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散文荟|梁淑芬:吃茶去

2020-11-19 13:40:02
相关推荐

吃 茶 去

梁淑芬

我喜欢喝茶,却从没见过茶树什么样子,也不知道茶叶从树上到包装袋里走了怎样的路线,就在好奇心爆棚之时,我邂逅了《茶经》。跟随陆羽老头的引领,累积心头的诸多困惑如昙花般啪啪地盛开了。

我一直想当然地认为茶树就是灌木丛类,叶子细长如小指甲。其实,如同龙生九子,形状各异。同是南方之茶,茶树却有数种。湖北、江浙是小叶种的茶,嫩芽如雀舌;福建、广东是灌木型的中叶茶,嫩芽长如小手指;贵州、云南是高大的茶树,叶子大如中指。由于生长环境不同,有的树高数尺,有的高达数丈。芽叶的颜色、形状、大小,甚至长在阳坡阴坡都是茶叶好坏分类的依据。

一方水土一方茶,茶的形状品种繁杂。古时,人们把茶碾粉成膏,把膏放在一定的模子里,拍打研磨成型,退掉模子,制造出各异形状,如饼、如团。唐宋进贡到宫廷的茶团上印成龙凤的样子,称为“龙团茶、凤团茶”。为了增加香气,茶里会放入名贵香料,如梅花、桂花、茉莉等。“佳茗似佳人”其实就是描述茶的形状及气味。

后来人们认为添加香料影响了茶的原始香味,不再加入香料,又发现原始的茶叶更具茶味,就不再碾粉成膏。由此,我们现在见到的都是茶的叶子,而不是“茶模子”的形状。

《尔雅》,“槚,苦茶”。采得早的是茶,采得晚的是茗,也叫荈。茶的名称 有“荼”“槚”“蔎”“茗”“荈 ”。到了陆羽的《茶经》,才把“荼”变为“茶”。

《东溪试茶录》根据茶叶的形状及发芽的时间,给茶叶分七类:一白茶,像纸一样。二柑叶茶,像柑橘的叶子,茶芽二寸多,肥乳。三早茶,早春的时候萌发。四细叶茶,茶芽短而不肥厚。五稽茶,叶子细小且厚密。六晚茶,发芽晚,生长在社火以后。七丛茶,一年发四次芽。

茶叶的具体名称也都是有来历的,有的借产地之名,如普洱茶,西湖龙井茶。有的借形状命名,如六安瓜片,君山银针、珍眉等。有的以茶水的色泽命名,如红茶、绿茶等。有的来源于传说,比如大红袍,传说一举人路过武夷山时突然腹痛难忍,巧遇一和尚,赠他茶水,病痛即止。中状元后,致谢和尚,并脱下大红袍绕茶丛三圈,将其披在茶树上,故得“大红袍”之名。再如铁观音,相传,一魏姓茶农梦见观音托梦,发现了山崖上有好茶,因为此茶美如观音重如铁,就叫它“铁观音”。

茶叶名字的背后或是一个让人莞尔一笑的故事,或是一股流行风潮。

闲暇喝茶,我端着杯子看茶叶舒展翻滚,忽然好奇了,什么时候开始流行喝茶的呢?

最早喝茶起源于四川,后来逐渐北上,唐代到了陕西。唐时,泰山灵岩寺倡导禅教,学禅不能睡觉,不能吃晚饭,只允许喝茶。所以,庙里的空地都种上茶,每个庙里都有“茶头”,专门负责供应茶水。于是喝茶风首先在寺庙里刮起。

“茶圣”陆羽写出一部《茶经》,规范了喝茶、制茶等的方法及工具。陆羽嗜茶如命,并著书宣称茶能滋身养神。自此,饮茶逐渐流行,山村出现茶市,城里有了茶店。饮茶之风开始盛行于隐士雅人及士大夫之间,他们游山玩水一定会带茶壶、茶碗、熏炉和茶叶。逐渐地,饮茶风开始“刮”到民间,祀礼请客,都把茶摆在前面。一部《茶经》刮起饮茶风。

