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我的青春 我的高考故事

2020-11-21 14:30:01
相关推荐

把阳江广播电视台官方微信(欢迎订阅)

主流 ▎权威 ▎责任 给你不一样的新闻资讯

有人说

高考是一场青春的战役

高考是呼啸而过青春里的美好片段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

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

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

带我飞飞过绝望

不去想他们拥有美丽的太阳

我看见每天的夕阳也会有变化

我终於看到所有梦想都开花

追逐的年轻歌声多嘹亮

我终於翱翔用心凝望不害怕

哪里会有风就飞多远吧

每年的六月

总有一群少年

踩着阳光

满怀期望地奔赴考场

赴一场准备了很久的约会

而现在的你

是否还记得当年面对高考时的自己

下面我们来听听

这些50后、60后、70后、

80后、90后、00后的

高考故事

50后

恢复高考后,我是第一批大学生

撰稿人:@容振标(退休老干部)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到来!高考,在我心中有挥之不去的回忆!我是阳江县第一中学“老三届”的学生,1966年那场文革十年动乱的风暴,摧残了当年花季年花的莘莘学子的“高考梦”“大学梦”!1977年,在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倡导下,当年10月,国家宣告恢复高考制度;当年12月,全国恢复高考。我当时有幸踏进了当年的高考考场,并以较好的成绩被当时华南师院(现在的华南师大)中文系录取,成了恢复高考的首批幸运儿。而这个机会的到来,足足迟到了十一年!

当年我参加高考时,在工厂当工人,白天上班,工作任务繁重,只能利用高考前10多个晚上“挑灯夜读”。自学!没有老师辅导,没有高考资料参考,只能翻箱倒柜寻找当年的旧课本翻看。因为已离开一中校园十一年了,课本知识几乎遗忘殆尽!特别是数学,更陌生。直到高考前晚上夜12点,才勉强看完从初一到高三的数学旧课本看完,才熄灯睡觉。第二天早上就踏上考场。当时意想不到的是,我的数学成绩竟然考了90分(每科总分100分),成了当时考的四科中(语文、数学、政治、史地)分数最高。所失的10分,是有一题是计算一座电视塔多高的几何题,我早就忘记了应该用余弦公式去解答该题,而生硬地用勾股公式解此题,错了10分。考得这个数学成绩,得益于当年林简文老师的讲授与指导,得益于高考前晚上10多天的“专攻”数学!

1977年恢复高考,全国还没有统一考试,各省自行组织高考。当时广东是开卷考试,为此,我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考试方法,我把当时找到的政治课资料,历史地理课本找来泛读,把 作为重要的考试内容用笔划杠杠,标明重要性,又将该页的内容在扉页上标明页数,使考试翻书速度快些,节约点时间。

语文课的考试我能得益于10年文革动乱中一直常看书,间中搞点手艺创作,常投稿于《阳江文艺》《湛江手艺》等!这对我的语文考试中的读写能力大有帮助,当时恢复高考的竞争很激烈。100人参加高考的话只能录取四、五个人。当时全省有100多个县,阳江县的考生首批录取有300多人,当时全省高校录取的考生总数不到一万人。据说当时阳江县的录取人数在100多个县排前3%,是很不错的成绩,阳江当时的高考状元冯成光同学(也是阳江一中老三届校友,他的高考成绩在当时湛江地区10多个县排名第二),也很优秀。

1978年3月,我走进华南师院读书了!从一个年届而立之年的人变成了背着书包上学堂的“读书郎”了!充满了自豪、感慨与奋发精神!一定要奋发读书,把失去的十年光阴补回来,在人生转折的好时代踏上了人生发展的新平台。

我之所以能成为高考的幸运儿,除了读书学习不停步外, 得益于当时阳江县一中一批 资深的名师培养指导!他们的谆谆教导、学识渊博的形象,至今历历在目,感恩不尽!而更令我深深感受到的是个人的命运始终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让广大的莘莘学子(大多是寒门学子)有一个公正平等的竞争而脱颖而出,高考机会是人心所向。

60后

录取通知书送到田头

撰稿人:@桃花江边人(资深媒体人)

我是 “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后的第三年、1979年在湖南一所农村公社中学里参加高考的。

