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昔日“紧俏”的阳澄湖大闸蟹 今年销售遇冷?

2020-11-21 03:10:01
相关推荐

【看苏州专稿龙美娟/文】

秋风起,蟹脚痒。

苏州阳澄湖大闸蟹金字招牌在外,炙手可热,阳澄湖畔53岁的蟹农孙金元却在数年前就放弃大闸蟹电商销售渠道了。

“养蟹很辛苦,养殖成本又高,电商平台上我们价格竞争不过人家,现在很多外地蟹都自称阳澄湖大闸蟹。”孙金元说。

国庆过后,再次走进阳澄湖畔,喧嚣褪去,多了一份宁静,大闸蟹的销售首次遇冷。许多电商均坦言今年大闸蟹销售情况一般,有的商家销售额下降20%~30%。

01

大闸蟹贵,蟹农却赚不了大钱!

不是阳澄湖蟹好,此生何必住苏州!

中国大闸蟹有十大产区,而唯独苏州的阳澄湖大闸蟹招牌最为响亮!16岁就随父亲养蟹的孙金元说,阳澄湖的水质、水草是阳澄湖蟹好的秘诀。

近年来,在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况下,蟹农们都想养鲜而肥美的大闸蟹,大家都尝试精细化养殖,给大闸蟹喂食更高档饲料。如今这一做法早已普及,在当地成为心照不宣的“行标”。

“90年代,刚养螃蟹时,阳澄湖水质清澈见底,养蟹大多只用玉米饲料。”孙金元回忆说,后来水域养殖面积缩小,螃蟹投放密度增大,吃得也好了,蟹农多用玉米、小鱼、螺蛳喂养,成本自然就上去了。

养蟹30多年的孙金元告诉看苏州记者,每10亩水塘光投放饲料的成本就在10-12万之间。蟹苗、围网、水草的价格算在内,想靠养大闸蟹赚大钱开始变得有点困难。

为了保障饮用水安全,2016年苏州市政府实施“退养还湖”政策,阳澄湖围网养殖面积大幅压缩,高峰时阳澄湖有14.2万亩养殖面积,如今只有1.6万亩了。

2016年至2018年,据统计阳澄湖大闸蟹总产量分别约为2100吨、1200吨和1300吨。今年预计为1400吨,大约能供应480万只大闸蟹。

产量断崖式下跌,需求量却急剧增加。作为供求的晴雨表,阳澄湖大闸蟹售价自然水涨船高。

但蟹农告诉记者,因为饲养成本不断提高,他们的营生并非外界所想那样一本万利。

“我小时候父亲养大闸蟹还亏过本,现在行情好一点能赚个十几万。”曾从事IT行业的孙新,放弃高薪回来帮助父亲,开过一段时间电商,后来又放弃了,“电商走量,螃蟹卖的很便宜,阳澄湖只有这么点大,产量有限卖不出那个价格。”

02

金字招牌遇冷

顾敏杰是阳澄湖网络售蟹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年要把数百万只阳澄湖大闸蟹送上“网”,爬到全国各地老百姓的餐桌,营业收入约1.5亿。

做电商十年,从去年开始,他开始涉足其他产业,打造了一个养殖+农耕体验的休闲农场。

“大闸蟹市场竞争激烈,湖面只有那么大,要另辟蹊径寻找新的出路。”早在去年,顾敏杰就察觉大闸蟹市场行情会有所变化。

今年国庆刚过,阳澄湖镇的电商们就发现大闸蟹卖不动了,和往年的热闹相比,今年有点冷清。

“有的商家销售量同比相比下降20%~30%,行情有些低迷。”顾敏杰坦言,今年开捕时间在中秋之前,而去年开捕恰逢中秋、国庆,双节效应下阳澄湖大闸蟹成了网红,销量也高。

在大闸蟹的故乡—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消泾村,这个抢占了全国70%大闸蟹市场的村庄,几乎所有的村民都从事着与大闸蟹相关的产业。

在消泾村,这里有顺丰网点,从湖里打捞起得新鲜螃蟹很快运到全国各地的餐桌上,往年的国庆节也是网点最忙碌的时候。

“今年快递量下降了30~40%,螃蟹不好卖,受去年负面新闻影响。”顺丰的一位快递员告诉记者,2018年底,央视曾曝光阳澄湖大闸蟹市场乱象,外地蟹在蟹季被运送至阳澄湖,放到阳澄湖里养几天,就成了阳澄湖大闸蟹,称之为“洗澡蟹”“过水蟹”。

03

阳澄湖大闸蟹的危机

往年的金子大招牌今年为何卖不动了?

