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3岁孩子从没吃过冰激凌?“禁果效应”引发匮乏感 你得学会通融

2020-11-20 02:15:01
相关推荐

文|全文共2155字,阅读时间约4分钟

前阵子有位粉丝发来私信:“老师,我是不是不该给孩子吃冰激凌?他两岁了。”

我回答她:“两岁的宝宝可以少量吃冰激凌,只要保证安全就行了。”

粉丝妈妈说:“今天带儿子和亲戚的3岁的孩子出门玩,天气太热了就给两个孩子买了两个冰激凌,谁知道亲戚的孩子从来没吃过冰激凌,这下仿佛尝到了世间美味,一个劲儿的闹着要吃冰激凌,结果我被亲戚一顿埋怨。”

这位宝妈还说,这位亲戚对孩子的管教非常严格,除了不让吃冰激凌,连买玩具都很限制。因此每次来到她家,这个孩子就拼命的和她的儿子抢玩具,表现得对零食玩具都很渴望。在我身边也不乏一些这样的“严父严母”,可是和这位妈妈一样效果并不好,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管孩子太严,引起“禁果效应”

其实不给孩子买玩具,孩子对玩具就越渴望非常好理解。回想一下,我们自己是不是也对那些得不到的事物更感兴趣呢?正如歌词里写的:“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在心理学中,这种“不禁不为”的逆反心理叫做“禁果效应”。

《心理学大辞典》中解释: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和主体愿望不相符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

当你禁止一件事情,其实就相当于在孩子的世界中用高亮符号标注了这件事情。也好像是点燃了他的渴望。更进一步讲,当孩子“以身犯戒”时,除了体验这件事儿本身的乐趣外,还有了一层突破父母权威的快乐。

就像前文粉丝说的那样,孩子不知道冰激凌是什么好,一旦知道了冰激凌这种美食,就再也难以克制暴饮暴食的冲动。更可怕的是,这种匮乏感可能还会延伸到别的方面,甚至形成成瘾性人格。那该如何破解呢?

孩子为啥喜欢“买买买”?

在跟我的理财顾问J先生聊天时,他告诉我,孩子的财商培养有一个关键:就是让他分清什么是欲望?什么是需要?他还补充道:很多大人都搞不清这两点。跟我们一样,孩子在"买买买"、"吃吃吃"时,或许只是因为内在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发现他们的内在需求,就可以帮孩子合理对待"想要"。

1、 填补内心的匮乏感

上文中我们说到,过于严厉的家长,或许会让孩子陷入“禁果效应”,进一步产生匮乏感,导致不断的索取。我的一个朋友非常喜欢搜集橡皮,虽然已经三十多岁了,但是家中却有一展示柜的橡皮擦,各种造型香味。他说:“出去旅游也好,逛商场也好,最喜欢买的就是橡皮。”

为什么会这样呢?他自己分析说,小时候有一次橡皮旧了,想要让爸爸给买块新的,但是严厉的爸爸觉得不能惯他这种毛病,就屡次拒绝了他的请求,从那时起一有零花钱他就想要去买橡皮。其实这位朋友买的哪里是橡皮,而是爸爸的爱。

2、 通过索取来确定爱

有一类孩子,并没有特定的目标,几乎可以说是看到啥买啥,看到啥要啥。别以为只有大人会用物质来表达爱。当“走投无路”时孩子们也会用“给我买玩具!”来一遍遍确认大人对自己的“爱”。

然而,这并不是一种会正向发展的依恋,就好像海市蜃楼一样,是不真实的。作为父母,我们要首先考虑是否给孩子提供了足够的安全感,而不是一味的用物质去作为抚慰或控制的工具。

3、 想要获得关注

群里有位妈妈说:“我家孩子,每次去饭店吃饭,总是要吃冰激凌,我拒绝,他就在要求,不断的缠着我买。我买了,他又不吃了。好像故意在和人作对。”她的感觉没有错,孩子就是在故意进行“索取-拒绝”的循环模式。

可以想到,在饭店吃饭,安顿好孩子后,夫妻俩都拿出手机来玩,或者点菜或者刷朋友圈。孩子不被关注,因此想要通过“要求”获得关注。当真的拿到冰激凌后,反而兴趣索然,很多在商店要玩具的宝宝也是一样。

帮孩子发展“自制力”

无论是上面三种那种情况,过度的买买买,会让孩子陷入空虚,或者依赖物质。而过度的严苛更是会伤害他们内心的安全感,制造出一种匮乏的心理。这样的孩子自控力更低。那么到底该如何在这两者之间寻求平衡呢?下面这两个方法可能会对你有所帮助。

一方面,提前制定规则。

有些爸妈们可能觉得,如果不管住孩子,要啥买啥以后可怎么办?但是立规矩,并不代表答应孩子的所有请求,而在于在事情发生前,就划定一个范围,在范围内给他充分的自由。

就拿买玩具这件事儿说,Tim每次去上早教课,我们都会给他20元的纸币,选择自己喜欢的商品,比如适合他吃的零食、玩具,而且每次出发前都要重申规则。有时候他会看上远超二十元的玩具,这时我们就会给他讲解,如果这次和下次都不买,把钱带回家,再过三次就能买得了你喜欢的玩具了。

另一方面,让孩子充分行使选择权。

有一次在冰激凌店看到这样一对母女,妈妈答应给女儿买一个单球冰激凌,作为这次钢琴课表现好的奖励。但是女儿还没来得及选择自己喜欢的冰激凌,这位妈妈就已经对店员说:“给我来一个香草味的,不要加糖粒,不要加巧克力酱。”

擅长剁手的各位宝妈都知道,即便不买只是把商品选择在购物车,都会有一定的“掌控感”,对孩子也是一样。如果你已经答应她买某项物品,却不给选择权,其实就是剥夺了她选择的快乐,或许孩子还会一再要求别的商品。

因此,不妨将选择权还给孩子,让他挑选颜色,孩子大一点还可以干脆把钱给孩子,让他自己选择。

小辫子妈有话说:

对于孩子而言,冰激凌虽然好吃,玩具虽然好玩,却不会发展到“非吃不可”、“非玩不可”,甚至难以节制的地步,在管教孩子时,父母也不用过于紧张。适当的“小放松”反而会帮助他们建立起“自制力”。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链接一:听着高端的PBL学习法到底是啥?用对了孩子学习更主动!

相关链接二:为什么不让孩子“挑灯夜战”?麻省科学家:睡眠会影响学习效率

相关链接三:孩子在学校总尿裤子,除了身体原因,爸妈更要关注其心理变化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一年级 写小作文 英语初中作文 作文读书 山作文 精神作文 议论作文 作文50 信作文 作文家 美丽的作文 美丽的 作文 作文《家》 初中的作文 450作文 我们作文 作文翻译 作文美食 作文动物 推荐作文 事作文 作文优秀 作文家乡 作文优秀作文 的故事作文 自己作文 篇作文 作文800字作文 的作文怎么写 作文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