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2022高考语文 数学和英语试题新变化和新题型汇总

2020-11-21 13:00:01
相关推荐

如果你是2020届考生,下面这些一定要看!因为它指明了接下来的备考方向; 如果你身边有明年参加高考的孩子,此文 请务必转给他或家长,因为里面有最新、最全的高考资讯; 如果你是手执教鞭的辛勤园丁,也烦请收藏一下, 因为它最实用、最简便,对指导教学不无裨益。

2020新考点标点意义:语言文字运用中新增标点的意义这一考点。全国卷Ⅱ考查对“引号”不同意义的理解与辨析。

2020新题型理由探究题:实用类文本阅读中新增理由探究题。全国卷Ⅱ、全国卷Ⅲ主观题考查探究某一观点或现象的原因。

2020新要求1.语言文字运用

(1)词语辨析①考查范围扩大。一改往年只考查成语(辨析或选用),变为考查实词(双音节、三音节)、短语、成语,而且都是常见、常用的词语。

②考查位置改变。全国卷Ⅱ在病句题中考查词语的正确使用。

(2)补写句子渗透逻辑推断能力。三套全国卷的第20题都采用了往年常考题型——补写句子,但不同的是,三道试题都选择了生物科普类材料。要拟写出正确答案,除了要考虑前后语意连贯、内容贴切外,还要深谙其中的科学原理,这类题型凸显了对考生逻辑推断能力的考查。

(3)新闻压缩旧题型重新包装。三套全国卷的第21题都考查了对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三道试题都选取真实新闻报道。试题要求提取关键信息,考查考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2.文言文阅读

材料来源更靠前。选取了“二十四史”中成书最早的《史记》,且都是考生熟知的历史人物,体现了对教材知识的迁移。

3.论述类文本阅读

渗透课标“学习任务群”思想。全国卷Ⅰ第3题的C项,考查了文本内容与课外说法的相通性。

4.实用类文本阅读

选材范围扩大。全国卷Ⅰ选择了科普说明文文段。

5.文学类文本阅读

渗透整本书阅读要求。全国卷Ⅰ的第9题,从鲁迅整本书的角度,考查考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6.写作

应用文体全面呈现。全国卷Ⅰ和全国卷Ⅱ考查了演讲稿、书信、观后感,把应用文的写作作为考查的一个方面。

语 文建议多花时间在文本内容与结构分析

2020高考变化 分析:现代文阅读看上去删去了一般论述类文本,其实是把一般论述类文本的考点悄悄合并到非连续性文本里进行考查。新增的现代诗歌鉴赏,一改全国卷多年对小说的考查,但归根结底还是考查文学类作品内容理解和艺术特色。”

新高考更加突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可以预见,2020年乃至今后相当一段时期,这仍将是高考语文命题的考查核心。

在阅读试题中,文章的篇幅明显增加,现代文阅读I中,材料的字数由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的1200字左右,增加至2100字左右;题型也发生了变化,在原先三个选择题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主观题。

此次考试的作文题延续了2019年高考的演讲稿体裁,要求学生就“手机该不该带进校园”这一话题展开演讲,鼓励学生的文章面向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向发展,这也进一步体现了实用性更加鲜明的趋势。

2020备考建议: 少做一些主观题的题型固化的技术性训练,多花些时间在文本的内容与结构的分析上。

(上下滑动查看)

(上下滑动查看)

2020新考点1.设置组合型选择题,为实现设置多选题过渡

全国卷Ⅰ第11题、卷Ⅲ第12题均出现组合型选择题,接轨新高考多选题。

2.新增双空填空题

全国卷Ⅱ第16题填空题设置两个空,试题难度增大,思维量加大。

2020新考法1.概率统计,爆“冷”压轴

解答题中,一改导数题为解答题压轴题的地位,全国卷Ⅰ第21题首次出现概率统计与数列交汇的试题,综合考查分布列与数列知识,为方案的合理性提供支持,体现知识的融合。

2.选考题考查内容调整

全国卷Ⅰ和卷Ⅲ第23题打破常规,把绝对值不等式的求解问题改为利用综合法或基本不等式证明不等式。

3.素材创新,渗透德智体美劳等五育

(1)全国卷Ⅰ第4题以著名的雕塑“断臂维纳斯”为例,探讨人体黄金分割之美,卷Ⅱ第16题融入金石文化,将美育教育融入数学教育;

(2)全国卷Ⅱ第13题以高铁发展成果为背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发展,第4题结合“嫦娥四号”反映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体现对德育的渗透和引导,将数学与物理知识结合,体现不同学科间的联系;

(3)全国卷Ⅰ第15题引入篮球运动研究获胜概率,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体现体育教育的要求;

