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幼儿园里小江湖有大文章 把握社交敏感期要避免这4点育儿误区

2020-11-21 10:45:01
相关推荐

文 / 魔斯妈妈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跟踪研究了来自全美的700名幼儿园儿童,直到他们25岁。这项长达20年的研究发现,孩子幼儿园时期的社交水平与25岁时候的成功和幸福感显著相关。

5岁的女儿现在上幼儿园2年了。我经常接女儿放学,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家长在幼儿园门口等孩子时,被谈论最多的话题是:打听各种兴趣班,操心孩子吃饭的问题,带娃玩的好去处。快升大班的时候,会逐渐开启幼小衔接和择校的话题。

很少有家长会特别关注孩子在幼儿园和小朋友相处的情况。爷爷奶奶关注的是孩子吃得好不好,而爸爸妈妈更关注的是培养孩子的兴趣特长。

觉察一下,孩子在幼儿园中的集体生活中,最在意的是什么?

是和小朋友的相处。谁和我做好朋友了?今天一起聊什么,玩什么了?这些对于孩子来说,远比在幼儿园里吃得好不好,学到什么内容更重要。

孙瑞雪老师在《捕捉儿童敏感期》一书中提到:孩子在2岁半到6岁期间会出现社交敏感期。伴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孩子会逐渐由依赖父母和自我中心转变为向外寻找朋友。

处于社交敏感期的孩子,会出现很多在父母看来无法理解的行为。对此,父母常常会批评、制止。但孙瑞雪老师告诉我们,有时候父母善意的教育恰恰破坏了孩子的敏感期发展。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幼儿园社交,父母常见的几个教育误区。

1、误区一:“语言攻击”是不良行为,一旦发现必须严厉批评

有一天,女儿从幼儿园回来和我说,她们班的康康很暴力。我问,哪里暴力了?女儿说,“语言暴力!康康经常在幼儿园里骂我们是‘讨厌鬼’、‘臭屁孩’,还有‘告状精’……”

原来,女儿和康康吵架了。

那天,几个小朋友在玩具区搭积木。康康想加入,女儿说:“你表现不好,我们不想和你玩。”康康站了一会儿,可能觉得很失落,又没面子。就愤愤地说:“有什么好玩的。你们搭的房子丑死了!”然后扭头就走掉了。

女儿气不过,跑去告诉老师。结果中午康康一见到女儿就叫她“告状精“。女儿越生气,越不让他说,康康越说得欢。

大多数父母遇到这样的情况,都会和班主任老师沟通,希望能告知对方家长制止孩子的这种不当行为。但反思身边的案例,我们会发现,喜欢语言攻击别人的孩子背后往往有一个看起来“严加管教”的家长。但是严厉的批评,强烈的制止好像并不起作用。以暴制暴,反而助长了孩子的行为。

3、4岁的孩子经常会出现说话比较放肆、没有分寸的情况。这是因为幼儿自我意识和力量感在逐渐提升,他们会慢慢发现语言可以变成一种力量,开始对效果强的语言越来越关注。比如搞笑的话、有歧义的字眼,甚至骂人、有攻击性的脏话。

语言攻击,在成人看来很没有礼貌。但某种意义上,这是孩子语言能力进一步发展的表现。对此,父母应该学会淡然处之。有时候对方的反应越是强烈,就越发让孩子印证了语言的力量,乐此不疲。就像上面的案例中,我的女儿气不过,找康康理论,还告诉老师。这并没有解决问题,反而让康康有更多“施展”语言暴力的机会。

相反,如果不把孩子这种社交敏感期中的常见行为当作问题,不采取一些过激反应,孩子自然就会觉得没趣。慢慢地随着敏感期的度过,也就不说了。

2、误区二:小朋友不懂得与他人分享,是一种自私的行为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朋友带孩子来家里做客,你希望自己的宝贝能像小主人一样招待小朋友。但孩子经常不给力,死守着自己的玩具,这个也不给人玩,那个也不许碰。最后搞得一群人都很尴尬。

