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曾经 有这样一群爱心满满的小学老师……

2020-11-21 14:20:01
相关推荐

窗外,晨曦灿烂,绿树荫浓,解去了考学的重压,六年级免试升学的娃儿们,跑跑跳跳,嘁嘁喳喳;口罩挡不住的,永远是娃娃的笑语喧哗。他们的老师,又会是怎样的心境呢?……

于是,不禁想起了叶圣陶老先生的一番心里话:

我如果当小学教师,决不将投到学校里来的儿童认作讨厌的小家伙、惹人心烦的小魔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都要称他们为“小朋友”。那不是假意殷勤,仅仅浮在嘴唇边,油腔滑调地喊一声;而是出于真诚,真心认他们做朋友,真心要他们做朋友的亲切表示。

小朋友的成长和进步是我的欢快;小朋友的羸弱和拙钝是我的忧虑。有了欢快,我将永远保持它;有了忧虑,我将设法消除它。对朋友的忠诚,本该如此;不然,我就够不上做他们的朋友,我只好辞职。

我将特别注意养成小朋友的好习惯。我想“教育”这个词儿,往精深的方面说,一些专家可以写成巨大的著作,可是就粗浅方面说,“养成好习惯”一句话也就说明了它的含义。无论怎样好的行为,如果只表演一两回,而不能终身以之,那是扮戏。

无论怎样有价值的知识,如果只挂在口头说说,而不能彻底消化,举一反三,那是语言的游戏;只有化为习惯,才可以一辈子受用。

——叶圣陶《我如果当小学教师》

我们的小学生活,始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叶圣陶先生的执教圭臬,时时处处,体现于老师们的躬行实践。

我们极其幸运,虽然念的是普通小学,遇到的却多是把教书育人视为生命的良师,从而潜移默化地走正了求学的第一步。足见,与其择名校,不如遇良师。良师之所以成为良师,根本在于真愛学生,倾心育人。

虽然,三十年过去了,老师们的故事、老师们的教法,在今天看来,已然恍若隔世,但这些教学故事中的愛心、亲情和感动,经历了跨越世纪的岁月沉淀,却愈发深挚,历久弥坚。是的,教师教学,不但要有丰厚的知识、高超的教法、开阔的思维、足够的自信和课堂情绪调动能力以及对各种情况的应变力,更离不开对学生们的一片纯粹的挚愛,一份亲人的情怀,一生习惯的濡染。

(一)美丽的肥皂泡

小学一年级一次午休,数学科代表带我进了办公室,把全班作业本放在杨老师桌上,瞥了一眼杨老师桌上敞开的空肥皂盒,便拉了我急急忙忙往浴室门口跑。

浴室门关着,里头传来哗哗的水声。“杨老师,z的作业本丢在教室里啦!”科代表在门外着急地喊着。“什么!”浴室里传出了杨老师熟悉的高门大嗓。水声戛然而止。“去教室!”话音未落,杨老师已然顶着花毛巾,披散着湿漉漉的头发,趿拉着拖鞋,一路小跑冲向了教室;我们在后面疾走紧随。

来到我临窗的桌边,杨老师二话没说,便弯下身子,紧锁双眉,凝神四下仔细搜寻起来。我和科代表紧张地束手楚在过道上。猫腰找了半天,杨老师忽然直起身子,一手插进暖器片中部,往上使劲地挑着,一手贴着墙伸进暖器片后面,咬牙瞪眼,够了一会儿,终于从暖器与墙壁间的缝隙里掏出了作业本;她用两个手指尖夹着,把本子轻轻放在我的桌面上,而后长长出了一口气,如释重负,挥手示意科代表回位休息。

“作业本搁我桌上,把这缝子堵上。以后暖器这儿别撂东西了。”双鬓汗流、两手黑泥的杨老师平静地冲我嘱咐了这几句,便继续洗澡去了。窗前,金色阳光下,杨老师发梢的肥皂泡,闪烁着彩虹般美丽的七彩光华。

是的,那时的老老师,就跟邻家的叔叔婶婶一样,没有半点架子。我想,当时杨老师的唯一念头,就是不能漏判任何一个孩子的作业。因为杨老师经常对我们阐述的口头禅就是:“作业远比考试重要!好好听课,把每次的作业都做好了,考前即使不怎么复习,考试也照样能过。不好好听课,不好好做作业,就算考试过了,也跟没上学一样!”这实在是最本质、最经典的教育理念啊!