(4)全国卷Ⅲ第16题是以学生到工厂劳动实践,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模型为素材命制的立体几何试题,突出数学学科特色,引导学生关注劳动,体现了劳动教育的要求。

数 学呈现综合性、开放性特点

2020变化分析:

综合性比较强,就像概率题、应用题,图表、文字阅读量都比较大,考察的既有在庞大的信息量中截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同时对于概率知识、计算等都有考察。

从难度上看整体比较均衡,没有明显的变化。考生觉得比较难一方面与考生复习程度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考生对试题的创新点不太适应有一定关系。

2020备考建议: 理科考生特别要注意,2020年高考会越来越活,就拿2019年高考数学来说,算人的身高,就是把数学考活用,今年高考更加会把高考知识点活用起来,比如用在建设方面,高速或者高铁建设问题,在规划一条高铁时遇见一座山,让考生计算成本,看用打洞还是高架,还是避开等让,成不最低。让考生去算。 对于物理,生物,化学,地理等学科来说,也会像数学一样越来越厉害多变,这样越来考生只会刷题已经不能拿到高分,要懂得知识点的活用,考试中心命题老师提示,考生要把高考的知识点梳理清楚,要知道什么是难点,什么是易错点,什么是失分点等,只要把知识点梳理清楚那么这是也就很容易知道了,知识点也会活用了。知识点梳理最典型的就是衡水中学他们的学生都会进行知识点梳理,梳理好了再刷题,所以他们的学生错过的知识点不会考错第二次,他们有自己内部的知识点梳理资料,名字叫名校周考试题汇编,大家快去去找找,拿来用,如果找不到也可以找到类似的,搜高考必刷知识点就行。

(上下滑动查看)

2020新考点 1.试题所选文章语言地道、特点鲜明,突出对词类的活用。如,age常用作名词,表示“年龄”,全国卷Ⅰ七选五考查其动词用法,表示“使显老,使变老”。

2.不影响对文章整体意思理解的超纲名词不再给出注释,考纲词汇的派生词也有增多的趋势。如:demanding苛求的,要求高的;commercialize商业化;等等。

3.出现大量的地道短语和句式。如whispersupport(全国Ⅰ卷),off the hook for(全国Ⅱ卷)。

2020新设计

1.阅读理解第一节中设问方式变化:以往多为完整问句形式,2019年全国Ⅰ卷中阅读理解B篇第26题采用不完整题干形式,该篇中有3道题对不同段落进行设题。

2.阅读理解第二节(七选五)中选项设置形式变化:以往有半句式命题形式,2019年全国三套卷中都是整句的设题模式。

3.语用第一节(完形填空)中语篇文体变化:2019年全国Ⅰ卷和Ⅲ卷完形填空的体裁改变了多年来以记叙文为主的考查形式,全国Ⅰ卷采用了夹叙夹议、以议论为主的文章,全国Ⅲ卷采用了说明文。

4.语用第二节(语法填空)考点命制变化:考纲中的语法项目表并不包含同位语,而2019年全国Ⅰ卷考查了同位语从句的连接词that。

2020新导向

1.倡导健康生活,提高健康意识。全国三套卷选用了多篇有关身心健康与和谐人际关系的文章。

2.美育悄然渗透,重视审美情趣。通过在试题情境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美育知识,引导考生关注和提高审美情趣。

3.倡导职业规划,培养劳动意识。选取的语篇以积极工作为切入点,提倡职业规划,宣传劳动精神,引导考生培养劳动意识。

英 语题型调整但阅读量均衡 读后续写更具开放性

完形填空从20题缩减为15题,阅读题并非预估的3篇而是4篇,整体阅读量比较均衡,学生都能做完。

会在文中提供划线词,而在此次模考中没有,这样其实开放性更大,等于让学生自己选择划线词,难度反而降低了。

...END...

版权声明

1、本文来源于网络,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2、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假文盲作文500字左右 关于感恩的作文350字 教师资格证作文 遇见中考作文 独立作文 红色精神的作文 奶奶家的菜园作文 我懂得了作文 小狗啃骨头作文 你是我最难忘的人作文 写动物的作文300字小狗 漫画作文300 幸福作文350字 关系类作文 学会宽容作文800字高中 如皋盆景作文 以乐观为话题的作文 泪水作文800字 校园拾趣作文 有关愿望的作文 不一样的暑假作文 边防战士作文600字 我的老师400字作文五年级 防震减灾作文400字 怎么写我的妈妈作文 小孩打屁股作文 我真快乐作文450字 买书作文400字 初中生作文600字 我学会了什么的作文二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