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透过中国文人入仕的幸与不幸 看他们可贵的信仰和追求之美

2020-11-20 14:25:01
相关推荐

在封建时代,而读书人从小学习的经典,主要是儒家经典,其思想自然也以儒家思想居中。儒家思想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读书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渴望求取功名,然后建功立业,实现人生抱负。为此,他们或通过举荐,或通过科举等途径走上官场,开始他们的仕途生涯,但在同样的选择下,他们的仕途生涯却千差万别,有的人飞黄腾达,然后步步高升,虽然偶尔人生偶尔有波动,但总体来说一生顺利,达到了实现理想与个人荣耀的双赢。而有的人却宦海沉浮,命运坎坷。所以,“学而优则仕”,对文人们来说,或许是幸运,或许是不幸。那么,透过文人幸运与不幸的仕途人生,我们能剖析出怎样的原因,又提炼出怎样的精神价值呢?

一、“学而优则仕”,文人人生幸运的大舞台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代孟郊脍炙人口的《登科后》,可以说充分描绘了古代文人考取进士,有了做官的台阶后无比欣喜的心情。如果走向官场后既能实现人生抱负,又能实现人生辉煌,对文人来说,就是最好的结局。唐代的张九龄,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张九龄是唐中宗景龙初年的进士,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他是唐代有名的贤相,是仕途功名和文学创作上共同取得非凡成就的杰出代表,更是儒家思想在文人士大夫身上得到成功实践的典型人物。

张九龄幼时聪明敏捷,擅长写文章。9岁知属文,13岁能写出好文章后来在诗文方面取得的非凡成就,完全可以让他跻身开元时一流文人的行列。

张九龄的诗《感遇》12首中的其一和其二,名列《唐诗三百首》第一首,和陈子昂的《感遇》38首相提并论。由此可见其在诗歌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

比如《感遇其一》: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从这首代表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张九龄善用比兴,托物寓意,感情真挚朴素而清雅脱俗的诗风。

再如张九龄的五言律诗如《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张九龄《望月怀远》

这也是张九龄的代表作之一,第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高华浑融,意境雄壮豁达,为千古名句。整首诗语言铿锵,意境清新,寄兴深远,在平淡清丽中有浓厚的情感底蕴和艺术功力,细细品味,甚是动人。

张九龄不仅是出色的诗人学者,也是有理想,有美德的正人君子。

在“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引导下,他于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登进士第,从此开始了多次担任地方官,又三度入京,最后任宰相的仕途生涯。在他病逝后,玄宗感念其昔日的忠贞,赠封为司徒,足见对其赏识。玄宗之所以对张九龄无比信赖和赞赏,主要是张九龄做官时为人极其正派,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

比如姚崇为宰相时,为政有“缘亲是举”之弊,虽然姚崇德高望重,执掌军国大权,但任左拾遗的张九龄不惧其威望,仍然诚恳劝谏姚崇要“远馅躁,进纯厚”。姚崇采纳了他的建议,开始重新整顿吏治。

张九龄在主理朝政时,敢于直言向皇帝进谏,多次规劝玄宗居安思危,整顿朝纲。大权在手的张九龄,丝毫不改其忠贞刚毅、正直无私,一心为国的本色。范阳节度使张守琏因为副将安禄山讨伐奚、契丹失败,捉拿护送他到京城,请求按照朝廷典章执行死刑。张九龄虽知道玄宗喜欢安禄山,但仍然坚决要求玄宗对安禄山处死刑,玄宗不听,放了安禄山,后来安禄山果然造反,玄宗后悔不已,此时张九龄人已逝去,玄宗于是更加怀念张九龄。

所以张九龄罢相后,玄宗每次遇到向他举荐人才的人,就会说“其人风度得如九龄否?”足见玄宗对张九龄的赏识。

张九龄不仅理想远大,人品贵重,而且有出色的从政能力,这是许多“有报国志却无报国才”的文人不能比的。

张九龄才识过人,为政务实干练,是“开元盛世”著名的“三杰宰相”之一。

张九龄与宰相姚崇产生矛盾后曾回到家乡岭南一段时间,在这期间,他在请示朝廷同意后主持开凿了长约十几公里,宽约17米的“梅关古道”,使得交通大为改观。后人誉之为“古代的京广线”,不仅为唐代南北交通作出巨大贡献,而且造福子孙后代。宋代大量移民南下,大庾岭路对他们来说是最快捷的通衢大道。

