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二本院校学生的命运 是中国最基本的底色

2020-11-21 06:25:01
相关推荐

本文作者黄灯课间休息和学生在一起

“在大众化教育时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获得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但不可否认,只有少数幸运者能进入几十所光彩夺目的重点大学,更多的则只能走进数量庞大的普通二本院校。”黄灯在《我的二本学生》序言中这样说。

黄灯,大学教师,就职于广东F学院,从教15年,教过4500余名学生,在处于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的这所普通二本院校里,通过日常教学、作业辅导、导师制施行等方式,见证了无数“中国最为多数的普通年轻人”——二本学生的个体命运。

根据黄灯的了解,她的学生大多有相似的成长路径:他们出身平凡,要么来自不知名的乡村,要么从毫不起眼的城镇中走出,身后有一个打工的母亲,或一个下岗的父亲,和一排排尚未成人的兄弟姐妹,这和当下学霸“一线城市、高知父母、国际视野”的高配家庭形成了鲜明对比。

他们来到大学,完全依赖于当下高考制度提供的通道,他们的去向,更在严酷的择业竞争中,有触目可及的天花板。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精神历程将与来自更高层级大学的年轻群体一并,在市场化、成功学、工具理性明码标价的惯性中完成。急剧分化的现实语境、日渐逼仄的上升空间,二本学生中间的底层年轻人,究竟有多少冲破自身局限——社会关系、原生家庭乃至个人实际能力的可能性?这是黄灯在写作中反复强调的核心问题。

本文由一堂《大学语文》课的期末考说起。黄灯从三道作文题目出发,通过胡晓纯、李正宏、邱丹丹、潘洁敏、黄庆伟等学生的笔触,展现他们通过高考走进大学之后的状态与感受,也间接反映了城市和乡村孩子的群体差异,和中学与大学之间的教育脱钩问题。所幸,尽管夹杂着无数心酸,但这些蓬勃有力的生命仍然有非同一般的韧性,他们蕴含着巨大的能量,足以迸发出各种可能。(by 凤凰网读书)

李陀 梁鸿 贾樟柯 韩少功 特别推荐

作者黄灯在一所二本院校从教,长期的课堂教学以及课后的师生交流,使她成为这群学生成长变化的见证者。《我的二本学生》相当于她的教学札记,这里面有她15年一线教学经验的分享,对4500个学生的长期观察和长达10年的跟踪走访,也有两届班主任工作的总结思考,更有近100名学生的现身说法,是黄灯向读者描摹一群年轻人生活剪影的尝试。

为了让读者真切了解二本学生这一群体的社会性现实,在书中,黄灯做了跨越时间的、空间的、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对比,借以考察时代变化、生源地、家庭流动情况对学生就业去向和人生目标设定的影响。

书中最真切动人的,是一个个具体学生的采访日志。在这些用学生名字命名的章节中,访谈个体向读者倾吐着他们对于高考的回望、对于城市生活的生疏、对于毕业的迷茫以及对于就业的慌张。在这些倾诉中,你将了解他们彼此之间的社交距离、他们和这个社会的认识过程;他们与父母兄妹之间交流的阻畅、与故园乡土的亲疏;他们对于网络文学和游戏的认识、对于新媒体时代的适应和迷失;他们对于考公务员和考研之间的权衡,对于安稳和漂泊的抉择。还有他们对自己人生还有父母乃至国家责任的担当与跋涉。这每一个被当事人讲述出来的故事,都带着看得见的呼吸、烟尘、脚步,还有凝视。在这些极为细致和具体的生命切片中,我们看到的已经不再是二本学生,而是八五后、九零后这一批年轻人,他们所有人。他们所遇到的困惑和难题,并没有将他们彼此区分很开,反而,成为他们共享的课题。

我的二本学生(节选)文 | 黄灯

我最近一次给学生上公共课,是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给金融系2015级的学生上《大学语文》,一共四个班:1515113、1515114、1515116、1515117,共二百零二名学生。

金融系在我们学校的录取分数非常高,至少三分之一的学生超过重点线四十分才有机会录进来。对外省尤其是偏远省份,诸如云南,有些学生分数都可以上云南大学,但因为想离开父母,向往远方和沿海地区,于是便选择了广州,来到了我们学校的金融系。还有一些竞争压力大的内陆省份,诸如河南,分数在当地都可以上郑州大学的学生,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来到了我们学校。

结合多次给金融系学生上课的经验,我发现,即使对广东F学院这样一所普通的二本院校而言,因为地处一线城市广州,丰富的就业机会和发达的经济条件,还是能极大地保证金融系的优质生源。2016年11月,在同一周的课堂上,我随机统计了四个班来自重点中学的学生数量,二百零二名,除了缺课的十三人,竟然有一百六十一名来自各地的重点中学。2018年毕业季,我统计过2014级中文1416012班的生源情况,二十五个接受访问的学生中,有十六人明确告知来自当地的重点中学,八名来自地区一级的城市中学,只有一名来自县城的非重点中学,中文班重点中学的比例尚且如此之高,由此可以推断金融系的情况。

