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关于写作的所有秘密 这本书全都告诉你!

2020-11-20 23:15:01
相关推荐

语文学得好不好,关键看作文。

拿中考语文来说,大作文60分,小作文一般也有10分,满分150分得试卷,光作文就占了70分了。语文要得高分,少不了要提高写作能力。

写作文,自然是有技巧的。但现在新课标并不建议老师把作文技巧灌输给学生,一则因为限制多了,学生无从下笔,鼓励学生多写、写真实是当务之急;二则因为,强把作文理论装到学生的脑子里,也不见得能给学生写作能带来什么帮助。

但写作的理论知识真的没有用吗?

当然是有用的,关键是如何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教给他们。

被称为“一代中国人的眼睛”、“文坛的常青树”的台湾散文大家王鼎钧先生于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创作了一本畅销台湾、香港的写作指导书——《作文七巧》。在书中,王先生以通俗的笔法,辅之以详尽的事例,生动地介绍了写作的七种技巧。我觉得可以作为学生学习写作技巧的启蒙书。

记叙:直叙和倒叙

通常,我们都是用记叙的文体来写人记事。何谓“直叙”?

王鼎钧先生在书里表述得很清晰:

“我们记下我们所发现的动静常变今昔表里。我们赖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及心灵思想发现它们。发现的过程占一段时间,我们先发现什么,后发现什么,有个先后的次序。文章按着这个次序写,就是直叙。”

比如说写人的时候,我们会根据自己的感官观察,按照顺序来写。在《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一课中,作者先写熙凤的出场时,想先写王熙凤的声音、再写外貌、然后写动作言行,是符合人的观察顺序的。

直叙是最常见的写法,但也是最难的一种写法。文章若是被说成是“平铺直述”,是一种很严厉的批评。那么,如何才能让直叙变得生动呢?

一则是在选材时尽量选择事情本身比较生动的,若是选材很平淡,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啊!二则是需要注意文章的起落、详略和表里。

起落就是文章带给读者反应的强弱,好的文章应该有“起”也有“落”。比如说《刷子李》这一课,一开始写刷子李的刷墙技艺高超是"起",徒弟看到刷子里身上有白点时是“落“,最后发现白点是抽烟时烫的洞时又是“起”,起落之间,给读者带来了更多的悬念和惊喜。

详略,就是写人记事要有侧重点,不能每一个环节的内容都“平均”。详略安排,在下笔之前就要想清楚。假如我们要想写一篇《难忘的一件事》,选材是“考试考砸了,回家后父母并没有责备,而是鼓励了自己,给了自己信心”,那么考试过程中就不应该费笔墨,拿着试卷回到家时心里所感,父知道成绩后的反应,应该要多下工夫。

表里,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其实很好理解。《临死前的严监生》中的严监生临死前一直不肯咽气,只伸出两个手指头,身边的人猜了很多次,也难明其意,最后还是严监生的老婆赵氏懂他,原来严监生是看到床头点了两茎灯草,怕费了油,吊着一口气就为这事儿呢!当然,这些都是表面,“里子”里,作者就是在写严监生“吝啬”呢!好的文章,往往人中见性、景中见情、事中见理,处理好了表里的关系,叙事的情节才更生动、文意才更深刻。

倒叙,和直叙是个“死对头”。直叙按照时间的先后,倒叙就偏偏要把后发生的放到前面。那么,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一般是为了让平淡的题材变得更生动,有时候,也是为了让情节更加吸引人。比如文章《梅花魂》,几乎全文都是采用倒叙的形式,使得文章更加富有悬念。

抒情

我们常说,文章要富有感情。抒情的技巧在文章中十分多见,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因事生情......那么,抒情和记叙、议论究竟有何不同呢?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主观。抒情是个人内心的一种感受表达,它可以打破客观的限制。比方说,写到文章里的主人公悲痛欲绝的时候,连上天也为他哭泣。我们不能较真说上天下雨不是人能决定的,只是凑巧罢了。而应理解为连上天都为之哭泣,更可见主人公悲痛程度之深。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就是:抒情文要以作者的内心感受为主题。抒情的文章,写事情就不必太详细,有时候也无须写得清晰。叶圣陶先生在《荷花》一文中,交代“看荷花”这件事情的笔墨就很少,更多的是作者心里所思所感。当然,作为读者,在读抒情文时也不能用现实经验去考据,否则是要闹笑话的。

