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苏轼的“文学人生”:命运多坎坷 文章憎命达

2020-11-19 20:55:01
相关推荐

苏轼的理政才能,不亚于他的文学才华,可惜他仕途不顺,经常被贬,难有施展的机会。作为多情才子,他的爱情同样不顺,一生钟爱的三个女人皆英年早逝。不过令人奇怪的是,他是官越贬,文越佳,命越多舛,文越精彩:诗堪比李杜,词开一派之风,文自成一家。

01 苏轼的诗:“公诗本似李杜,晚喜陶渊明”

苏轼很注重作品的社会功用,曾在《凫绎先生文集叙》中说:“言必中当世之过。”因而他的某些诗作,的确深具杜甫诗的现实主义精神。譬如对对宋虎视眈眈的辽和西夏,他主张应英勇抗击而不是妥协退让,他在《和子由苦寒见寄》中写道:“庙谋虽不战,虏意久欺天。山西良家子,锦缘貂裘鲜。千金买战马,百宝妆刀环。何时逐汝去,与虏试周旋。”哪怕在被贬谪期间,他仍心忧国家民族的命运,如他在《谢陈季常惠一指巾》中说:“臂弓腰箭何时去,直上阴山取可汗。”

苏轼也有诸多如杜甫般表现民间疾苦的诗,如早年写的《许州西湖》,表现了百姓连年歉收仍被征做劳疫开浚西湖之苦;任杭州通判时作《都厅题壁》,表达了对因违反王安石新法而入狱之人的同情,他说:“我亦恋薄禄,因循失归休。不须论贤愚,均是为食谋。”他认为这些人其实和自已差不多,都不过是为谋食而已。他在晚年被贬岭南期间,更是写下了纵叹古今、对民间疾苦寄予深切同情的著名的《荔支叹》。诗中揭露了当权者不顾人民死活“争新买宠”的丑态,甚至敢于讥讽在位的宋哲宗,比如他开篇写道:“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枝龙眼来。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

苏轼性情洒脱,豪迈奔放,诗风其实与李白豪放不羁的浪漫主义更相近。譬如他入仕前作的《咏怪石》就已尽显幻想奇特、纵横驰骋之本色;仕途受挫后作的《游金山寺》,也是想象丰富,气势磅礴,可见他并不因挫折而消沉,反越挫越勇,诗情勃发。如他在诗中写道:“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

不过,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被贬黄州后,他的诗风发生了明显变化,大多诗作质朴平淡、清新自然,风格与陶潜诗相似。这固然因他备受磨砺、锋芒渐敛所致,但可能更与他的创作理念有关。他说:“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丽,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因而他的诗歌,以被贬黄州为界,经历了一个由“峥嵘”到“平淡”的发展过程。譬如1092年他任扬州知州时,曾和陶《饮酒》诗20首;远谪惠州、儋州期间,更是几乎遍和陶诗。苏轼对自己的和陶诗甚是满意,他在《子膽和陶渊明诗集引》中说:“吾前后和其诗一百有九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

当然,苏轼因频频被贬,越贬越远,也并非毫无怨气,故他偶尔也会写诗抒发心中的郁闷,比如这首《洗儿诗》:“人家养子爱聪明,我为聪明误一生。但愿生儿愚且鲁,无灾无害到公卿。”

苏轼一生,因不肯“俯身从众,卑论趋时”,屡遭贬谪,写了大量抒发个人情绪的诗篇。他写诗,自由洒脱,不拘一格,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古体、今体皆备,尤以七言古体见长。现存诗作2700余首。苏辙在《东坡先生墓志铭》中这样评价:“公诗本似李杜,晚喜陶渊明。 ”

02 苏轼的词:开创豪放派,让关西大汉手执铁板唱“大江东去”

1071年,苏轼因得罪王安石被调任杭州通判。1072年,他写了一首《南歌子八月十八日观潮》,一般认为,他就是从此时开始写词。任职期间,他还写了《蝶恋花京口得乡书》、《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南乡子送述古》等词。因他性格豪迈,胸怀广阔,一步入词坛,便突破了“词专写儿女私情”的藩篱,初显苏词的豪放本色。