茶一度成为婚嫁必须的礼品。古时,人们误认为茶树移植后不能再成活,有的地方习俗娶媳妇必须要用茶叶作为聘礼,取它从一而终之意。

大唐盛世,家家户户喝茶,形成了风气并流传到国外。回纥人来到京城,开始用马换茶。

来长安的日本遣唐使带茶回去敬献给天皇,日本宫廷开始喝茶。宋代,日本的高级僧侣来中国学佛,带回去茶种和茶道,自此日本有了茶,而且光大了“茶道”艺术。马可波罗把茶叶带到西方。后来商贩沿着丝绸之路把茶传到欧洲,茶叶成为西方人的喜爱,尤其英国上流社会,开始流行下午茶。

由唐代起,上至皇宫贵族下至普通百姓,无不喝茶,饮茶之风自此风生水起,就形成了今天的国饮。

唐代名僧赵州和尚有著名的偈子“吃茶去”。有僧来拜会禅师,师问新来僧人:“曾到此间否?”答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一新来僧人,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禅师:“为何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诺,师曰:“吃茶去。”

为啥是“吃”茶,而不是“喝”茶呢?

据考证,唐人用茶与今人不同。唐人吃的是饼团茶,用茶时,先把饼团茶碾成茶粉,入开水锅烹煮,汤中加盐,调成咸味。皇宫贵族在烹茶时还要加点胡椒粉等调料,增加香味。煮成后舀入碗内,连汤带茶粉一同吃下,谓之“吃茶”。

赵州和尚的“吃茶去”暗含禅机,茶与禅有啥关系呢?

这起因于“茶圣”陆羽。弃婴陆羽,被智积长老捡回来在寺院抚养长大,后来在妙喜寺研究茶,并写出《茶经》。饮茶风起于寺院,《茶经》的问世推动了饮茶的习俗。想象这样一副画面,名山古刹茶树葱郁,白云僧舍,茶香袅袅,茶香与供香融为一味,缭绕不绝。径山茶、临济禅,难分难解,从形式上已经沾染上禅味。

寺庙里各路禅师都对茶情有独钟,高僧们写茶诗、吟茶词、作茶画,赋予了茶禅的内容。寺院里茶事活动不断,“自古高僧爱斗茶”,如耳熟能详的“森罗万象一杯茶”的故事。大同禅师与嵇山章禅师在室外品茶,大同禅师指着茶杯中倒映的青山绿树、蓝天白云说:“森罗万象,都在里边。”一杯茶蕴藏深刻的禅意,有茶叶就要先有树,有树就要先有苗。茶苗的成长需要阳光、空气、水,一棵茶苗集合了宇宙万有的力量,这不是“森罗万象”都在一杯茶中吗?

禅宗讲究顿悟,认为极平常的事物中蕴藏着真谛。茶于佛教徒,每日必饮,所以茶中必定蕴含禅意,“吃茶去”究竟禅意如何,全凭个人自己体会。品茶,目的是暂时放下俗事,在一盏茶的功夫里品味悠然的心境;参禅,在顿悟的一瞬间云淡风轻,清靜和寂。

读完陆老头的《茶经》,我如醍醐灌顶,顿开茅塞,茶虽清淡,内含丰富。一片叶子一碗茶,看上去是水,蕴含的是一碗文化,一碗历史,一碗哲学。世上没有一片相同的茶叶,人亦如此。

苦辣酸甜的人生如同一杯甘苦自知的茶,“万语与千言,不外吃茶去”。

作者简介:梁淑芬,高中英语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赤峰市作协会员。有文章散见于杂志报刊,散文集《絮语闲写》、心理文集《幸福过了头》、结集了《备考开始了》系列高考专项导与练。

记录时光梦影, 书写锦瑟流年。

红罗山书院ID:hongluoshansy

总编:姚国禄

主编:忽文静 赵洪伟

原创首发散文、小说、诗歌、评论。

赞赏作者七平台三,十元之内不返还。

投稿邮箱:hongluoshansy@163.com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刷新自我作文600字初中 晒晒我们班的牛人作文600字 英语四级作文万能套用模板 龟兔赛跑新编400字作文 我学会了什么作文300字 我的心爱之物作文300字 三年级暑假作文300字 我想对你说作文300字 我的乐园作文200字 袁隆平作文600字 保护环境作文400字 妈妈的爱作文600字 我的理想作文800字 可爱的小白兔作文 中考满分作文大全 关于困难的作文 关于收获的作文 牡丹花的作文 关于文明的作文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 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踏青作文 怎样写作文 声音作文 作文素材大全 我和书的故事作文400字 我的好朋友200字作文 假如我是一棵树作文 歌声嘹亮作文 令我感动的一件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