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解放军战术专家解析:项羽赢下“天下第一”之争 靠的是智谋!

2020-11-20 07:30:02
相关推荐

在战场上,高手有两层境界:能够找出敌军薄弱环节并击败之,算得上高手;能够制造出敌军薄弱环节并击败之,是顶级高手。

文 | 王正兴 瞭望智库特约研究员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项羽,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应该是这样的。

电影《鸿门宴》中的项羽形象

没错,项羽自称:“力拔山兮气盖世。”

韩信也说:“项王喑噁叱咤,千人皆废。”

其人必定勇武异常。

但是,说不定项羽也是这样的。

哈哈,是不是很颠覆认知?

但实际上,项羽确实就是智勇双全。(只是极度缺乏政治能力,但这是另一个话题了。)

战将中怎样才算得上智勇双全的高手?无非两点。一、能够找出敌军薄弱环节并击败之,这就算得上高手;二、能够制造出敌军薄弱环节并击败之,这就是顶级高手了。

《孙子兵法》全篇的要义就在“虚实”二字,李世民就指出:“朕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孙武十三篇,无出《虚实》。夫用兵,识虚实之势,则无不胜焉。”

而项羽就是这类深得兵法之要,精通虚实之道的顶级高手!为什么?听我道来。

陈胜、吴广首义之后,各地起义军风起云涌,秦廷以章邯为将,出关镇压。章邯一路东进,所向披靡。然而在遭遇项梁后,章邯连吃败仗。

在得到秦关中援军后,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九月(秦以十月为岁首,秦二世二年为前209年十月至前208年后九月,该年闰月),章邯趁项梁新胜轻敌,以突袭战法在定陶大败楚军,项梁军败身死。楚军项羽、刘邦、吕臣部纷纷退保彭城。

但是这时章邯犯了一个战略性错误,他居然没有趁机对楚地做深远攻击,而是认为楚地已不足忧,率兵渡过黄河,与前来增援的王离部(长城军团)合兵大约40万一起攻打赵国。赵军大败,赵王歇,赵相张耳北逃巨鹿。

史记称:“章邯令王离、涉间围钜鹿,章邯军钜鹿南棘原,筑甬道属河,饷王离。”

1

百密一疏

章邯的指挥所开设在棘原,此地是个交通枢纽,西向过“太行八陉”之滏口陉可至上党,西南向直通河内,南向可通黄河渡口白马津,东向则是邯郸、巨鹿。

章邯把指挥所摆在这可以控制战场全局的要点,四通八达,进可战、退可守,特别是牢牢的护住了秦军的两条后路:上党和河内方向。

所以,章邯命王离包围巨鹿,而自己的军队屯驻这,以甬道连接漳水为前军实施后勤保障,并为王离军后继。

但是章邯的阵型虽然考虑比较周详,却有一个破绽。他在之前攻打邯郸的时候,“徙其民河内,夷其城郭。”。这样一来,章邯和巨鹿城下的王离之间缺少了一个强有力的支撑点,他和王离之间仅依靠漳水、甬道形成的补给通道联络,距离达到110多公里,显得有点绵长虚弱。

巨鹿之战的要点地图

2

破釜沉舟

这时,项羽登场了。

项羽在击杀宋义后,夺取了楚军指挥权,后英布和蒲将军所部2万人也归项羽指挥,楚军实力大约为7万人。

项羽夺取兵权后率军北上援赵,采取孙子兵法中“以迂为直”之法,避开章邯紧盯的黄河南侧白马津,绕路抵达巨鹿秦军包围圈东侧黄河渡口——平原津。在先遣部队试探进攻获胜后,项羽发现了秦军的薄弱环节,那就是秦军前军王离和后军章邯距离太远,其相连的甬道正是其薄弱环节。于是项羽决定“破釜沉舟”全军渡河,奔袭秦军甬道,实施突袭。所谓“破釜沉舟”虽然有持必死之心决一死战的意思,但事实上更多的是为了轻装奔袭,以便对王离实施突袭。

而项羽这次作战行动占据了四大优势:

1、项羽渡河后“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轻装奔袭,达成了作战的突然性。

2、项羽攻击的是秦军薄弱环节补给线,“避实击虚”,又“攻敌必救”,使得围城的王离被迫自救,战场的攻守之势逆转。

3、正因为项羽攻击的是秦军绵长的甬道,在作战上达成“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的有利态势。

