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刘慈欣访谈录(上):《三体》创作与修改秘闻

2020-11-21 07:35:01
相关推荐

▲ 2016年7月10日,在山西太原,呆子刀和刘慈欣展开了一场深度的对话。

【呆子刀系列访谈提要】

《三体》中著名的三星到底在哪里?原稿为何被修改?新版《三体》到底修改了什么?为什么修改?《三体》有什么漏洞?《三体》是怎么火起来的?

刘慈欣如何看待宇宙中的丛林法则?刘慈欣为何喜欢写木星?刘慈欣如何评价霍金的“突破摄星”计划?刘慈欣为何去跑去贵州群山之中考察“天眼”?《三体》红岸工程跟贵州FAST工程有何关系?FAST工程有没有搜索外星人计划?

刘慈欣算是“学霸”吗?娘子关电厂关闭的对《三体》是否有影响?《三体》3男女主角云天明初恋程心的地方又什么故事?

《带上他的眼睛》写法为何从AI变成了VR?《乡村教师》编辑修改不符合刘慈欣原意?

【正文】

凡有井水处,皆有人谈《三体》,但刘慈欣是谁?读者充满一种神秘感。

如今,《三体》已经成为了企业、商业必读书,不过他很不愿意出席各种商业活动,尤其不愿意谈大家常说的“升维”,“降维”。

刘慈欣没有微信,他与外界联系主要是通过电话和电子邮箱。他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处在太行山群山之中,但他并不是深山隐士。

刘慈欣的神秘并非他刻意制造,而是他生活的独特环境和他的一些思想观念所致。

他认为作家应该远远躲在作品背后,不要过多的走向前台喋喋不休地去说。多说一句话,多一个诠释,就堵死读者一条想象的道路。

2016年7月10日,在山西太原,笔者和刘慈欣展开了一场深度的对话。

刘慈欣敞开心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展现了一个真实的、立体的刘慈欣。

最近,收入刘慈欣访谈的新书《儿女正当好年华》(书名取自上世纪50年代一部反映山西吕梁地区的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中一部插曲歌词)即将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一条财经“从今日起,将分上中下陆续刊发近3万字的刘慈欣访谈录。

《儿女正当好年华》收入的刘慈欣访谈有大量删节,“一条财经“刊发的刘慈欣访谈录是全本。

▲国家天文台射电望远镜阵列基地。

云天明初恋程心的地方有一段故事

李召:《三体3·死神永生》里面,云天明讲了三个故事,其实是一个寓言,里面说到一个“无故事王国”。有的人说,作家把故事写得很精彩,但他本人往往并没有故事。我也查了很多您的资料,好像也不是这样的。

刘慈欣:您是说我的故事吗?

李召:对,我的意思是想了解《三体》故事背后创作者的故事,先从您的父亲说起吧,据我查阅的资料,其实也是一部精彩的“奥德修斯漫游记”(注:奥德修斯Odyssey是古希腊荷马史诗《奥德赛》的主角,刘慈欣非常欣赏的一部小说是阿瑟·克拉克的小说《2001: A Space Odyssey》,这部书现在翻译成《太空漫游2001》,没有将Odyssey这个典故的味道体现出来)。您的父亲应该是出生在信阳的罗山县,他是1942年出去的吗?

刘慈欣:是,1942年河南大饥荒很多人都出去了。

李召:现在有一部电影叫《一九四二》吗,就是以那段历史做背景的。

刘慈欣:对,那时候出去就当兵呗,也没别的活路。

李召:后来您父亲怎么到了北京呢?

刘慈欣:转业,他是初中毕业,那时候在部队里也算是知识分子了。我家其实也有一定的曲折,一般我不愿意谈这个东西。

李召:我查到的资料,您3岁就离开了北京,但我看到您小说里也经常写到北京,比如说《三体3·死神永生》里面的云天明,在大学的一次郊游中暗恋上程心,第一次跟陈心坐在一起,第一次说话,就是在密云水库,您去过那个地方吗?

