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暨南大学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考研真题详解——才聪学习网

2020-11-20 00:10:01
相关推荐

2013年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学科、专业名称:翻译专业硕士

研究方向:翻译

考试科目名称: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B)

考试科目代码:448

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第一部分:百科知识:本题分为单项选择与简要解释两部分(50分)

(一)从四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的一项(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

()1.《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北宋画家______的杰作。

A.米芾

B.张择端

C.郭熙

D.吴道子

()2.“低碳”是指______。

A.减少碳水化合物

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C.减少一氧化碳排放

D.减少碳金属

()3.在“精卫填海”的故事里,“精卫”是______

A.一个巨人

B.一只鸟

C.一条大鱼

D.一条龙

()4.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御”是指:

A.舞蹈

B.下棋

C.武术

D.驾车

()5.西方文学史上,有四部《变形记》,其中写人变成甲虫遭遇的那一部的现代主义作家是:

A.阿普列尤斯

B.契诃夫

C.奥维德

D.卡夫卡

()6.清末四大谴责小说: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和______。

A.曾朴的《孽海花》

B.蒲松龄《聊斋志异》

C.干宝《搜神记》

D.俞万春《荡寇志》

()7.血管破裂时,血液中的什么物质会凝结成块,堵住破裂部分以止血?

A.红血球

B.白血球

C.血小板

D.血清

()8.鲁迅先生称______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A.史记

B.汉书

C.三国志

D.资治通鉴

()9.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出自______

A.慧思

B.慧能

C.神秀

D.玄奘

()10.下面哪个选项是”四书”的构成______。

A.大学.中庸.论语.尔雅

B.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C.大学.孝经.论语.尔雅

D.大学.孝经.论语.孟子

()11.中国古代哲学中,有“阴阳八卦”的理论,这一理论出自______一书。

A.《尚书》

B.《论语》

C.《周易》

D.《孟子》

百科知识

专题一政治

考点一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辩证唯物论

1物质

物质概念在人类思想史上经历了许多变化。在不同的哲学体系中被赋予不同的地位和不同的理解,在哲学和自然科学中也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和定义。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集中体现在列宁关于“物质”的定义中,即“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意识的起源与本质

(1)意识的起源

意识的产生既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又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物质从自身发展中产生能思维的生物,经历漫长历史过程。

(2)意识的本质

作为精神活动的过程,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机能;作为精神活动的结果,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本质在于它对物质的依赖性。

①意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

任何物质构成都具有反映的特性,意识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马克思说:“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

②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高级神经活动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没有人脑,就不可能有意识现象。

③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

人脑不是意识的源泉,它不会凭空产生意识。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意识反映形式是主观的,其反映的对象内容是客观的。

3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能动性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

(1)意识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一个积极能动的过程。人的意识按照一定的目的性和选择性,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大量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判断,从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进而揭示了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

(2)意识能动地改造世界

人的意识是在能动地认识世界的基础上,按照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提出一定的目的、计划、办法等,指导人们进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

意识的能动作用有两种不同的性质: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指导人们采取正确的行动,促进事物的良性发展;错误的思想意识会引导人们采取错误的行动,对事物发展产生阻碍甚至破坏作用。

(3)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①原理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②方法论

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重视意识的作用,发挥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③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的主要表现

a.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创造性活动。

b.意识能够为人们的实践活动确定目标、制定计划和选择方案,形成实践观念。

c.意识能够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这是意识能动作用最重要的表现。

d.意识能够反映自身并控制自身的行为和生理活动。

但是,意识的能动作用不是无限的,它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一是受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制约;二是受物质技术条件的制约;三是受物质性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制约。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辩证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则是第二位的。

(1)如果离开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片面地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就会导致唯心主义。

(2)如果只强调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就会导致形而上学机械论。

二、唯物辩证法

1质量互变规律

(1)质、量、度及其相互关系

①质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是与事物直接同一的。

②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数量、规模、大小、程度等方面的外在规定性。量和事物是不可分离的,但量与事物不是直接同一的。

③度是质与量的统一,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范围、幅度和限度。事物的度都有其关节点。关节点指的是事物度的上限和下限的两个极限。任何事物的度,都有两个关节点,要把握事物的度,必须找到它的关节点。

(2)量变、质变和质量互变规律

①量变与质变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

a.量变是事物存在和发展在数量上的增减变化。

b.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②质量互变规律

a.量变和质变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b.量变和质变是互相渗透的:

第一,量变中渗透质变,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

第二,质变中渗透量变,即质变过程中包含着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2否定之否定规律

(1)肯定和否定及其辩证关系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在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过程中,辩证的否定是决定性的环节。

①肯定和否定

任何事物都包含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

a.肯定方面,是保持事物自身存在和性质稳定的方面;

b.否定方面,则是事物否定自身存在,促使自我否定和质变的方面。

②辩证的否定

a.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b.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

考研真题、考资格证、考试题库就选才聪学习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写人的优秀作文 我最喜欢的人作文 一篇写事的作文 母爱作文800字 做馒头作文 十篇英语作文 英语作文五年级上册 推荐信英语作文 四季作文400字 春节作文100 我家的故事作文 如何制作文件 互相帮助 作文 三年级作文一百字 写物品的作文 关于数学的作文 春天200字作文 低头族 作文 旅游作文500字 臭豆腐作文 我的心事作文 作文批改软件 关于篮球的作文 100字优秀作文 雪的作文怎么写 优美作文开头 挑战自我 作文 舍得 作文 难忘的旅行作文 写大海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