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66年专职写作 为了面包 爱情和自我疗愈|张爱玲的33堂写作课

2020-11-21 13:20:01
相关推荐

其实,我是带着一种好奇之心来阅读这本书的。毕竟张爱玲的名字,不说是家喻户晓,只对每个文学爱好者来说,从不陌生。尤其是那一系列改编自她小说的影视剧,比如《色·戒》、《半生缘》、《倾城之恋》、《红玫瑰白玫瑰》等等,每一部都值得人深思细品。

而经由文学评论家夏志清在他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一书中,将张爱玲与鲁迅、沈从文相提并论后,更是掀起了一股“张爱玲热潮”。此后,关于张爱玲的文学作品、影视剧等更是长销不止。

有那么一阵子,我也曾疯狂的一本又一本地看张爱玲的书,但最后不过是看完了情节,看出了书里那些女性不幸福的生活,也能略品出小说里的悲凉和时代的印记……却一直没能读出到底张爱玲的小说好在哪里,可以让夏志清老先生对她评价那样高,说她是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

这样的疑惑一直存在心里,我一直以为是自己的经历不够,或者是积累不足,所以读不透。直到最近读过端木向宇的新书《畅销书女王:张爱玲的 33 堂写作课》,我才发现,原来有些经典书目,自己读不透时,还是需要有人指点一二的。

端木向宇,是著名的媒体人、杂志主编,现为江苏省作家协会第十批签约作家,曾经出版有十多部作品,有《锦瑟无端五十弦:古琴琴曲解读》、《霍金传:用生命和时间赛跑》、《冰心传》等等。

她的这本新书,虽然书名让我有点小吃惊,但联想到作者媒体人的身份,以及张爱玲本身自带的畅销属性,倒也是分分钟就能让人释然。想当年张爱玲的那句“出名要趁早”,不就是奔着作品要畅销,自己要为人所周知的目的么?

在《传奇(增订版)》的序言中,张爱玲曾经毫不遮掩自己飞扬的心情,写道:

以前我一直这样想着:等我的书出版了,我要走到每一个报摊上去看看,我要我最喜欢的蓝绿的封面给报摊子上开一扇夜空的小窗户,人们可以在窗口看月亮,看热闹。

这是张爱玲毫不掩饰的对出名的渴望,且还得要趁早。而后世的我们,更是经由她的作品解读或风格研究或人物解析等等,也是或直接或间接的受益者。这样看来,说她是畅销书女王,可不就是名副其实么?

此外,再细看这书名,也能给到我们启发,作为一个有心于新媒体的创作者,如何起一个引人注目的标题,不也是重中之重的头等大事吗?

有点扯远了,言归正传。在本书的序言里,作者端木向宇已经很清楚地告诉了我们读者,她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想将张爱玲的小说、散文、剧本等作品中的特点和技巧,以及其表现出来的文学意味,抽丝剥茧地进行分析,从中寻找出美学的共性,给读者更多的视角引导和阅读体会。

而我在仔细读完这 33 堂课的内容后,也确实是收获良多。尤其是彻底读懂了张爱玲 66 年专职写作的心路历程,从她为什么而写,写什么到如何写,每一段都很值得深思。

一、为什么写?为了面包,为了爱情,为了疗愈童年的阴影

1,张爱玲从不避讳自己通过写作来赚取报酬的目的

虽然张爱玲系出名门,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但父母之间的悲剧婚姻让她的童年并不美好。

有着民国遗少混不吝气质的父亲张志沂,和有着独立思想的新派母亲黄素琼,两人之间因为观念和感情不和,经常吵架。后来她的母亲为了逃脱这个没有生气的家庭,和她的姑姑一起去了英国留学。在张爱玲 10 岁那年,父母之间终于离婚,而张爱玲姐弟则跟着父亲生活。再之后,父亲娶了继母孙用蕃之后,整个家庭更是是非不断,冲突不停……而张爱玲姐弟无疑都是最无辜的受害者。

张爱玲最初的写作,也正是为了换取生活所需的金钱。她的父亲张志沂只资助她上学的费用,却没有给她生活费。作为一名普通的学生,她所能够想到的也就是通过写作来赚取稿费。只要创作出能够发表的文章,就会有报酬。

所以,张爱玲从不避讳自己通过写作来赚取稿酬的目的。这样的经济独立也着实让张爱玲不论何时总能傲然于世,在和胡兰成分手后可以大方附上编剧所得的 30 万报酬,权当是“买断”曾经的感情罢!