根据课程计划,《大学语文》属于考查课,采用随堂考的形式,在试卷最后的作文题中,我出了三道题任由他们选择:1.我眼中的中国教育;2.我所处的时代;3.我最感困惑的事情。

三道题大同小异。多年来,因为深感课堂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学习问题,也不是知识问题,而是无法触及一个真实群体的问题,我企图借助考试,让他们观照自己,调动与己有关的生活经验,以此了解九十年代后期出生的学生对社会、自身的认知。

期末考试,作为一次无可回避的书面表达,将成为我们师生之间最后一次有效交流,也成为我透视年轻人内心想法的一个窗口。整体而言,三道题都有人选,但选择“我最感困惑的事情”和“我眼中的中国教育”两道题的学生要多一些,这或许和他们作为受教主体所拥有的直观体验有关。

先看“我最感困惑的事情”。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城里孩子进入大学后,最大的困惑,竟然来自信息时代电子产品的泛滥。他们坦率承认,面对电子产品,诸如智能手机的渗透,进入大学后,因为失去高中老师的管制,无法控制随处可见的诱惑,很多学生在课堂上都忍不住刷机,事实上已严重影响了生活和学习。而农村的学生,尽管也难以摆脱大的环境,也受制于网络、电子产品对他们的制约,但内心深处最大的困惑,皆来自负载在家庭之上的生存挣扎。

胡晓纯作为家里的大姐,五个弟弟妹妹都在读书,父母对她的最大期待是,毕业以后赶快就业,帮助家里供弟弟的学业。她的梦想是当教师,或者考法律专业的研究生,但来自家庭的重担让她犹豫:“如果我再继续深造,必然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压力。对就业的困惑,对是否读研的困惑,一直成为我近半学期来的思考,只是始终没有合适的答案告诉我该怎么做?”

李正宏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带着两个弟弟妹妹去城里打工,将她留给爷爷奶奶。尽管她理解父母的选择是“生活所迫,无可奈何”,尽管她唯一的心愿,是“渴望父母的关爱,哪怕只是回家陪我待上一天两天,那都已经很满足了”。但多年留守岁月中深夜的偷偷哭泣,哪怕到了大学,只要有机会表达,都能让人感知到岁月并未抚平她的伤痕。

邱丹丹和李正宏的处境不同,她类似正宏笔下那个被父母带到城里打工的孩子,事实上,对丹丹而言,她最感庆幸的事是,父母没有让她成为留守儿童。她出生在潮州,很小就随家人到了广州,对于家乡的记忆,早已模糊一片,对异乡长大的城中村,却熟悉它的一街一巷,有着天然的亲切。她不会说潮州话,也不会说故乡的饶平话,她从小到大的母语,就是一口地道的白话,她喜欢自小居住的广州城,也早已将自己当作广州人。

她清晰记得父母干过的每一个工作:去工地、开服装店、当电工、当地铁保洁员。一家人借住在亲戚小小的房子里,父母坚定的信念,是通过城市的打拼,供得起两个孩子念书;丹丹最大的心愿,是通过努力,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广州人。她在借读的情况下,以高分考上大学,让父母倍感骄傲,但直到上大学,她才明白现实的尴尬,对一直隐匿的真相产生困惑,“我想全身心地融入广州这个大城市,发现还有一定困难;想融入家乡,也很困难。我这只随父母飞来广州的候鸟却一时无处停留了”。

再看“我眼中的中国教育”。意料之中,“中国教育”在学生的理解中,都停留在“应试”维度,让我惊讶的是,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面对同一话题,有不同的态度,但有相同的感受。城里出生的孩子,不少学生对应试教育深恶痛绝,刘奕晓将此比喻为“一场赌博”,“可以说,我们几乎把十八岁以前的人生都献给了高考。我们读的小学、初中和高中都是为了高考,十几年的努力和奋斗都押在了一场考试上。这或许是人生中赌得最大的一次赌博,但在我看来,这是一场不划算的赌博”。

方雪怡这样勾勒中国学生的青春时代,“以高考作为划分线,中国学生的青春时代似乎被简单粗暴地划分成了两部分,高考前,高考后。高考之前,我记得我整个人生,似乎都在为高考而活。从小学,要上重点;初中,要进实验班;高中,奥数班。人生就像一条被预设好的轨迹,我必须不能出一丝差错照着这个轨迹预演下去。否则,我就会被周围的环境所不容纳。父母的期望,老师的教导,同学之间小小的攀比,都像一块块巨石,压得我五脏六腑都疼”。

