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荐读」一位副厅级干部的从政为官十条感悟!想进步的必看!

2020-11-20 20:00:01
相关推荐

此前,河北沧州市人大副主任潘海瀛在当地一个县级市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说出一番做官感悟,共十条,一时在圈内热传。特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读后有所裨益。

潘海瀛,男,汉族,1963年8月生,河北省东光县人,198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8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在职大学学历。现任河北省沧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

一、要追求理想

任何干大事者,都要有追求、有理想,只有这样才有不竭动力。

一要勾画施政蓝图。

有多么大的理想,才能勾画出多么大的蓝图,才能干多么大的事。作为年轻干部,一定要善于去描绘自己的“岗位蓝图”。

二要立志建功立业。

毛主席16岁离家求学,写出了“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豪情壮志。周恩来总理19岁东渡日本,作诗“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作为年轻干部,必须要有这种为国家建大功、立大业的志向和追求。

三要有高尚价值取向。

孟子、屈原、霍去病、陆游、谭嗣同、秋瑾、于右任、焦裕禄......他们是一种什么价值取向?是一种矢志不渝追求国家兴盛的高尚价值取向。他们想的只是房子、车子、票子、孩子吗?他们已经超越这些,甚至认为这是一种庸俗,是对人生的玷污。

二、要境界脱俗

一要有骨气。

孟子讲“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孔子“不饮盗泉之水”;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当今社会,年轻干部必须要有这种骨气,才能干成大事。

二要有气节

什么是气节?就是坚持正义、正气,并为之矢志不渝的灵魂和脊梁。

现在,有的人办私事找这个求那个,今天弄个假档案、明天弄个假学历,气节在哪,脸面在哪?正气在哪?甚至有的人找起官来,办起私事来,自己觉得挺坦然,实际别人觉得挺恶心。这就是没有境界、没有气节。

三要有品位。

作为年轻干部,要思想高尚,目标宏远,心胸宽阔,正气正派。如果低头一看就是“脚尖”,一想就是利益,一说就是自己,一做就是金钱,肯定是没有品位、没有前途。

三、要把握大势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年轻干部要经常进行战略思考,研究形势,把握大势。重点就是搞好“三个研究”,做出“一个判断”。

一是搞好“三个研究”。

要研究世界,知道美国在想什么,知道世界格局、军事力量、经济走向、金融形势等。要研究中国,知道中央在想什么。要研究本地,知道市委、市政府在想什么。

二是参悟“两篇文章”。

历史上有两篇文章对大势的分析非常好。

一篇是《隆中对》,诸葛亮分析了当时大势,告诉刘备,曹操不可以打,孙权只可以援,现在要谋益州、图荆州、占四川,然后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形成一霸。

一篇是《出师表》,首先提出了“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后进行了五点分析,一是“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二是“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三是“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四是“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五是“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具备了这些条件,则汉室兴盛,指日可待。

三是做出“一个判断”。

就是要把握大势,顺应大势。如果逆历史潮流而动、逆社会发展规律、逆做人做官道德伦理,就会一事无成,甚至身败名裂。即使得眼前,也不会得长远。

四、要坚守干事

年轻干部一定要坚守干事哲学,心无旁骛,聚精会神,埋头干事,持之以恒。

一是用干事推出自己。

每名干部都应该像产品一样有自己的品牌。产品推销是靠质量,干部对自己推销靠得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持之以恒、不浮不躁的埋头苦干。这个过程就像爬山,这个山是无形的,如果付出了80%的努力,就松懈了、不坚持了,也就失败了。更不能只付出了20%的努力,就觉得了不得,组织上就应该怎么样了,那肯定是肤浅轻薄。

白居易讲,“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如果有能力,就要经得住烧、经得住炼。实干兴邦,实干也兴你自己。

二是靠干事展示才华。

什么是才华?一方面是干的活比别人突出,这是客观存在;另一方面是自己具备的才干、学识、品德比别人优秀,这是主观存在。别人能干的你也能干,而且干得更好;别人干不了的你也能干,少了你不行,别人无法取代,那说明你更有才华。

刘备“三顾茅庐”,是因为诸葛亮有帮助刘备抗庭曹魏、孙吴的才干;萧何“月下追韩信”,是因为韩信有率百万之众打败项羽的才干。关键你得是人才。

三是以干事评判干部。

《荀子》讲:“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就是告诉我们要做国宝,不要做国妖,要重实干,不要尚空谈。

是金子要发光,是锥子要冒尖。

康熙时期,八爷党为争夺太子之位,结党营私、收买人心;雍正却苦恼国家困境,幕僚邬思道为雍正谋划说:“争,就是不争;不争,就是争”。雍正顿悟,于是韬光养晦,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事。当没人赈灾时,雍正去了;当没人清欠时,这个得罪人的活雍正干了;当太子失势,别人是“墙倒众人推”,雍正支持太子,支持康熙。最后“不争就是争”,当了皇帝。正应了老子“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句话。

