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30年来他性侵了100多个孩子 直到他遇见了一群穷追不舍的美国记者……

2020-11-21 13:05:02
相关推荐

本文来源:女神事务所(ID:lad yrichrich), 经作者授权转载。

“没有什么比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更能深刻折射这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追求了”

——前南非总统曼德拉

北京三色幼儿园的新闻一出,我第一反应是来看这部电影。

去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聚焦》。讲的是一群美国新闻人不懈努力,揭开教会包庇神父性侵儿童黑幕的故事。

有了孩子,就有了软肋。孩子是我们这个社会良知的最后底线。以前的新闻让我愤怒,这次的新闻让我恐惧。

我知道很多和我一样当家长的人,这两天忙着盘问孩子在幼儿园的待遇、检查孩子身体、给他们看各种防性侵视频,个个如惊弓之鸟。

除了愤怒和声讨,这部电影能 给我们力量,以及反思。

故事一开始是1976年的波士顿。单身母亲带着被神父性侵的孩子在警察局,一脸无助。旁边的收监室里坐着神父,面无表情。

年轻的警察以为这是大丑闻,会有大批媒体来采访。只有年老的警察很懂行情,点了支烟说,哪里会有媒体?

《Spotlight聚焦》是波士顿环球报的一个王牌专栏,也是一个4人独立调查小组,由编辑Robby、记者Sacha、Mike、Matt组成。

他们往往要花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跟踪、调查新闻事件,做深度报道。

这是演员和真实的聚焦小组成员的合影:

4人小组的头儿Robby去见新来的总编Baron ,一开始他还担心他们这种光花钱、出活慢的小组会被裁员。

没想到总编Baron比他还有新闻理想,新官上任就点了一把火:

他责问编辑部,你们最近看那谁写的专栏了吗?为啥神父 Geoghan被指控性侵了80名孩子,还安然无恙?为啥我们只发过2篇报道? 这不正常 。

另一个头头Ben说,如果要求深挖此事,等于正式向教会宣战了。

原来波士顿地区的教会势力非常大。谁也不敢轻易碰这个老虎屁股。

但总编Baron来自《纽约时报》,他只在意新闻的质量,而不怕挑战教会的权威。

他问聚焦小组的组长Robby,你们愿意追查这个选题么?

很快他们兵分几路,开始了调查取证。

当一件挑战人类社会底线的事件发生的时候:比如,对天真无邪的儿童实施性侵害,我们应该作何反应?

当一个被视为无上权威的机构:比如,教会,显露出了背后深不见底的黑暗的时候,作为调查者,又该从何着手?

这部影片用故事给了我们答案。

追查书面证据

电影教科书般地展示了调查记者的新闻调查流程: 定目标-挖细节-查来源。

比如,调查小组发现教会在调离亵童神父时,一般都用“病假”、“事假”等关键词,就硬是从十几本厚厚的工作日志里逆推出了87名有嫌疑的神父名单。

寻求法律支持

记者们当然要从律师这里作为重要突破口。影片里有三位重要律师。

律师Eric,英俊潇洒,一开始非常配合调查。

他无奈地跟Robby和Sasha说,这种性侵儿童案最难办:诉讼时效短;孩子出于羞耻感,不敢说,取证困难;而且一涉及到教会,赔偿金也很低,最高只能有2万美金的赔偿。

律师Mitchell,看上去很难搞。实际上他是最有正义感的一个,他掌握了大量案件信息,却被教会方面施压而闭嘴。

律师Jim,是聚焦组长Robby的好友。他作为教会的律师,一开始自然是站在Robby调查的对立面的。他警告Robby,最好不要趟这趟浑水。

访问受害者

回访受害者是最艰巨和最繁琐的工作。

Phil在11岁的时候就被神父性侵,他创立了一个互助小组SNAP,里面都是是幼年曾被神父性侵的人。SNAP掌握的证据显示,仅波士顿就有13个亵童的神父存在。

他说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我认为跟此次红黄蓝亵童案有相似之处——这并不是单纯的性取向问题,而是一种 利用职权,对儿童施加暴力的行为 。

他说,如果你是穷人家的孩子,宗教对你会很重要。如果一个神父注意到了你,那更是天大的事。

他让你整理东西,倒倒垃圾,你会觉得与众不同。然后他开始跟你讲黄段子,你虽然觉得奇怪,也算你们直接的共同秘密,然后他给你看色情片,你也慢慢接受,最后他让你跟他发生关系,你也会同意。

因为他一手把你养成。 你怎么能对主说不呢?