4、之前章邯毁掉了邯郸,这使得秦军前后军之间失去了一个强有力的支撑点,导致前后军距离过远,章邯难以对王离进行有效救援,给了项羽各个击破的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项羽和王离围绕甬道展开争夺,王离部由原来的进攻变成被动防御,丧失了战场主动权,经过九次战斗,项羽大获全胜,于是司马迁写下:“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而章邯援军被楚军阻击,未能救援。

在第一阶段作战中,项羽敏锐的抓住了章邯阵型上的破绽,在作战指导上围绕这一薄弱环节,以急行军奔袭作战,避实击虚、攻敌必救,围歼秦前军王离部,可以看到项羽在指挥作战上确有过人之处。

3

对阵沙场

击败王离后,项羽威名大振,诸侯军诸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而他接着将要面对的对手是秦军的头号战将章邯,此人在击杀项梁后可以称得上是当时天下的第一名将。这将是一场“天下第一”之争。

现在的战场态势是:“章邯军棘原,项羽军漳南,相持未战。”

项羽围歼王离部后,各诸侯救赵的部队也都归属于他指挥,总兵力达到约20万。而且新胜王离,全军士气正旺,可以说是得“人和”。

而章邯现有兵力也差不多20余万。他面对当前形势收缩防御,对阵型进行了调整:左翼背靠太行山,前沿以滏口陉为依托;中军在要点棘原,而右翼前出以漳水和洹水为依托构成;河内和上党则是章邯的两个后方基地。章邯摆出这个阵型依然是个攻守兼备的阵型。左翼依托太行滏口陉,占据了险要地势;中军占据棘原看住了战场各条通道;右翼沿漳水、洹水前出,继续保持对项羽的威胁,可以说是得“地利”。

可见双方实力相当,此战是一场公平的巅峰对决。

第一回合

项羽对章邯阵型观察之后认为:秦军左翼最为坚固,这一翼难以做文章;中军处四通八达之地,也不好打;右翼前出,虽有漳、洹两水环绕,相对来说最好打。所以项羽将其作为主攻方向,这就是司马迁记载“项羽军漳南”的原因。

可是项羽虽然取得了一些战斗胜利,“秦军数却”,但却不能从根本上动摇秦军防御体系。这是因为秦军摆的其实是个三角阵型(请侧过来看),右翼就是三角箭头,它可以得到底部的有力支援,章邯用兵绝对是老谋深算。项羽从这进攻,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只能是缓慢平推,这绝不是办法。之前,项羽正是看破了章邯、王离之间的破绽才以弱胜强取得胜利。现在两军实力相当,秦军毫无破绽,这如何是好?

4

转向攻心

第二回合

章邯虽然输掉了一些小战斗,实际却顶住了项羽的攻击锐势,这正是扭转战局的时机。可在咸阳的秦二世看不懂,“使人让章邯”。大将统兵在外,最怕的就是主上心怀猜忌,这下章邯有了恐惧感,派司马欣去咸阳探听消息。结果司马欣回来带来的是坏消息:“赵高用事於中,下无可为者。今战能胜,高必疾妒吾功;战不能胜,不免於死。原将军孰计之。”

而项羽见强攻不成,听从建议,转为政治攻心,陈余也写信给章邯劝降。

但章邯心怀犹豫,派人和项羽谈条件。“章邯狐疑,阴使候始成使项羽,欲约。”

而项羽此时却看到了战机,决定趁双方正在谈判,章邯没有防备,对其实施突然打击。但问题是,主攻方向放在哪?

项羽的选择是,把军队转到漳北,对章邯中军实施中央突破!

于是,蒲将军部奉命“日夜引兵渡三户,军漳南”,目标直指章邯中军棘原。

这是章邯的要害,项羽以前不打这的主意是因为章邯的布阵,棘原是各条机动路的交汇点,秦军各防御点的援兵可以迅速赶到,对此点实施强渡进攻等于同时与秦军整个防御体系的力量对抗,难度太大。但此时正在谈判,正是趁章邯不备,偷袭的大好时机。

果然,趁章邯不备,蒲将军突破漳水,进至漳南,项羽军在此形成一桥头堡。

这就意味着,项羽军如果利用这个桥头堡,源源不断向这增兵,实施纵深突破,章邯的防御体系就有被分割的危险。

章邯自然明白这点,毕竟也是老江湖了,果断进行反击。然而项羽选择的攻坚陷阵之将蒲将军绝对是个骁勇善战之将,“与秦战,再破之。”章邯的两次反击,均被蒲将军打退。整个巨鹿之战,项羽两次用此人打先锋,确实是有道理的。