作为年轻干部,一定要多在基层锻炼,增加基层历练,经过一番实干、苦干,锻炼出真本领,积累出真经验。不谗言领导,不巧言令色,不为官而官,只要踏实干活,肯定会得到提拔。

汪国真《诗情画意》中讲:“如果本身发光,何惧太阳照不到的地方”。鲜花盛开,蝴蝶自来,一切自来。

五、要坚强毅力

成就一番事业,不会一帆风顺,都会遇到挫折,经历精神压力,关键就是看有没有有“坚刚不可夺其志”的精神,有没有“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执着。

一是困难不足惧。

工作就是矛盾,领导就是解难。“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蒲松龄把“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终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作为自勉。要坚定“困难面前有我,我面前没困难”的思想,敢于面对困难、战胜困难。

二是人言不足畏。

曾国藩赠其弟曾国荃一首诗:“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意思是说,尽管左面挂满了朝廷的褒奖状,但不要因此自满自傲;右边放了毁谤、诋咒我们的文件,也不要生气,人世间本来就像天秤一样,这头高了那头低。乐观豁达,淡然处之,荣誉也罢,诽谤也罢,不过是一片浮云,一会儿就会被吹散,成为往事。

干任何工作,如果意志上不坚定,听到风吹草动,就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前怕狼、后怕虎,必然导致停摆不前。杂念生就会百象生,当头脑中有了一百个主意,就会把干事主义淹没,最终一事无成。当心中只有干事主义,就会心静如水,纯净心灵,不管是潮起潮落,阴晴圆缺,你都可以免去浮躁,轻松自如地走在人生的大道上。

三是认识到完美不现实。

历史上有个著名的《君臣对》,讲的是唐太宗和许敬宗。

唐太宗问许敬宗:“朕观群臣之中,惟卿最贤,有言非者,何也?”

敬宗对曰:“春雨如膏,农夫喜其润泽,行人恶其泥泞;秋月如镜,佳人喜其玩赏,盗贼恨其光辉。天地之大,人皆有叹,何况臣乎!臣无肥羊美酒以调众人之口;且是非不可听,听之不可说。君听臣遭诛,父听子遭戳,夫妻听之离,朋友听之别,乡邻听之疏,亲戚听之绝。人生七尺躯,谨防三寸舌;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帝曰:“卿言甚善,朕当识之。”

无所不能的上天都不能让每个人都满意,何况做人为官。心理要健康,不要多疑。人之处事,固不可以不思,而亦不可以过思。不想是“傻子”,但是想多了就是“疯子”。

君子要有问题意识,要有准确把握切入点的智慧,更要有果断行动的执行力。追求完美只会让人走进形式主义的怪圈,有智慧的行动家不会如此。追求完美主义就是空想主义,必然会导致形式主义,最后就是一事无成。干事不要追求所谓的完美,要长远谋划、全面思考、干好当下,贵在迈出“第一步”。

四是美言不乱脑。

年轻干部,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力,不要把美言当成口碑,不要把谗言当成亲近,不要把挑拨当成战友,否则会陷入美言的陷阱,自我陶醉、自高自大、自以为是,最终是害了自己。

六、要勤奋敬业

《警世贤文》讲,“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如果把提拔也作为一种“金榜题名”,那么“金榜题名”前的勤奋过程,是必不可少的。

一是天道酬勤。

雍正是中国历史上最勤奋的君王之一,每天睡眠不超过4小时,白天亲政议政,夜晚批览奏章,他批阅奏折达2万2千余件,近1000万字,是《资治通鉴》字数的三倍多。天道酬勤、天道酬政、天道也酬官。

二是量变才能质变。

曾国藩一生勤奋好学,以“勤”、“恒”两字激励自己,给自己定了“十二条规矩”,每天坚持。当官也需要积累,要积学成官、积事成官、积能成官、积德成官,经历大浪淘沙,方能“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知识是学出来的,事业是干出来的,官位是积累出来的。

三是举重若轻。

举重若轻就是干事潇洒。什么是潇洒?就是谋篇布局错落有致,领导艺术运用自如,协调关系左右逢源,面对困难胜似闲庭信步。潇洒来自自信、来自积累、来自境界,如果没有丰富知识、政治定力、胸有成竹,潇洒的起来吗?现在有的人对“潇洒”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吃、喝、玩、不干事是“潇洒”,实际上是说这个人糊涂愚钝。