那时,我身边的老师,都是这样简单,这样实在,这样本质,这样经典!我多么有福!

(二)微红的白纱布

我们小学四年级才开始学英语。Miss沈是我们的英文启蒙老师。当年她20岁出头,刚从师专毕业。

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考前一周的一节复习课上,沈老师在黑板上给我们总结例句。我们发现,她右手拇指缠了一圈白纱布。班主任语文张老师说,这是沈老师搬桌子时,让翘起的钉子头划破的,伤口很深。

例句写了满满两黑板。沈老师转身翻开另一本书,准备新的板书内容。这时有同学在背后窃窃私语:“沈老师手出血了。”我抬头一看,沈老师拇指关节处的白纱布,隐隐透出微红的血色。沈老师握笔太久、太用力,把破口崩开了。

下课铃声响起,沈老师把书扣在讲桌上,走出教室。下节还是她的课。

第二节临上课前,我发现学委拉着二班的英语科代表跑进教室,把沈老师扣着的书拿起来,指指点点说着什么。接着,二班科代表英语跑出去了,学委拿起沈老师的书,歪歪扭扭在黑板上抄写起来。有些同学开始切切私议。有的人一个劲讥笑学委的板书写得不好。

上课铃响了,沈老师走进教室,一下愣住了。她忽闪着水汪汪的大眼睛,痴问:“What are you doing?”

“沈老师,您手出血了。我替您写吧。”学委停下笔,很真诚地看着沈老师。

“Thank you!”沈老师的大眼睛更加水汪汪了,“But how do you know what to write?”沈老师一字一顿、慢慢地说着——她抓住一切机会练习我们的听力,同时又生怕学委听不懂。

“我找二班科代表问的。”学委说完,又低头看书,找她刚才写到哪儿了。

黑板上,是学委在课间两三分钟内写的四条例句,每行有些向下歪斜,字写得较慢,但很用心。

沈老师大步走上讲台,轻拍着学委的小肩膀,略带颤音:“没事儿,我写吧。记笔记去吧。要不,没时间复习了。Thank you!”

学委把书紧紧地握在手里:“沈老师,我写吧!我记得快!”

“我们上去写吧!”淘气大王一嗓子喊了出来。

“对!对!”淘气大王的死党们随声附和,一时间,教室里掀起了一阵小小的高潮。

忽然,讲台上又多了一条人影——不知什么时候,淘气大王已把最后一排的一把空椅子搬到了讲桌旁边:“沈老师,您坐这儿。”

沈老师眼圈红红的,一个劲地抽着鼻子,欠着身,坐到椅子上。“嗒嗒嗒”,那边,学委已经铿锵有力地写了小半黑板。同学们都耐心地、静静地抄录着。

又过了一会儿,沈老师平复了心情,看了看板书,又看了看手表,示意学委停下,而后点了淘气大王、班长、科代表四人依次上来继续抄写。这样,每人板书的时间、内容就都很有限了。科代表抄完指定内容,离下课还有段时间。沈老师起身继续板书。沈老师抄完最后一个例句,过了不久下课铃就响了。

现在想来,沈老师这样做,用心何其良苦!一方面,照顾了懂事的孩子们的热情,另一方面,也让所有上台抄板书的同学都能在当堂或下课不久即可完成全部笔记,不耽误他们复习消化时间。