张九龄任擢秘书少监,兼集贤院学士副知院事时,他奉旨代撰敕文,当着皇帝的面,不用打草稿,待皇帝说完意思后立马写就,为此深为玄宗倚重。在他的文集中,代皇帝起草的敕文多达114篇。

张九龄知人善任,对当时朝廷的人才储备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一方面选取京城贤能之士到地方任职,跟进培养他们的行政能力,;另一方面及时选拔地方官到中央任职,这样的举措,促进和人才的流动和循环,为人才的新陈代谢和国家政局的稳定起了积极的作用。正是基于张九龄的胸怀宽广和贤明有为,杜甫、王维、孟浩然等许多当时名人,以及后世的文人士大夫,都对张九龄称赞不已。

全面分析张九龄各方面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出,张九龄能在进入仕途后,实现文人无比向往的封侯拜相的人生幸运,又不因做官而消磨文学创作的激情和能力,其中一个原因,是他有理想、有品德、有才干,各方面都非常优秀,达到了文品、人品、才干的有力统一,所以在盛唐人才济济的朝廷里,站得住脚,行稳致远。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开元前期的唐明皇,还是比较贤明的,因此能有力支持张九龄,一路扶持他登上宰相之位,而且,当时的朝廷风气总体还是好的,姚崇等贤相留下的良好作风,还继续影响着朝廷的风气,所以张九龄能凭借自己出色的表现,达成人生抱负和个人幸运的双赢。

张九龄一生为官虽有波折,但却没有遭遇过于致命的打击,总体上来说是比较顺利,善始善终的,是令无数文人向往的成功典型。

除了张九龄之外,唐代的贺知章,后来的晏殊、欧阳修、王安石等人,也是“学而优则仕”后人生幸运的代表。他们用自己的生平所学,在造福社稷黎民的仕途中,成为在文学、品德、能力等方面令后来文人无比敬仰的精神领袖。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文人都有这样的好运,他们能凭借自己的才学而名满天下,或者一举高中走上仕途。然而纵然他们如张九龄一样德才兼备,各方面都优秀,也不一定有张九龄一样的幸运。在他们宦海沉浮的生涯中,后人赞叹他们卓越的人品和才学,却也悲悯他们不幸的遭遇。比如苏轼:

二、“学而优则仕”,文人人生不幸的炼狱场

客观来说,北宋是一个对文人高度厚待的朝代,尤其是苏轼生活的时代,但是,名满天下的苏轼,却算得北宋时遭遇最不幸的文人之一。

嘉佑元年(1057)年,四十八岁的苏洵带着其子苏轼、苏辙进京参加科举考试。次年科考,苏轼、苏辙同榜应试及第,名动京师。苏轼前半生的辉煌,也从此正式开启。主考官欧阳修、梅尧臣非常喜欢苏轼的应试文章《刑赏忠厚之至论》,不禁赞叹到:“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在欧阳修等人的引荐下,宋仁宗见到了苏轼和弟弟苏辙,深感欣慰,高兴地说到:“吾今又为吾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从此,苏轼的诗文在京城流传甚广,几乎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

嘉佑四年十月,在经历母丧,守丧三年期满后,苏轼与嘉佑六年应制科考试,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

苏轼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年轻时就关注国家现实,立志在为国办实事中实现人生抱负。这同样从他的文章《教战守策》中能看出来。名动京城的苏轼不愿在舞文弄墨中做一个皇帝的“御用文人”,或者在朝廷的党争中耗费光阴,所以他多次自请到地方历练。按照苏轼的志向和才学,或许,他应该像张九龄一样在“学而优则仕”中走向人生的辉煌,但张九龄除了人生有几次小的波折,总的来说一辈子顺风顺水,而他却在仕途中,一次次走入不幸。

苏轼在评价自己的人生时写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是的,让苏轼真正走向达观的,正是这一次次的贬谪,但是,我们在看到贬谪成就苏轼非凡人生的同时,却不能因为这份达观,而美化贬谪,认为文人只有在贬谪中才能成就伟大,进而把我们的审美惬意,建立在这些可爱文人遭受不幸的基础上。事实上,谁也不希望贬谪,苏轼和历代文人那些贬谪后的达观,还有贬谪后写下的不朽之作,从某种意义来说,是蘸着血泪的倾诉,是带着镣铐的凄美之舞。