刘慈欣:去过,我去密云水库是为了往黑龙潭那边走,去射电望远镜天文观察基地。国家天文台在那里有一个很大的射电望远镜。但是它建成很早,后来基本上废掉了,没有什么成果。北京市内电磁干扰太多。前几天(2016年7月3日)我还去看了贵州FAST工程的射电望远镜。

▲2016年7月3日拍摄的主体工程完成后的FAST全景。

红岸工程跟FAST工程不一样

李召:我已经从网上知道了,还把您在现场的资料图片保存下来了,您在贵州平塘县的大窝凼FAST工程,网上有您在现场的照片。是他们请您过去的吧?

刘慈欣:对,中科院。大窝凼那个地方,不能用手机,不能用电,方圆50公里的村民都迁走了。我还跟人开玩笑,说这个地方适合开发孕妇度假村项目,因为绝对没有辐射。

李召:哈哈,您写《三体》小说的红岸工程时,知不知道贵州大窝凼射电望远镜的事情?还是只是巧合?

刘慈欣:以前不知道,红岸工程跟FAST工程没有什么共同之处啊。红岸工程是一个发射的工程,大窝凼FAST工程不能发射,只能接收。而且红岸工程是可以随便变换方向的,贵州的这个它没法转换方向。

李召:它是固定的“大锅”,一块一块固定在那里——估计可以够十万人一起涮火锅了!

刘慈欣:哈哈,地球转到哪,它就指到哪。

▲2016年7月3日,刘慈欣在FAST工程现场参观。

FAST工程有没有搜索外星人计划?

李召:FAST工程被新闻报道称为“天眼”,主要是监听到宇宙中微弱的射电信号。有一个科学家介绍FAST工程有几个目的,其中有一个是巡视宇宙中的中性氢,寻找暗物质、暗能量之类的,这是《三体》的主题。当然这些对于公众来说比较遥远,但是提到外星人大家都会感兴趣。

刘慈欣:对,这个项目主要是进行自然科学方面的研究,宇宙学、天文学,您说的这种寻找外星文明只是很靠后的一个项目。

李召:据说已经有搜索外星人的国际组织(SETI计划)打算与FAST工程合作,一起寻找外星人,这有可能吗?

刘慈欣:搜索外星生命主要分为两大块,一个是搜索外星生命,这个和自然科学界的比较近,就是看看外星上、宇宙中是不是有适合生命存在的世界;第二个比较科幻,搜索外星文明,就要看宇宙中有没有和我们一样智慧文明的世界。这个项目就是您说的SETI做的,它的研究其实很简单,就是研究宇宙间的电波是否包含这种信息。这两个研究方法差异巨大,但是搜索外星文明,FAST工程目前没有这项目。

▲旅行者2号拍摄的木卫二高分辨率图片。

“鱼”就是外星生命一种隐喻

李召:但是有一个任务可能跟您的小说有关,就是要说搜索脉冲信息,观测脉冲星。

刘慈欣:脉冲星和外星生命没有关系。

李召:跟您的另一本小说《超新星纪元》有关,超新星爆发,是导致13岁以上地球人集体死亡的原因。好像您的很多小说都涉及超新星爆发这个题材。其实说到寻找外星生命,最近有两个事情有关,一个是贵州FAST工程,还有一个“朱诺”号探测木星。

刘慈欣:对。

李召:朱诺号(Juno,罗马神话天神朱庇特Jupiter的妻子,木星英文就是Jupiter,朱庇特施展法力用云雾遮住自己,但是朱诺却能看透这些云雾,所以探测器命名为Juno)于2011年8月5日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在历经五年、长达28亿公里的太空飞行后,于2016年7月4日(美国独立240周年纪念日)进入绕木星轨道。这次探测应该是离木星最近了,您的小说里对木星写得特别多。

刘慈欣:木星是一个比较神奇的系统,因为太阳系里面含水量最多的星球不是地球,而是木卫二,而且太阳系最可能出现生命的地方也不是火星,也是在木卫二上(注:据2016年10月10日新华社消息,刘慈欣、郎平、姚明等11位社会文化艺术名人将为中国火星探测工程名称和图形标识全球征集活动宣传推广工作代言,这是中国重大科技工程首次启用形象大使。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计划于2020年在海南文昌发射场,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将火星探测器直接送入地火转移轨道,这是探月工程之后我国深空探测又一重大科技工程)。

