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如何公正评判李敖?晚年走向滑稽反面 痛骂余光中仍可见风骨

2020-11-21 12:10:01
相关推荐

作家李敖,驾鹤西游忽焉已近3年。围绕他的是非毁誉,无论是善意的瞎捧,还是无知的嘲讽、或是恶意的诽谤,抑或热情的支持,都已日渐尘埃落定。

他当然还是复杂的。梁启超当年写《李鸿章传》所感慨:“孟子曰知人论世。世,固不易论;人,亦岂易知耶”? 他也是如此人。但是,如何看待他这个人,以及如何评价他的文章,随之时间的拉长、情绪的降温,也许是开始进入客观的时候了吧。

中国古人的价值系统,对人的评判标准,在“立功、立言、立德”。

图:台大历史系读研时与其师姚从吾

就这三个层面给李敖作历史定位,可以说,他为人“立德”上,是“名士”,“怀将圣之心,蒙佯狂之色,视天下以愚”;作文“立言”上,是“名家”,;论在公共领域上的“立功”,是“活到老干到老”的“斗士”,死而后已,是真正的“知识分子”。

知人论世,论学问的精深度,他离“大师”还遥遥无期;论思辨之深刻性,他凭那些“俗下文字”还难以成为“思想家”;但论对抗暴政的那种决绝与不屈,他实是当代中国读书人中异类与良知,他的一生给我们这个时代带来太多惊喜。我敬其才,惜其处 ,悲其遇——以他的才学胆识,无论是哪个领域,本都可以有更多的成就。

图:青、中年时代,为反抗而屡屡入狱,又顽强不屈的李敖

他这一生,魏晋风度快意恩仇、大块文章著作等身、独行异言以峙声名、架谎凿空大义不昧,可说是1949以后中国文人中最堪入《独行传》里的人物;论功过,他无论为人还是作文,规模太大,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太苛,同志太孤,自负太甚,成也在此,败也在此;誉也在此,毁也在此。我对李敖其人,倘略其迹而原其心,常感其诚而哀其遇。

也因此,虽然他是一名作家,但是他的存在,最大的意义,可能不在立言,而是于智藏的时代,所体现出来的感召作用:对于很多有意特立独行却还缺乏勇气的人来说,对于在黑暗时代心存良知还不愿袖手旁观又感乏力的人来说,他是一个象征,是一种鼓励,不断启示着很多人有信心可以活得和别人不一样,不断激励人们于千万人中无畏而往,为理想而抗争。

这是我对他这个人的一个总看法。

谈李敖,不能不谈他的文章。说到底,他还是一介文人。所谓文人者,不以文为生也必以文扬名,最后角立杰出的还是文字。

要评价李敖的文学,依然无法离开他这个人悬空立论。因为,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对于一个风格独特的作家而言,语言和文字的技巧反倒不是最重要的,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有怎样的思维方式,有怎样的知识储备,有怎样的经验和历练,都会化为文字的延长线,翱翔在纸缝之间。

可以说,李敖的漫漫人生路,是自我选择了一条很困难的“蜀道”,攀爬最困难的峻岭,他的生存方法就非常特别;而他的文章,也因此几乎都是文如其人这句话的写照,看他所写下的大部分文字,表面上都是猖狂的热闹,实质是独行的孤独,有极强烈的“游者鞅掌以观无妄”的意味,那个人幽微隐秘的情感竟如此停辛伫苦深藏若虚。

若要谈李敖的文章特色,我意这是关照的前提。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李敖的风骨与文章,在相当程度上,对台岛文坛、思想文化圈乃至政界,都是一场场的精神洗礼。对于八九十年代的大陆,他的横空而来,也是有着急风骤雨般的气势与影响力的。

1949年以后,他所在的地方,是政统势力全面压倒道统、专制使人沉默的阶段,万马齐喑,千士诺诺,噤若寒蝉,一派肃杀。思想文化界,要么为虎作伥,要么歌功颂德,要么粉饰太平,要么置若罔闻,要么别求异趣,所谓有骨气者,也不过就是要么洁身自好,要么隔靴搔痒。