更有日后和赖雅再婚,为了照顾婚后才两月就不幸中风的赖雅,张爱玲更是辛苦耕耘写作,以稿费为生。

在《我看苏青》一文中,张爱玲曾写道:“而且无论怎么说,苏青的书能够多销,能够赚钱,文人能够救济自己,免得等人来救济,岂不是很好的事么?”

所幸,还能靠写作赚取稿费,得以维持生计,得以让她傲然于世。

2,小说《封锁》为张爱玲引来了胡兰成这个一生的“情”劫

1943年发表的小说《封锁》,俘虏了胡兰成的爱慕之心。他来到张爱玲的身边,轻声低诉道:“没见你之前,只是感到倾慕。见了之后,才认定你是个知己。”

寥寥数语,撩拨得张爱玲寝食难安,而后余生,更是深陷其中。她原本对世间的“爱”,不管亲情还是爱情,都已看得冷淡,直没想到还能遇见知己。对长年缺爱的张爱玲来说,胡兰成这个知音人的出现,无异于苍茫夜空中的一抹微光。

只可惜两人的婚姻持续不过两年,虽然张爱玲并不在乎胡兰成曾经不堪的过往,两人之间的年龄差距,以及胡兰成泛爱滥情的生活习性,但激情之上的婚姻终究还是爱不长久。

本书作者端木向宇对他们这段感情的总结是:

胡兰成走进张爱玲的生活,则带着一点“传奇”色彩。胡兰成仅是因为见了对方的一篇文章,就能对张爱玲爱得神魂颠倒,这着实不可思议。可是,往往当事人只能感叹开始的“命中注定”,却很少意料到结局。尽管,他们一开始都是向着美好与圆满去的,可到头来,他们的感情却是一场无法料到的凄凉悲剧。

值得一提的是,和胡兰成在一起的那段时光,也恰是张爱玲的创作高峰期。无独有偶,和胡兰成分开后,旅居美国的那几年,和美国剧作家赖雅一起生活的日子里,也迎来了张爱玲的第二次创作高峰。

由此,还真不好说,到底是写作给张爱玲带来了爱情呢?还是爱情给张爱玲带来了创作灵感?

3,张爱玲童年的不被爱,经由写作,虽不能痊愈,好歹有个释放的出口

家族的日趋衰败,家庭的不幸,父母的离异,继母的不善,这些都给张爱玲留下了抹不去的伤痛,这样的阴影给她的创作蒙上了一层悲凉的基调。这也是为何我们读她的小说,最好不要一口气读太多篇,否则轻易就会让自己陷入同样的悲凉情绪而不能自拔。

端木向宇在本书里总结说,张爱玲的创作里,难以抹去的自身经历带给她的是人性残缺的显现。她在现实中对父母之爱的失望,体现在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里的葛薇龙对亲情的淡漠。

而在《茉莉香片》这篇小说中,主人公聂传庆的家庭不幸,以及他被父亲打聋和被后母虐待的这些情节片段,也都源自张爱玲的亲身经历。

现实生活中的张爱玲,和父亲的矛盾冲突主要在于继母对她不好,总想着甩手把她嫁掉。继母是张爱玲心里挥之不去的噩梦。而彼时的父亲张志沂,非但没能保护她和弟弟,更是将对前妻黄素琼的积怨都发泄在了张爱玲的身上。那一段被父亲痛打又被幽禁的经历,在张爱玲的人生里,印下了抹不去的痛苦记忆。

后来的她把这段记忆写进了《茉莉香片》这篇小说中,缺爱的聂传庆幻想出言子夜这个理想的父亲形象,极尽所能地美化这个男人。在言子夜身上,细读之下可以品出张爱玲的“恋父情结”。

本书作者端木向宇评价说,透过这部小说看到的是张爱玲掩藏在光辉背后的苍凉底色,一个悲剧的人生,一个诡异、悲凉、凄惨的人生,这一壶茉莉香片也确实太苦了。

而张爱玲自己则说,“我不断地舔着伤口,舔着舔着对伤口也有感情了。”

我以为,能够借由写作这个渠道,将原生家庭中的童年阴影,不被父母所爱的各种消极情绪等,都抒发出来,即便不能完全释怀,总归也能收获片刻的释然。有了感情的伤口,即便偶尔还是会作疼,大抵上还是可以承受得住的。

由此反观当下的社会新闻里,动辄各种因亲情或爱情而致的伤害案,归根究底都是缺少合理纾解自己情绪的渠道,不是么?