有些父母会显得非常生气。他们认为孩子这样的行为会显得很没教养,也让自己很没面子。

在大多数成人看来,不懂得与他人分享是一种自私的行为,是需要被批评教育的。但是儿童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5岁以前的孩子常常霸占着某个物品不放,是因为他们不能理解分享的概念。

强制孩子将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别人,这种教育不适用于5岁以前的儿童。这会给孩子造成恐惧感和危机感。

《捕捉儿童敏感期》一书中说,开始强烈感觉占有、支配自己所有物的快乐,是儿童发展人际关系的第一步。自己的东西给不给别人自己有决定权,拿别人的东西要征得别人的同意,这是儿童交往的主要原则。而父母需要帮助孩子建立这样的原则,形成秩序感。

曾经听幼儿园老师说,小朋友经常会出现各种“奇怪”的占有行为。比如把用过的纸巾、吃剩的食物收集起来带回家。有的孩子捡到一片树叶,会跑过来告诉老师:“这是我的,我要把它带回家。”还有的小朋友甚至会出现要把自己哭的眼泪、尿的尿也要带回家的情况。

当父母能够明白孩子是在靠确认物品的所有权来区分“我”与“他人”的概念,也就能理解这些啼笑皆非的状况了。这是“占有敏感期“的正常表现。

到了5岁左右,随着心智的发展,孩子自然会开始喜欢和他人分享物品。等到6、7岁,伴随着社交能力进一步提升,孩子们便能很轻松地感受到分享的乐趣。这是成长的规律。在此之前,孩子的物品应该归他自己所有。父母不能强迫孩子放弃自己的东西,同时也要告诉孩子学会尊重别人的拒绝。

3、误区三:天天送玩具零食还没朋友,是因为孩子社交能力太弱

蒙台梭利的理念认为,在自由自在的活动中,孩子们借助食物和玩具能建构最初的人际关系智能,认识人与物,物与物,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邻居乐乐上的是一个蒙台梭利幼儿园。幼儿园的老师会鼓励孩子们带玩具和食物到幼儿园。但乐乐妈前阵子却着实苦恼了一阵子。3岁多的乐乐每天都要装很多玩具到学校。

原来,乐乐疯狂地喜欢上了和同学交换玩具。用自己的车换回同学的奥特曼,又用奥特曼换回来一个会跳的小青蛙。这算是好的。更多的时候,换着换着玩具就没了,要不就是带回来一堆残缺不全的玩具。

乐乐妈无奈之下,找到老师。老师却说,“这是正常的。小孩子的社交能力发展是有阶段性的。最初从物物交换开始,过不了多久,他们就会转变成根据兴趣爱好来交朋友了。”

乐乐妈说,这样的情况大概持续了2、3个月。有一天,乐乐放学回家突然很坚定地宣布:“妈妈,我以后再也不带玩具跟小朋友交换了。浩浩拿了我的遥控车,说好了今天跟我做朋友。但是后来她去找明明玩了!”打那以后,乐乐就真的不怎么带玩具去幼儿园了。现在他和班上另一个男生成了好朋友,两人每天干啥都在一起。

或许,有些父母又认为孩子只盯着一个朋友玩也不好。排斥别的小朋友,会显得不够友好、合群。其实,这也是孩子社交能力发展的一个阶段。5、6岁以前,孩子的人际关系大多局限于一对一模式,一个时间段只聚焦某一个朋友。再大一些的孩子才会逐渐进入小团体交际模式,并且在选择朋友上有了明显的精神需求。

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孙瑞雪告诉我们,要相信孩子会积累、整合自己的交友经验。他们会慢慢意识到相同的爱好和兴趣,互相喜欢和理解能够帮助自己和朋友相处。建立并遵守规则,放弃一些东西,满足对方的需求,能够避免冲突。

父母做好以下几点,能够更好地发展孩子的社交能力,帮助孩子顺利度过社交敏感期:

(1)尽量给孩子空间自己处理问题,只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出现。

(2)不直接干涉孩子该怎么做,而是倾听孩子,鼓励孩子说出困扰。

(3)引导他们自己找出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4、误区四:幼儿园就开始“谈恋爱”,孩子早熟必须管

一天,闺蜜很不安地跟我说,4岁的儿子问了她一个问题。我好奇地问:“什么问题让你这么不淡定?”她说:“儿子问我,如果我爱一个女孩,这个女孩不爱我,我们能结婚吗?”