七、要开拓进取

一要有创新精神。

年轻干部是干部队伍中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接受的是新知识,面临的是新问题,拿出的是新办法,创造的是新业绩。一定要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魄力,敢闯、敢拼、敢创新。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是最有前途的人。

二要创新自我。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创新自我要出自己的经验、自己的模式、自己的管理方法,让别人眼前一亮、让工作大有成效。关键就是要有自己独立思想。年轻干部,一定要做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创出自己的品牌、模式、经验。

三要敢于亮剑。

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和赵刚关于亮剑精神有一段精彩的对白,赵刚说:“一支部队是有气质和性格的,而这种气质性格和军事主管有关,他的性格强悍,这支部队就强悍,就嗷嗷叫,部队就有了灵魂。”

李云龙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只要我在,独立团就嗷嗷叫,遇到敌人就敢拼命,要是哪一天我牺牲了,独立团的战士也照样嗷嗷叫。和一个剑客对阵,就算明天是个死,也要亮剑,倒在对手的剑下不丢脸,要是不敢亮剑,那才叫丢脸。”

赵刚说:“亮剑,亮出的是气势,是胆略,是男子汉的精神。”

一个团队的领导是什么性格,那么他的团队就是什么性格,所以李云龙的独立团是一支强悍的部队,一支嗷嗷叫的部队,一支拖不垮、打不烂的部队!

八、要善于学习

领导干部读书学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要想获得做官、做人、做事的不竭动力,就要善于学习。关键要掌握理论知识、政策知识、法律知识、业务知识,培养哲学素养、历史素养、文学素养。这样才会厚积而薄发,形成“一桶水和一滴水”关系,否则“书到用时方恨少”、“船到江心补漏迟”。

一要勤学苦读。

大凡有作为的人无不勤学、苦读。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惠施“学富五车”、匡衡“凿壁偷光”、王羲之“读书吃墨”,都是勤学的历史典故。

二要善于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有的人读书学习往往容易犯教条,成为书呆子。“尽信书,不如无书。”学习关键是要学会思考,把书本的知识变成自己的思想。

三要学以致用。

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曾国藩提出要“切己体察”。现在,有一种不正确的判断,就是以讲话水平衡量领导者的水平,导致了人们在“知”上口若悬河、坐而论道,在“行”上躲避困难、不守原则,最终是一事无成。

九、要廉洁自律

领导干部一定要心中有敬畏,知道什么是高压线。曾国藩讲,“心有敬畏之心,方能行为所止。”敬畏是人生的大智慧,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就会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无法无天,最终会吞下自酿的苦果。

一是坚决反对腐败。

中央反腐倡廉,让贪官们胆战心惊,对陈旧的“千里来做官,就为有权贪”的为官思想给予了沉重的打击。岳飞有句名言“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惜死,则天下太平矣!”

二是吸取历史教训。

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执政党、一个管理者,对干部管理就是三件事:一是正面教育,二是干事发展,第三就是反腐倡廉。朱元璋时期,重典治国,遏制腐败,反腐杀婿,人皮当鼓,以警世人。雍正时期,诛杀贪官,保持高压,让官员们听到“钱”字就发抖。乾隆年间,和珅贪得无厌、富可敌国,最终白绫赐死。建国初期,刘青山、张子善虽是革命功臣,却因贪污腐败送上断头台。

反腐倡廉对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的治理意义非常重大。“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要自身正,自身清,自身硬,有权不可任性,不要心存侥幸,“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不要因为一时之错,毁了自己的政治生命。

三是一人身系全家。

一名领导干部成长不容易,从小学到高中,到大学,可谓是大浪淘沙。尤其是走到领导岗位上,一路锤炼你的学识、能力、品格等,非常不容易。如果疏于修身养性,不能正确使用权力,给个人带来的是身败名裂,给老婆孩子带来的是灾难,给父母家庭带来的是羞辱。你伸手那一刻,自认为是为了家庭父母孩子,实际上却是在害他们。

四是权威来自清正。

为什么海瑞会让皇帝怕三分,周围大臣都怕他?就是怕他的清正、清廉,无私才无畏,无畏才生威。年轻干部要做光明正大的君子,有一种“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正气,有一种“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定力。

十、要领导有术

领导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一要张弛有道。

做官也一样,要“十个指头弹钢琴”,张弛有道,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

二要善抓重点。

苏辙讲,“主大计者,必执简以御繁。”郑玄讲,“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篇而万篇明。”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分清主次,找准重点,不能只看一点不及其余,更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要通过抓重点带全面,忙碌而不盲目,实干而不蛮干,巧干而不乱干,面面想到而不面面俱到。

三要善揽人才。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非常之人就是人才、就是骨干力量。成大事者没有不尊重人才、善揽人才、笼住人才、使用人才的,要善于依靠人才,依靠骨干力量,不可唱独角戏。