李召:对,我看到,在阿瑟·克拉克(Arthur C. Clarke)的小说《太空漫游2001》里,“发现一号”太空船经过欧罗巴星(Europa)。

刘慈欣:欧罗巴也就是木卫二。

李召:我还看到一个消息,中国也提出了木星系统探测计划(《2016—2030年空间科学规划研究报告》),目标包括研究木星磁层结构,木卫二大气模型,木卫二表面冰层形貌及厚度。据说,木卫二里面有海洋……

刘慈欣:对,木卫二有海洋,有冰,被厚厚的冰层覆盖的海洋,那里面可能有生命。

李召:《三体》写到在四维空间的碎片,蓝色空间号派出关一凡等三人进入四维空间,里面提到人与“魔戒”对话,“魔戒”反复提到“鱼”,“把海弄干的鱼”,那个“鱼”应该是一种隐喻,“鱼”就是宇宙中的生命吧?

刘慈欣:鱼就是外星生命。

▲霍金参加“突破摄星”计划发布会。

霍金“突破摄星”计划更像科幻不是科学

李召:你在《三体》里提到黑暗森林法则,按照这个法则,外星文明有可能对地球文明造成伤害,人类不应该向外星文明暴露自己的存在,当然这不一定就是您本人的真实观点,或者说只是小说内在结构的需要。很有意思的是,2010年,也就是三体全部出版那一年,英国物理学家、《时间简史》作者霍金也发表言论称,对于外星文明人类要做的不是积极尝试接触他们,而是应该尽量避免。

刘慈欣:对,这是很自然的一个观点,不需要多深刻的思想,只要有常识的人,都会想到这个。

李召:比较意外的是,霍金说要避免接触外星文明,但是2016年4月份的时候,霍金跟一帮人提出了一个寻找外星文明的“突破摄星”计划,准备发射一种卫星,目的地就是《三体》里面三体文明所在地——半人马座α星。既然说不要打扰外星文明,为什么又要提出这样的计划呢?

刘慈欣:我个人的看法,人类现有的技术水平距离那个计划还差一个层次,那个计划(“突破摄星”计划)属于科幻范围,不属于工程技术范围,我们现有的技术水平根本达不到这个层次,所以霍金他们炒作这个计划的目的是什么我不清楚,但我相信他有别的目的,不是真正的为了去半人马座。

▲半人马座A。

最初写《三体》时并没说三星在半人马座

李召:《三体》里面写到,半人马座α星的三颗恒星运动规律很混乱,里面有恒纪元、乱纪元之类的,据我了解,半人马座α星的两颗恒星(A星和B星)是互为中心在旋转,其实是有规律的。

刘慈欣:《三体》这本书写作时根本没有说这三颗星是半人马座,它是一个想象出来的东西,真实的半人马座不是小说写的那个样子。

李召:实际上,半人马座α星的三颗恒星运动还是有规律的,包括您另外一本书中《流浪地球》说的,地球流浪的目的地——比邻星,也就是半人马座α星的C星,是一颗白矮星。2012年,美国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的研究人员宣布,在半人马座α星B附近可能存在一颗质量与地球相近的行星。如果是真的,那就是三体人生活的三体星球了。然而,2015年11月,NASA外星行星科学研究所残忍地把三体人的老巢给端了!他们从“太阳系外行星数据库”中踢掉了一批无法证实真正存在的行星,三体行星不幸中枪。

刘慈欣:其实我当时写《三体》的时候没有说那三颗星是半人马座,那是后来编辑改的,说是有点根据,因为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嘛。

▲朱诺号近距离飞掠木星2小时后拍下的木星北极区域。

宇宙丛林法则是根据小说情节安排的

李召:《三体》中您写了宇宙中的丛林法则,一个文明为了生存总是千万百计想消灭另外一个文明。您另外的小说其实也有写到,比如说您的短篇小说《乡村教师》中,就不是一种丛林法则了,而是另外一种道德法则,对高级文明会存在一种尊重。外星文明(银河系碳基联邦)会对人类文明的等级进行分类,高级文明(5B)的会留下来,没有达到一个层级的就毁灭。

刘慈欣:对,我觉得有各种可能性吧,没有把它当成一个科学的结论。科幻小说就是把各种可能排列出来,至于哪种可能是真,哪种可能是假的,不是我们能判断得了的,那是科学的任务。