二、写什么?写她的眼之所见,心之所感,写她的生活经历和阅读体悟

张爱玲在《写什么》一文中,直接表达了自己关于写作灵感的见解:

生活空气的浸润感染,往往是在有意无意中的,不能先有个存心。文人只须老老实实活着。然后,如果他是个文人,他自然会把他想到的一切写出来。他写所能够写的,无所谓应当。

这样的见解,用我们今天的大白话来说,不就是我手写我眼之所见,心之所感吗?生活中的道听途说,影视剧里的八卦人生,网络上的热点新闻,当然还有经典书籍里的哲理哲思......无一不是我们写作过程里最触手可及的素材和灵感源。

张爱玲少时就爱读《红楼梦》,由此而发,上学期间就创作了《摩登红楼梦》,待到年长时,更是专门研究《红楼梦》十多年,到最后戏称自己:“十年一觉迷考据,赢得红楼梦魇名。” 自然,《红楼梦魇》当属她的重要作品之一,见证了她的学者身份。这是张爱玲将自己喜欢的经典阅读转化为学者研究的素材之路。

她还喜欢看近现代小说和流行小报,在她所身处的那个年代,尽管动荡不安,却也着实给了她无限的创作可能。在她细致描绘的笔下,那些战时的城市风物百态,那些小市民在大城市里的挣扎和苦痛,那些生活的情趣和世事的苍凉,交织缠绕,至今依然仿佛能透过纸张,扑面而向我们。

她也将自己的生活和爱情的经历都注入笔端,而对西洋文化的精通,更是让她的作品里满溢着小资情怀 -- 她谈吃穿住行,谈宗教信仰,谈文学诗歌,展示了一幅十里洋场的繁华景象。这种深沉的忧伤,带着“美丽而苍凉”的格调,是她的作品底色,也是至今还依然让我们意犹未尽欲罢不能的想要仔细研读的内核。

很有意思,不过就是身边的人和事,但是诉诸于张爱玲的笔端,又每每总能让人唏嘘不已,欲罢不能。

或许正如张爱玲在《论写作》里写道:

一般的说来,活过半辈子的人,大都有一点真切的生活经验,一点独到的见解。他们从来没想到把它写下来,时过境迁,就此湮没了。

或许,不是我们不知道写什么,只不过是不敢放手去写罢了。

三、如何写?写读者有共鸣的,写自己有特色的内容

张爱玲在《论写作》中曾经很清晰明确地表达出作者该有的生存法则,即:

将自己归入读者群中去,自然知道他们所要的是什么。要什么,就给他们什么,此外再多给他们一点别的 -- 作者有什么可给的,就拿出来,用不着扭捏地说:“恐怕这不是一般人所能接受的罢?”那不过是推诿。作者可以尽量给他所能给的,读者尽量拿他所能拿的。

这里的归入读者群中,就是在明确告诉我们,写作一定要有对象感。只有确定我们的文章阅读对象是哪一类群体,我们才能知道读者的阅读需求是什么。是为了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难点?是为了读你的文章得到某种情感上的共鸣,因为你写出了他们心有所想而暂不能表达的情绪?又或是为了从你的文章里得到某种观点上的升华,因为你写出了他们想不到的深度解析?

但不管是哪一种,写作如果要发表,就要以读者为对象来考虑自己的内容创作。不是简单地迎合读者兴趣而写,因为没有深度和价值承载的文章,即便能写成爆款文,也不过是昙花一现,经不住时间的考验。

正如本书作者端木向宇所言,想要成为成熟的作者,就要明白读者才是作品的审稿人。站在审稿人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作者创作的文学作品,不难发现,写作还是有很多必要的因素,比如说中心思想、文体结构、必要的写作技巧和创作思路等等。而凡此种种,有心如你我,都能在这本书里读到。

写作变现 畅销书女王张爱玲的33堂写作课 文字从业者必备¥39度小店购买

写在最后

端木向宇在这本新书里,正是通过这种以点带面的解读方式,让我们在读懂张爱玲的文学作品之余,更是读明白了她这一生,66 年专职写作背后的莫可奈何,为了面包,为了爱情,为了疗愈童年的创伤。但与此同时,写作也带给了她名利双收的生活,让她得以任性选择,为自己而活。

-全文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成长作文600字 我爱你老师作文 机器狗作文 一年四季的田野作文 无声食堂作文800字 可以更好作文 借物喻人300字作文 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作文 我的姐姐400字作文 我喜欢篮球作文 面对自然作文 高起专作文范文 高中疫情作文 中学生禁毒作文 我的人生作文500字 关于我生病了母爱作文 暑假见闻作文700字 描写小动物的作文50字 关于小学生成长的作文 我需要什么作文600字 游庐山三叠泉作文 描写冬天的作文300字左右 生活因诚信而精彩作文 知足常乐作文600 醋溜土豆丝作文 我喜欢你作文600字 天上的云作文300字 人与自然作文600字 我爱我家为主题的作文 不只是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