闺蜜担心的是,这么小就爱不爱的,是不是太早熟了?

《捕捉儿童敏感期》一书中提到,孩子大约从4岁开始会对婚姻和情感敏感。幼儿园里,孩子们经常会讨论说谁是谁的男朋友或者女朋友,我长大要和谁结婚。有的孩子还会因为被喜欢的人冷落而伤心,因为喜欢的人跟别人做朋友而妒忌。

带着好奇心,后来我也跟5岁的女儿探讨了这个话题。我问她:“你们班里有你喜欢的小男孩吗?”女儿略带神秘地说:“你猜?”

哇喔,这个有点难猜。我一个个说起她的男同学们。女儿还提醒了好几遍“比我大的”,我也没猜出来。没想到女儿最后来了一句:“就在我家里啊。”

她是说她的“直男哥哥”吗?这个答案倒是让我有点惊讶,又哭笑不得。

幸好我专门研究过孩子幼年时期的社交行为特征,明白这只是孩子对于情感和婚姻关系的好奇与探索,倒也没有显得很大惊小怪。

想想我们小的时候,不也是经常会玩过家家的游戏么?

家庭和婚姻是陪伴我们大半生的主题,为什么不能让孩子在小时候就去思考这个话题呢?

我记得女儿曾有一天问我,“如果我喜欢男孩子会怎么样?”当时我没有太理解她的意思。女儿又解释一遍,问:“如果喜欢男孩子,会不会长大以后就变成男孩子了?”

看到了吗?其实在孩子的世界里,有很多人认知是错乱的,并没有大人想象的那么不堪。孩子在婚姻敏感期中要处理很多内心的困惑,经历很多情感上的折磨。这对于孩子来说已经是很大的挑战。作为父母,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支持,用科学、平和的心态与孩子保持交流,而不是断然地否定和回避。

父母帮助孩子平稳地度过婚姻敏感期,会让孩子对两性、情感建立更理性的认知。一些情商比较高的孩子还会懂得用一些方法和技巧讨好自己的喜欢的人,或者刻意制造一些特别的情景以获得别人的关注。这些都将为孩子成人之后健康的婚姻关系奠定基础。

写在最后:

有人说,那些看起来行为不端的孩子,往往是缺乏爱与肯定。

父母常常觉得小孩子的世界很简单。因此教育孩子经常是直线思维:出现错误就应该批评教育。但事实上,我们的教育中夹杂着太多的不理解、不接纳,才会把批评当作教育。

幼儿园就像一个小江湖,有很多成人难以读懂的江湖规则。能真正蹲下来,躬身入局的父母才能充分发掘孩子的潜能,引领孩子成为一个更加智慧、有幸福感的人。

我是魔斯妈妈,俩宝妈。财务金融领域混迹多年,后因孩子投身教育领域。感谢孩子,让我拥有不断成长的动力!原创不易,喜欢我的文章,请点击关注、转发!为回馈粉丝,魔斯妈妈免费向大家开放海量英文启蒙歌曲、游戏(学龄前)、绘本、国家地理儿童百科全套。如有需要可关注我,私信发送“国家地理”或“歌曲”或“绘本”。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高考英语作文题目 春天作文100字 写小兔子的作文 多肉植物作文 微笑作文500字 难忘的什么作文 新年英文作文 写人的英语作文 怀恋作文 路作文500字 无私奉献的作文 英语续写作文 我的爸爸妈妈作文 动物园作文400字 写人的优秀作文 我最喜欢的人作文 一篇写事的作文 母爱作文800字 做馒头作文 十篇英语作文 英语作文五年级上册 推荐信英语作文 四季作文400字 春节作文100 我家的故事作文 如何制作文件 互相帮助 作文 三年级作文一百字 写物品的作文 关于数学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