售价25元,年纯收益可以达到3000元以上。庭院春棚在5月末红干椒秧苗移栽大田之后还可以继续栽植其他蔬菜品种或就地种植红干椒延伸收益。

开鲁县把红干椒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产业的优势特色产业,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鼓励贫困群众发展红干椒产业。对种植红干椒贫困户给予1—3万元无息贷款扶持,可以用于建设育秧大棚、流转土地和购买农资,目前已累计发放无息贷款800余万元;落实贫困户发展庭院红干椒春棚育秧政策,每平方米补助22元,全县现已为650户贫困户发放补助款226万元;通过选派科技特派员、产业指导员、党员干部结对、第一书记包联等多种方式,向贫困户提供红干椒春棚育秧、二次移栽、病患防治等全程技术指导和产销对接等贴心服务,解决贫困群众栽植技术不成熟、市场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蒙椒都、人禾斋、晶山食品等收储生产加工企业和种植专业合作社与贫困户普通农户签订订单合同,为贫困户提供种子、秧苗、有机肥料等生产资料,并且高于市场5%的价格负责成品回购,辐射带动农户扩大红干椒种植规模。

万亩林果染绿乡村庭院街巷。开鲁县是通辽市生态林果大县,近几年来,他们累计投资2.92亿元,建成果品经济林26万亩,其中千亩以上标准化基地10个,家庭果园2000多个,带动果农7800多户,其中辐射带动全县贫困户560户参与发展果品经济林8500亩。形成了以国道303线为轴,东西贯穿全县的百里林果带。主要品种为锦绣海棠、李子、苹果梨等,盛产的沙果和金红苹果123,是通辽市首批名牌产品,“蒙古野果、草原圣果”注册商标品牌闻名区内外,主要果品畅销黑、吉、辽、河北、深圳等20多个省市。目前全县盛果期面积4.7万亩,年产鲜果13.8万吨、产值3.75亿元,加之“林经间作”,亩均效益在6000元以上,全县人均年增收1000元、户均增收3000元。到2022年全县果品经济林可达30万亩,盛果期面积10万亩,年产鲜果30万吨,年产值可达8亿元,通过保鲜冷藏、错季销售、采摘休闲体验、果品精深加工、产业链条升级发展,产值将达到15亿元,林果产业将成为该县继玉米、红干椒产业之后的又一大生态绿色主导产业。

2016年开始,开鲁县将林果经济引入庭院街巷,通过政府引导、项目规划、政策扶持,实现林果经济和庭院经济、街巷经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达到“多赢”。对村民房前屋后的街巷空地采取统一规划、统一整地、统一供苗、统一栽植、统一技术指导服务、统一监管的模式,栽植成活以后交给该户农民进行日常管理,采摘所得收益归该户所有,由镇村组织收购商统一收购,按照每户20棵李子或海棠果盛果期可得受益1000元左右,按照村里的统一规划还可以在果树下种植红干椒、豆类、油葵等矮科作物,收益也在300—500元之间。对贫困户在自家庭院内栽植果树的,政府免费提供每亩价值700元的3年生果树苗,或者验收合格后每亩给予500元的经济林补贴。东风镇官银号村、七家子村、新村和金宝屯4个村利用集体土地栽种800亩林果,盛果期后承包给经营户每亩收取租金500元,每年集体经济收入40万元,用于美丽乡村建设和扶持贫困户发展。

万亩田园蔬菜带动万户千家致富。开鲁县是全国百家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县,有7个产品获得国家级“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绿色农产品溯源体系基本建成,是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示范基地。近年来,开鲁县整合上级各类项目资金28.2亿元,县镇两级投入补贴资金2258万元,累计发放低息贷款10.52亿元,蔬菜种植面积已经超过40万亩,年产值20亿元以上,辐射带动农户上万户,贫困户近千户,实现农民人均增收3000元。蔬菜产业在开鲁发展庭院经济,实现农牧民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开鲁县通过合作社外接市场、内联农户,以“一社联百社带万户”的方式,带动广大农牧户发展蔬菜产业脱贫致富。开鲁县田园蔬菜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已发展成为自治区级示范社和中华全国供销总社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目前田园蔬菜合作社已联合60多个合作社,现有社员1186户,其中,一般农牧户506户、脱贫户578户。合作社带动各类蔬菜种植基地46个,总面积达20万亩,其中流转土地10万亩,通过订单回收方式,辐射带动农户2000余户。

近年来,开鲁县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累计投入项目资金300余万元,重点打造飞机场村千亩蔬菜种植标准化示范扶贫基地,同步建设蔬菜保鲜库、批发市场、蔬菜检验检测点等配套设施。田园蔬菜购销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贫困户”模式,为发展庭院种植蔬菜的贫困户和一般户免费提供种子、秧苗、化肥等农用物资,全程提供技术服务和保护价订单回收,保证投入零风险,收益有保障,亩均纯收益至少在5000元以上,户均年纯收益10000元以上,村集体通过出租大棚,集体经济年收入近10万元。开鲁县的蔬菜产业现已形成完整的“产供销”一体化链条,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东等大中城市,年销售蔬菜5000万公斤以上,销售额近3000万元。

开鲁农家的小庭院,长出致富的“摇钱树”。

典型示范带动 小庭院变成“桃花源”

