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搭建人才振兴“蓄水池” 佛山新型职业农民成乡村振兴中坚力量

2020-11-20 11:30:01
相关推荐

9月21日,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前夕。一大早,高明区鸿丽蔬菜种植有限公司的农户们正忙着在基地采摘农产品,基地旁的马路停着前来收货的卡车,一派丰收景象。

该公司总经理、2017年“广东百佳新型职业农民”梁庆权,也早早来到基地,检查蔬菜病虫害治理和农田排水情况,“我时常参加农业农村部门组织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希望将所学知识运用在企业经营中”。

在佛山,有不少像梁庆权一样的新型职业农民,他们一边狠抓田间地头农事生产,一边抓紧时间学习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试验推广新型农业技术,逐渐成为佛山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坚力量。

梁庆权(右)与农户交流。/谭海琪摄

全方位构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

走进高明区鹏鹄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生产主管曾常辉正忙着筹划下半年作物育苗工作。这名从事农业已20余年的“老农人”,尤为关心食品安全问题。经过多年钻研,曾常辉为公司开发了一系列物理防治病虫害技术及土壤改良方案,既实现无农药化生产,也保证了作物产量。

“以前搞农业,往往按照前人经验展开。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颠覆了我对农业的看法。于是,我有意识地将培训学习到的知识分享给同事,并指导他们运用在生产上。”已连续8年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曾常辉,实现了由传统农民向“新农人”转变。

正如曾常辉所言,传统农民靠经验指导生产,靠增加产量来实现收益增长,无法适应知识密集、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让他们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熟练掌握科技知识、劳动技能、管理经验、资金运作等“十八般武艺”。

2012年起,佛山在全省率先提出“农民职业化”的发展方向,重点构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2016年起,市财政每年投入资金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近5年来各级财政累计投入培育资金超过2000万元。

2016年,佛山出台《关于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工作的实施意见》《佛山市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等“1+N”系列政策;2017年,佛山出台《佛山市农业品牌培育推广补助扶持办法》,将新型职业农民与认证农产品补助挂钩,着力提升农民参加培训认定的积极性。

为了进一步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建立,佛山还开发出佛山市新型职业农民在线服务系统;制作《新型职业农民证书》电子证书,初步实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信息化管理架构。

全市认定新型职业农民超7500人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摇篮。当前,全市动态认定市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38个,搭建了“市级培训学校+区培训分校+培训基地”的三级培训体系,创建省高素质农民培育示范基地8个,较好地解决了本地缺少农广校等培训机构的问题。

佛山市三水区白坭镇康喜莱蔬菜专业合作社,既是市内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也是佛山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合作社理事吴朝江介绍,培训基地以“课堂理论知识+现场生产考察”的方式,持续为周边农户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企业供图

“我们邀请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佛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等院所专家前来授课。课程设置也结合了本地农业结构特点,着重开展冬瓜、豆角、椰菜等本土农产品种植管理技术培训。”吴朝江表示,目前基地已举办超30期职业农民培训课堂,累计吸引近2000名农户参加。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老师陈礼培,自2014年起多次参与佛山市内外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授课工作,累计开展课堂70余期,吸引超8000人参加。他说:“我们会根据培训对象的生产范围,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内容,并开展农业机械操作、农业技能培训等相关课程。”

陈礼培认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人才振兴。随着佛山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日渐完善,接下来佛山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要朝“年轻化”方向发展,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高素质的年轻人主动投身到农业生产建设中来。

2016年以来,全市累计开展各类职业农民培训超过10万人次,新认定职业农民7500多人。随着全市农民素质提升,佛山乡村振兴步伐加快,全市农业经营效益和单位产出也显著提高——农林牧渔总产值从2015年的256.90 亿元提高至2019年的319.56亿元,增长13.2%;农地产出率从2015年的2.22万元/亩提高至2019年的2.88万元/亩,增长30%;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2.2万元提高至2019年的3.1万元,增长40%。

讲师张雯雯讲授专题课。/陈意威摄

新型职业农民成乡村振兴生力军

乘坐里06公交线路缓缓驶进贤鲁岛生态旅游度假区,在充满田园气息的乡间小路上,一片蓬勃的花海映入眼帘。贤鲁岛生态旅游度假区是佛山“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的重点项目,贤鲁岛共享无花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坐落于此,是度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5年,该合作社总经理梁永泰毅然离开熟悉的物流行业,来到贤鲁岛开办农业观光采摘园。“创业之初虽有一腔热情,但我对农业知识却知之甚少。”梁永泰坦言,得益于市内外组织的相关培训班,让他从农业“小白”转身为新型职业农民。

“2019年,我参加了历时半年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种植技术管理人员年轻化是我在培训中最深刻的感受,我也将这些理念引入合作社经营中。”梁永泰表示,今年合作社开展人员招聘时会更倾向选择年轻且高素质的人才,“现在我已招聘到两名专业对口且有意从事农业的大学生。”

佛山市卓记水产种苗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勇文,深耕鱼苗孵化与培育行业超过10年。2019年,他参加了由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举办的现代渔业人才拓展班。张勇文表示,正是因为参加了培训班,让他能向业内优秀的企业学习,提升了对“良种先行”的认知,“为此,卓记水产打算利用两三年时间,联手相关科研单位开展良种选育项目,并筹建检测室,力求提升鱼苗病毒检测、细菌分析以及DNA检测的水平。”

