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用心感悟教育之美

2020-11-21 09:05:01
相关推荐

用心感悟教育之美

阳信县第一中学 张艳飞

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

首先感谢论坛提供给这么好的机会,让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我自从加入“三名”这个大家庭以来的成长。

今天汇报的题目是用心感悟教育之美——我的教育写作心得,先向大家汇报一下我的这一年多以来的写作成果:

展示成果——优秀作者

1.很多老师都会问:你为什么进行写作?

大家应该都记得我们的专业发展手册。一开始我们都对自己的三年成长之路进行了规划,我的是这样写的:力争在教育期刊发表文章5到10篇。

所以首先归功于三名工程的激励。

其次,让我们回到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

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苏霍姆林斯基

研究能让教师感到幸福,当然也会让我们班主任从工作中感到幸福。而写作正是承载研究的重要方式。

写作是一种系统的、成熟的、理性的思考。带着这份思考,在面对教育环境的纷繁复杂时,我们的内心会多了份敏锐的洞悉和纵深的反思;在面对寻常的教育现象时,写作会让我们透过外表的肤浅找寻到内里的深邃;在面对学生的顽劣调皮时,写作会让我们多些换位的体察和柔性的理解;在面对生活的琐碎零散时,写作会让我们会捕捉到教育的契机,找寻到育人的微妙之道。

2.有的老师会问:写什么呢?

我是这么做的:(1)一些刊物的话题征稿;德育报;班友;

(2)仔细思考教育名言和观察学生存在的问题,以及用什么方法解决;会给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

(3)大量阅读——勤写笔记——静心思考

但是前这两点的前提是阅读——笔记——思考。

我读的书特级教师常生龙《名师成长之路》中指出“大量地、广泛地、坚持不懈地阅读,是教师成长为名师的秘诀”。他总结自己的成长经历,没有什么捷径,无非就是阅读。中国教育报资深编辑张贵勇也说:“其实,名师的成长没有捷径,无非是苏霍姆林斯基一直提倡并践行的阅读、反思、实践”。

3.读什么?

向大家推荐的书目有: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王晓春《做一个聪明的教师》;班主任之友、德育报等期刊。《枢纽》、《宪制中国》、《万历十五年》、《从晚清到民国》。小学、初中、高中语文教材、《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古文观止》。《论语》、《大学》、《中庸》、《孟子》、《道德经》、《传习录》。

4.有的老师问:哪有时间阅读?班级事务纷繁复杂、教学任务非常繁重、家里琐事不断,这都是理由,但是其实只要你想,时间到处有。 利用碎片化的时间。10分钟、20分钟的时间虽短,积少成多。我眼睛疲劳,这样更能远离手机、电视,接近书籍。

有的人说,用手机阅读多好,方便,快捷。但是我认为书籍给人带来的那种安静和充实的感觉是手机无法取代的。有的人说,我看不进去。我很理解,我经常遇到这种状况,特别是外部环境嘈杂的情况下。阅读和写作的前提就是静下心来,我的应对策略是默念一首诗。能让自己静下心来。

5.有的老师问,那你写文章有什么诀窍吗?我必须实事求是的说,我觉得我在写作方面还只是刚刚起步,我绝不敢妄谈什么经验。我只是说一下在我投稿的过程中、阅读的过程中我自己的一些看法,仅供大家参考。

有想法——阅读和思考的结果;

大量阅读和思考之后,我们才能产生对某个教育现象、问题、学生突发事件正确的想法和看法。有了正确的想法和看法,我们的文章才有可能发表。比如说《同学们,对不起》。

有深度——阅读和思考的深化;

阅读的同时,思考跟上,积累之后我们才能够融会贯通,突破表面,深度思考问题。这就需要多读一些哲学类的书籍,比如《论语》、《道德经》之类。《德育报》2018年12月17日《我让学生写影评》《班主任之友》2019年第N期《从心入手,教会学生“谈恋爱”》

有新意——阅读和思考的突破;

读别人的文章,觉得没啥,自己也能写出来。但是自己写了人家去不采用,原因就是人家都写了,你再写就重复了。所以要写别人没写过的。《班主任之友》2018年第10期《旅行·教育·人生》《班主任之友》2018年第4期《吉祥三宝迎高考》

有文采——阅读和思考的积累;

文章写得通顺,能够体现语言之美,才会吸引人。这仍然需要大量的阅读,好的文章最好背下来,会很有帮助。比如古文观止上的很多文章,原来都曾背诵过。如《滕王阁序》、触龙说赵太后、讨武曌檄,这些文章都是上等美文,对写作大有裨益。班主任之友郑英专栏

有趣味——阅读和思考的转换。

文章要想发表,得换位思考。如果你是读者,你喜欢什么样的文章?因为期刊都是给读者看的,只有读者喜欢,才会订阅,只有读者订阅,期刊才有可能盈利,发展壮大。所有文章最好要有趣。这种有趣并不是要多幽默,而是文章涉及的故事或者理论或者写作手法能够带动读者读下去,让读者感到很有意思。我个人感觉班友上有很多文章都是很有趣的,建议大家阅读。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肤浅的认识,希望批评指正。

6.有的老师可能认为,你真厉害,肯定是写一篇中一篇吧?