李召:也就是说,您这些安排更重要的是根据小说情节去安排。

刘慈欣:对。

李召:《乡村教师》那部小说是结果出人意料,开始以为是现实主义小说,没想到是浪漫主义小说,读完之后就像一首凄美绝伦的诗歌,一个贫穷的乡村教师和他的几个学生竟然在无意之中拯救了地球,拯救了人类。您可能觉得有人只看开头会打瞌睡,所以故意在前面写了一个“附言”,大意是:您要注意啊,不要被开头所迷惑,结果可能不是这样的。

刘慈欣:“附言”其实是编辑写的。

李召:哦,原来不是您写的?我读的时候也觉得很奇怪,您为什么要”剧透”呢?

刘慈欣:“附言”不是我写的。

▲吴霁虹解析人工智能商业模式的新书《未来地图》。

《带上他的眼睛》从AI变成了VR

李召:《带上她的眼睛》是您第一篇获奖小说,感人至深,非常完美。一开始我本来以为您要写“我仰望星空,她俯瞰大地”,这已经很牛了,没想到剧情反转,竟然是她驾驶落日号“在地心漫游”。您的小说总是给人一种感觉,完全出人意料,猜不到结果。这篇小说写得很早,好像是1999年发表的。

刘慈欣:其实那篇小说写作比发表的时间要早得多,是高中的时候写的。

李召:高中时候写的?这也出人意料!

刘慈欣:对,后来稍微改了改。最初小说是写男主人公在草原上遇见了一个女孩,挺漂亮的,其实是一个机器人,但他开始不知道。这个机器人通过中微子被一个人控制的,通过各种感官控制的,后来变成了现在这种虚拟现实的写法。

李召:从人工智能(AI)变成了虚拟现实(VR)。您在1999年出版的《带上她的眼睛》就已经用上了现在比较火的这些概念!现在是一个产业的亮点,投资的风口,您的小说有先见之明啊。

刘慈欣: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概念早就有了。我写的时候没想过这些事情。这是实话,没想过,我不是神,我只是一个科幻写手而已,不要把我看成是学者,更不要把我看成是科学家。

刚到邯郸上大学那年就碰上球状闪电

李召:除了《三体》之外,《球状闪电》是我最喜欢的长篇小说,非常好看,一开始就非常吸引人。

刘慈欣:这个写得也比较早。

李召:您这部小说是不是有很多的版本,做了很多修改?

刘慈欣:改动很少,我的书都很少修改,除了编辑让你改,那是没办法。我很多年前看见过一次球状闪电,然后想起来就写了,很早了。

李召:对,我看到您在后记写到,您当时在邯郸,那是1981年夏季?

刘慈欣:对,看到球状闪电是1981年,但写的时间要晚。

李召:1981年您刚上大学?

刘慈欣:对,是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我上大学时在邯郸,现在搬到郑州了,改名叫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李召:您在后记里面写的是在中华路,我查了一下,现在是另外一个学校——河北工程大学。

刘慈欣:对。

我写小说不会把自己带入里面去

李召:您在大学里面算是“学霸”吗?

刘慈欣:不算,我学习中等,不是太好。无论在中学还是大学都是中等水平。

李召:您大学是学的水电专业?

刘慈欣:水电工程。

李召:后来您是在娘子关电厂做的计算机这块,程序这块?

刘慈欣:对,计算机,也算在电力这一块,不算改行。

李召:在《球状闪电》里面,您虚拟了一个大学生生活,应该不算大学经历的写实。

刘慈欣:哦,那跟我的大学没关系,我写小说不会把自己带入里面去。

李召:您大学毕业,是属于分配?

刘慈欣:对,国家分配的。

李召:自己没得选择?

刘慈欣:也不是完全没得选择,但选择不多,在有限范围内有一定选择。

▲刘慈欣资料图片。

《地火》与我在矿上的经历有关

李召:从查了资料,您是1999年开始发表小说,但有资料显示您1978年就开始写作了。刚才您也提到高中开始写作《带上她的眼睛》。

刘慈欣:对,零零星星的,那时候没有集中精力去写。

李召:当时写的内容您还记得吗?1978年,相当于改革开放初期了。

刘慈欣:记得是写过一些东西,像《带上她的眼睛》《地火》就是那个时期写的。

李召:《地火》这篇文章,您是带着深厚感情的,这可能跟您的经历有关,当时您是在阳泉?

