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写作 没有那么难

2020-11-21 04:30:01
相关推荐

本文共4246字

预计阅读8分钟 与你分享

近日,我无意间在微信读书上瞄到了叶圣陶先生所著的《给孩子的写作课》。

料想,可爱多将来长大了,也要学习写作,我这母亲提前帮他探探路挺好,便打开书本阅读。

不曾想,这本书不仅对教师指导孩子写作有所启发,对成年人提高自身的阅读与写作能力亦是大有裨益。

作为教育界的泰斗,叶老将自己多年来指导学生写作的真知灼见,推心置腹之论全部收录书中,既浅显易懂,又简单实用,值得我们学习、应用和推广。

以下内容为部分文摘与阅读心得,分享给大家。

01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我们要记着,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求充实的路走去,更没有可靠的预备方法。”

看到这句话,我想到了小学时写的一篇作文——《我想当老师》。

由于缺乏对教师职业的正确认知,我那篇作文只是空洞地赞扬了教师的园丁、蜡烛和春蚕精神,却挖不到一丁点儿事实作依据。遑论出彩,就连最基本的引发读者共鸣,都做不到。

没有扎根于生活的理想,好比断了线的风筝,最终的结局只能是重重摔在地上,啃满嘴的泥。

唯有充实生活,增加大脑库存,才有可能让流注笔端的文字开花结果。

正如书中所言,“人是生来就怀着情感的核的,果能好好培养,自会抽芽舒叶,开出茂美的花,结得丰实的果。”

再说游记,这也是学生日常习作中比较常见的一个体裁。

有些父母不爱出门远游,或者没时间带孩子出去玩。老师布置游记,就是这帮孩子最头疼、最痛苦的时刻了。

试问,从未去过山川大海的孩子,何以描述出山的险峻,海的壮阔?从未置身于虫鸣鸟叫的自然环境,何以形容出鸟叫的婉转,虫鸣的清亮?

“遇悲喜而生情,触佳景而兴感。”唯有置身其间,调动孩子所有的感官去看,去听,去闻,去摸,才有可能让孩子文思泉涌,妙笔生花。

叶老再三强调,“所见要真,所闻要切,所感要深,所思要透。达到这些要求,是整个生活里的事,不是执笔学习写作时候的事,然而是写好文章的真正根源。”

倘若实在没时间陪孩子出门,一家人陪孩子看看优秀的纪录片,也是不错的。

02写作如说话

“写文章跟说话是一回事。用嘴说话叫作说话,用笔说话叫作写文章” 。

在叶老看来,“写作是极平常的,可是极需要认真的一件事情。”其中“立诚”是最要紧的,必须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

“作文上的求诚实含着以下的意思:从原料讲,要是真实的、深厚的,不说那些不可证验、浮游无着的话;从写作讲,要是诚恳的、严肃的,不取那些油滑、轻薄、卑鄙的态度。”

“所有材料都是自己的经验,顺着这个方向走去,是一条写作的平坦大路。”

因此,好作文绝不是华丽辞藻的拼凑,也不是好词好句的堆砌,而是认真观察自然现象,仔细体味生活点滴之后,流淌出来的真情实感。

我把当下的写作定位在母婴育儿,也是同样的道理。

我不会写职场斗争,也不擅长写男女爱恋,更不会构造科幻离奇小说,这些于我而言,太遥远,太陌生,太不切实际。

自从成为全职妈妈,我生活中接触最多,研究最深的对象是可爱多,啃的书籍大多也是有关育儿的。

唯有育儿,我才有真实、真正的发言权。唯有力求真实,坚持说心里话、实在话,才有可能引发读者共鸣,赢得更多的读者与粉丝。

事实证明,我做对了。

最近这段时间,公众号、简书上的粉丝量大幅增长,互动留言明显增加,有朋友给我留言,“很喜欢你的文章,想不到我的同学之中还出了位作家。你的育儿观,生活观都值得反复阅读回味”。

03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人生一辈子阅读,其实是一辈子在积蓄中,同时一辈子在长进中。”

但时间、精力有限,我们不可能读尽这世上所有的书。

叶老谈及挑书读的重要性时,说“不要盲从‘开卷有益’的成语,也不要相信‘为读书而读书’的迂谈。”