我相信,那个初夏,那圈白纱布下面的红色,我们一班的同学们一定都没有忘记。因为,那是一位大姐姐对我们这些小弟弟、小妹妹们的一颗无比真挚、亲人般的愛心。

忘不了,那一圈微红的白纱布;忘不了,讲台上下那一双双水汪汪的大眼睛……

(三)一直写到作业背面的批红

我们念小学的六年里,学校有一位最让校长揪心的老师,这位老师两次因高血压、心脏病住院,却始终没有接受病退的安排。她教职生涯的最后这几年,和她二十出头刚入职时一样出名:当年作为年轻教师的她,不知拿了多少次全区业余运动会的冠军。

她就是我们的班主任、语文张老师。作为全校身体素质最棒的老师,张老师执教晚期的疾病缠身,这完全是累出来的。本来,我们一年级一上完,张老师就该退休了,但她说服了校长,强烈请求返聘:张老师一定要把我们带到毕业,善始善终。

整个一年级,我们的课业都极轻松,天天下午都有两节课到操场自由活动。这时候,张老师会和女生们一起跳皮筋,和男生们一起捉迷藏,她那活跃的劲头,真看不出已是年近花甲的光景。

从二年级开始,张老师的教学强度就愈发加码了。讲课文,她对文中每一个生词,每一个生字,乃至每一个标点的解析均不厌其详。不足百字的一个重点段,她往往要精读整整一节课。她判作业,同样是逐字逐句挨个标点地仔细批阅。每道重点题,谁做错了,她都加上旁批;谁答得好,她同样加上旁批,并且在讲评课上逐一当众评点。

对于错题的订正,张老师更是严抓不放。自习课上,只要有一个学生有一个错题还没改对,她绝对奉陪到底。而且,她只做指点,绝不告知答案。为此,她有时会加班一两个小时,直至学生改对了所有错题,她才和学生一起离开校园。

为此,校长劝过她,一些学生家长也到办公室找过她,甚至有的家长因为孩子久久不能回家而准备投诉她。但是最终,他们都被张老师的敬业精神折服了,因为连当事的学生都为张老师说话。

然而,上述这些,对于张老师和我们这些学生来说,是最轻松的教学任务了。作文,才是张老师最倾心尽力,我们最为着重攻打的雄关。张老师把作文视为语文之魂,我们便也把作文当成语文的同义词。张老师有一句震撼全校的名言:孩子们自己写不出像样的文章,语文课就干脆撤掉!张老师对作文的较真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从三年级起,张老师的作文战略全面展开。先从扩句入手。练习册上,每个短句只要求扩写一句。张老师则要求我们每句话至少扩写出不一样的三句,每句均不得少于40字。为此,她一学期内,自费给我们每人都订购了2个大白报本,与练习册配合使用。最为与众不同的是,她要求我们大白报本每道题后面都要留出足够的空白——她要在那里写批语。

四年级,开始写500字的小文章。张老师在作文上倾注了加倍的心力。每学期6篇作文,全班40多学生,每次每个学生的作文,张老师都要逐字逐句逐个标点地批阅五至七次才能通过。现在我明白了,这就是先贤所言“新诗千改始心安”的治学修身之德啊!

前几次都在白纸上用铅笔写,张老师审核通过后,才允许用钢笔誊抄到作文本上。无论是白纸的初稿、修改稿还是作文本上的定稿,张老师都详加批阅。批阅文字比作文原文还要多,而且均是意见、建议之类的批语,没有一个现成的例句——张老师力主,作文每句话,都必须是学生自己的原创!