我们先从“乌台诗案” 说起吧。在乌台诗案中,连日的拷打、审问,难以下咽的饭食,无情的人格和精神摧残,让苏轼甚至想到了死,于是他便写诗给弟弟苏辙交代后事: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时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

影视剧《苏东坡》中的苏轼

他希望如果自己死了,就让苏辙把他埋在西湖边。但他又觉得会连累家人,所以又不得不痛苦地活着。

到了黄州后,敌人们不想让他过得舒服,便处处监视,打击他,所以苏轼虽然有了自由,但日子过得很凄苦,这在他写给李端叔的一封信描述得非常清楚:

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

是的,一代文豪不得不混迹于樵夫渔民间不被人认识,还时时提心吊胆,害怕人监视他,更怕这封信会落到政敌的手中,给自己和朋友带来连累。在家人接来之前,他大多是白天睡觉,晚上一个人出去溜达,见到淡淡的土酒也喝一杯,但绝不喝多,怕醉后失言。工资被停发了,为了解决衣食,只能在黄州城东建东坡农场,亲自耕种解决温饱,从此他便自名为“东坡居士”。

到了惠州时政敌们还不放过苏东坡,他只有靠着自食其力,以及仰慕他的人接济才,度过无数难关。

苏轼前后遭贬谪路线图

到六十岁时,他又被贬谪到蛮荒的海南岛。在海南岛上,朝廷不让他住官舍,自己又一贫如洗,只能仍然靠人接济度日。想写诗文又没有笔墨,只能自己动手制作。

到了宋徽宗继位后大赦天下,风烛残年的苏轼才得以踏上返京的道路,到了靖江时,一代文豪再也禁不止这无尽的折腾而与世长辞。

纵观苏轼的一生,因为学而优入仕,更因为入仕而不幸。或许苏轼把一切看透得太迟,所以在无数次的贬谪中备尝艰辛,带着无奈在艰辛中走向达观。品味苏轼入仕后的不幸,可以得出以下原因:

1、恰遇改革,朝政多不宁

就像苏轼在应考文章《教战守策》中分析的,仁宗时候的北宋,看似百年无事,实际上危机四伏。一方面:内部冗官冗兵造成国家官僚体系和军队数量越来越庞大,朝廷和百姓负担越来越重,但行政效率和作战能力却反而呈下滑趋势。土地兼并,地主豪强的巧取豪夺造成阶级对立矛盾不断激化,只不过由于北宋高度的经济和文化繁荣,这种矛盾被暂时隐藏而已。另一方面,北方的辽国和西北的西夏不断壮大,时常骚扰边境,掠夺财富,并有向北宋内部侵入的趋势,而北宋朝廷耽于“澶渊之盟”后带来的安宁,仍然用不断向地方花钱买和平的方式,没有加强国防和反击强敌的长远打算。文恬武嬉,国民普遍的不思进取,造成从朝廷到百姓,都对各种危机没有清醒的认识,更谈不上对策。

在此环境下,仁宗时的志士范仲淹推行庆历新政,但因为没有得到皇帝的坚定支持和朝政反对派的无情攻击草草收场,刚刚露出苗头的革新之风,就这样被无情的扼杀,北宋又回到以前的局面。

而在地方任职的苏轼,自己苦心经营的改革努力,也因为朝廷和地方的掣肘而多以失败告终。

影视剧《苏东坡》中的苏轼

到宋神宗即位后,年轻的皇帝决心改变这一切,便极力支持全面变法的王安石上台。所以,苏轼那些平缓的改革建议,也被王安石所吸纳,自然成了王安石重点栽培的对象,因此被人定位为“熙丰党人”。但苏轼看到了王安石变法的一些弊端后、又不因王安石赏识他而放弃直言规劝。“拗相公”王安石不但不采纳,反而认为苏轼是绊脚石,对苏轼进行无情打压。后来王安石变法失败,司马光代表的元祐“守旧派”上台后,新法几乎被废黜殆尽。司马光爱惜苏轼的才学,拉拢苏轼为自己阵营的人,于是苏轼又被定位为“元祐党人”。但苏轼却又认为,新法虽有过失,然而其好处亦不容忽视,不能一概废止。这又招了司马光的忌,被当做“熙丰党人”再次贬黜。到后来以章惇为代表的“熙宁”党人上台后,苏轼又被当成旧党再次打压,此时朝廷正直的士大夫已经所剩无几,而蔡京等小人却个个飞黄腾达,他们更见不得才高又反对他们把持朝政的苏轼,因此苏轼再次被无情打击。