四要看人之长。

“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年轻干部要善于看人之长、用人之长。如果你发现不了长处,眼里光他的短处,你肯定会把他当作对立面,肯定会把他边缘化,那你就少了一个帮你干事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长处,你要善于发觉、挖掘,用其长、避其短,大才大用,中才中用,小才小用。对有争议的人辩证看,对有失误的人全面看,对有棱角的人从本质看,对资历浅的人从发展看,这才是科学的用人之道。

五要包容宽厚。

凡成就大业的,必然有一颗包容之心。齐桓公与管仲曾是政敌、仇人,管仲甚至为帮助齐桓公的弟弟射杀齐桓公,但齐桓公上位后,不计前嫌,重用管仲,治理国家,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六要以民为本。

郑板桥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等等,都在强调“民本思想”。“上兵伐心,下兵伐城”。管理学上最高的管理境界就是管人心。

七要遵纪守法。

领导干部要遵纪守法,这是红线,不可逾越。要遵守党的政治纪律,这是真规矩,张廷玉有句话叫“万言万当,不如一默”,不该说的不说,不该议的不议,不要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小圈子。

八要做贤臣能吏。

历史上,著名的贤臣有伊尹、周公、诸葛亮。伊尹,放太甲于梓宫,三年归权还君;周公,摄政七年,巩固王朝,归政成王;诸葛亮,辅助刘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虽然他们面临的都是弱君,但是为了国家、民族,他们选择不做权臣做贤臣。东汉的梁冀,毒杀质帝,另立桓帝,专擅朝政,结党营私;汉末的董卓,专权乱政,自立为王。这些历史权臣,不守本分,不守规矩,贪的是权力,失的是大义,忘的是国家和民族,最后带来的轻则是自己的祸害,重则是国家的灾难。

九要有政治鉴别力。

要善于从政治上分清是非,不被假象所迷惑,透过现象看本质。

要警惕“十种人”:

一是“点火救火者”,先放火、后灭火,从中谋取自己的利益;

二是“敲锅补纹者”,打着“补锅”的名义,没有裂纹敲出裂纹,小裂纹敲成大裂纹,然后再“修修补补”,最后“卖好讨好”,实际他才是罪魁祸首;

三是“落井下绳者”,先制造矛盾,然后再去解决矛盾,以此来捞取政治资本;

四是“华而不实者”,嘴上说得天花乱坠,干得却是一塌糊涂;

五是“虎头蛇尾者”,干事有始无终,开头轰轰烈烈,最后悄无声息;

六是“雷大无雨者”,喊得热闹、说得激情,就是不见成果、不见业绩;

七是“明哲保身者”,遇到难事,畏首畏尾,不敢挺身而出,不能坚持原则;

八是“阴暗心理者”,思想落后,行为阴暗,不阳光、不大气,光说落后话,光看阴暗面,光找别人短处;

九是“善耍伎俩者”,耍小聪明、小伎俩,自私自利,没有一点政治智慧、政治格局;

十是“编织圈子者”,搞盟兄把弟、同学聚会、老乡联谊、曾经同事、“跟我干过”,政治上摇旗呐喊、互相包装、上下呼应、左右互捧、乱议政治、搅乱时局、谋取私利。

年轻干部,头脑要清楚,政治要坚定,要学会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得出真理性、规律性结论。要远离那些是非之人,政通人和则百废俱兴。

十要读无字书、弹无弦琴。

“人解读有字书,不解读无字书;知弹有弦琴,不知弹无弦琴,以迹用不以神用,何以得琴书佳趣?”清朝张潮诗中讲,“山水亦书也,花月亦书也。能读无字之书,方可得惊人妙句;能会难通之解,方可参最上禅机。”做到“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最后,我想用汪国真的两句诗作为结束,一句是《山高路远》中的诗句,“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第二句是《热爱生命》中的诗句,“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来源:贵州改革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大学与高中的区别英语作文 我们的学校三百字作文 冬季600字作文 爱学习的人作文 我的爸爸是农民作文 妈妈真辛苦作文 暖流作文 可爱的芭比娃娃作文 英语作文我的暑假生活 微笑的魔力作文 关爱作文600 赞颂梅花的作文 有关观察的作文 洗袜子作文 英语作文outline范例 逃家小兔作文 海边游玩作文500字 关于语文的作文600字 掬水留香作文 家规的英语作文 游西江千户苗寨作文 秋天作文八百字 我的书屋我的梦作文400字 葡萄作文结尾 拒绝诱惑的作文800字 一堂有趣的物理课作文 写信范文400字作文 守望花开作文600字 缅怀烈士的作文 人生如考试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