但对农村学生而言,从试卷中,我看到不少孩子充满了闯过高考的庆幸。确实,对他们而言,哪怕考上广东F学院这样的二本院校,也非常不容易。从小到大,他们几乎都是班上成绩最好的学生,能够上大学,他们发自内心珍惜高考的机遇,感谢高考的相对公平。

一个叫苏艳的女孩说,“我们受过中国教育的一代回首过去,都埋怨它,记恨它,但又不得不承认,它给了我们这些寒门学子一条走向富裕、离开贫穷的道路”。吴淑英表达得更直接,“我作为农村出生的孩子,能走入大学这个神圣的殿堂,首先要感谢的是我们的高考制度,有了高考这个相对公平的平台,我才能接受高等教育”。陈文婷坦诚,“回忆起青春,能想起的只有假期里不愿上的辅导班,黑板上永远擦不干净的数学公式,空气里的粉笔灰味道,向家长报告成绩时的惴惴不安”。但当她进入大学的课堂,洞悉现实的真相,她更多的是庆幸,“我曾经痛恨过中国教育,认为是它夺走了我的童年、少年甚至是青年的快乐时光;而今,我坐在大学的课堂里,我又无比感激它,是它,让我有了通过自己的双手,以笔为剑,拥有看到更辽阔天空的机会”。

让我感慨的是,无论来自城市还是乡村,学生对应试教育带来的残酷压力,有着完全相同的感受。他们的中学时代,过得异常辛苦,无论身体还是心理,都几乎到达极限,在“倒计时”“誓师会”的催逼下,时间观念非常强,不少学生甚至连洗澡、洗衣服、情绪不好时的哭泣都嫌浪费时间,“多考一分,干掉千人”的应试理念,杀气腾腾,深深根植在他们心中。洪添利在期末试卷中讲到了一个女生的情况,“她家庭十分困难,父母下岗,家中人口也多,一直作为班级领头羊的她在一次模拟考的挫折中,选择从教学楼三楼跳下。被送去医院后,发现她身上有很多被刀片割裂的皮肤。她醒来后,在家人和老师询问下,才知道她一直以来承受着如此之大的压力,要通过痛感来消去那巨大的压力。一个正值年华的少女,就这样被教育给压垮了”。

也正因为经受了压力过大的考试进阶,课堂上,学生们中规中矩、老成持重,很少有让人惊讶和意外的讨论、质疑发生,他们也不觉得在课堂上的讨论和质疑,应是大学生活的常态。从教十三年来,从来没有一个学生因为坚持自己的想法,和我发生过争论。他们的平和中正与我们大学时代的张扬放肆,构成了鲜明对比。没有一个孩子有过意外的表现,他们收缩起属于青春年代的触角和锋芒,逼到绝境,唯一能够下手的对象只有自己。日渐增多的暗处身影,成为我视野中无法回避的一群。

在我的大学期间,有一个插曲,尽管微不足道,却让我印象深刻,并成为我从教以后,丈量大学氛围变化的标尺。1992年下半年,大学开学不久,给我们上英语课的符老师深得学生喜欢,我一时兴起,竟然想捉弄一下她,趁下课期间,偷偷将一条纸做的假蛇,放在符老师的讲台上,以至娇小玲珑的老师吓得大惊失色,决定停课查出恶作剧者。众目睽睽之下,我满脸通红站起来,承认错误并如实相告,以喜欢老师没忍住捉弄一下为由,闹剧就像没有发生过,消息甚至都没有走出教室,不过变成了二十年后,同学们取笑我的一个笑料。

作为大众化、市场化高等教育铺开前的最后一批见证者,当初的课堂没有师生评教,老师和学生不会维权,更没有教学事故,课堂纯粹是师生间以传达知识为载体的情感交汇场所,学校更不会将小小的事件上纲上线,学生一次偶尔的出格,不会遭受来自校方的任何惩罚。“假蛇事件”后,符老师没有让我的英语成绩不及格,一切像没有发生过,而我们依然习惯娇小玲珑的她,坐在课桌上,晃动她穿着蓝色连衣裙的小腿,用清脆的声音和我们强调过去完成时。

但十几年来,从来没有一个孩子,曾经像我一样,仅仅因为难以抑制的少年天性,和老师有过一次意外的遭遇。他们早已没有我大学时代的莽撞和懵懂,他们连捉弄一下老师的兴趣和心思都消失殆尽,这恰恰是我对时代变化最为直接的感知。尽管现在回忆起来,因为自己的幼稚,惊吓过英语老师,但不得不承认,我之所以敢放肆,恰恰来自一个十八岁的年轻人,当时的闲散和放松心态。尽管就读的是一所地方院校,但我不用担心找工作(当年大学生还包分配),不用担心生活费(每个月国家有生活补贴),也不用费尽心机的争排名和奖学金(这些因素不会影响学生的前途),更不用为了毕业简历的光鲜去修第二学历、考无数的证件,当然,更不知“买房”为何物(当初都是单位福利分房)。

