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中秋节的由来是怎么样的?又是经过什么改变 变成今天的中秋节?

2020-11-20 22:40:01
相关推荐

我们先来说一说中秋节的由来。根据中国古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而关于它的由来,网上目前有两种较为主流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君主的宗教祭祀活动,这种说法来源于《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说的是君王春天需要祭拜太阳,秋天需要祭拜月亮。结合我们当代赏月的习俗,我们可以推断:古代君主在秋天祭拜月亮就是赏月习俗的由来,后来由于中国封建社会神性与王权的逐渐分离,赏月也不再是贵族的传统,遂逐渐传入民间。

第二种说法是中秋起源于民间的农业生产行为。这种说法的依据是秋字的原本意思,秋字在古代的含义就是庄稼成熟之时,而在农历8月份,各种中原地区常被耕作的农作物都纷纷成熟。民间百姓为了庆祝丰收,遂以中秋作为一个庆祝丰收的节日,并在日后的沿革中衍生出了赏月、观灯和吃月饼等习俗。

分析以上两种说法,我们可以看到,这两种说法有着根本性的区别,第一种说法推断中秋节起源于王室贵族。第二种说法则认为中秋节起源于民间。结合后世中秋节很多习俗的演变过程,我个人倾向于中秋节起源于王室的说法。因为关于赏月祭祀这种宗教行为古已有之,其诞生时间在中秋节之前,而且由于古代日月的神圣性,这种行为在早期都是围绕宫廷统治阶级展开的,不可能涉及民间,直到唐宋之后,民间才逐渐开展了赏月的活动。所以,我认为中秋节从根本上来说是起源于王室的。

当然,关于中秋的起源还有其他的一些说法和民间传说,这些说法大多都是由不同时期的文人们根据古代一些历史传说,经过加工润色后流传于民间的,虽然缺少一定事实依据,但其中的故事成分,着实也是引人入胜的。

接下来回答第二个问题,中秋节的历史变化。在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清明,端午和中秋之中。中秋的最早源头虽然很早,但正式形成的时间却是这4个中最晚的。在汉魏的民俗文化节日体系形成的时期,中秋这一节日还完全没有任何记录。直到唐朝时期,以赏月为核心活动的中秋活动才逐渐在唐朝的文人中流传开来,而直到宋朝,中秋作为一个民俗节日才最终被官方确定下来。

而促使中秋节正式成为民俗节日的原因则是唐宋时期天文科技与时代文化的进步。在更为远古的时期,月亮与太阳还被普通的民众和最高统治者当作是神的化身。在神权与王权高度结合的奴隶制社会,日月这种神的代表,只能由王室贵族来进行祭祀与崇拜,普通民众是没有办法参与这种宗教色彩浓厚的祭祀活动的。

然而天文科技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认知,明白了太阳的东升西落与月亮的阴晴圆缺只是一种稀松平常的自然现象,与上天和神灵并没有任何关系。因为这种原因,人们对于月亮有了非常理性的认识,日月逐渐走下神坛,不再神圣而不可侵犯,普通人也可以在月圆之时好好欣赏一番圆圆的月亮了。这种天文上的进步,又非常巧合地促使了这一轮明月,与唐朝文人的浪漫气质相结合。最终使得在中秋赏月成为了唐代文人们每年的惯例。

这时中秋节虽未正式成为民俗节日,但是在士人阶级内,中秋赏月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各个不同时期的文人们也借着这一轮明月歌颂国家的繁荣富强,寄托自己的对于亲朋好友的思念。根据一些史料的显示,嫦娥与吴刚的神话故事,也正是在唐朝期间被一些文人所润色,正式被大众所熟知的。

而到了宋代,中秋节已经被官方正式确立为一个民俗节日,士农工商各阶层的人们均在中秋节放假一日,赏月也作为中秋节的一个核心习俗而被确立下来。唐宋时期,月亮也作为一种诗词中经常使用的意象,在文学作品中被反复地引用着。

只不过两个朝代由于文化背景与国家实力背景的不同,唐与宋的月亮意向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异的。唐朝诗人大都用月亮寄托山河壮美,不羁友情以及诗酒风流。而宋代诗人则多以月亮的阴晴圆缺感慨世态炎凉。当然随着宋朝边患的日趋严重,缺损的月亮自然也可指破碎的山河。

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中秋节在人们日常节日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中秋节也不再是文人墨客们的专利了。随着民间市贾和贩夫走卒们的加入,中秋节的节日的意味也在时代变迁中逐渐改变。唐宋时期赏月抒情、对酒当歌的文人传统开始逐渐退场。功利性的拜访送礼以及世俗性的团聚一堂逐渐成为了中秋节的节日主题。而随着中秋节家族团聚意味的逐渐上升以及平民阶层对于中秋节日的接受。在唐宋民间不为人们所重视的中秋节,逐渐满超的其他节日,成为了与春节并立的两大节日。

节日意向的改变同时造就了节日风俗的丰富,在明清以前,中秋节的传统活动还只有赏月这一种,而到了明清时期,当代各种风俗活动都如雨后春笋地出现了。当然,传统的赏月活动也并没有因此衰落,陆启泓《北京岁华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免;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

至此,我们可以根据以上内容做个总结,中秋节起源于上古,兴起于唐宋,繁盛于明清。而明清时期的节日意向与唐宋时期单纯赏月的民俗相比,又增加了家族团圆庆祝丰收的意向。至清朝时期,各种其他的当代节日风俗开始逐渐出现,清朝的中秋节已与当代我们所过的节日相差无几。

参考资料:《周礼》、《北京岁华记》、《中国民俗文化丛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五年级作文小草 作文家乡的端午节450字 游泳作文600字 我眼中的高中作文 蚂蚁作文500字 以什么为乐的作文 友情作文题记 最美环卫工人作文600字 我想当老师作文600字 描写秋雨作文 断舍离 作文 老师不在时作文 有母亲陪伴的日子作文 围棋选手小柯作文800字 难忘的什么之旅作文 有关人的作文600字 一次爬山的经历作文 雅思小作文图表题 作文题目空几个格 关于学习的作文500字 五年级下册语文作文第二单元 关于重阳节的作文300字 青春恰自来作文800字 爱国事例作文 写做菜的作文 面对灾难作文 写辣椒的作文 作文我的老师三年级 小学三年级作文题目大全 我与什么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