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快消费时代的慢工夫

2020-11-21 06:50:01
相关推荐

本文头图 | 视觉中国

这是一个越来越浮躁的时代,我们每天被快节奏的信息挤压,焦虑、崩溃的情绪时刻扑面而来,如何在这样的时代真正“把有限的生命花费在美好的事物上”,成为我们时常思考却找不到答案的问题。

虎嗅联合掌上生活App,对话六位独具生活态度的先锋人物,讲述他们的选择、坚守、创造和改变。理想的生活方式有一万种,在这里,或许就有你想要的答案。

地理被星球研究所带火了。在这之前,谁也没想到好看的地理科普文章还能这么写。一时之间甚至形成一种以地理为主线的文风,尤其是在美食和旅游两个领域,却是谁也没模仿出星球研究所的内核,形似神不似。

2016年11月,星球研究所正式成立的同月,文章《登上珠峰,你究竟会看到什么》获得300万+的阅读,在流量红利衰微之际,创造了一个出生即破圈的奇迹。而且不是昙花一现的,就在两个多月前,一篇《什么是武汉》阅读量超过千万。这很神奇。

“之前我们是在一个顶层的复式层办公,二十二层高的视野非常好,能够看到很远的风景,位置又刚好在西南角,每天都能看到很壮观的夕阳景色。”随着团队的不断扩大和人员的不断增加,星球研究所也搬到了一个更好的创作环境中,就在刚搬家不久的新办公区,虎嗅见到了耿华军和星球研究所的创作者们。他们以“一群国家地理控”自居,专注于用独特视角解读江河湖海、山川宇宙,简单的自我介绍也将他们的价值观表达得一清二楚。

“探索世界的欲望是人的天性,”耿华军在接受虎嗅采访时谈到,“一个人的境界是由他的认知差异所决定的,而对世界的认识,可能是人提高认知的一个入口和起点。”在这样的初心下创办的星球研究所像一颗新芽,在这片杂芜的新媒体土壤中,开始小心翼翼地冒头。

越是快时代,越要下慢工夫

看似高歌猛进、来势汹汹,但仔细一算,成立3年来,星球研究所平台发布的文章总共才100多篇。在流量变现分秒必争、周更日更恨不得一日三更的自媒体圈,星球团队的更新速度岂曰佛系,简直龟速:一月三更。

因为十天一篇的速度,星球的后台常常被催更的粉丝疯狂留言,然而在耿华军看来,慢工出细活儿才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而且按照耿华军的“内容方法论”,要做到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文章水平,一个月都算非常紧的了。

“因为我们的文章不同于旅行类游记,”耿华军说,“一般的游记局限于作者本人的视野,但星球不同。”在创办星球之初,他阅遍了当时所有与探索世界相关的公众号,发现表达方式几乎都是以个人经历为主的游记,有用的信息夹杂在个人经历之间,降低了阅读者获取信息的效率。 ”所以耿华军选择换一个视角,“星球研究所选择地理的角度入手,地理与经济、文化、生活等等每个方面都产生关联,且是永远有用的,我们希望用一篇文章能把一个地方讲透。”

这样一来,研究能力就成为星球平台的创作者最核心的能力。“一个创作者只有足够的输入,才能输出。”耿华军笃定地说,“比如我们找资料有一个原则,叫穷尽原则,就是这个领域中全部有价值的资料你都要捞出来看。”

在星球的办公空间里,有整整一面墙都做成了书架,上面陈列着密密麻麻的书籍,地理、地质、考古、历史、建筑、设计等等,从大部头的学术典籍到热门畅销书,林林总总,像一个小型图书馆,一个“学习型组织”的样貌被清晰地勾勒出来。

除了研究之外,选题、写作、跨学科融合能力和审美都是生产好内容的必备条件。“这考验一个人的视野,”耿华军说道,“一个人的视野再宽阔,都是不够的,此时就要依靠集体智慧。”谈及《什么是xx》城市系列的创作,每篇都吸引了一众当地人的共鸣,耿华军说,城市系列之所以能火,可能跟接地气关系很大,我们研究大量资料,也紧密结合当地人的感受。拿武汉来说,访谈了大量的武汉人,而且星球团队中就有四个在武汉生活或上学的人,他们如何看待自己生活的城市,那种直观的感受是资料无法提供的。

但这只是必要非充分条件,“有些人也在一个地方生活了十几年、几十年,但他还是无法深刻描述它。”所以,如何表达、如何将跨学科的知识点融会贯通,更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读者是没有学科概念的,所以你既要保持你的专业性,又必须学会跨学科陈述。”

