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人间正是艳阳天:湘西十八洞的故事》新书研讨会在京举行

2020-11-21 05:00:02
相关推荐

11月29日,著名作家彭学明新书《人间正是艳阳天--湖南湘西十八洞的故事》专家研讨会,在北京红楼公共藏书楼举行。

本次研讨会由南方出版传媒、中共湘西州委宣传部联合主办,广东人民出版社承办。中共湘西州委副书记、宣传部长唐湘林,南方出版传媒副总经理应中伟,湖南省人大原常委会委员、湘西自治州人大原主任刘路平,中宣部文艺局文学处处长胡友笋等领导出席。在京的著名作家、评论家三十余人和湖南基层扶贫干部共聚一堂,分享十八洞村精准扶贫先进经验,探讨文学在脱贫攻坚中所担负的使命。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湘西十八洞并提出“精准扶贫”重要论述,明确要求“不栽盆景,不搭风景”,“不能搞特殊化,但不能没有变化”,不仅要自身实现脱贫,还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脱贫经验。五年过去,人均纯收入只有1600多元、贫困率高达60%的十八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均纯收入破万,实现全面脱贫。短短五年间,十八洞人如何摆脱千百年来的“贫困基因”,实现经济和精神的蜕变与新生?

从湘西走出的作家彭学明一直关注着家乡的变化,不断回到家乡寻访,以文学的方式深情记录十八洞艰难而伟大的变化。该作在《人民文学》2017年第10期首发后,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并于今年11月由广东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

鲜活再现精准扶贫带给乡村的深刻变革

大到修路、通电、办工厂,小到开办农家乐、娶妻生子,在《人间正是艳阳天》这部书里,十八洞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精准扶贫紧密相连,作品以鲜活的事例展现精准扶贫政策在乡间村寨的具体实施,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村民自身命运的转变。

中共湘西州委副书记、宣传部长唐湘林认为,《人间正是艳阳天》讲述了十八洞村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认真落实精准扶贫重要指示,在党委政府的带领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将大山深处贫穷落后的偏远村寨逐步建设成为精准脱贫模范村的艰巨历程。村民自身命运的大转变,乡村生活的生动细节,干部群众的实干精神,党与人民的鱼水深情,以及美丽的湘西风景、淳朴的湘西民风等各个方面都在作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体现了作者鲜明的创作态度、精湛的创作功力和崇高的创作追求。

作为陪同习总书记考察十八洞村的见证人之一、十八洞村第一支书施金通,向在座各位领导、专家分享了当时的幸福画面。他觉得《人间正是艳阳天》淋漓尽致地写出了基层扶贫工作者的酸甜苦辣,为精准扶贫研究提供了宝贵的鲜活素材。如今的十八洞村,正以前所未有的崭新风貌,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成为村级精准脱贫的人类范本。

“我们到十八洞去调研,确实感觉到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最大的变化就是人的精神面貌的变化。”对此,南方出版传媒副总经理应中伟也深有感触。

在《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看来,这部书转变了基层乡村干部在老百姓心中、在文学家心中的形象,事实上这个形象就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形象,这个作用真是太大了,正是我们今天创作的责任所在。精准扶贫带来的这种巨大变化,尤其人的变化和精神的变化,正逐渐改变中国当代乡土文学的人物形象。“我的很多学生也是扶贫干部,他们经常跟我讲述一些具体的工作,让我真切感受到‘精准’的含义所在,看他们工作的细致程度,比自己家过日子还细。这些扶贫干部的形象正在进入越来越多的乡村叙事,大多是让我们很感动的正面形象。我感觉这可能是我们新时代生活和新时代文学的一个新变化的标志--我们对乡村的看法、对于乡村权力结构的看法已经有了一些质的转变。”

对人民怀有深情,写透生活内层的醇厚情味

著名评论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李炳银认为,无论是早期作品,还是这部纪实文学,都饱含着彭学明对湘西的深情爱恋。“他的笔下饱含着一种深情,带着一种非常愉快和幸福的感触在写这部书,代入感很强。”李炳银读《人间正是艳阳天》的时候,感觉到作家不是在写别人的事,不是在写“写作对象”的人生,而是就像写他的亲人一样,对他们的命运在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之后发生了什么样的改变、怎样一种改变,是发自内心的关切,这种自然而深切的感情使他的文字避免了生硬和枯燥,不会像很多作品那样留下“硬写”的痕迹,而是就像唠家常一样,娓娓道来。

“那种力气很大的、非常具有引领性的、全面的、有力量的作品我们需要,同时,美的、有感染力的作品更是我们需要的。”施战军谈到,当初看到这个作品就被打动了。随着脱贫攻坚战略的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也成为近两年文学书写的重要题材,文学界对这个题材充满期待。在视角和风格有些趋同的写作氛围中,彭学明作品中浓郁的诗意、对乡村人物关系的熟稔,以及对乡村生活和语言的生动拿捏,让人眼前一亮。他认为,在一件纪实性的长篇作品中,彭学明用了抒情式的表达,作者个人的情感加上当地干部群众的,所有人的情感凝在一起的,显得更客观、更真切、更有力,同时也更深刻。“对抒情性语体,读者很容易审美疲劳,由于这本书把具体的人和事,尤其是细小的、最普通的人和事,很确凿地放在情感的框架里,所以我们读起来一方面是生趣盎然,另一方面又深受感染。”