学校是我们读初中时和本公社其他大队学校的学生一起挖土、烧砖建起来的。校舍虽然是新的,但条件不好。不过,那些老师非常敬业,把所有时间和心思都花在了我们身上。

那时候,不搞什么摹拟考试,也没有多少复习资料。最后那个学期,老师给我 “优惠政策”,除数学外,其他的课程由我自学,不用跟班上大课。虽然感觉时间很紧,但也没有开过什么夜车。到了晚上十点来钟,教室和宿舍就要熄灯,走廊的灯虽然亮着,但瓦数小,电压低,灯光红红的,想看书也看不成。

1979年的高考是第一次全国统一命题,也是从这年开始,将高考固定为7月7、8、9三天。文科考语文、数学、政治、历史、地理五科,每科100分。英语不计入总分,只作参考。我们的考场设在二十多里远的县二中。那年月,一般人买不起手表。为让我掌握好时间,每次进考场前,班主任老师就会把自己腕上的手表解下来,戴到我手上;交完卷,他又把手表要回去,怕我丢了。

上一年的高考,我们省的文科本科录取线是三百零几分。照着课本和资料对了一遍题,我觉得平均每科考六十来分应该没问题。考完试,老师和家里人问我怎么样,我大胆地说:“应该考上了!”

评卷结束,公布分数,我的总分是333分。我们省的文科本科全国重点线是340分,普通本科是307分。志愿填什么学校好,我一点也不懂。正好学校上一届高中毕业班里有个回乡知青考上了武汉的华中师范大学,听说那所学校很不错。特别是当时的政策规定,师范院校学生不交学杂费,包伙食,还发助学金,这对我们农村学生很有吸引力。依照教师的指点,我的第一志愿就填了那所学校。

回到家里,一边忙着下田搞“双抢”,一边是忐忑不安的等待。大约是8月初的一天,生产队安排割早稻,我在田里踩打稻机。突然,有人喊有我的挂号信。抬头一看,挎着个大包的邮递员到了田边的路上。我洗手跳上田埂,拆开那个右下角印着学校名的牛皮纸信封,十分高兴。在场的乡亲拥来向我祝贺,生产队里有史以来有了第一个大学生!

录取通知书里说,10月15日到学校报到。家里为我准备了生活物品,专门用稻谷和茶油到镇上的粮店里换了几十斤全国粮票。那年我才16岁,很少出门,最远的就是读高一那年,去县城参加过一次语文竞赛。热热闹闹办完酒席后,父亲挑着两个沉沉的木箱子,千里迢迢把我送到武汉。

有书读的日子是那样的美好,读完本科,接着读研究生。在那个桂花飘香的山头上,我一呆就是七年。直到现在,那七年仍是记忆中最幸福的时光。

70后

作文题有俩,我get到了点

撰稿人:@Samy(91年广东省高考语文单科第一名)

我们高考那时候没有像现在这样,全社会都关注高考,没有成群的家长送考,没有警察特别疏导交通,当然更没有媒体全方位的报道,家长不会也不可能请假或者休假在家陪考。很平常,就像任何一次普通的考试一样。当然,对于每一个参加考试的具体个体来说,却是一件压力比现在学生大N多倍事情,因为我们91级那一届的大学录取率只有百分之六点几,跟扩招后的大学录取率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

那时候要考3天,7月7号开始,记得那天早上,爸爸照例用摩托车送我,考场在当年的二中,第一科语文,作文要写两题,小题是“圆”的想象作文,大题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议论文,我写得特别顺,想象作文写的是“海上日出”,自己都被自己的文字给美到了。地理忘了是第几天考了,只记得临进考场时突然想起一个问题,当时刚好地理老师在考场门口,他立马找了根树棍子,蹲下来就在泥地上给我画了个地图讲解,短短几十秒,我豁然开朗,顿时感觉所有题目都了然于胸,信心满满地进了试室。时隔多年,白发苍苍的梁老师蹲在地上给我画地图的瞬间一直印在我脑海中,不曾淡忘。

高考结束后第二天,回到学校的大榕树下,见到几个同班同学,大多数同学从此却一别经年,再见已是两鬓染霜。

高考让我们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我喜欢这样,一个社会只有能够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这个社会才会不断予人希望和温暖,不断进步。

80后

好黑,我遇上了“非典”

撰稿人:@彭玲(书吧运营者)

2003年参加高考的同学,大多自诩是历年高考中“最倒霉的考生”, 我自己就是那个“幸运星”。为什么?“非典”年,高考改革年,高考时间提前至6月,估分填志愿……当年,我就是在各种不利的自然、社会环境下,披挂上阵,斩杀千军(事实是自己被人“斩杀”那个),谋求夺魁!