词自中唐初兴,至晚唐、五代,内容渐窄,格调渐低;宋初,范仲淹、柳永、欧阳修等人拓展了词的题材,词风亦有所改变,渐形成“以婉约为宗”的宋词特色。苏轼在前人的基础上,首开豪放之词风,让人耳目一新。

1074年,他任密州知州。自此他更是自觉地创立豪放词;且他“以诗为词”,打破了词作为音乐附属品的传统,让词如诗一样成为一种可独立抒情言志的文体。

1075年,他因怀念亡妻王弗,再加上仕途失意的感伤,他写了一首以哀婉凄凉为基调的抒情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他在词中写道:“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同年,他写的另一首《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东坡诗词文精选集(国学经典丛书第二辑)¥32京东月销35购买

这首词豪迈粗犷,是苏轼豪放词形成的标志。他之所以写这首词,是因其时北宋国势积弱不振,常受辽与西夏侵扰,他借词抒情言志,表达了想为国效命的爱国情怀。

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这期间,他尽管政治失意,境况艰难,却迎来了一生创作的一个高峰期,其中完成了一系列词作名篇,尤其是1082年他游黄风城外赤壁时写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更成了他豪放词的巅峰之作,千古传唱——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的豪放词,除了粗犷豪迈,有的也显得沉郁苍凉,比如他在贬黄州期间写的《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和1089年任杭州知州时写的《八声甘州寄参寥子》等,就是这种格调的代表。这种沉郁苍凉的格调,后来被南宋豪放词派的代表辛弃疾继承和发展。

苏轼词现存340余首,绝大多数仍是婉约词,豪放词居少数。有人这样形容:以柳永为代表的婉约词,是十七八女孩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 ;而苏轼的豪放词,却是关西大汉手执铁板唱“大江东去”。

03 苏轼的文:有“孟轲之风”,成“一家之言”

1057年,苏轼参加礼部考试,写了一篇《刑赏忠厚论》,主考官欧阳修看后赞赏不已,说:“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另一主考官梅尧臣也称此文有“孟轲之风”。苏轼写此文时刚二十岁,初出茅庐,便已出手不凡,名动京师。

苏轼作文讲究“文贵自然”,坚持“词语甚朴,无所藻饰”的文风,强调“成一家之言”。他在散文方面也是开派人物。比如“文赋”,杜牧开文赋之先河,他却是文赋的完成者,使“文赋”成为一种更自由、更有生命的抒情赋。他在被贬黄州后写的《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就是其代表作。“记”,以前多以记叙为主,而苏轼写的“记”却以议论为主,有的甚至几乎通篇议论,极符合宋人好发议论的特点;他在元丰元年写的《思堂记》和被贬官黄州后写的《石钟山记》便是这种“记”的典型之作。

苏轼的散文创作也是成果斐然,现存散文4000余篇,大部分是在贬官期间完成,无论数量、质量,在“唐宋散文八大家”中都是首屈一指。他在贬官期间撰写的《易传》、《书传》和《论语说》,最让他看重,甚至自认为这三本书超过了他的其它成就。因而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这样说:“抚视《易》、《书》、《论语》三书,即觉此生不虚过……其他何足道!”

苏轼之诗、词、文,既有杜甫之沉郁,又有李白之飘逸;既有儒家之坚毅刚正,又有道家之自然洒脱,佛家之出世达观,可谓“内道外儒”,独领风骚。

纵观苏轼一生,如果说他的“贬官人生”是失意和暗淡,那么他的“文学人生”则是得意和灿烂。杜甫在《天末怀李白》中感叹“文章憎命达”,说的大概就是如苏轼这般命运多舛的天才文人。

苏轼与三个女人的爱情:多情应笑我

苏轼与王安石:从以牙还牙的政敌,到惺惺相惜的文友

苏轼的“贬官人生”:历仕四朝,频频被贬,从不丧志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情感的作文 假期作文英语 介绍家乡作文 打开 作文 鸭子作文 家乡英语作文 太阳的作文 优秀初中作文 美食英语作文 玩耍作文 高中作文600 作文长大了 蜗牛作文 作文等待 旅游景点作文 门作文 青少年作文 享受 作文 作文母校 狗狗作文 爱好的作文 500初中作文 态度作文 小学生作文怎么写 机器人作文 作文尝试 作文素材句子 青岛作文 语文作文怎么写 美术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