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不想做标题党。只想告诉你 这是一篇好文章 你应该读一读

2020-11-19 15:35:01
相关推荐

每一个文艺而理性的人

都置顶了“周冲的影像声色”

作者:尹建莉

来源:尹建莉父母学堂(yinjianligongzuoshi)

我曾经接触过一位单身女士,当时她年近四十,一直没结婚。

她是因为严重的抑郁症来找我的。

在我们的交谈中,她谈到了自己的童年成长经历。

她父母都是小学教师,对她有很好的早期启蒙教育,在各方面要求也很严。

她在很小的时候就会背很多经典诗文,聪明伶俐,而且认字很早,上小学就读了不少课外书,学习成绩一直很好。

但她父母在她童年时期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这个错误发生在她5岁的时候。

起因很简单,就是有一天她尿床了。

父母为此大惊失色,说你2岁就不再尿床了,现在都5岁了,怎么反而又尿床,越活越倒退了。

父母的话让小小的她非常羞愧,以至于当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心里非常担忧,好久都没睡着。

但也许是因为太紧张,也许因为前半夜没睡着,后半夜睡得太香,第二天早上醒来,居然又一次尿床了。

这下子,父母特别不高兴,说你是怎么搞的,昨天尿了床,今天怎么又尿了,是不是成心的啊?

当时他们住的是大院平房,有很多住户,她妈妈一边抱着湿褥子往外走,一边说,这么大孩子了还尿床,褥子晒到外面,让别人看到多丢人。

她爸爸板起面孔严肃地警告她说,有再一再二,没有再三,这两次尿床我原谅你了,再尿床我可对你不客气了。

父母的话让小小的她内心充满羞辱感和恐惧,所以接下来的一个晚上,她更害怕得不敢睡觉,直到困得坚持不住,沉沉睡去。

结果是,她第三次尿床了。

这令父母简直震怒,不但对她责骂,而且罚她当天晚上不许吃饭喝水。

虽然当天因为空着肚子睡觉,没尿床,但问题从此陷入恶性循环中。

从那时起,她开始隔三差五地尿床。

父母越是想要通过打骂来让她克服这个问题,她越是难以克服。

父母可能后来意识到打骂解决不了问题,就开始带她找医生看病,吃过很多中药西药,都没有作用,直到成年,仍不能解决。

这件事几乎毁了她一生。

天天湿漉漉的褥子、尿布以及屋里的异味,是烙进她生命的耻辱印记,她原本可以完美绽放的生命就此残缺了。

考大学时,她取得了很高的成绩,完全可以报考北京的名牌大学,但为了避免住集体宿舍的尴尬,第一志愿填报了当地一个学校,以便天天晚上回家。

大学四年,她不敢谈男朋友,自卑心理让她拒绝了所有向她求爱的男同学。

工作后,谈过两次恋爱,都是男方发现她有这个毛病后,选择了分手。

她对我说:直到上大学前,她一直认为自己这个毛病是个纯生理问题,是一种泌尿系统的慢性病。

后来才慢慢意识到是父母的紧张和打骂造成的后果。

结束第二段恋情后,她割腕自杀,被救过来。

出院回到家中那天,终于在父母面前情绪爆发,疯狂地向父母喊出她心底积压多年的屈辱,并以绝食逼迫父母向她认错。

父母似乎终于也意识到问题的来由,虽然没向她正面道歉,却在她面前无言地流了几天泪,痛悔的样子终于令她不忍,端起了饭碗。

经过这件事,父母都一下子苍老了十岁,几天间就显得步履蹒跚了。

她知道他们已受到惩罚,心中既有宣泄后的舒畅,又有报复的快感。

自此,这个毛病居然奇迹般地开始好转,发生的次数大为减少。

但她的生活却无法改变,周围凡认识她的人都知道她这个毛病。

她像一个脸上被刺字的囚犯,丑陋的印记无法擦去,只好在三十多岁时选择“北漂”,来到北京,希望通过环境的改变让自己活得自在些。

但骨子里形成的自卑和抑郁无法消退,再加上工作压力比较大,很小的一点事就会让她崩溃,对于爱情和婚姻,完全失去再去碰触的热情和信心,对安眠药和抗抑郁药的依赖越来越严重。