描写

在美术和书法中有描摹的练习方法,用来供练习者模仿出字画的本来面貌,语文中的描写则是用文字来还原事物本来的样子。用得最多的就是说明文。对于一些比较常见的事物,使用描写的技巧时要注意,尽量要描得生动新鲜才显出彩。好比写钟表,大家都见过,直接写“表盘上有12个数字,3根指针”是没有多大意思的,写成“三个兄弟在圆形跑道上赛跑”就新鲜得多。

描写有三个好朋友:比喻、烘托和想象。

比喻的基本句型有“...像.....一样”,如“鸟儿的蹄声像优美的歌声一样”;“想”型,如“看到她的脸,我想起了红苹果”;“成”型,如“爸爸把自己变成了超人”。一般的比喻句型有本体和喻体,高级点的,本体消失了,称为“隐喻”或“暗喻”。

烘托,通常用在不便直接描写或者是不太容易写的地方。某位学生考试没考好,心情很失落,回去还要挨一顿“竹笋炒腊肉”,挨打的画面不好写,写出了被老师看了自己也会尴尬,就写奶奶在边上如何不忍心,很着急地劝妈妈不要打了。读者就知道了,作者被打得很惨。

想象,主要用来写心中想的事或景。李白见了黄河,挥笔写下“黄河之水天上来”,就是一种想象,他不用去黄河源头考察黄河的水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只要写出了黄河浩浩荡荡的磅礴气势即可。白居易写《琵琶行》,琵琶声了,他也不写听众如何称赞琵琶声美,“主人忘归客不发,东船西舫悄无言。”浑然天成地烘托出了琵琶技艺的高超。

议论:归纳和演绎

议论,就是用来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议论文要有明确的观点和依据。王鼎钧先生就提倡,布置议论作文题目后,要给学生起码一个星期的时间去搜集参考资料。语文《新课标》中对于初中学段的习作要求中明确有规定,初中生要能“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

归纳,什么是归纳呢?我们先去搜集一个事实,一件一件的列出来,称为“个案”,如果每个个案都有一个共同点,那么我们就可以推出一个论据。“湖南的麻雀会飞”、“北京的麻雀会飞”、“上海的麻雀会飞”,于是我们可以提出“中国的麻雀会飞”这个论据。当然,“个案”之外,我们也可以用名言名句来助阵。我们可以用蒲松龄的那句”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来证明立志的重要。

演绎,演绎和归纳刚好相反。不知为何,演绎的技巧让我想起了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在普遍性原理和前提正确的情况下,我们总是可以推断出正确的结论。

中国所有的地方都能看到白天和黑夜。(大前提)我们住在中国。(条件)我们能看到白天和黑夜。(结论)

推及到写作当中,假如我们提出了一个大前提:“人不可不学习”。

那么我们在可以在文章中写古今中外凭借学习成功的例子来做论证。

综合应用

虽然在前面介绍的技巧分得很清,但在写作当中,更常见的却是,一篇文章中需要用到多种技巧。如何来把控使用技巧的比例呢?其实,要以文章的体裁来论。如果是写议论文,那么,抒情、记叙、描写的句子就要少一点,议论的句子要多一点,免得喧宾夺主。

作文有法,但无定法。希望我整理的直叙、倒叙、抒情、描写、归纳、演绎、综合这七个写作技巧对于你的写作有帮助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追逐梦想的作文 高考三卷作文 有关创新的作文 妈妈真好作文 假如我什么作文 摘抄作文500字 关于兔子的作文 关于反思的作文 作文优美语段 写人的500字作文 旅游计划英语作文 成长作文200字 优秀作文三百字 开学的第一天作文 写事作文题目 传递正能量作文 写警察的作文 风俗习惯作文 关于农村的作文 叙事作文700字 我的家乡作文结尾 作文大全350字 关于雷锋作文 友谊作文500字 关于时光的作文 我想对你说的作文 写钓鱼的作文 中国结作文 身后作文 我和我的朋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