刘慈欣:对。

李召:《地火》其实应该是您生活经历的自我写照,包括您父亲在阳泉的生活。

刘慈欣:也不全是,我是在矿上,但不全是我的经历。

李召:陈立夫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学习采矿,曾遇到矿难。《地火》的色调是很灰暗的,这是一种真实写照吗?您父亲是阳泉三矿的技工,他需要下矿吗?

刘慈欣:需要啊。我父亲不是技术工人,他就是普通矿工。

李召:您自己下过矿没有?

刘慈欣:下过。我是在矿上长大的。

李召:《地火》2000年面世的时候,乌鲁木齐硫磺沟“地火”已经燃了一百多年,就在当年国家决定扑灭“百年地火”,在2003年终于把火灭了。阳泉也有煤矿“地火”现象吗?

刘慈欣:山西就有地火,在宁武。

李召:那《地火》算是写实了,您见过地火?

刘慈欣:我在新疆见过。

李召:阳泉其实就是一个大社会,里面什么都有,企业、医院、教育,您的教育基本上也是在这里完成的。

刘慈欣:我上高中不是在矿上,高中就到了阳泉市里,是阳泉市一中。

小学是在矿上上的。

李召:矿上教学质量还可以吧?

刘慈欣:一般吧。

李召:因为阳泉在全国是很出名的,我记得我们当时学地理,不是要高考吗?还要学阳泉煤矿之类,阳泉的煤在全国是很出名的,而且当时娘子关电厂还是全国最大的电厂,是有一段光荣历史的。。

刘慈欣:对,曾经是,但后来就不是了,后来小了。

《太原诅咒》为何又改成了《太原之恋》?

李召:《地火》中主角的名字叫“刘欣”,不过您小说似乎唯一出现真实名字的只有《太原诅咒》。

刘慈欣:这是游戏之作。

李召:但我觉得挺好的,我个人挺欣赏的,这篇小说写的时候放得很开,因为您亲自“出演”,我看网上有评论说,您写这篇小说是不是对太原有什么不满之类的啊?

刘慈欣:我不喜欢太原,这是实话。

李召:这篇小说有两个名字,另外一个叫《太原之恋》。

刘慈欣:名字后来是编辑改的。

李召:您本来的名字叫什么呢?

刘慈欣:《太原诅咒》。

李召:我看网上又改成了《太原之恋》,是不是为了“河蟹”?

刘慈欣:对。

李召:原来如此。那您对阳泉是什么感受呢?

刘慈欣:没感觉。这些地方只是我生活过的地方而已,我从来没把这些地方当做我的家乡。没有什么感觉,我也不是山西人。

▲刘慈欣《三体》写到“骨头扔向空中,一下子变成了宇宙飞船”源于《2001太空漫游》小说和电影。

《2001太空漫游》对我影响很大

李召:对,您是河南罗山人。但主要生活还是在阳泉吧?初中、小学都在阳泉。您最早读的科幻读物是什么?

刘慈欣:像凡尔纳、威尔斯的作品,上世纪50年代出的,繁体字,还有50年代苏联的科幻小说。

李召:要说影响的话,这本书(克拉克《2001太空漫游》)对您影响大?还是像凡尔纳等其他的人?

刘慈欣:这本书影响很大。《2001太空漫游》是在科幻文学中对我影响最大的作品。

李召:您的小说里面有很多向它(指库布里克导演《2001太空漫游》电影)致敬的地方,《三体》里面有一句写到:骨头扔向空中,一下子变成了宇宙飞船。

刘慈欣:是。

李召:我看了那部电影,其实那个骨头抛向空中的镜头,从空中的骨头转换到太空,第一个出现的,并不是太空飞船,其实是像核武器之类的的太空武器,您有没有注意?

刘慈欣:我也忘了,没注意。

李召:我还专门找出那部电影来看了。我开始也没注意,觉得很自然,镜头马上就转向一个圆盘的宇宙飞船(类似现在的空间站)。后来我看一个影评提到这一点,又仔细看了一下,最开始出现的跟骨头形似的太空飞行器可能还真是核武器。

刘慈欣:哈哈,是吗?