对于我们作文本上的定稿,张老师最终评定的批语,往往从正面的边白开始,一直写到背面——学生一字一句地写,老师一字一句地判,这样,师生彼此都问心无愧。

这一直写到作文纸背面的批红,是一位普通语文教师一生为教书育人事业呕心沥血的一个缩影。现在,我常常想,或许,当年曹雪芹十载批阅增删《红楼梦》所倾注的心力,亦莫过于此吧。诚然,一位普通教师,其阅历、其文才、其影响与曹雪芹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然而,他们笔墨里所饱含的这份痴情、这份热愛,都是人文精魂的丰碑,同样深挚感人!可以说,每一名为钟情的事业而痴心奉献的人,都在书写着一部属于自己的《红楼梦》,一如这一写就是三十多年,一直写到作文纸背面的批红。

每一次作文结束,张老师均会拿出两个以上的课时,对优秀作文亲自朗读、讲评,请小作者上讲台,当众颁发特制的小红花,并让全班为其鼓掌。尤其令我们欢欣鼓舞的是,张老师联系了报社,使好几篇学生优秀习作在《小浪花》《红领巾》得到了发表!既包括我班学生的好文,也包括青年语文教师带的其他班学生的佳作。张老师的教学,因此愈发得到学生、家长和同事、领导的认可和支持。

相应地,我们课文讲读课、作业讲解课的拖堂就成了家常便饭,考前复习的取消,也是在所难免了。属张老师讲话:“功夫必须完全下在平时!考前放松身心,考试答出平时的水平就行了。”于是,考前从不复习的我们,历次考试均排在年级第一。

我们班语文成绩考得好,还有一个法宝,就是我们的字写得普遍较好。二年级以前,张老师对我们写字,可以说完全是手把手地教。对握笔的姿势、腰板的挺直、头颈的位置、眼睛离纸张的距离,以至腿的平放等等细节,张老师都细致入微地挨个抠,挨个板。四年级秋季学期开学时,其他班的语文老师已经允许全班都用钢笔写语文作业了,而我们班被允许用钢笔的,仍是凤毛麟角。张老师总是比照着校门公示栏上获奖学生书法作品跟我们说:“写字接近这种程度,才能用钢笔。”那时候,我们心里,实在是没有比钢笔更神圣的器物了。

因为写字,张老师破天荒地在教室里爆了粗口。起因是四年级第二学期开学伊始,被张老师允许用钢笔写作业的班长抄课文时写了连笔字。张老师大怒,在教室里当众把班长作业扯得粉碎:“小学生不许写连笔,你知道吗!工笔楷书还没写扎实呢,就想飞呀!觉得这么写很帅吗!作业重写!用铅笔!期中考试之前,不许你用钢笔写作业!”好强的班长伤心地哭个不停,教室里的空气凝固了……

转天放学,班长的爸爸妈妈气势汹汹,到教室门口堵张老师来了!校长不得不放下繁忙的工作,小跑过来,把当事人都带到校长室进行沟通调解。好多同学都留在楼道里没走,凑到校长室窗外,紧张地巴望着屋里的动静。

过了好一阵,校长室门开了。班长妈妈一面对张老师和校长赔着不是,一面数落班长不懂事。校长语重心长地说:“张老师说的对,打小用心写字,是一辈子踏实做事,本分做人的基础啊……”“我也不对。”张老师诚恳道歉,“我太激动了,不该让孩子当众下不来台。”家长握住张老师的手:“张老师,您别这么说。您是真心对孩子一辈子负责!您再怎么呲她,我们都二话没的说!”

一时间,校长、张老师、家长、班长和拥到门口的我们这些学生,每个人的眼睛都湿润了。这么多年了,很多情景,很多话,我们早都忘了。但我相信,那个傍晚的这一幕情景,我们肯定永远都记得。

那个学期,期中考试结束之后,我们全班同学都被张老师批准用钢笔在语文作业本上写字了。张老师专程为此新刻了雕花的优秀红旗印章。我的语文作业虽然从未被盖过这面红旗,但我从班级板报公示栏中展示的优秀语文作业上看到的那面鲜花托衬的优秀红旗,至今仍像活了一样,在我的脑海深处,在花香里迎风飘扬。