被神父性侵,是一种 肉体和心灵的双重侵害,因为他毁了你的信仰 。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叫自己“幸存者”。幼年被侵害过的孩子成年后,有的酗酒,有的吸毒,有的改变了性取向,有的自杀。所以我们活着的这些人并不算过得最差的。

讽刺的是,他5年前就寄过所有的材料,而当时报社没有人理他。

可怕的是,不只是美国,在全世界,只要有神父的地方,这种现象 广泛存在。

学术支持

影片还有一个没露过脸却很重要的角色: A.W.Richard。他已经跟踪研究神父亵童现象30年。 他从另一个 学术的角度 为聚焦小组提供了很多数据和佐证。

据他的研究,在天主教内部,有恋童癖好的神父比例高达 6% (正常人口中恋童癖的比例约为1%)

聚焦小组本以为波士顿地区只有13名恋童神父,按照这个比例估算,数字上升为90人。更让他们震惊的是,最后他们调查得出的神父名单是87人,仅仅比预估的少3人。

高层斡旋

推动此案调查的最大力量来自于新上任的总编Baron。

外表温和,内心坚定的他当然知道,需要面对来自上层的压力和阻挠。

他 去拜会了传说中的红衣主教Law。

红衣主教一上来就想跟他套近乎:有啥我能帮的,你直说,别客气。

不料吃了个软钉子:Baron平静地说,鄙人倒是觉得保持独立才是报社的操守。

受害者是儿童,加害者是我们所有人

影片对于整个亵童案的反思是深刻的:它并没有停留在做恶的神父个体。而是深挖这个案件背后的系统原因:

为什么神父性侵儿童的比例这么高?

为什么教会不惜重金掩盖丑闻?

为什么报社几年前就收到过爆料,而没人理睬?

为什么律师们会昧着良心为人渣神父辩护?

为什么家长会很长时间都发现不了孩子被性侵?又为什么保持沉默?

电影律师Mitchell说过一段令人深思的话:

“If 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 it takes a village to abuse one.”

供养儿童是全村之责,侵害儿童也是全村之罪。

侵害儿童的事件发生后,没有成年人能逃脱罪责。

施暴者当然首当其中,可是父母、警察、律师、法庭、媒体,每一个环节上的成年人,很多人 成了帮凶,很多人也在挣扎:

比如那个一开始很配合的律师Eric,后来被聚焦小组发现,原来他帮助很多被性侵儿童客户跟教会私下和解,还从里面赚了不少钱。

Robby想逼他交出他手里的神父名单,来了一招狠的:

现在我们有两个故事可以写,一个是人渣神父,一个是 通过儿童性侵案赚钱的人渣律师,你想我们写哪个?

最后律师Eric妥协了。而他其实也并不完全冷血,几年前他也给《波士顿环球报》寄过这份名单。

Robby的好基友律师Jim,本来就是教会律师。Robby去问他能不能帮忙透露一份更大、更关键的亵童神父名单。

作为教会的律师,Jim一开始态度强硬:我确实为人渣辩护,但那是我的份内工作。

然而良心战胜了一切,Jim追了出去,问老朋友:你把屎盆子扣我头上,那你早干嘛去了?

