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玛德琳和罗马的猫》孩子的成长在体验和感受中

2020-11-19 17:00:01
相关推荐

作者和故事简介

上次玛德琳带着魔法兔经历了一场奇妙的冒险之旅,这一次,这个被注入了新的灵魂的小女孩带着她的探险狗在罗马又经历了另外一场意外和神秘的冒险。

在《玛德琳和罗马的猫》里,作者约翰·贝梅尔曼斯·马西亚诺不仅仅讲述了玛德琳和猫的故事,更是将玛德琳的内心世界投射在文字和图画里,生动形象地展示出了成千上万的3-6岁的玛德琳们的纯真的内心世界。

作者约翰·贝梅尔曼斯·马西亚诺是在祖父路德维格·贝梅尔曼斯创作《玛德琳》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绘画风格和理解,从而创造出的熟悉却又独特的玛德琳。

约翰生活在罗马,并在此作画,因而他创作《玛德琳和罗马的猫》的灵感来源于罗马的建筑和金色的灯光,并对这座永恒之城的许多猫咪居民享有的自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场探险中,玛德琳依然是那个勇敢和机敏的小女孩,她对于这个世界的好奇,对于未知的探索,以及对于自我的寻求就跟这个年龄阶段里所有的孩子一样,有着强烈的内心驱动力。

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看玛德琳,也就是成千上万跟她差不多年龄的孩子是如何把内心的世界投射在这场探险之中的,即《玛德琳和罗马的猫》为什么值得推荐?

能够激发孩子内心深处的主动性

美国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把人一生的人格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像玛德琳这个年龄的孩子处在儿童早期阶段,在这个时期,孩子面临的前进方向,或者说转折点就是对主动性的唤醒和适应。

《玛德琳和罗马的猫》绘本中,玛德琳和其他十一个小女孩一起出发去罗马旅游,她们对新的环境充满了好奇,一路上根据自己各自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探索。

家有幼儿的父母也许都经历过这样的事件——带孩子去一个新的环境,孩子明明充满了好奇心,也很想参与进群体游戏,可无论如何鼓励,孩子就是无法迈出第一步。

这是儿童早期阶段的孩子普遍的一个心理现象,说明孩子意识中是有主动探索和适应的渴望,可是不知道如何启动这个机制。

因而《玛德琳和罗马的猫》正好是激发孩子发挥主动的导火索,利用孩子对玛德琳的接纳和认可心理,采用示范的方式,在心理学上叫做象征性示范作用,帮助孩子挖掘出藏在内心深处的主动性。

这本绘本除了图片展示的价值内容,更重要的是采用形式来激发孩子主动探索,满足好奇心。

玛德琳和朋友们在照相的时候,她们的照相机被偷走了。玛德琳带着探险狗追过去,一路追到了一处破落的房子里。

看到这里的时候,相信很多孩子的好奇心已经忍不住冒出来了。在陪女儿阅读《玛德琳和罗马的猫》时,正是看到这里,她的主动性显著提高,一下子从被动转换成主动状态,自己忍不住动手翻阅,并不停地问道:“小偷跑到哪里去了?这屋子里有什么呢?”

当孩子的主动性被唤醒的时候,孩子自然而然就会生发探索的冲动。无论是图片内容还是形式,《玛德琳和罗马的猫》都是能很好唤醒孩子主动性的方式。

当然,在生活中处处都是唤醒孩子主动性,并激发他们探索的实践场地,绘本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方式。但是,正是因为绘本产生的直接经验和快速有效性,让我们愿意提倡阅读绘本。

符合孩子认知发展的趋向

心理学上认为幼儿认知发展的趋向是,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片面到比较全面、由浅入深。

《玛德琳和罗马的猫》正好符合了幼儿认知趋向的这四个层次。玛德琳和十一个小女孩从家里或学校出发到罗马,她们对不同环境的适应,甚至做出探索的表现都说明了,孩子的容纳空间越来越大。

她们不断从近距离,狭窄范围过渡到远距离和宽阔的范围,这里的距离和范围是指孩子从家庭过渡到幼儿园,再过渡到儿童世界。

老话说,艺术源于生活。父母在陪同孩子阅读《玛德琳和罗马的猫》时,既是了解孩子认知发展的进程,也是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实践。

当玛德琳在破败的老房子里找到小偷的时候,发现这里另有一番天地,里头藏了好多只猫咪,小偷说偷东西是为了喂饱自己和这些猫咪。

玛德琳和小偷进行了辩解,她认为不管什么原因,偷东西就是不对的。孩子在这个时候就疑惑了,为什么小偷突然之间变成了一个收养猫咪的保护者?

“虽然我为你的善举鼓掌,但让我直截了当地说吧:偷东西就是错的,不管什么原因。你可能不喜欢听,但这就是法律。”

“对于你来说评判和责骂很容易,但你知道饿和冷的滋味吗?”