后来她信仰了一种宗教,她说宗教是唯一让她感觉安慰并有所寄托的东西。

虽然她知道自己不会再去自杀,但想到即便活到60岁自然去世,还要活将近20年,就觉得这实在太长了,太难熬了,她不知道该如何撑过这20年。

像一个医生在晚期癌症患者面前束手无策一样,我在她的痛苦面前也同样感到无可奈何。

教育中,有太多这样的蝴蝶效应,本来小事一桩,家长完全可以用轻松愉快的态度来解决,甚至不需要去解决,问题也会自行消失。

但由于家长用严厉的方式来对待孩子,不但无助于问题本身的解决,还会给孩子留下经久难愈的心理创伤,严重的甚至可以毁灭孩子一生。

我还见过一个4岁的孩子,父母都是高学历,奶奶曾是单位主管会计,也很能干,且非常爱干净。

家长从孩子一岁半开始,就因为吃手的问题和孩子纠缠不清。

据家长讲,最初阻止孩子吃手,采用的是讲道理,告诉孩子手很脏,不能吃。

他们感觉一岁半的孩子能听懂了,但孩子一如既往。

发现讲道理没用,就来硬的,采用打手的办法。

轻打不起作用,就狠狠打,但这只能起一小会儿作用,孩子一停止哭泣,就好了伤疤忘了疼,又把手伸进嘴里。

后来,负责照看孩子的奶奶拿出缝衣针,只要孩子的小手一放进嘴里,就用针扎一下,并把针挂到墙上,故意让孩子看到,但这也不能吓住孩子。

后来家长还采用过给孩子手上抹辣椒水,每天24小时戴手套等各种办法,可是问题始终没能得到解决,并且越来越严重。

听家长说,孩子还特别爱发脾气,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可以连续哭号两小时,甚至会用头猛烈撞墙,全然不知疼痛和危险。

我见到这个孩子时,他两只手的大拇指已被吃得变形,两只小手布满破溃的伤口,伤痕累累,但孩子好像完全没有痛感,还在用嘴啃咬双手,用指甲抠开血痂。

更糟糕的是孩子的心理也出现严重障碍,不会和人交流,别人和他说话,他基本不回应,目光总是回避开来,神情冷漠,拒人于千里之外。

这个孩子的遭遇,让我震惊于家长的无知和残忍。

孩子吃手是多么正常的一种现象。

婴幼儿最初是用嘴来感知和认识世界的,小手又是离他最近、唯一能让他自主支配的东西。

所以吃手几乎是所有孩子的本能,根本不需要,也不应该制止。

到他可以动用自己的其他感知器官认识世界时,自然就不吃手了,就像人学会站着走路后,自然就不愿意爬着走了。

对于这样一个自然的认知过程,家长却要想方设法阻止,而且采用打骂、针扎、抹辣椒水等做法,简直就是在刑讯逼供啊!

一个弱小的孩子,在人生初期,就遭遇绵延不断的残酷对待,他的生命怎么能正常展开、怎么能不被扭曲呢?

当然有的孩子对吃手表现出固执的喜好,到四五岁,甚至十来岁,还在吃。

这种情况往往和孩子的寂寞或自卑有关,是其他教育问题积淀的一个后果,吃手不过是孩子自我安慰的一种方式。

遇到这种情况,家长更不该制止孩子吃手。

应该做的是反省自己和孩子交流得多不多,相处方式是否和谐等等,并努力从这些方面去解决。

单纯制止吃手,是对孩子自我心理安慰的粗暴剥夺。

即使从表面达到了阻止的目的,但孩子内心的压抑和痛苦必须要找到一个出口,将可能出现更严重的心理问题和其他生理问题。

眼前这个年仅4岁的孩子,他的心已像他的一双小手一样伤痕累累。

他揭血痂、用头撞墙等自残行为,并不是不懂得痛,而是内在的痛苦难以承受,又无法陈述和宣泄,只好用肉体的疼痛来转移和缓解。

他的世界太寒冷了,已被厚厚的冰雪覆盖。

所以他下意识地要把自己严实地包裹起来,回避和外界交流,直到失去正常的沟通能力。

这是一个弱小生命对抗恶劣环境的本能反应。

畸形的生态环境,只能让他变态地成长。

专门研究儿童精神病的蒙台梭利博士说过:

我们常常在无意中阻碍了儿童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对他们的终身畸形负责。

我们很难认识到自己是多么生硬和粗暴,所以我们必须时时刻刻尽可能温和地对待儿童,避免粗暴。

教育的真正准备是研究自己。

教育学、心理学对于严厉教育所带来的损害的研究已经很成熟了。

但时至今日,人们对严厉教育的破坏性仍然没有警觉。

在我们的教育话语中,人们仍然特别愿意谈规矩,很少谈自由。

哪个青少年出了问题,归结为家长管得不严,太溺爱;