当章邯反击失败,意味着项羽军在漳南立足已稳,形成了战役的突破口。这就像一个西瓜被切开一个缺口,顺着缺口切下去就会一分为二。

同时,项羽命赵将司马卬进行战役大迂回,拿下了河内,切断了章邯向西南方向的退路。

这时,对于项羽来说,看见了胜利的曙光。但是如果就凭利用政治诱降来进行突袭这一手,项羽还是称不上顶级高手的。现在虽然有了缺口,要想发展为胜利,还需要进一步攻坚作战,拿下秦军一座座营垒,向纵深突贯。

接着,项羽会怎么做?

5

大局已定

第三回合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得看看面临不利局面,章邯会怎么做?

章邯虽然面临不利局面,但是因为他布下的阵型的原因,还是有后路的。之前提到,他有两条退路,这是个“双活阵”,河内方向虽然被切断,上党方向却还在他手中。

因此,虽然项羽在漳南有了立足点,只要他向滏口陉移动,退到上党,还可以和项羽重新来过。之前几次败给项梁,但最后一战得手,一举翻盘。

因此章邯决定,好汉不吃眼前亏,退出赵地,下次再战。

但是,让章邯没想到的是,项羽强渡三户津,实施中央突破,看着来势汹汹的居然是——虚招!

其主力埋伏在汙水,章邯大军向滏口陉转移的必经之路上。

正在转移的军队遭遇这样的埋伏,其结果可想而知,惨败。于是,司马迁无不遗憾的写下:“项羽悉引兵击秦军汙水上,大破之。”

试想,项羽之前强渡三户,战场态势虽然有利,但要真正分割秦军,势必还要苦战,这种苦战恶战自然是一个高明的将军在指挥战斗时想要避免的。

本来,中央突破是正兵作战的最常规战法。项羽却变正为奇,制造出要实施突破,分割秦军的假象,诱骗章邯误以为项羽将要利用突破效果,在主要方向投入主力部队来围歼他,

在这种诱骗下,章邯很自然的向自己的退路转移,却没想到项羽主力在这。本来滏口陉是天险,作为秦军的左翼,项羽很难有所作为。但二十多万大军转移,要通过狭窄的隘口,队形自然难以保持,这正是项羽要击的大好时机。项羽凭借自己的智谋,在秦军原本最牢固的左翼制造出秦军薄弱环节,一击得手,这才是真正的高手,顶级高手。

而章邯被项羽奇正变幻的手段所迷惑,焉得不败。

这就是孙子说的:“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

我们可以用这句话来为司马迁的原文进行注释:“昔项羽、章邯战于巨鹿。三户为邯之要冲,羽攻三户,则邯必救,救之不胜,则邯必走。走而要击之,故大破邯于汙水。”

在汙水挨了当头一棒的章邯被迫南撤,而南撤只会彻底落入项羽的包围之中。连战连败,深陷重围,秦军还有何斗志可言。于是,二十多万秦军在殷墟投降,项羽彻底歼灭秦军主力,一举奠定天下大势。

纵观整个巨鹿之战,项羽先是看出秦军破绽,找到薄弱环节,正兵强击,一举击败王离;后又以正兵奇兵变幻的手法,诱骗章邯,制造出秦军的薄弱环节,奇兵伏击,又一举击败章邯。

这就是,能看懂敌军的虚实来用奇正的战法来战胜敌人,再用奇正的战法来制造敌军的虚实,再战胜敌人。

孙武、李世民都认为,能够识虚实就是高手了。项羽这样不光能识虚实,还能造虚实的,自然是高手中的高手。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我的好朋友200字 中国茶文化英语作文 春节英语作文50词 老师我想对你说的作文 刷新着我的生活作文 考研英语小作文格式 上学路上作文600字 教师节作文100字 森林防火400字作文 第一次升国旗作文 假期生活作文800字 家乡的风俗习惯作文 关于理想信念的作文 那一种温暖作文 关于亲情的优秀作文 我要长大作文 雪景的作文300字 写快乐的六一作文 温暖的家作文500字 与雪有关的作文 过节作文800字 作文我的心爱之物400字 感谢有你作文800字 写人作文200字左右 高考各地作文题目 帮妈妈打扫卫生作文 捉迷藏作文500字 我长大了450字作文 因为有你作文800字 打乒乓球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