“书中包容的是人类的经验,但是,那经验如果是错误的、过时的,你也接受它吗?接受了错误的经验,你就上了它的当。接受了过时的经验,你就不能应付当前的生活。所以书非拣选不可。拣选那正确的,当前合用的书来读,那才‘开卷有益’。”

其次,“阅读必须认真,先求认真,次求迅速,这是极重要的基本训练,要在阅读课中训练好。”

“读过一节停一停,回转去想一下这一节说的什么,这是个好办法。读过两节三节,又把两节三节连起来回想一下。这个办法可以使自己经常清楚,并且容易记住。”

再次,“要使书为你自己用,不要让你自己去做书的奴隶。”“读书顶要紧的事情,是把书中的经验化为自身的经验。随时能够‘化’,那才做到‘开卷有益’的极致。”

最后,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学生读课外书要注意养成好习惯。

先看序文或作者、编者的前言,知道全书的梗概,是好习惯。

把全书估计一下,预定分若干日看完,而且果真能按期看完,是好习惯。

有不了解处,不怕查工具书,不怕请教老师或朋友,是好习惯。

自觉有所得,随手写简要的笔记,是好习惯。”

“需要翻查的,能够翻查;需要参考的,能够参考;应当条分缕析的,能够条分缕析;应当综观大意的,能够综观大意;意在言外的,能够辨得出它的言外之意;义有疏漏的,能够指得出它的疏漏之处。”

“一个人有了这样的习惯,一辈子读书,一辈子受用。”

04写作要知行合一

写作第一要紧的事便是想。

想清楚 “为什么要写,该怎样写,哪些必要写,哪些用不着写,哪些写在前,哪些写在后,是不是还有什么缺漏,从读者方面着想是不是够明白了……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有了确切的解答,才是想清楚。”

想清楚了之后,还得多动笔,多练习。实践方可出真知。

“你所以不会写作,只因为你没有养成写作的习惯。养成习惯的方法并不难,不过是要写就写,不要错过机会而已。”

“读一本书,得到了一点意思;经历一件事情,悟出了一个道理;与朋友谈话,自己或朋友说了有意义的话;参加一个集会,那景况给予自己一种深刻的印象;参观一处地方,那地方的种种对自己都是新鲜的有兴味的,这些时候,不都是你的写作机会吗?”

“写信、写日记、写随笔,此外凡遇见可以写作的材料都不放过,随时把它写下来,这些都是基本练习。”

大家一定要记住,“要动脚,才会走;要举手,才会摘取;要执笔,才会写作。”

05明辨词义,巧用工具书

叶老说,“工具书是不开口的顾问,会回答你的各种疑难;工具书又是包罗万象的博物馆,能让你查考各种想知道的事物。”

唯有明辨词义,明晰词性,方可在写作时用得贴切,用得巧妙。

就我最近参加“文字之光”主题写作点评的经验来看,许多作者对“的”、“地”、“得”的理解不到位,经常会用错,用岔。

这就告诉我们,读书遇到“拦路虎”时,不可不懂装懂,也不要一跳而过,一定要好好地借工具书一查究竟。唯有理解,方能将其化为己用。

叶老还大方地分享了帮助孩子理解字词的好方法。

“一个语汇的意义,孤立地了解不如从运用那个语汇的许多例句中去了解来得明确。如果能取近似的语汇来做比较就更好。譬如‘观察’跟‘视察’,‘效法’跟‘效尤’,意义好像差不多;收集许多例句在手边(不一定要记录在纸上,想一想平时自己怎样说的,人家怎样说的,书上怎样写的,也是收集),分别归拢来看,那就不但了解每一个语汇的意义,连各个语汇运用的限度也清楚了。”

“其次,应该清楚地了解两个语汇彼此能不能关联。由于意义的限制,某些语汇可以跟某些语汇关联,可是绝不能跟另外的某些语汇关联。譬如‘苹果’可以跟‘吃’‘采’‘削’关联,可是跟‘喝’‘穿’‘戴’无论如何联不起来,那是小孩也知道的。”

脑中的字库富足了,明朗了,写作时巧用妙用的几率,自然而言就高了。“熟悉了某种句式,某个词用在什么场合才合适,写作的时候拿来应用,那准不会有错。”