“里面的人物对话写得真是好,我认为比好多小说家写的人物对话都要精彩,带着作家的爱与痛。他的爱是对湘西的爱、对十八洞村的爱、对广大农民的爱,他的痛是广大乡村的苦难而生的痛,两种情感在书中都有充分的表达。”彭学明说这本书的每一个文字都是骨髓里的深情,著名评论家、总政宣传部艺术局原局长汪守德觉得这句话也表达了他阅读时的全部感受。

著名评论家、中国社科院当代文学研究所所长白烨认为,这部作品的情感之所以饱满动人,还在于作家把对家乡的爱,与对民族和国家的大爱融汇在一起,有着一种“不得不写”的创作激情,表现出了作家强烈的家国情怀和担当意识。书中说到习总书记在十八洞发表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包括交谈中问了老百姓很多很细的事,比如钱够不够花、住得怎么样,问得很细,细节很生动,非常典型地写出了今天人民跟领袖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它是这样一种一见如故,而且见了之后还会相互惦记、相互怀念的深情厚谊。更进一步说明,精准扶贫其实是领袖心里想的,也正是百姓所需要的。在这部书里,心愿和意愿之间的内在契合写得非常好,某种意义上起到了高屋建瓴的作用,淳朴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著名文艺理论家、沈阳师范大学教授贺绍俊说,这本书是一件情感特别充沛的优秀作品,有着鲜明的政治激情,浓烈的家乡亲情,诗画的文学抒情。作家通过对十八洞扶贫工作的真情讲述,看得出他对人民性的理解。其实扶贫体现的是共产党的人民性的本质问题,书中很多的细节描述,都可以归结到他对人民性的理解,共产党一切的工作都是要为人民的,是“为了”的“为”。

超越公共性写作经验,敢于在表达领域开疆辟土

因为作家对湘西大地的熟悉和深情,使得《人间正是艳阳天》对乡村社会的伦理关系、情感方式、生活细节的书写,格外打动人。

著名评论家、《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喜欢《人间正是艳阳天》文字间那种激昂的情绪,“能感觉到作家整个人的写作状态受到了题材的激发,受到家乡面貌全新变化带给自己的鼓舞。作品洋溢着浓郁的新时代气息,传递着勤劳的湘西人民为改变自身命运,勇于争取美好生活的期盼。这些只要有阳光就能开花的人,他们始终在改变落后面貌的路途上不停步。作品的画面感也特别强烈,这些美好的事情、这些可爱的人物发生在湘西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放到风物如此充沛的神奇地方,对每一位看到这本书的人,都非常有吸引力。”

研讨会上,评论家们多次谈到作家应该如何面对火热生活,投入情感,创新写作。著名评论家、原《光明日报》文艺部主任彭程指出,这部作品从题材上来说应该是在表达领域的一次开疆辟土,它扩展了作家以往的表达范围。作为第一次大篇幅对实践性很强的公共话题进行描述,这部作品对于报告文学所具有的文学性和审美品格,如何得到进一步提升,将会带来一些有益的启发。

青年评论家、《文艺报》评论部主任李云雷说,这本书让读者看到了作家对家乡的感情,也看出来他对精准扶贫政策的感情。作家在写重大题材的时候往往放不开手脚,一些矛盾的不同层面很少能够涉及到。而这本书用比较全面的眼光看待问题,并对一些人的思想弊端赋予反思,处理得非常得当。

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解放军报》文艺评论版主编傅逸尘对《人间正是艳阳天》给予充分肯定,他认为这本书代入了作家多年积累的对于故乡的情感,以及对于家乡生活的精到研究。这种研究不是说因为要写作一个题材,或者要表达一个事件,刻意地对事件本身进行研究,而是说长期以来的积淀和积累,使得他在处理这种经验、这种题材的时候,就天然地比一般意义上对于事件的梳理,更进一步更多具有表达的空间和资源。恰恰也是因为这种熟悉和了解,才能够写出事件背后的那种人情之美、人性之美、自然风物之美还有特色文化之美。他认为,这本书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写作尝试,是很难复制的报告文学续写,超越了报告文学公共性经验表达的一般叙事层面。

研讨会上,张陵、吴杰、徐坤、刘琼、王国平、刘艳等评论家也纷纷发言,褒扬《人间正是艳阳天》真实展现了这片红色热土上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时代画卷,是一部最接地气、最入人心、最有艺术感染力的新时代优秀纪实文学作品。

研讨会由南方出版传媒副总编辑、广东人民出版社社长肖风华主持。出席研讨会的还有来自湖南湘西十八洞的村民代表,以及中央电视台、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等数十家媒体。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刷新自我作文600字初中 晒晒我们班的牛人作文600字 英语四级作文万能套用模板 龟兔赛跑新编400字作文 我学会了什么作文300字 我的心爱之物作文300字 三年级暑假作文300字 我想对你说作文300字 我的乐园作文200字 袁隆平作文600字 保护环境作文400字 妈妈的爱作文600字 我的理想作文800字 可爱的小白兔作文 中考满分作文大全 关于困难的作文 关于收获的作文 牡丹花的作文 关于文明的作文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 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踏青作文 怎样写作文 声音作文 作文素材大全 我和书的故事作文400字 我的好朋友200字作文 假如我是一棵树作文 歌声嘹亮作文 令我感动的一件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