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脱贫只是新起点 幸福生活一直在路上——衡东县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工作侧记

2020-11-20 11:55:01
相关推荐

统筹/章焱平 周健 文/记者唐翔 图/衡东县委宣传部提供

潮涌衡山之东,风拂百里洣水。在与贫困决战的壮阔战场上,衡东人以崭新姿态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书写了非同寻常的奋进史诗。时间,是忠实的见证者:截至2020年9月,衡东县33个建档立卡省级贫困村全部“摘帽”,建档立卡贫困户8306户25894人,已脱贫7284户23833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5.81%下降至0.31%。“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既是时代的担当,也是对人民的责任!”衡东县委书记陈礼洋说,全县把脱贫奔小康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尽锐出战,精准施策,攻坚克难,慎始慎终,确保衡东县与全国人民一道,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尽锐出战,4962名党员干部合力攻坚“在脱贫攻坚奔小康的路上,衡东县不能让一个人掉队!”县委副书记、县长徐志毅表示,衡东举全县之力,把最优秀的干部、最优势的资源、最广泛的力量往脱贫攻坚一线集结,凝聚起脱贫攻坚强大合力。

据悉,全县60名联点县级领导、29个行业扶贫部门、17个乡镇和241个有扶贫工作任务的村(社区)均落实了攻坚责任。共选派扶贫工作队187支379人,4962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8306户贫困户,实现驻村帮扶和结对帮扶“两个全覆盖”。统筹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构建起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工作格局。同时,深入推进“互联网+”社会扶贫和“户帮户亲帮亲、互助脱贫奔小康”活动,组建“扶贫志愿者、扶贫专家、扶贫监督、扶贫形象大使”4支队伍,实现“社会扶贫APP”贫困户注册全覆盖、爱心人士注册35540人,帮助贫困户发布需求8414条,累计对接成功37326次。精准施策,切实提升贫困群众获得感穷,就从根上拔。衡东县按照中央“五个一批”要求,在分类帮扶工作上下足绣花功夫,有效提高了帮扶精准度,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近年来,衡东县依托“中国土菜名县”金字招牌、“三樟黄贡椒”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大力推广三樟黄贡椒和“衡东大桃”油茶,打造县域特色产业。目前,全县共种植黄贡椒2万多亩,其中贫困户751户2623人种植1700多亩,每亩收益达7000元。新造、垦复油茶林11500亩,带动贫困户2600余户,发放油茶奖补资金652.4万元,户均增收2900元。精心打造了洣江生态软条白沙枇杷、兆丰农业黑木耳等7个省级重点产业扶贫项目,三樟黄贡椒等16个县级重点产业扶贫项目,帮扶贫困户2986户。在全县建成3处联村并建式光伏电站、2处集中式光伏电站、1处村级光伏电站,光伏扶贫电站收益惠及全县贫困户7467户22850人。就业既是民生之本、幸福之源,更是改善民生的重要突破口。该县采取“点对点”服务、线上线下招聘、建设扶贫车间、增设公益性岗位等方式,拓宽贫困群众务工就业渠道,目前全县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劳动力9883人,已就业7208人,占比73%。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2014年以来,全县“三帮一”劝返学生共62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学生323人;“送教上门”16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学生56人。累计资助各类学生20.0203万人次,金额1.3265亿元,其中建档立卡学生4.6223万人次,金额3048万元,有效解决了因贫失学辍学问题。医疗保障也是老百姓关注的焦点。衡东县农村贫困人口医保缴费由县财政全额补贴,实现“应保尽保”;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慢病签约服务“应签尽签、应检尽检”,慢性病患者家庭医生签约率、服务率均为100%;对患29种大病的贫困人员定点医院救治,大病集中救治率达99.28%,有效遏制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另外,2020年全县农村低保标准A类提标到4200元/年/人,全面实现农村低保标准和扶贫标准“两线合一”。4449名残疾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费由政府全额代缴。补齐民生短板,破解民生难题衡东县坚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相互促进,同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如今,全县贫困村和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善,所有贫困村都实现了住房安全、公路通达、饮水安全目标,基本解决了贫困群众“住危房”“出行难”“饮水难”问题。

“十三五”时期,该县实施易地扶贫搬迁847户2281人,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2014年以来,全县共投入1.7466亿元,建设40处集中供水工程,埋设主管网328.5公里,受益人口39.98万人,全县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全部解决。大力实施农村公路项目建设,完成窄路加宽603公里、通自然村水泥(沥青)公路281.235公里、农村公路安防工程266.724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桥12座;完成交通扶贫通客班车线路窄路加宽141.2公里、通畅工程58.411公里,大幅改善了农村通行条件,从根本上解决了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交通问题。全县农村电网改造任务提前完成,33个贫困村户均配变容量达到1.7千伏安。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00%符合建设标准,33个贫困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七个一”全覆盖。创新机制,积极探索“衡东经验”在脱贫攻坚的路上,衡东县加强脱贫攻坚机制创新、实践创新,探索出一系列可复制的“衡东经验”:在支部引领上创新。探索“党支部+”产业扶贫新模式,在全省率先推行“支部建在扶贫产业链上”产业扶贫模式,依托扶贫产业链建立股份合作型、自主发展型、劳动务工型三种类型的扶贫党支部,打造了一支永不撤退的扶贫工作队。截至2019年底,全县在扶贫产业链上新建党组织34个,联合企业党组织21个,建强原有村党组织181个,带动贫困户3200余户9650余人增收。在安居扶贫上创新。针对少数贫困户缺资金、缺劳力的问题,实行因户施策、代资代建,确保脱贫贫困农户住房安全有保障,全面落实“人不住危房、危房不住人”的要求。2014年以来,全县实施农村危房改造6101户,完成21573户农村“四类重点对象”住房核查鉴定和挂牌标识工作。在教育扶贫上创新。在全国首创“一键式”精准助学模式,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适龄儿童100%就学”“建档立卡学生100%享受教育扶贫政策”的“双百”目标。在消费扶贫上创新。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互利共赢”原则,将消费扶贫纳入全县脱贫攻坚绩效考核重要内容和对口帮扶任务,一体化推进产业、电商、旅游、就业和消费扶贫。在全市率先开展消费扶贫活动,通过工会消费、单位带头、民企服务、结对帮扶等途径,依托电商、展销会、商场超市、旅游景点等载体,让贫困村和贫困户优质农产品进入千家万户。2019年以来,累计购买贫困村和贫困户农产品8000万余元。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衡东县将奋力攻克深度极度贫困堡垒,确保剩余的贫困户如期脱贫摘帽,同时加快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让困难群众以脱贫为新起点,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猜我是谁的作文 做文明少年作文 秋雨作文800字 好想好想作文 爱一直在作文600字 对妈妈表达爱的作文 他600字作文 以奋斗为题的作文 海边游玩的作文 描写景物的作文300字 数学老师作文 校园一角450字作文 第一次哭的作文 cet4作文模板 运动会作文好词好句 妈妈的唠叨作文 四年级国庆趣事作文 二十年后再相会作文400字 话中秋作文 曲径通幽处作文 师恩难忘400字作文 这不是小事作文 从什么到什么作文600字 描写四叶草的作文 梵高的向日葵作文 高中语文作文万能句子 公园的一年四季作文 上海卷高考作文题 花坛作文 考试准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