所以,苏轼生活在恰逢改革时时代,朝廷的皇权更迭,各种势力的此消彼长,在北宋重文轻武的宽容环境里,形成一股股无比强大的政治力量。各种力量围绕改革前后相互攻击,造成朝政的紊乱和政策的前后不一,在这种情况下,苏轼做事只凭对得起国家、对得起良心的个性,自然使他不会因为政治斗争完全倒向任何一派,因此不论哪一派上台,苏轼都成了被打压的对象,这是造成苏轼仕途坎坷的主要原因。

2、无双国士,盛名遭人妒

陆游在《钗头凤》中写梅花时写道: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这句诗用来形容苏轼的遭遇,也是恰如其分的。在人才济济的仁宗到哲宗朝,苏轼不是因为水平低下遭人排挤的,反而是因为各方面太优秀,所以遭来众人的妒忌。这种优秀,让周围同样有名,或者无名的人,感到非常不舒服。是的,同样是人,凭什么你就名满天下,受到皇帝的恩宠,众人的追捧?羡慕嫉妒恨,这是一个经常在一起的连锁反应。所以,就像余秋雨说的:

能把四周的笔墨比得十分寒伧,能把同代的文人比得有点狼狈,引起一部分人酸溜溜的嫉恨,然后你一拳我一脚地糟践,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当这种嫉恨不断酝酿时,就会让嫉恨他的人逐渐有 “志同道合”的抱团效应。“乌台诗案”,就是这种效应的爆发点。

影视剧《苏东坡》中经历“乌台诗案”的

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苏轼名气太盛,招致吕惠卿、舒亶、王珪、李定、沈括等一群人嫉恨。他们以苏轼在湖州任上的一首诗为依据,不断炒作和发酵,最终把苏轼送进御史台监狱。好在极力推广新法的宋神宗并不昏聩,所以在朝中一些正直之士和亲朋好友的帮助下,苏轼得以保全性命,被发配到黄州任团练副使。

乌台诗案发生的时代,正是中华文化大繁荣的宋代——文人地位高度提升的宋代,但苏轼的遭遇,让我们再次看到了一个可怕的现象,那就是无论文明如何发展,人性的卑劣和丑恶,在制度的局限下,只能被文明所包装和压制,却难以彻底消亡,并随时爆发出可怕的能量。

3、 秉性难移,真纯世难容

从黄州开始,苏轼的人生,基本上就在反复贬谪和外放中结束。而这其中的原因,除了因为改革前后的朝政不宁,苏轼过于名显遭人妒忌之外,还与苏轼真纯难改的本色有关。

苏轼是一个心中有国家、有百姓的真君子,所以是一个闲不住的人,被贬到地方后,仍然一心一意为百姓做事,而不在乎他的这份热情会给自己带来什么,这在他初入仕途的凤翔府签判任职上就表现得很具体。

在凤翔时,他把他给朝廷的《进策》中提出的政治主张,在这里一心一意地落实着。三年的凤翔任职,他改革衙前之役、查决囚犯、赈济灾害、修筑东湖,都是苏轼为凤翔人民做的实事好事。可以说,凤翔是苏轼政治生涯的起点,让胸怀“致君尧舜”理想的书生完成了从纸上谈兵到实战演练的蜕变,仕途的历练让苏轼的政治主张开始走向成熟。

但苏轼做这一切时,丝毫没有考虑朝廷的权贵们怎么看,会触动那些人的利益,所以当他把亲眼所见的现象和改革的对策向朝廷献上时,自然会遭到权贵们的打压。

影视剧《苏东坡》中的苏轼

后来在徐州、在密州、在杭州、甚至贬谪黄州、惠州、儋州时,苏轼都一门心思投身为百姓办实事中,他不仅爱干事,更会干事,是一个出色的干才,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流芳后世是对苏轼最好的评价。如徐州治水、密州赈灾除盗、杭州疏浚西湖,黄州救助弃婴、惠州造桥,建公立医院,引水、儋州教化生民等,都是苏轼做出的杰出贡献。但苏轼入仕本不为做官,所以并不懂为官之道,不会韬光养晦,更不会左右逢源,因此他给百姓做得好事越多,敌人对他的嫉恨就越严重,打击就越厉害,而他或许不知道这一切,或者知道了也毫不在乎。