张老师是一丝不苟的治学严师,也是平易近人的慈祥奶奶——每次春游,张老师都是最能和学生们玩到一块的老师。张老师不但亲自加入我们的游戏,更是力主游戏要“男女搭配,玩得最美”!学就学个扎实,玩就玩个痛快,多可亲的老师啊!当然,游戏之后,会有作文;这种作文不需反复修改,只要写出真情实感就通过了。张老师真正看重的,是勤于动笔、真实记录生活的习惯。对于游园佳作,张老师同样联系书报杂志社,公开发表出来。

张老师的素质教育远不止如此。我们六年级第一学期,学校内部开展了各个班级参加的合唱比赛,毕业班可以不参加。但是,班主任张老师毅然决定,全班集体参赛!为此,张老师停了六堂语文课,拿出完整的时间,在教室内搭好桌椅,正儿八经地进行排练。一次排练过程中,体育老师进来和张老师咬了咬耳朵。一曲终了,我们听到张老师和体育老师说了句:“没事儿,您上您的。”事后我们才知道,原来是体育老师怕张老师这样耽误了语文教学,主动提出下周体育课上语文。但张老师坚持绝不占体育课——张老师身为业余运动员,深知体育锻炼对青少年身心成长的至关重要。音乐老师和没课的数学、英语老师也好多次主动到现场指导唱法,协助张老师监督秩序。对张老师这种良苦用心、非凡魄力,老师们都由衷钦佩。

公演那天,张老师专程弄来了口红,让我们列队站好,演出前给我们挨个擦在小嘴唇上。我很清楚地记得一位女评委老师说:“真香啊!带着香味儿就上来了!真好!”我们唱的是《红星闪闪放光芒》,歌声嘹亮,一曲终了,鞠躬谢幕的一霎,我心潮怦然:一瞥之间,我看见栅栏墙外,聚集了好多围观的人啊!结果公布:我们班荣获全校第一!课间,毕业班办公室里一片笑语欢声。老师们笑得比毕业考试成绩得了全区第一还开心呢!

“真的,像张老师这样敬业教书、倾心育人,近于痴迷的老师,几十年里也很难找出第二位。这是你们的大福气!”我们重访小学母校,校长意味深长地这样对我们说。

是的,有这样的班主任,有这样的语文老师,是我们莫大的福气。可是,这么教,张老师太累了。带我们的这短短几年里,张老师苍老了许多:张老师要把自己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我们——她的关门弟子身上。

虽然,在职业生涯这最后一程的冲刺中,张老师多次住院,但每次,张老师都提前出院,每次归来,张老师都意气风发——生命源于热愛,在愛的激情里,张老师全然忘却了脸上陡增的皱纹,张老师全然忘却了头上遍生的华发。

小学毕业后,往届、应届的好多毕业生,和好多位家长不约而同地到张老师的新家,帮张老师一家人刷浆、擦地、摆家具。——张老师的儿子就要结婚了。阳光灿烂,新居几净窗明,张老师一家三口与学生、家长们都笑得合不拢嘴,男女老少其乐融融,济济一堂,都是相亲相愛一家人……

小学恩师,大愛深沉,言传身教,正本树人,浸润恒远。真的,我们真的希望,这样的景,这样的情,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昨日重现。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那一束阳光作文 我喜欢小狗作文350字 珍惜的作文800字 初一作文600字叙事 尊老爱幼作文 禁毒心得体会600字作文 小学三年级过生日作文 童年趣事写一篇作文 自己的优点作文300字 给某某的一封信作文 描写风景的英语作文 珍藏友谊作文600字 他感动了作文500字 零作文 随便作文300 带提纲的作文 高考优秀作文开头 这一刻 作文 关于积极向上的作文 暑假生活作文 扫黄打非作文400字 小考的作文 生活经历作文300字 母亲的关爱作文500字 生命是什么作文300字 学包饺子的作文300字 有家人真好作文 幸福的约束作文600 你最喜欢的食物英语作文 叙事作文五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