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 激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020-11-20 07:10:01
相关推荐

【思政教育】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阐述,明确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为强化育人、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本期,我们编发一组思政教育的稿件,希望对各个层面的学校教育教学有所借鉴,从而为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思政教育的支撑。

大学是立德树人的地方,只有抓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才能办好,而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引领作用就尤为重要。这要求我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人才培养各方面,融入大学教育教学各环节,内化为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的创新解构,外化为大学生的行动自觉和行为习惯。“融入”产生融入力,融入力也是一种生产力。一方面,融入的过程彰显着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辩证法,浸润着核心价值观方向上引领、路径上指导、目标上激励的作用;另一方面,融入的结果犹如化合反应,从而使得核心价值观自然而融洽地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融入第一课堂教育,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

课堂教学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要在这个阵地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求知问学、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成长。知识见识使人深邃、富有、澄明、纯粹,在精神理智层面涵养人类之爱、美善之德、本真之志、创新之趣、感恩之心,推动着从知识层面到价值层面的转化,帮助着大学生构建知识的元认知体系,培育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尊重他人的知识本体观和感恩社会、服务国家、造福人类的知识价值观。但这还不够,随着知识更新迭代周期的缩短,促进知识转化的条件越来越丰富多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第一课堂教育,在助推学业解惑的同时,还要依赖从知识层面到价值层面再到行动层面的转化,努力拓展第二课堂,打造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成绩单”,注重上好“开学第一课”,并贯通离校“最后一公里”,实现“两个课堂”同时融入、同向发力、同步育人,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伴随大学生的知识涵养和实践养成生根发芽。

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在厚植爱国情怀上下功夫

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机养分,要教育引导学生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让爱国主义精神牢牢扎根心田,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一方面,发掘优秀传统文化,了解孕育优秀传统文化源泉的遗传密码,筑牢核心价值观之根基;另一方面,继承红色文化基因,认识锻造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熔炉的基因图谱,舒张核心价值观之血脉;与此同时,植根实践的沃土,塑造核心价值观之灵魂。一所大学校训、校风、校歌、大学精神,积淀着学校的深厚底蕴,要发挥其文化育人功能,从而时时、事事、处处激励莘莘学子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融入理想信念教育,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

理想信念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导向,要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价值观是理想信念转化的“开关”和传导体,二者“串联”同心、“并联”同向,方可相辅相成,而这个同心同向的“联接”便是共建共享。一方面,共建共享贯穿于树立理想信念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过程;另一方面,理想信念和核心价值观的同一性在共建共享理念支配及其目标导向行为下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全体人民勠力同心、不懈奋斗。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惠及每一位大学生,这就是共建共享的辩证法,就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

融入全面发展教育,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

全面发展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价值追求。大学生处在人生积累阶段,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价值观养成如同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不仅可以增进他们的获得感、成就感、幸福感,而且能够激发成长动机,缓解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和焦虑,掘进通往成人、成才彼岸的隧道,在满足阶段性发展需要的同时,不断催生和满足新的全面发展的需要。要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在心育愉悦中激扬人性、健全人格、挥洒人生;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日常中潜移默化,转化为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要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增强体质、锤炼意志、感受合作,让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浸润其日常生活中的行为选择和价值取向;要让他们在美育氛围中陶冶情操、升华情趣、享用情境,让美好生活的愿景照进端正社会认知、烘托社会情感、担负社会责任的现实;要在劳动教育中让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珍惜劳动,要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贯穿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教育实践中;要以师生互动、朋辈分享的形式交流成长的心得、体验发展的愉悦,为广大青年学生喜闻乐见,从而成为核心价值观教育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催化剂。

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

创新创业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孵化器,要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勇于开拓,敢于创新,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同时,要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激发创新志趣,淬炼创新人格,增强创新能力,在奋斗和创新创业中体验幸福、感悟幸福。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同样是一个精神充盈的民族,创新创业不仅是时代精神的重要内涵,也是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呼唤和要求。没有中国共产党带领华夏儿女创新创业,就无法攻克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就难以创造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进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实现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当代青年提供了广阔舞台和难得机遇,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倍加珍惜,不懈奋斗。应该把“互联网+”“挑战杯”等科技创新创业竞赛,与核心价值观教育交响和鸣,从而奏响大学生拼搏奋进的青春乐章和创新创业的时代强音,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以此加深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

融入社会实践教育,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要教育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锻造和锤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国情、观察社会、认识自我,升华信仰、学会感恩、认清责任,在社会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逐步实现从个体本位到个人社会国家三位一体的角色转换,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成为能适应社会、受社会欢迎、为社会服务和奉献的人。经过多年的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已经从一般要求的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转向相对集中、点面结合的教育、科技、卫生“三下乡”。到现在,要努力形成全体学生广泛参与的格局,要同服务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结合,同建设“美丽中国”结合,从而使得广大青年学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得到提升、得到巩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教育,既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需要真正在弄懂弄通融入什么、如何融入以及为谁融入上下功夫、做文章、求突破,从而开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局面。

(作者:江应中,系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通大学基地教授;本文为江苏省教育厅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重点研究专项〔2017ZDTXM020〕的阶段性成果)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1)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1-03-04 16:13迷恋烟香[河南省网友]IP:1866636080
    “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激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切身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魅力。非常赞同这种教育理念!
    顶1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学会了炒菜作文400 今年高考四川作文题目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英语作文 爱一直都在作文600字 难忘的一件事作文450字 六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作文 有趣的一件事作文300字 写童话作文三年级300字 特别的经历作文600字 心中的彩虹作文600字 端午节小作文二年级 写新年的作文400字 美丽的颜色作文600字 小学生优秀作文精品选 我的小天地作文300字 好写的作文题目大全 学做一道菜作文400字 我的心爱之物作文450字 勇于担当作文600字 四年级下册语文作文第一单元 保护环境的作文600字 春节记事作文600字 我想对您说作文300字 生活万花筒作文300字 新年趣事作文500字 愉快的一天作文400字 五年级下册语文作文第一单元 珍贵的礼物作文400字 勤劳的妈妈作文300字 父亲节作文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