但现在,坐在我台下的学生,是一群通过更为严苛的应试,经过无数次的分数、排名、竞争,以及为了增强竞争力,无数次地接受补习班的孩子。进到大学校园的第一天,还来不及排解中学时代内心的淤积,就被告知就业的压力、买房的压力、竞争的压力。从记事起,无形的、细密的重荷就负载在他们身上,早已将他们裁剪得规规整整,难以在生活中找到泄漏狡黠的契机。

中学时期的老师、家长,总认为通过各种手段,将孩子送到大学就万事大吉,但中学教育的后果,大学老师才有更直接的感知。我在具体的课堂中,充分感受到教育像一场慢性炎症,中小学时代服下的猛药、抗生素、激素,到大学时代,终于结下了漠然、无所谓、不思考、不主动的恶果。学生内心的疲惫和大学时代的严苛压力,成为他们精神生活的底色。作为中学教育后续阶段的见证者,我目睹孩子们被牵引成长过程中的状态,对此有着深切感受,但家长对此并不知情,中学老师在应试目标的逼迫下,也无法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负更多责任。在疯狂的追逐中,没有人可以容忍孩子的失败,现实强化的高校分层,学生也不容许自己失败。孩子们的个性、天性和生命活力,被磨灭得无影无踪,他们的面目越来越相似,早已成为工厂的标准化构件。

以前,我总认为现在的孩子娇气、不能吃苦,但随着交往的深入,我发现他们不仅能吃苦(高中学生的睡眠很少超过八小时),也能接受竞争,更不害怕应试。有一次上课,我突然头昏,一个女生很熟练地拿出一盒虎牌清凉油给我,我望着已接近瓶底的东西感觉奇怪,这种记忆中只有八十岁的外公头疼脑热时才使用的物品,竟成为我台下学生的标配。一个男生看出了我的迟疑,立即补充,“老师,我们高三就是靠虎牌清凉油走过来的”。

让我痛心的是,学生付出那么多,到了大学,依然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下面是他们在试卷中对自己状态的描述:

“不明不白地进入教室,不明不白地接受着对于他们而言,无论是将来,还是现在的生活中,都可能完全用不到的知识。”

“脑子里,仅仅只有一个想法,考出好成绩。”

“只有对学习的厌恶和对生活枯燥的无奈。”

“讲起高考,很多人包括我在内,都会想起那成堆试卷与书的高三。”

“把高考当作生活唯一目标,把考试名次当作成功与否的标准。”

“只在乎能做多少分而不在乎学了什么。”

“学生们像一个个产品整齐地排列在教室里,也就是我所讲的流水线上。”

“我们这一代人,尤其在‘九零后’身上,‘催熟’机制的成长方式表现得很明显。”

一次集中的试卷批阅,我第一次感受到学生大汗淋漓、牢骚满腹地和我说着心里话。他们仿佛忘记了,笔下的文字来自他们一次无可逃避的期末考卷,而我像一个判官,面对孩子们的倾诉,竟然哑口无言。期末开考,意味着我已不再拥有机会,和他们在课堂上讨论这些问题。

我想起小小的潘洁敏,幼稚单纯的脸庞,却有着对社会秘密的洞悉,“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拼爹的时代。不管你平时多么懒散碌碌无为,只要你爸强硬,还是职位一路直上。不管你干了什么错事,你爸帮你搞定。不管你想要什么,你爸都可以帮你拿到送到你手上。要是你没有后台,那你就作好拼搏个十几年的准备再说”。

我还想起课堂上沉默不语的黄庆伟,在《我悲哀地看着这个时代》中,他给出了如下断语,“乌云已经酝酿着危机,雷鸣电闪而人们视而不见,暴雨将至,没人能幸免于难”。

我希冀这是课堂上,他们掩饰的叛逆,在纸上的翻滚,这些稚嫩的青春身姿,终于在考卷中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一次普通的期末考试,不过如一面一晃而过的镜子。

◎ 来源:人民文学出版社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励志英语作文 大象的作文 高铁作文 节气作文 英语作文通知 人生作文600字 议论文800字作文 作文素材600字 写快乐的作文 作文四百字左右 故事里的故事作文 作文踏青 魔方作文 影评作文 作文二年级上册 难忘的一次作文 温暖作文600 作文大全600 滑板作文 四百字左右作文 高考作文英语 芒果作文 作文400字以上 石榴作文 写篇作文 德语作文 生气了作文 作文争吵 作文美丽的风景 时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