防止用错字词,还有个消极的好办法,那就是“凡是不熟悉的句式和词,绝对不要乱用。”

当然,我们个人要置备所有的工具书是办不到的。这个时候,小朋友们可以尽量利用学校图书馆和公立图书馆里的工具书。

在阅读各种课外读物时,养成查阅工具书的好习惯。

06写文最讲究经济

“文章为求写作和阅读双方的省事,最要讲究经济。”

“尽量少用长句,凡是能够分为几句而不损害意思和情态的长句尽量分。”

“无论一个形容语,一个插语,一个‘了’字或者‘着’字,可写可不写者不写。正像善于用钱的人一样,不该省钱的地方绝不妄省一个钱,不该费钱的地方绝不枉费一个钱,这才够得上称为经济。”

与文章主题无关的句子,即使再美,也不可留。

举个例子,前段时间,我写了一篇有关友情的文章《世间最纯净的颜色》。

其中有几段,自认为写得挺美。

“我迷上了水,迷上了它的透彻,迷上了它的包容,更是迷上了那无穷无尽的变幻。

它可以是灵动的水之精灵,也可以是形态万千的雪之冰晶。

它可以澄澈如镜,如实呈现身下之物的本真,也可以在必要时变得混沌不堪,给底下的生物以生命的庇护。”

但是,这段话写的是水的包容和变幻,而非水的颜色,与主题不符,唯有忍痛割爱。

后来,我将这一段改写为“它是澄澈如镜的水之精灵,是形态万千的雪之冰晶。它可以如实呈现身下之物的本真,也可以在光的作用下,绽放七彩的斑斓。”

虽不及前文读起来有文采,内容却与题目更相称了。

07修改文章的好办法

要想把文章捋顺,“把写成的文章念一遍是个好办法,可以检查是不是通篇上口。不要把它当文章念,要把它当话说,看说下去有没有不上口的地方,有没有违反现代语言规律的地方。”

鉴于写文与说话的原理如出一辙,我们平日里应特别注重语言习惯的锻炼。

“我们必须要求自己,无论何时不说一句不完整的话,说一句话一定要表达出一个意思,使人家听了都能够明白;无论何时不把一个不很了解的词硬用在语言里,也不把一个不很适当的词强凑在语言里。”

“我们还要要求自己,无论何时不乱用一个连词,不多用或者少用一个助词。说一句话,一定要在应当‘然而’的地方才‘然而’,应当‘那么’的地方才‘那么’,需要‘吗’的地方不缺少‘吗’,不需要‘了’的地方不无谓地‘了’。”

“这样锻炼好像很浅近、很可笑,实在是基本的,不可少的。”

“锻炼语言习惯要有恒心,随时随地当一件事做,正像矫正坐立的姿势一样,要随时随地坐得正,立得正,才可以养成坐得正,立得正的习惯。”

有时候,刚写好的文章,自己反复阅读可能也发现不了问题。这个时候,建议晾几天再读。对文章的记忆消散些了,再读旧文便有了陌生感,更容易发现其中的字句问题了。

再有,可以请几位好友阅读,帮忙纠错。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自己发现不了的问题,别人可能一眼就看出来了。

“总而言之,写作不仅仅是纯技术的准备,最重要的是实际生活的准备,不从这儿出发,就没有根。”

“急躁是不成的,秘诀是没有的。实际生活充实了,种种习惯养成了,写文章就会像活水那样自然地流了。”

文中“”部分为书中文摘,有兴趣的朋友建议看原著,真的会让你受益匪浅。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老同学作文 我们的家乡更美了作文 英语关于文化的作文 作文集模板 社会生活作文素材 摸爬叉作文 我们班的淘气包作文 我的愿望作文400字5篇 我的新学校作文开头 六一节的作文200字 防溺水优秀作文 暑假作文200字 感谢什么作文400字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 法语四级作文 以慈善为主题的作文 我的闺蜜作文400字 我为什么要努力作文 放下的作文素材 庆祖国70华诞作文 忍让作文600字 烟花作文200字 广州一日游英语作文 事的作文200字 关于动作的作文200字 用现在进行时写作文 原来是他作文 美丽的西山作文400字 韵律操比赛作文 网络利弊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