自中秋节后,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新闻办主任姚水生就没有停歇过。国庆假日,协会工作人员走访调查发现,今年的阳澄湖大闸蟹行情比往年低迷,电商销售影响比较大。

姚水生坦言,阳澄湖大闸蟹数量下降,而市面上打着“阳澄湖大闸蟹”的假蟹盛行。金字招牌面临着威胁,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今年的电商销售。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金字招牌遇冷和螃蟹市场的鱼龙混杂有着很大的关系。” 姚水生分析说。

关于大闸蟹有段插曲,曾经穷人吃大闸蟹,在全国人民尚未解决温饱的年代,野生大闸蟹却在长江中下游遍地开花,随便捕捞俯拾即是。

大闸蟹价值被发现后,人们纷纷养殖,如今野生大闸蟹基本见不到了。

1996年,苏州市政府鼓励发展大闸蟹养殖业,有意愿饲养阳澄湖大闸蟹的村民很容易就获得一块圈养的水塘,每年12月,蟹农们去到长江出海口的太仓、张家港、常熟等地采购蟹苗,回来精心饲养,待到第二年中秋、十一“双节”期间大闸蟹就可批量上市了。

看到阳澄湖大闸蟹供不应求,商人们闻风而动,一时间电商平台上,线下商超里,满眼都是“阳澄湖”大闸蟹,更别提阳澄湖畔的农家乐饭店了。

“阳澄湖大闸蟹”就像一块金字招牌,冠之以名便瞬间实现翻倍身价。外地蟹也自称阳澄湖大闸蟹,苏州其他湖泊的大闸蟹,在电商平台上发货地显示也是苏州。

“随着而来就是‘洗澡蟹’、‘过水蟹’,好好的阳澄湖大闸蟹金子招牌就是一步步被打烂了。”姚水生说,2018年底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曝光了阳澄湖大闸蟹乱象给了大闸蟹致命一击。

为了规范市场,阳澄湖大闸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在2006年就发放阳澄湖大闸蟹的防伪蟹扣。

然而,防伪蟹扣却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部分蟹农通过朋友介绍朋友、依托熟人的信任销售大闸蟹,根本用不着蟹扣,利益驱使下有蟹农就会将蟹扣转手卖掉。

最后,防伪蟹扣反而成为了假螃蟹的护身符。戴上之后,假螃蟹摇身一变成为了“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

折戟电商,如今阳澄湖畔的蟹农又开始重新思考回归线下。

阳澄湖围网养殖面积的缩小,苏州市农业部门给出了解决方案——推行标准化池塘的养殖模式。

养殖阳澄湖大闸蟹的标准化池塘以阳澄湖水生环境为标准,种植水生植物,投放螺蛳、玉米等饲料,而且,标准化池塘配备了尾水处理设施,并将其作为验收池塘的硬性标准。

姚水生介绍,在苏州相城区的阳澄湖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全面仿照阳澄湖的生态,推行863塘蟹养殖模式,即在一亩蟹田中放养800只种蟹,收获600只成蟹,单亩蟹田获利3万元,养殖技术已日趋成熟。

“其实现在塘蟹与湖蟹的口感相差不大,养出的螃蟹规格也更大了。”姚水生说。

塘蟹或许品质与湖蟹相差无几,但让蟹农和消费者接受这一现实,并不容易。

“如果湖区没有了养殖面积,那周边所有的饭店、农家乐都要倒闭了。”阳澄湖的蟹农告诉记者,旅游业与阳澄湖大闸蟹的招牌相依相生,如果塘蟹也被称为阳澄湖大闸蟹,那外面池塘里的大闸蟹也可以被称为阳澄湖大闸蟹。

据悉,塘蟹养殖成本低廉,并且易受控制,成活率极高,湖蟹在价格上无法与塘蟹竞争。一批阳澄湖蟹农的生存空间将受到威胁。

时代的滚滚浪潮下,阳澄湖大闸蟹成为了当地的金字招牌,但按照目前的发展,阳澄湖大闸蟹的迷局如何破解?若干年后,正宗阳澄湖大闸蟹的招牌会消失吗?到时候,各方食客还会买单吗?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玉兔之死高考作文 关于诸子百家的作文 我爱中秋节作文 重渡沟一日游作文 幸福就是现在作文 写事作文六百字 闯祸作文 最优秀的作文 那次我陶醉了作文 英语暑假作文50词左右 老师的手作文400字 中考作文指导 合唱作文 变化作文500 触动心灵的爱作文 感谢父母作文 关于读书的作文记叙文 我们心中的好老师作文 研学旅行作文 四百字写事的作文 关于导盲犬的作文 学生会感想800字作文 秋天的作文好词好句 筚路蓝缕的启示作文 写父母的作文 劝爸爸戒酒作文 家乡巨变作文 我会查字典作文 关于空气的作文 初一作文我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