而且,苏轼从不会虚伪,更不懂和不屑厚黑之术。比如贬谪惠州时,他因为高兴,写下《纵笔》一诗:

白头消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

朝廷的权贵们本来想着让苏轼从此彻底消沉,最好自己走向毁灭,但他达观的个性,却让他不论走到哪里,都能找到人生的活路。小人们见不得美好,苏轼活着,就是一面镜子,映照着他们的丑陋,所以他们便不遗余力地一再打击苏轼。

他们见苏轼在惠州还过得如此惬意,那就再贬,他又被贬到了海南岛,从此再无缘京城。

苏轼的可爱和可敬,正在于此,不管环境如何变化,但不改其率真本色。这也是苏轼虽不容于当时,却流芳后世的真正原因。

令人稍感欣慰的是,苏轼能在一次次遭贬谪活下来,的确要感谢宋代对文人宽容的政策环境。但其它朝代的许多遭贬谪的文人,恐怕就没那么幸运了。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文人因为“学而优则仕”后,像张九龄一样走向成功,实现文学创作和功名荣耀双赢的,毕竟是少数,更多的,是像苏轼、陈子昂、韩愈、柳宗元、秦观、辛弃疾等一样的不幸者。他们在不幸中,把高贵的精神、真纯的性情,不朽的贡献永远写在历史中,成为文人士大夫汲取不尽的精神养料。这种不幸,既是后人对他们的赞歌,也是对那些造成他们不幸的封建制度、文化糟粕、人性丑恶等无情的嘲讽。

有志难舒的辛弃疾

所以,我们将文人“学而优则仕”后,以张九龄为代表的人生幸运者,苏轼为代表的人生失意者进行对比,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文人们在儒家思想的召唤下,普遍具有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而他们在学养、人品等方面具有的美好精神底色,使得他们在皇权政治下,并不谙熟,或者不屑于察言观色、左右逢源,又不能像真正的政治家,用极度的坚韧来积蓄力量,厚积薄发。所以,纵然他们才学出众,能力过人,入仕后人生是否幸运,能否在更高的舞台实现更大的人生抱负,不仅取决于他们个人能力和素养,更取决于皇帝的态度和朝廷气氛的好坏。说白了,他们到底还是文人,哪怕有从政的品行和能力,但终究不是政治家,进入仕途后或幸或不幸,完全由当时的政治环境决定。

所以,像吕惠卿、赵孟、钱谦益这样的文人,虽然也名满天下,入仕后也曾有人生得意的辉煌,但要么热衷于政治,撕掉可贵的美德面纱;要么卑躬屈膝,甘做统治者的奴才,早已失去了中国文人的底色,算不得真正的文人。而比之于他们,选择用归隐保持人生率真和自由的陶渊明,干脆不入仕的王冕、金圣叹等,却倒有很多可爱和可敬。

但是,无论“学而优则仕”后幸运,还是不幸,永远让我们感动和敬佩的一点就是,传统文人们用他们执着的选择,体现了他们的人生风范之美好。这是一种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它让后人在品味文人的仕途人生时,会不自觉地被这份信仰的可贵,这份追求的执着,这份率真的可爱所感染,在商品化的时代,仍然相信有一种高贵,不仅存在于先贤的故事里,也传承在我们的文化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最感人的作文 榜样作文六百字 看春节联欢晚会作文 关于学习的叙事作文 防溺水作文50个字 国庆节畅想作文 春天作文350字四年级 什么小传作文600字 记事的作文四百字 丢掉烦恼作文600字 仓鼠观察作文 笑对失败作文 作文素材和感悟 我最思念的一个人作文 杨梅的作文 走好人生路作文 关于机器人的英语作文 多年以后作文 我的学校作文800字 400字以上的作文 夏天的炎热作文 忧患意识的作文 自强不息的议论文作文 我的愿望一年级作文 我最喜欢的科学家英语作文 描写老师作文的结尾 三年级作文同步作文 蜘蛛织网的过程作文 介绍温州作文 此情长留心间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