随着越来越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在佛山加速涌现,“谁来种地”“谁来引领乡村振兴”“怎样种好地”等问题有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接下来,佛山将按照《广东省精勤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2020~2022年)》要求,持续培育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民队伍。”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市农业农村部门将研究采用灵活、实用的培训模式,探索应用佛山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在线服务系统、微信公众号等现代化工具开展在线学习;完善培训体系,鼓励培训机构深入农业产业,充实佛山市职业农民技术培训讲师队伍。

“新农人”风采

禾田农业李伟玲:职场白领跨界做农民

九月秋高气爽。走进佛山市禾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种植基地,整齐的田垄上生长着各种高明特色农产品。身穿运动服的公司总经理李伟玲,娴熟地检查作物生长情况,并指导农户开展科学种植。

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对农业知识信手拈来的李伟玲,曾经是一名穿梭于写字楼的职场白领。

2015年,李伟玲参加佛山举办的农业博览会,了解到家乡高明的特色农产品有推广需求,且销售市场空间广阔。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李伟玲毫不犹豫地向企业递交辞呈,回到家乡踏上创业征途。

李伟玲(右)与专家交流。/受访者供图

“创业之初,我走了不少弯路。”李伟玲回忆,回乡后她立刻联系村中数位种植、养殖大户,开辟基地进行鱼塘养殖和合水粉葛、富硒优质水稻种植工作,全程规划跟踪产品包装、物流、销售等流程,“但由于专业知识储备不足,我经历了30多亩塘鱼一夜间全部死亡、粉葛受台风影响颗粒无收等情况。”

接连受挫让李伟玲认识到:农业生产不仅要有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勤劳,还需要科学的种植知识为支撑。为此,李伟玲将80%时间都投入到农业知识学习与农田实操中,“我还积极报名参加佛山市内外组织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希望用专业的科学知识武装自己。”

通过5年的学习与奋斗,如今禾田农业已成为佛山“菜篮子”基地、高明区农业龙头企业,还与市农科所联合开展高明粉葛改良项目。

尽管公司运营已步入正轨,但李伟玲并没有停下学习的步伐。“近年来,我还参加了华南农业大学举行的专业培训班,了解农业产业如何开展电商运营、营销操作、财务管理等知识。”李伟玲表示,电商运营是她最为关心的问题,“禾田农业上线了小程序线上商城,企业销售额已有20%来源于线上商城。”

现今,禾田农业也成为佛山重要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是周边农户提升职业素质的重要平台。李伟玲介绍,公司搭建了两个专业培训室,每年都会从农业农村部门的人才数据库中挑选相关专家、学者前来授课,“自2018年公司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成立以来,已经开展了50多期培训,接受培训人数超3000人。新一期培训班将于11月正式开班。”(文/佛山日报记者谭海琪)

培训基地探访

舜丰职业培训学校:搭建产销平台协助学员销售农产品

“为什么要做农业?”“好的产品为什么农民不买账?”“在农村卖肥料真的很赚钱吗?”

9月17日,在佛山市三水区舜丰职业培训学校,广东劲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广东百佳新型职业农民、舜丰职业培训学校培训讲师张雯雯,正在为一批来自清远连州的学员讲授《现代农业经营管理》专题课,学员们纷纷拿起手机拍照、做笔记,现场学习氛围浓厚。

作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三水区舜丰职业培训学校成立于3年前,由广东劲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三水大塘舜兆蔬菜专业合作社共同组建。学校以农业生产技术、农场生产管理、农产品电子商务等作为培训方向,采用“观摩实践+教学讨论”的培训模式,让学员们体验现代农业技术同时还能扩充理论知识。

讲师带领学员现场参观。/企业供图

“学校除了会邀请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科院等院校专家,针对种植、养殖、园艺等领域,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外,还会邀请‘土专家’分享一些‘土方法’。”张雯雯介绍,学校还会依托劲农的休闲观光示范基地、舜兆蔬菜专业合作社的生产基地、劲农的农资销售和农产品流通配送等平台,搭建起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销售服务平台,帮助学员对接下游企业,拓宽产品销售渠道。

如今,三水区舜丰职业培训学校的培训范围已从佛山延伸到广东各地。学校相关负责人李甜和介绍,今年学校已在省内外开展了十余期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吸引超1000人参与。其中,为期20天的广东省农业经理人培训是重要项目之一,截至9月16日已培训学员100人。

“很感谢这次的学习机会,让我了解到更多科学种植、养殖的相关知识。”清远市连州市凤头山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玉雄,听完《现代农业经营管理》专题课后感慨万分。他说,此前由于没有农业技术支撑,合作社规模不大。希望通过这次培训,能够把先进农业技术和经营理念引入合作社中,提高产业规模,带动农民增收。

文/佛山日报记者谭海琪 见习记者陈意威 通讯员佛农宣

编辑/王琦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温馨作文 守护作文 作文 我的梦想 高兴作文 眼睛 作文 南京作文 作文题记 孤独作文 250字的作文 高中作文素材摘抄 风作文 语文作文题目 节日的作文 作文650字 150字的作文 面对 作文 面对作文 周末作文 烦恼 作文 日常作文 作文800字高中 瞬间作文 力量作文 450字的作文 活动作文 精彩作文 美食的作文 少年作文 作文 温暖 优秀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