如何将一家一户的方寸地打造成增收园,发展什么产业能见实效、保长效?开鲁县创新思维的金钥匙打开了发展“庭院经济”这把锁。

开鲁县鼓励和支持村民利用庭院在红色文化旅游线路沿线建设蔬菜、水果采摘园,发展生态休闲农业和旅游农业。让一家一户的小庭院成为生产无公害蔬菜、肉类、禽蛋、稻米等满足游客乡村生活体验需求,增加贫困户和农牧户家庭经济收入的新途径。目前,全县已建设蔬菜、水果采摘园30余处、发展农家乐80余户、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

开鲁县悠夫家鸽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政府+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建设10万对肉鸽养殖项目,除集中饲养外,还为150户贫困户每户提供20对种鸽,在自家庭院内进行分散饲养,合作社提供养殖技术和进行雏鸽回收,农户每年通过庭院养殖肉鸽可获得收益5000元;合作社每年需要肉鸽饲料1800吨,合作社与附近村屯农户签订饲料种植回收合同,农户利用自家庭院种植玉米、高粱、绿豆、小麦等肉鸽饲料,每亩可产生受益1000元。

开鲁县东风镇电报局村组织农户在庭院种植香瓜,让“电报局香瓜嘎嘎甜”叫响东北各地。电报局村香瓜种植始于1998年,经过试种当年效益远超传统作物,在村党支部的带动下,2000年全村香瓜种植面积达到1000亩以上。2008年注册“东香飘”商标,2014年被内蒙古农业厅认定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由村党支部领办了“果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积极为农民现场提供标准化种植知识,从整地、起苗、栽培、采摘、加工等环节指导社员实行标准化生产。目前该“东香飘”香瓜已经与黑龙江、辽宁、吉林等省市建立了长期销售业务关系,通过与顺丰公司合作、探索电商销售等措施,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2017年开始群众自建春棚,春棚香瓜以上市早为优势,批发价格在4元/斤以上,零售价最高达到8元/斤,亩产香瓜可达4000斤左右,每亩地香瓜毛收入达16000元左右,扣除成本4000元,纯利润每亩在12000元左右。

开鲁县黑龙坝镇在庭院种植春棚葡萄。黑龙坝镇发展春棚葡萄已经有10余年的历史,全镇现有葡萄春棚119座,亩均纯收入1.5万元以上。通过政府引导扶持,农户自主发展,种植技术日臻完善,目前该镇春棚葡萄已形成了“葡萄种植基地+农户庭院+超市+采摘观光+互联网”的多元销售模式,在向本地、周边地区和东北三省进行零售、批发的基础上,果品顺利通过外贸口岸香飘俄罗斯;成功实现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超市建立了合作销售关系,果品口碑和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成功试水网上销售,葡萄果品网上零售价格达15元/斤。

开鲁县将小庭院变成“桃花源”,富了农家,美了庭院,暖了民心。

产业政策扶持 小庭院化作“聚宝盆”

发展“庭院经济”,不仅需要“输血”,更需要“造血”。开鲁县将发展庭院经济作为脱贫致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按照《通辽市2019年产业扶贫措施发展庭院经济“六个一”项目指导意见》的要求,制定了《开鲁县2019年产业扶贫巩固提升发展庭院经济“3+X”实施方案》,“3”即通过发展庭院经济、街巷经济、房前屋后人居环境整治三项,根据建档立卡户庭院种植实际需求和完成情况,分别给予400—1000元的奖补,“X”为卫生监督看护员、政策宣传员、治安管理员、治安巡逻员、防火安全员、矛盾调解员、林木管护员等村级公益岗位,针对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人口实施,月工资最高400元,按照打分细则,每月由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班子、包联干部共同打分,一个季度或一个月一兑现。

开鲁县发展庭院经济不落一村一户,视贫困户劳动力情况和个人意愿量体裁衣,扶持其发展“3+X”,全县5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由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干部负责,整村推进;其他嘎查村由包村镇干部和帮扶干部负责,一对一上门指导,及时提供技术推广、品种引进、疫病防控、市场营销和电子商务等服务,一帮到底。

开鲁县通过产业政策支持、扶贫项目拉动、典型示范引路等措施,把发展庭院经济与实施消费扶贫和村屯环境整治结合起来,形成小规模、大群体,小产品、大产业的“庭院经济”规模发展新格局。

“一家一庭院”“一户一新颜”。开鲁县将小庭院化作“聚宝盆”,换来的不只是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的美丽风景,还有农户腰包不断充实的美好“钱”景。

(本报特约通讯员 王立成)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孔子 作文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作文 写一篇关于端午节的作文500字 那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作文400字 告诉你一件新鲜事作文500字 男朋友打女朋友光qq的小作文 牵动我的情思半命题作文600字 当我面对什么的时候作文600字 班长的白脚在我的脸上作文 我终于战胜了困难作文600字 甘瓜抱苦蒂的作文素材 欢欢喜喜迎新年作文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作文500字 人间自有真情在作文300字 带着爱上路作文600字 欢度六一的作文200字 一件开心的事作文300字三年级 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400字 那一次我很感动作文600字 没有我的允许不准尿一滴尿作文 三年级作文过年最开心 妈妈我想对您说600字优秀作文 一个印象深刻的人400字作文 2017年山东高考作文题目 那个影响了我的人作文800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800字 我的六一作文100个字 享受生命中的惊喜作文600字 端午节的味道作文800字 以回味为话题的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