相反,哪个青少年成长得比较优秀,尤其在某个方面做得出色,会归功为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和打骂。

这样的归结非常简单非常肤浅,但越是简单肤浅的东西,越容易被一些人接受。

于是——

一顿“要么好好弹琴,要么跳楼去死”的威胁可以让孩子成为钢琴家;

一根鸡毛掸子随时伺候可以让孩子上北大;

一通把孩子骂作“垃圾”的侮辱可以逼孩子考进哈佛……

诸如此类的“极品”行为最容易得到传播。

甚至是一些专业教育工作者,也会一边谈尊重孩子,一边毫无愧色地宣扬棍棒教育。

在某个场合,有一位教育专家侃侃而谈,他说孩子可以打,但要艺术地打。

闻此言,我当时就很想请这位专家解释一下,什么是“艺术地打”,并希望他示范,最好让他扮演那个挨打的儿童,那么别人艺术地打他一顿,他是否很受用?

做人最基本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谈论儿童教育时,怎么就不成立了呢?

人们不肯往深了想一想,严厉教育如果真能让孩子优秀,天下将尽是英才。

成年人想收拾一个孩子还不是容易的事嘛,谁都会!

既威胁不到自己,又能把孩子教育好,省心省力,痛快淋漓——可教育是件“秋后算账”的事。

虽然儿童的缓慢成长给了一些人以暂时的幻觉。

但栽下罂粟不会结出樱桃,恶果不知会在哪个枝条上结出。

有位家长,听人说孩子有毛病一定要扼杀在摇篮中,所以她从女儿一岁多,就在各方面对孩子进行了严格的管教。

如果孩子不好好吃饭,妈妈会把孩子碗中的饭全倒掉;

如果孩子不好好刷牙,家长会把牙刷一折两半,丢进垃圾桶;

不好好背古诗,就用戒尺打手心……

在家长的严厉教育下,孩子确实被训练得很乖,按时吃饭,认真刷牙,会背很多古诗。

但她发现,刚刚三岁多的孩子,一方面表现得胆小怕事,到外面都不敢跟小朋友玩;

另一方面在家里脾气又很大,且表现出令人不可思议的残忍。

比如虐待家里的小猫,把猫尾巴踩住用脚跺,或用沙发靠垫把小猫捂到半死,看小猫痛苦的样子,她则表现出满足的神情。

一般小女孩都喜欢芭比娃娃,她则对这些娃娃好像有仇,动不动就肢解芭比娃娃,把娃娃的头和四肢揪下来,甚至用剪刀剪破。

妈妈不能理解,她的孩子怎么这样?

儿童天性都是温柔善良的,如果说一个孩子表现出冷酷和残忍,一定是他在生活中体会了太多的冷酷无情。

媒体不时地报道家长虐待孩子或子女虐待老人的事件,手段之恶劣,令人发指。

同时,追究一些恶性刑事案件的犯罪分子的成长史,几乎全部可以看到他们童年时代极端严厉的家庭教育

可以说,几乎所有的极端残忍者,都有一个精神或肉体严重受虐的童年。

经常被苛责的孩子,学会了苛刻;经常被打骂的孩子,学会了仇恨;经常被批评的孩子,很容易变得自卑;经常被限制的孩子,会越来越刻板固执……

“身教重于言传”是教育中的一条被时间和无数事件验证过的、真理性的结论。

严厉教育本身也是一种示范。

如果成年人对孩子是经常性的批评和打骂,怎么能培养出孩子的友善与平和呢?

中国图书市场畅销奇迹《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学硕士。中国家庭教育领域标志性人物。《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中国家庭教育领域里程碑式的作品,呈现了最完美的中西合璧的教育理念。影响数千万中国家庭。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推荐一本好书作文500 开学计划作文600字 追梦路上作文600字 难忘的一天作文300字 打铁花的作文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 感恩有你作文600字 可爱的小猫作文300字 追逐梦想作文600字 美好的回忆作文600字 新学期新征程作文 关于春节的作文开头 沟通作文600字 尊重作文600字 大扫除作文600字 想象作文300字三年级 印象深刻的一件事作文 被老师打屁股作文 小学生优秀作文大全 初中生活作文600字 每逢佳节作文 五年级下册同步作文 寒假作文300字 拜年作文300字 春节作文250字 突破作文600字 元宵节400字作文 春节的作文200字 春节作文五百字 舌尖上的美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