李召:嗯,其实《2001太空漫游》这本书结尾的时候写到,“星孩”(Star Child)也摧毁了一个核武器,在地球外太空。

刘慈欣:对。

娘子关电厂关闭的对小说是否有影响?

李召:因为《三体》小说,外面的人有一种印象,好像您的生活是在天空上的,但是人是生活在地球上的,地球上的生活肯定会影响天上的生活。我在网上还看了您在娘子关电厂的两篇论文,说实话我还没看懂,太专业了。娘子关电厂对您的创作有影响吗?

刘慈欣:一个人的创作,表现出来的不一定是他生活的总和。从一方面说,这是生活,对创作肯定会有影响,但从科幻的角度来讲,有意识的影响肯定是没有的。它的影响可能是通过一个比较深层的渠道反映出来的,不是像您读书是有意识的影响,直接影响是没有的,毕竟日常生活跟科幻是有一定距离的。

李召:我查了一下您小说《三体》发表的时间,2006年发表的第一部,2008年第二部发表,娘子关电厂是2009年关闭的,2010年《三体》第三部发表。网上有评论说,您后面两部小说的色调在以前的基调上有所变化。情感的因素影响到创作,这个说法是不是夸张了一点?

刘慈欣:第三部一开始就是已经想好了的。在娘子关电厂关闭之前就已经有这个想法了,只不过从出版商的角度出发,是不是要写后面的,得看前面这本小说的市场销量怎么样,如果市场销量不好,就没有后边了。

李召:哦,那可能是夸张了。网上有的说,您的第三部有可能是写不出来的,就是说不准备往下写了。

刘慈欣:不准备往下写是因为第二部销量不好,销量不好,出版方就不会出您的书了,这个是很简单的事。

大家解读的东西我写作时根本没想过

李召:我自己的直觉,其实您这个小说真正引起关注的还是第二部。

刘慈欣:是第三部。

李召:我看网上,不管是做企业,经济界的,做IT的,所有人都在谈《三体》,为什么呢,其实最核心的就是里面提出的“维度”这个概念,“高维”、低维”,都在谈这个概念。

刘慈欣:我没往这方面去想。

李召:是吧?这其实是一个很意外的。

刘慈欣:很遗憾啊,他们想的比我多。这是好多写小说的,特别是这种类型文学的人,很尴尬的一个局面。当然您说这些实话会让大家都很尴尬,但是我不得不说实话,就是说,大家从我的小说里解读出来的这些东西,跟您刚才说的,什么企业家呀,什么互联网大佬解读出来的东西,在我写的时候压根儿就没往那里想。

李召:您就完全没有想到这种解读?

刘慈欣:这是实话。

《三体》的成功并没有带动其他科幻作品的销售

李召:您的书各种版本基本我都买了一套,最新的《三体》典藏版也订了两套,我觉得新版黑白这个色调,设计特别好,以前版本设计给人的感觉就像是盗版书一样。

刘慈欣:我和出版商当时都不认为这个书能卖得好,所以设计漫不经心,按照一般的书去做的,现在影响这么大,谁也没想到。

李召:创作经常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影响。

刘慈欣:对,现在其他人的一些科幻小说还是卖得不好,甚至我其他长篇小说,比如《球状闪电》,现在并没有受《三体》的带动,销量还是不行。

云天明和“星孩”是否有联系?

李召:《2001太空漫游》里面不是提到“发现号”宇航员大卫·鲍曼被黑色石板抽取记忆最后变成一个“星孩”(Star Child)吗?我觉得,您在《三体》里面写那个云天明也是跟他一样的,相当于就是一个大脑,抽去他的记忆,您觉得这之间有什么联系?有没有受到启发?或者说,这完全是个巧合?