中年以前的李敖,不是这样的乡愿与自了汉。他真是“以大丈夫的气概去面对”一切公共不义,明知以卵击石,但仍坦然自得地以自身的前途、自由、爱情乃至生命粉碎为代价去“套现”社会的文明价值。他说自己“挺身与国党当权派斗争,一往直前、二人牢狱、三头六臂、四面树敌;又挺身与台人当权派斗争,五花八门、六亲不认、七步成章、八面威风”,一点都没有夸大其词;

在给同行余光中的一封信中,他如此轻视那些高高在上的群丑:“咱们是歌舞班,”在观众席的“特别座里,大人先生坐在最前排,后面都是些二流政客、三流学阀、四流巧宦、五流文警、六流跟班”。对于余光中这样左右逢源,到哪都能吃得开的文人,他是瞧不起的。他痛斥这类人为“软骨脊椎动物”。

终其一生,他都是嫉恶如仇的,左手拿靶,右手拿箭,让所有道貌岸然者、大言炎炎者、招摇撞骗者,都无所遁其形。他一生骂了3000多人,近代以来文家以他和鲁迅最好斗也最善骂,但被他骂的人事多半并不无辜。他不愧为一名斗士。

我初读李敖,还是初中二年级。那时在旧书店买的他一本题为《西餐叉子吃人肉》的杂文集,那种惊为天人、“能看得懂又不看得”的感觉至今还历历如新。《播种者胡适》、《给谈中西文化的人看看病》这些篇目,是何等伟构。

那种磅礴的气势、陌生化的语言、和谐的声韵、准确的数字、雄劲有力的结构,是当时还流行余秋雨式故作高深、酸文假醋的“斯文”气的大陆,几乎是见不到的。当年几乎都快能背诵。这些也可以想见,即便是对于八九十年代之际出生的一代大陆人来说,他的精神感召力依然是无远弗届的。

无论对台岛还是大陆,他真是一股奇异的旋风。

中年以后的李敖,其实已经逐渐走向了青年李敖——一个理想主义者李敖的对立面。

这样的“李敖”,早已就没有了那份“一士谔谔”的知识分子气。在电视舞台上,他差不多就是“老丑”一般的扮角,需要靠插科打诨、装疯卖傻去维持热度,去获取掌声。以至于我常常搞不明白:在娱乐至死时代早已“娱乐化”的李敖,是无奈的被迫,是乐在其中?

他年轻时,是真狂。这种狂,是孔子所谓“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的狂,愿意为自己的价值舍生取义,虽千万人吾往矣,即便是让自己活得那么艰难也在所不惜;晚年的李敖,是佯狂。

也许真如陈文茜所分析的,晚年的李敖,慢慢发觉他一生苦难所换来的,虽然不再是专制了,但却又是更加庸俗的社会,他多少都会感觉到自己的牺牲是不值得的,内心是既孤寂又愤愤不平的,“这个时代被他奚落了,但他的情绪是充满挫折感的”,于是他与俗俯仰,和光同尘,也因此,在他告别我们之前,其实这个社会的多数人早已告别了他。

告别世界之前,他自己说,“我是一个正确的人,活在了一个错误的地方,本来是要去西天取经,结果却沦落为东海布道,并且惹得天怨人怒”。这个人,嬉笑怒骂一生,看似什么都无所谓,但至死,内心是感伤而悲情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和孙悟空过一天作文400字 关于春节的作文500字左右 元宵节作文600字 初一优秀作文 描写老师的作文 我的好朋友作文400字 脚印作文 有关成长的作文 我的家庭作文 写同学的作文 介绍自己作文 作文开头结尾 美的瞬间作文 我能行作文 想象作文600字 传统文化的作文 随笔作文 年的味道作文600字 写母亲的作文 高中作文题目 感恩父母作文600字 以感恩为话题的作文 祖国在我心中作文 给女朋友的小作文 环卫工人的作文 登山作文 童年回忆作文 甜作文 我的朋友作文400字 关于写景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