非也,任何成功的背后都是大量的艰辛和付出。

从拿起笔开始写作到发表这个过程,需要顽强的毅力坚持。请记住,相信自己,相信自己一定会胜利,这样才会给自己源源不断的动力。

总有一天,你们会连我的背影都看不到。 ——王晓春

王晓春在读书时,旁边的人都在嘲笑他:“想当教育家?就凭他?”各种风言风语,但是他说了这样一句话给自己。事实证明,他成功了。他的成功就在于相信自己,坚持不懈。我刚上班时,有的老教师也曾在背后议论我的班级管理风格,说我不会训学生,学生犯了错都平心静气的讲道理。因为这个,我也曾质疑自己,但是,随着不停地阅读和写作,我越来越相信自己,因为我的教育方式才接近教育的真谛,更重要的是很奏效。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所以,请务必相信自己。

写作的过程更需要坚持。千万不要想,我写了一篇文章,觉得不错,肯定能被录用。

如果没有几十篇甚至上百篇的文章做铺垫,先不要去奢想发表文章。

——郑立平

所以先不要想是否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请看我的文章发表的背后努力。我的电脑里有这样一个文件夹《文章》,发表了十三篇,没有发表的更多。所以,要想成功,必须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成功,从来就没有捷径可走,唯有坚持,坚持,再坚持。

7.有人问,是什么支撑你持续不断写作呢?

(1)我要说,首先是信仰。我是阳明心学的忠实拥趸,我相信致良知。

那么我们教师的良知是什么?

湖南师范大学的首任校长教育家、心理学家廖世承曾指出

教师的良知就是爱国家、爱教育、爱学生、爱学问。

而这四爱都可由让写作来承载。

其次是实践。当产生新的想法,经过思考,马上把它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想法会更成熟,就会为写作提供新的素材和源泉。

①“致良知”座谈会

我在尝试着把阳明心学运用到班级管理之中。“致良知”座谈会就是通过学习小组内同学座谈的方式进行“表扬与自我表扬”和“批评与自我批评”,以此来“克服私欲,恢复良知”,结合老师的指导,最终达到学生正视自己、解决问题、共同成长的目的。

通过“表扬与自我表扬”,同学们一方面找到了自己身上的亮点,有利于树立自信,这对于以后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另一方面通过挖掘别人的优点,为自己树立了榜样,特别是对学习习惯欠佳和学习方法不当的同学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借鉴的机会。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同学们发现了自身问题所在,而这时老师和同学们之间一起分析深层次原因,并提供解决方案,这样的学习问题“会诊”模式大大提高了解决问题的精确性。

②良知周报

为了进一步将“阳明心学”可视化、具体化,进一步深入学生内心,特创办了“良知周报”。内容包括四版内容:1.良知之星:班委推荐表现好的同学,并写出推荐理由;2.每周班级之星:由有意向的同学申请,周末大家根据他的表现投票选出班级之星。班级之星写出自己的获奖感言。3.每周最佳值日班长:投票选出最佳值日班长,写自己的心得;4.创作角落或者班级临时事物。

③良知论坛

我每周六举办论坛“飞说不可”,介绍我的故事和心得,以此向学生渗透“致良知”精神。

在三名人员专业发展手册的81页有这样一项:“教育思想凝结”,我的想法就是打造“致良知”教育,通过一系列活动既能够让传统文化深入人心,又能够提高班级效率,促进学生发展。不过这个想法还并不算太成熟,成长永远在路上。

(3)最后是学会享受写作的过程。感受真实感,致良知后带来的淡淡喜悦。以及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所提到的“从心灵深处满溢而出的不懊悔也不羞愧的平和与喜悦”。

人人皆可为尧舜

《传习录》中有这样的话“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每个人心中都有良知,所以只要你想,并且付之行动,就会成功。

当然前提是要立志。王阳明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作为教师,当然是要立一个成为教育家的志向。坚定了这一志向,并遵从良知去做,就能成功。

在这里给大家举一个例子。2017年的《德育报》整个版面报道了一位优秀的班主任,他就是西南大学附中的殷振洋。他的故事深深震撼了我。在他踏上岗位第一天,按照惯例新教师要谈谈自己的理想。他走上讲台,开始放自己的幻灯片。内容很简单,从苏霍姆林斯基、杜威再到陶行知、魏书生,最后是他自己的照片。整个过程一句话都没说,幻灯片结束他就走下了讲台。他想表达什么?很明确,他就是告诉所有人殷振洋也会和那些著名的名字一起,永载教育史册。是不是很狂?还有更狂的。他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那就是三年成为名师。三年啊!这个目标有多难?他实现了吗?

看他三年取得的成就:《班主任之友》优秀作者、《班主任之友》封面人物、多家媒体报道、《德育报》授课专家、30余篇文章发表在《班主任之友》《班主任》《德育报》《中国德育》等全国知名期刊,正在积极筹备出版自己的专著。

震撼吗?他立了一个伟大的志向,并朝着这个目标在全力以赴。这样的人给我的写作提供了强大的冲击力,有压力,更有动力。

他能成功,我们为什么不能?

最后要再次感谢县三名工程,让我通过写作找到了人生的幸福。我也知道,我在写作之路上只是刚刚起步,以后的路还有很长,但是我终将坚定自己的信仰,在写作之路上排除万难,继续坚定走下去。

最后我把这句话与大家共享,激励我们的成长之路:

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

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有你真好的作文 童年作文300字 日记作文400字 北京故宫作文 给闺蜜的小作文 关于新年作文 高考满分英语作文 写人500字作文 读书作文400字 成长类的作文 过年作文300 高中作文素材积累 抗美援朝作文 满分作文800 幸福作文400字 关于爱情的作文 难忘的经历 作文 五年级上册的作文 喜欢的食物作文 真了不起作文 做好自己作文 饺子英语作文 牵牛花作文 春天作文500字 我的书包作文 好的作文素材 路600字作文 追赶作文 二年级作文200字 看日出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