时光倒流16年……

2003年春,一场“非典型肺炎”(SARS)带来的阴霾一直笼罩在伏案备考的学子头上,本来紧张备考的我们,知道这场非同一般的病毒性传染疾病到处肆虐时,心里开始变得慌张了。那时,我们不敢感冒,不敢发烧,不敢咳嗽,因为一和这些“症状”靠边,就会被隔离而无法正常复习,加之提前至6月的高考时间已是迫在眉睫,稍有不慎,对我们来说,那可是高考大事中的大事了,那时,大家心里都会有点惊慌。

我就读的是半封闭式高中,周一至五寄宿,周六考前补课,周日才允许出校门,但不可回家,因为怕感染。那时,谁不想有健健康康的身体来迎战人生那场“硬仗”?当时,传言板蓝根可以有效预防“非典”,我和同学就去药店“高价”采购,平时十多块一包冲剂卖到了三十多,我赶在断货前抢到了一包,幸喜了一番,不过,这包板蓝根在毕业离校的时候,还在行李箱里并且还没开封。那时,学校里各种预防措施全部上阵,校内外人员流动的管控,各种身体检查,学校还给每个宿舍派发一瓶又一瓶的白醋,每天消毒。印象最深的是,宿舍和课室变成了一个醋坛子,空气里白醋的酸味是一阵一阵地扑鼻而来,我们就在这股酸酸的但又让人感觉很安全的味道中奔赴高考战场,打下了无涯学海中的第一场硬仗。回想,还要感恩因为经常打篮球而锻炼出的强健体魄,健健康康顺顺利利地参加了高考。

如果说“非典”是自然不利因素,那么提前至6月高考对我们而言简直是噩耗,因为高考政策改革缩短了我们一个月的复习时间。记得那时老师安慰我们,6月高考挺好的,天气不太热,你们考试的时候不会因为炎热而烦躁。但时间的急迫也让我们十分的焦躁。我们同学之间戏称,“早死早超生”,早点结束这枯燥的题海生活也挺好的。我那时候心态还算平和,除了数学,各科都复习得都算不错。高考数学科一结束,很多同学都哭了,我的好友也因为数学考砸而复读一年。我考完数学自我感觉还不错,刚好复习对了题,最终数学也上了本科线,心里感觉运气之神眷顾了我。

16年过去了,现在回想过来,那年的高考,我们面临了各种“倒霉”——“非典”、“提前高考”、“估分填志愿”,大家都会觉得自己的命运有点“不公”,但那些年,全国高校逐年扩招,我们还是很幸运踏进了大学校园,踏上了人生新的台阶。

“倒霉的”高考年遇上“非典”,我遇上了政策改革后的“非典型”高考,幸运地上了适合自己的大学,学习了喜欢的专业,我也算是这年高考的“幸运星”。

90后

分离最不舍,尤其是初恋

撰稿人:@忆轩(主持人&记者)

2011年那个夏夜,拿到了高考正确答案,告别了12年寒窗苦读的日子,一时间充斥着兴奋与不安的情绪让那个夜晚变得无法平静。兴奋于人生要进入的未知和精彩,不安于还不确定的分数是否匹配于理想院校。打开一瓶汽水,甜腻沁凉像是一位长者瞬间拍醒了恍惚中的青春。

估分进行时,父亲点起了许久未触碰的香烟,一再告诫我要仔细仔细再仔细。与预期并不相同,估算的分数显然证明了这次人生的大事处理中,我做的并不是那么优秀。谈不上强烈的落差,却也足以让父亲和我在一时间保持沉默,彼此纠结于该如何进入下一个阶段的抉择。至此,父亲并没有对我有半句怨言指责,只是一个劲地在嘟囔着:“如果第一志愿滑档,第二志愿的普通本科也悬,很可能要考虑民办院校了。这样的话不如去学习会展管理和高尔夫球管理,未来这二者的发展似乎是值得考虑,毕竟想去上海和更远的海南,符合你想要的环境。”我低着头默不作声,其实父亲的话语对我来说在那个时刻一点都没听进去,满脑子只是在想,那她如果去了北京或是成都,我该怎么选择呢?