刘慈欣:这方面没有启发,我没往那方面想。《2001太空漫游》对我整体的创作影响是很大的,但具体您说的这个问题,我真没朝那方面想。

李召:您自己没想到这个方面的联系,但是我个人明显觉得都是一个东西,都是一个“意识”,都是到了太空。

刘慈欣:还是不一样的。《2001太空漫游》里面,最后这个人(大卫·鲍曼)的蜕变,他(“星孩”)已经变成一种很哲学化的东西了,一种近似于神的东西。但云天明他还是个人啊,不管怎么说,他还是一个人,没有任何神性可言。最后,包括《2001太空漫游》的续集里面,大卫·鲍曼已经变成一个神了,他不是人。

▲刘慈欣新版《三体》三部曲。

《三体》修改的内容不到两万字

李召:有一些读者说,“屌丝”云天明给他的情人,送星星,送宇宙,这种情节好像有点不大可信。有一篇文章里面,您透露一个消息,其实小说被删了几万字,是吧?

刘慈欣:不是被删,不会写有关于他们日常生活的一些内容。

李召:不是被删,是吧。

刘慈欣:您说被删也行,因为我写小说的方式是提前想好的,最后一下写出来,那些包括想好的内容里面,但是和编辑讨论以后觉得……

李召:太累赘?

刘慈欣:对,会冲淡主题,另外还有个现实的问题,科幻小说一般读者是学生,学生一般买书在40块钱以下,这是个心理界限,您为了让书的价格能够在40块钱以下,那么字数就得限制住。太贵了,对学生(难以承受),这都是些比较现实的市场考虑。

李召:您这套书(最新典藏版版《三体》)出来,我还没看仔细研究新版的变化。我看网上新闻报道,说您对《三体》进行了大量的修改。

刘慈欣:没有大量的修改,只修改了很少一部分,修改的目的不是为了修改,比如和《球状闪电》有关的那部分,美国读者没看过这段,人家看不懂,就是这个目的,把与《球状闪电》有关的部分去掉了。

李召:我看报道,面壁人那个有部分修改。

刘慈欣:对,有一个面壁人把它修改了。《三体2》总共是三十多万字,其实修改的内容不到两万字,就1万多字。这个修改目的不是为了修改内容本身,是为了英文版的出版,能够让读者看明白,很简单的一个原因。

李召:在阅读旧版《三体1》时我发现有一处矛盾,第26章“雷志成、杨卫宁之死”,叶文杰接受审问时,她明确承认1979年10月21日下午,她用钢锯锯断绳索,让红岸基地政委雷志成和基地工程师,她的丈夫杨卫宁坠下雷达峰的悬崖死亡。但是第27章无人忏悔却写道1978年除夕夜,叶文杰回到自己的房间,这里曾是她和杨卫宁的家,现在空荡荡的,只有腹中的孩子陪伴着她。如果按照她接受审问的说法,叶文杰的女儿杨冬是1980年出生,而按照“1978年除夕夜”的说法,如果您说的是阳历1978年除夕夜,那么杨冬是1980年出生,如果阴历1978年除夕夜,那么杨冬是1979年出生,无论如何都有矛盾。现在《三体1》的新版也没有修改,这是什么原因呢?

刘慈欣:这个可能有点疏忽,有自相矛盾的地方,新版也没有修改。

【刘慈欣访谈录(中)预告】

《三体》会不会考虑有续集?有什么写作计划?《三体》电影进展如何?有何期待?

《三体》中震撼人心的“水滴”灵感是来自哪里?对刘慈欣产生强烈震撼的一个故事是什么?

刘慈欣如何看待自己的神来之笔?射手和农场主的故事是怎么来的?既晦涩而又充满诗意的歌者文明如何理解?

《三体》与《战争与和平》,金庸作品、《白鲸》等之关系?对刘慈欣影响最大的科幻作品是什么?对三体有什么影响?怎么看《三体》中主要人物的?

……

【呆子刀系列访谈】

王永利:互联网生态时代将对金融运行产生重要影响

刘远立:深化医改要善于抓关键,而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

郝联峰专访:一位经济学家的A股两年回思录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家的味道作文 我的故乡作文 菊花 作文 滋味作文 期待作文 半命题作文 发现作文 初一的作文 变形记作文500字六年级 关于梅花的作文 作文大全400字 感恩父母 作文 新年英语作文 足迹作文 拔河作文 高一作文 趣事作文 春节作文600字初二 推窗风来作文 在尝试中成长作文 我的妈妈作文200字 小学三年级作文题目 中考作文题目大全 关于母亲的作文 初一作文500字 小学六年级作文 青春作文素材 我爱读书作文 我的爱好作文 开学典礼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