绘本的对话对于三岁上下的幼儿来说未免过于深刻,可是对于六七岁的孩子来说,多少是能理解的。

因而,对于三岁上下的孩子来说,父母就起到了填补空白的作用,帮助孩子将小偷变成保护者的桥梁架接起来,让孩子的认知顺利地由表及里、由片面到比较全面、由浅入深地发展起来。

这其中就是逻辑思维的训练,幼儿这个阶段的认知发展没有顺利过渡,往往可能造成固着障碍,也就是现在即使是成年人,逻辑思维依然是比较片面和单一的,非黑即白。

因而如果父母懂得如何利用《玛德琳和罗马的猫》来对孩子的认知,也就是逻辑进行启蒙,那么就不会错过孩子教育的关键期。

玛德琳最后还得知,小偷还欺骗了她。可是,她最终不再局限在片面和浅显的认知中,而是认可“小偷”善良的那一面,把她当成一个整体来看待,决定帮助她一起来拯救这些猫咪。

我向女儿讲解后,她依然似懂非懂,随着她认知发展的不断进提升,我相信和她重新再读这本绘本的时候,她会加深理解,并最终学会比较全面看待事物。

帮助孩子寻找自我价值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从一岁起就逐渐形成了关于“自我”的观念,三岁就会进入“自尊期”,开始寻找自我价值。

心理学上有诸多流派存在,无异于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然而,不论是精神分析流派,还是人本主义流派等,它们始终都在围绕着“自我”来研究和发展的。

“自我”贯穿人的一生,成年人的各种能力或是障碍都与之相关。而婴幼儿阶段正是“自我”体验的萌芽阶段,尤其是对于幼儿来说,这个阶段的转折点就是自尊的情绪体验。

心理学上说,幼儿期的自尊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以后的情绪发展和适应性。因而《玛德琳和罗马的猫》的先进性和价值性就体现在其间的内容正是符合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

玛德琳拿着相机离开猫屋,路途中遇到陌生人请求她帮忙拍照,在拍照的过程中“小偷”又偷走了陌生人的东西。

陌生人把“小偷”抓住了,并且认为玛德琳是同伙,于是把她们一起交给了警察叔叔。玛德琳感到很委屈,又非常羞耻。好在,玛德琳的朋友们报警寻找她的下落,于是她们在警局里重逢,并且解开了误会。

当孩子代入到玛德琳的角色里时,又在警察叔叔这样具有标志性身份暗示的情况下,孩子会不由自主产生犯错的羞愧感。

这个时候,孩子就是在体味自尊的情绪。在陪女儿阅读绘本的时候,看到这里,她非常敏锐地捕捉到了玛德琳的情绪,难过、生气、害羞这些词从她的嘴里说出来,紧跟着她的表情也产生了变化。

当孩子犯错时露出害羞的表情,或是经常会说出害羞这个词汇时,孩子正是自尊心高速发展的阶段。当父母了解到孩子的自尊需求时,就能明白如何更好地维护孩子的自尊,引导孩子寻找到自我价值。

就像玛德琳,误会解开了,她的自尊获得了满足,并且能够很快想到办法帮助猫咪保护者解决问题。

举个生活的小例子,女儿经常会故意把鞋子穿反,说了很多次不为所动。于是,我改变了策略,鼓励她这样穿出去,但是告诉她,“你要做好心理准备,小朋友看到你这么穿可能会嘲笑你哦。”

因为之前有过一次被小朋友嘲笑的经历,她犹豫了一下,于是自己把鞋子换了过来,又情绪高昂地跟我说,“妈妈,我换过来了,那样穿会被小朋友嘲笑的。”

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教育要走在发展的前面。”

为人父母,当能够把握住孩子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借用绘本等之类的工具进行引导和启发,孩子就能好好“听话”。

以上就是我推荐《玛德琳和罗马的猫》这本绘本的原因,它不但是孩子内心世界的投放,也是父母引导和启发孩子的得力工具。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温暖作文350 元旦晚会作文400字 妈妈生日的作文 百合花的作文100字 生活教会了我作文 写一篇景的作文300字 我想对老师说的作文400字 写桃花的作文题目 林老师讲作文 作文雨一直下 与阅读同行作文 机遇的作文 三年级中考作文 记一次什么作文 写晴天的作文 写一首歌的作文 我的家人英语作文50字 以根为话题的作文 游水浒城作文400字 动物作文350字 高中英语作文暑假计划 作文童年趣事400字 关于读书作文800字 关于承诺的作文 关于零的作文 师恩难忘优秀作文 赏菊作文 我最喜欢的节日六一儿童节作文 放风筝600字作文 一个夏日的早晨6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