“地理特别能给人宏大感,不管是时间的跨度,还是空间的尺度。怎么抓住这个宏大感,让它和非常小尺度的个体去发生联系,我觉得这是我们区别于一般旅行类文章的核心差异。”耿华军最后说道。

星球成功的背后:时代和人群的变化

创业之初,耿华军曾经反复问自己一个问题:人们热爱旅游,但人们是否同样热爱地理?他担心地理会给人疏离感、学术感。但一路走下来,耿华军欣喜地看到了市场的反馈,也印证了他“以慢打快”招法的有效性。然而,除了团队的倾尽全力之外,星球爆火的背后,更反映出时代和人群的变化。

随着代际变迁、经济发展,信息量密集的深度内容成为时间更加宝贵的城市中产人群的刚需:走马观花式的肤浅阅读,对他们而言就是浪费时间,他们更加相信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信息的提供者,也愿意为这样的增值服务买单。

据耿华军介绍,星球研究所目前200万粉丝当中,27-35岁左右的一二线城市新中产占了绝大多数,“这些群体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和阅历,形成了自己的判断和辨别。对于真正好的东西,他们也有消费能力。”地理本质上是对世界的认知,他们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而星球研究所会起到窗口的作用。

耿华军告诉虎嗅,星球研究所在稳定的产出和运营之下,已经展开了有选择的商业化尝试。“有了稳定的经济基础,整个团队才能真正专注的探索世界极致,这是物质和精神的平衡,但商业化不会改变星球原本的品质和节奏。”

今年9月,星球研究所联合人民网、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一起推出了本国民地理书——《这里是中国》,从自然荒原到人间烟火,让大家回归到地理最初的本质来认识中国,一个月内就已经连续加印7次。

而在线上内容传播方面,星球研究所也开始尝试通过不同渠道寻找更多的受众。其中就包括今年9月刚刚成立的一个新平台,掌上生活App的“今日发现“。掌上生活累计用户超过8000万,其中有75%与星球研究所用户的年龄相匹配,这一比例还在不断扩大。精挑细选的头部优质内容,与当前内容市场上一切仅为流量的准则做着差异化竞争。

对未来的年轻人来说,他们在不断重构自己的物理生活空间的同时,也在重构自己认知触达世界的窗口,把有限的青春花费在自己觉得美好的事物上,引导出未知的、更好的自我。

好内容依然有效,并且稀缺。掌上生活做的与星球研究所坚持的像榫卯一样契合,一个是好内容的发掘者,一个是好内容的生产者。类似这样的平台,才是真正打动他们内心,从而获得持久忠诚度的唯一入口。

在新人群的新需求之下,一切急于变现的生意,或许都不会拥有长久的未来。星球研究所和掌上生活对自己在做的事情的定位都在同一个逻辑下。耿华军说,“我们本身就不是个流量生意的逻辑,这件事本质上是个品牌生意。”相对于其他项目来讲,星球研究所是慢的,一年生产一百篇文章和四五十篇文章相比,前者并不一定能够增加我的品牌价值。”

2018年以来,星球研究所被中国科协、人民日报等国家队认可,耿华军说,“很显然,大家都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在中文领域,一定会出现类似BBC纪录片、美国国家地理这样的自然科技、泛地理类的好内容平台。我们之前是一个空白,我觉得他们可能在我们身上看到了希望。”

“我有一个梦想,我希望:有一天,要将中国的雪山看遍;有一天,要将中国的山河看遍;有一天,要将中国的城市看遍……不仅仅是看遍,我更希望能认知它们,同时能将这种认知转化为文字,让更多人喜爱它们。“这是耿华军写在《这里是中国》卷首的序,“希望有一天,我们能阅尽中国的方方面面,实现不可能实现的理想。”我想,这些人想做的不仅仅是传递理想,更是在传递探索的力量。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给男朋友的小作文 春节作文的结尾 自信作文600字 春节作文500 作文封面 春作文 作文700字 作文爱 爱作文 作文的英语 坚持的力量作文600字 作文稿纸模板a4打印 开心的一天作文300字 我的寒假计划英语作文 我想对你说作文600字 假期生活作文600字 有什么真好作文 元宵节习俗作文 英语作文100字左右 跨越作文600字 写物作文400字 寒假作文600字 大年初一的作文 我的乐园400字作文 写烟花的作文 叙事作文500字 放假了作文 扫地作文 300字作文三年级 环保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