Robby眼里含着看不出的泪光:我也不知道。

最终Jim帮助了他。他们捅开了铁幕,把丑闻公布于天下。

记者Matt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一名亵童神父居然就住他家旁边,遏制不住冲动跑到了他家门口。

可是由于调查是保密的,暂时无法公开。他只好忍住冲动,在家里冰箱写上标语: 孩子们,远离那个坏蛋,别靠近那所房子。

记者Mike是追查此案最勤奋、最热血的一个。

为了拿到当年法院封存的档案,他在法院门口通宵等候法官;为了让律师帮他,他采用24小时贴身跟人战术;自己住着一个破房子,婚姻岌岌可危。

历经千辛万苦拿到最重要的证据后,他以为可以发表了,被Robby压下来说,再等等,于是他失控了,发了一通火。

记者Sacha说,我明白,那是因为你太在乎这个报道了。

编辑Robby回到自己的母校,求证当年亵童的神父罪行。一开始校董希望他别曝光此事。

Robby说,你当年是体育队的吗?对方说是,我是田径队的。

Robby说,我上次见了一个我们学校的受害者,他在冰球队,而那个神父是冰球队教练。他已经结婚了,3个小孩,事业成功。可他跟我开始聊当年的事时,10分钟就崩溃了,哭到不行,他想不通为什么神父就偏偏选中他。

我想说, 和他比起来,我们只是走运而已,我和你都是。

把枪口对准系统,而非个体

在聚焦小组以为初战告捷的时候,总编Baron发话了:

不要把矛头指向个体,而要证明给世人看,这是一个系统的罪恶。

正是 天主教内部的高层,他们一次次的包庇,一次次地调离恶魔又把他们送回人间,这才是我们要瞄准的地方。

影片中的亵童神父数字,从1到9,到13,到20,到45,到70,到最后的90,每一次随着调查深入,数量都在增加,都令人震动。

在报道刊发前夕,编辑部陷入了一种自责,为什么没有早点注意到爆料和线索?为什么有这么多儿童受到侵害,而我们视而不见,允许罪恶发生?

总编Baron再次说了一段金句:

“有时候很容易忘记,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在黑暗中摸索,突然间天亮了,而人们却开始互相指责。”

“但做这种报道,才是我们干这行的原因。”

看到这里,我再次感到了记者这个职业的伟大。在自身信仰破碎与外部压力下,仍然追寻真相。 如果只是报道个体与案件,黑暗仍然会蔓延。

但如果揭开挡住视线的黑幕,那每个人都能发出光亮,不必等候炬火。

影片结尾,记者Mike看着几个受害孩子,他复杂的表情说明了一切:

假若有上帝,神父不是天使,教皇更不是天使。 只有孩子,才是这个世界最美的天使 。

而我们成人,又对他们做了什么?

以下是彩蛋部分:

聚焦小组后来在1年内发表了600多篇报道,揪出了249名亵童神父。

波士顿丑闻之后,全球各地又有200多个城市陆续被曝光发生了神父亵童案。聚焦小组可以说是打响了第一枪。

本片的大主教Law,很讽刺,最后居然被升职了。

真人长这样:

这是媒体给他画的讽刺漫画:

那位30多年里性侵了起码130多名儿童的神父 Geoghan真人长这样:

他的结局如下:

2003年 8 月 23 日,68岁的神父Geoghan在马萨诸塞州的一所监狱中被同室犯人Joseph L. Druce勒死。

“一根粗粗的绳索勒紧了他的脖子,他的脸涨得通红,艰难地喘息着,一边求我:你不一定非要杀我。”

“你的生命结束了,没有更多的孩子让你玩弄了。”Joseph说。

以上来自于警察对Joseph的真实口供。

原来监狱里也有英雄。

作者介绍: 所长,新概念作文大赛出道,码字多年,热爱研究育儿、健身、买买买、回春术和撒娇。欢迎你们来女神事务所找我玩耍。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介绍朋友英语作文 观后感500字作文 家乡春节的作文 小学生一年级作文 小学作文100字 作文600字写事 万能作文题目 二年级100字作文 作文 成长的烦恼 大公鸡作文 我的想法作文 关于知识的作文 假期作文600字 自我成长作文 美好瞬间作文 高一作文素材 发烧作文 启航作文 关于叙事的作文 两千字作文 责任担当的作文 400字作文写人 小作文150字 开心的一天的作文 山东作文题目 野餐英语作文 动物作文500字 移步换景作文 停电作文 英语我的一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