她是我高三那年的精神支柱。第一次见她是在一堂补习课,蓝色vans球鞋加上认真听课的笔记让我难以忘怀。有时候认识一个更优秀的人是可以让自己也优秀起来,不是吗?那个年代没有微信,没有ins,有些人还在使用QQ网页版,也就是需要刷新界面才能获取新信息的年代。而我,正在其中。每天我们都在用这样的笨拙方式鼓励对方,畅想彼此未来要在一座城市奋斗。也在每一次遇到难题求助于她,而翻看那一条条长又细的题目解答。一起做题,一起放学,一起等车,一起在狭窄的时间空间线中彼此依存,像是万物皆外,唯有二人共襄盛举。

那一天还是来到了,分数出奇的意外,比估算中高了很多,也如愿被第一志愿录取。父亲得意的告诉我分数,电话里的语气得意又沉稳,在那头的我忍不住内心欣喜,感恩父母的爱。而她,当然也是如愿录取进了xxx大学证券与期货专业,去了她想去的成都,学了这个数一数二学院顶起在国内的王牌专业。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12年的同窗共度,12年的师生情,12年在成长中不被理解地成长,12年在懵懂中收获人生难得的真实。高考是部分人一生中一定要经历的节点,而我们都把这个节点视作人生的分水岭。好与坏是相对的,高与低更不用太过在意。如果你把高考当作这人生长河中的一次美妙经历,也许未来不难发现,即使没有如愿,你的生活也过得并不像想象那样不如意。相信你的老师也告诉过你,心态决定一切。如果怕输,怕失败,那么这一路的风景对你来说就没有意义了,毕竟以我的经验来看,这些沿途的景色和人文终究会是你在下一个阶段的宝贵财富。向前看,向好看,向美丽的人生看。加油,你还有父母的陪伴鼓励,你还有与她(他)一起奋斗的机会,你还有一群和你一同经历的小伙伴们,你还有这篇文章里的我像个影子在映射我们共同有的青春。

加油,未来这篇文章的作者,你会比我写的更好,这是必然的。

00后

高考遇上台风天,我失眠了

撰稿人:@陈锦婷(中国人民大学大一学生)

不知不觉又是一年高考。回想去年的高考生活,既充实又充满激情。

那是一段夜以继日的时光,也是千军万马披荆斩棘的岁月。在高考整个过程中,有一句话一直激励着我:什么叫不简单?把简单的事情千百次做对就是不简单。什么叫做不平凡?把平凡的小事天天做好就是不平凡。每当我会感到焦虑的时候,我就暗示自己先把简单平凡的小事做好,做好一点一滴的积累,把过程做好了,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其实高考前的日子我一直还是挺紧张的。时间一点点逼近,内心的紧迫感就越多一分。记忆最深的是在高考前一两个星期,我在楼道梳理每一科的考点和一些答题套路。我想,所有的知识反复了那么多遍,应该没有盲点了。也是在那时,我找到了信心。这种信心来自于对知识的熟悉程度。一直到高考,我保持着基本一样的生活节奏,每天晚上在夕阳下读书复习,偶尔看看漠阳江的流水,放松自己。在高考临近的时候,我的心情出奇地很平静,现在想想,觉得自己做到了心如止水,波澜不惊。

高考那两天,正值台风天。记得考完数学那天晚上,雨下的很大。当天晚上,宿舍的门一直被风刮得砰砰响,大概一直到一二点,风才渐渐变小。那天晚上我失眠了,我担心这样会影响我明天的发挥。但在那个时候,我安慰自己说或许我失眠了第二天也不会困,失眠一晚也不会影响发挥。在反复的自我暗示下,我放松了心情,也很快入睡了。第二天,我真的如愿没有在考场中犯困,也没有因此影响了考试的心情。

在整个高考过程中经历了那么多,一切总算都过去了,当时看来那么不堪的自己,其实现在看着,也是挺勇敢挺有趣的。

00后们

今年的高考

将是你们的主战场

只有千般锤炼

才能如铁刚硬

只有努力奋斗

才能不负初心

祝你们取到好成绩

最后送一首

《我的未来不是梦》

愿你们美梦成真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赞美菊花的作文 做重阳糕的作文 小学作文快乐的一天 儿童节作文250字 什么在远方作文 牡丹的作文300字 ps动作文件夹 灯下作文600字 新农村的变化作文 我的好妹妹作文 英语通知作文的格式 写景作文夏天 美丽的景色作文 写一篇关于快乐的作文 国庆趣味作文 心灯作文 最开心的一件事作文 三年级作文可爱的小猫 给的一封信作文600字 消防作文300字 幸福的滋味作文600字 以心要在焉为题的作文 关于网红的作文 我好想自由作文600字 关于病毒的作文 划龙舟的作文 父母之爱作文400字 义工英语作文 漫画作文250 事物变化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