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由优秀县委书记成为草根公益人 陈行甲闪亮转场的启示与解读

2020-11-21 14:45:01
相关推荐

他,曾是一名优秀的县委书记,是在湖北巴东县委书记任上足足干了5年零2个月且被国家表彰的优秀县委书记。他的名字,叫陈行甲。

和陈行甲一同受到表彰的102名优秀县委书记,如今有的已官至厅级甚至司局或省部级,而陈行甲却转身从事以救治大病扶助弱势群体的公益事业而乐此不疲,干得风生水起。

认识陈行甲既是偶然,也是必然。最初能够打动我走近陈行甲的是关于他的两段故事:

其一,陈行甲在清华大学回忆母亲的那段精彩演讲,让我了解到了陈行甲是个大孝子,是值得我欣赏与赞美的汉子。为此,促使我在泪奔中写下了《陈行甲现象漫谈》的文章,受到社会各界关注。

其二,当我的《陈行甲现象漫谈》发表后,来自湖北恩施和巴东的部分陌生人纷纷来信说文章写得好,让我深入采访为其写传记。湖北省作协的一位不具名朋友告诉我一个陈行甲和父亲的生活片段,这个片段再次让我感动而泪奔。

当年陈行甲在巴东县委书记的任上时,由于工作繁忙时常不能回仅60公里的老家去看望父亲。父亲是一位退休多年的老税务干部,非常想念儿子。一天这位老父亲颤巍巍的乘坐公交车来到巴东县委要看一眼儿子。

工作人员告诉他说,陈书记外出开会和考察去了,需要几天后才回来。工作人员想安排老父亲到宾馆吃住,可是老父亲婉言谢绝。然后,老父亲走到街上的一个大排档简单吃了点午餐,下午又颤巍巍的乘坐公交车返回家中。

当我了解到这个故事,我的思绪里就产生了一个想法,像这种情况的老父亲当今能有几个?老父亲的形象在我的心目中是那样的崇高而伟大。正是老父亲的言传身教,才产生了陈行甲廉洁勤政视百姓为父母的爱民情怀。

为此,我下定决心,要借鼠年春节去拜访这位伟大的老父亲,更深入的进行采访。然而,突发的疫情改变了计划与行程。但是,关于陈行甲的写作我始终没有放下,如今已足足有数万字了。我想,在合适的时候我一定要去拜访这位老父亲,以了解更多的故事充实我的作品。

我知道,春节后陈行甲被疫情一度困在湖北,他依然在家办公积极从事着抗击疫情的公益事业。知道陈行甲忙,也没有联系和打扰,但是围绕陈行甲的写作却始终没有放下。这并不是为陈行甲树碑立传,完全是陈行甲的人格魅力、爱民情怀深深感动了我。所以,我必须要为陈行甲先生完成作品。

当我每次写下陈行甲先生的话题,心情很沉重也很敞亮与荣耀,我常想,如果我们的官员们能够扑下身子放下高大上的架子,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为百姓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或许我们的脱贫攻坚会提前完成任务的。

陈行甲先生是当代难得的官员,我真诚希望陈行甲先生在公益岗位的经过几年的锻炼后,能够重返政坛,发挥其自身优势,再为黎民百姓做更多更大的事情。因为,在人民的心中陈行甲先生是难得的人才,人才难得!

我们屈指算来,陈行甲在任职县委书记5年零2个月后,转型草根公益人已有四个年头了。陈行甲先生的壮举留给当地官场、民间和网络舆论场许多感想与思索。

那么,请允许我沿着陈行甲先生的足迹追寻,透过陈行甲的心路历程,谈谈对“陈行甲先生闪亮转场的启示与解读”,权当我的创作随笔与学术交流吧。如果读者朋友喜欢我的作品,请你关注、点评、转发、探讨与交流。

01

生态环境的改善,需要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共同努力

“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政治生态”;“解决党内存在的种种难题,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这是习总书记2013年1月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第一次提出来的关于政治生态的概念。

近年来,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为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环境,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相关的硬性措施如: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推动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形成了心齐气顺的政治氛围。

尤其是积极开展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并用好这个锐利武器;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开展“两学一做”教育学习活动,严格遵守党章,严格执纪;坚持正确用人导向,严格把握标准,从严把关,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坚持不断把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下大气力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

陈行甲到巴东任职后,为营造一方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做了大量工作,提出了“人人是环境,个个是生态,领导干部要做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表率。”等并身体力行、付诸行动。

陈行甲在巴东的5年是担当、作为,奋斗、拼搏,无私奉献的5年。他无论在思想上、行动上,都做到了坚决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地把中央精神与地方工作完美结合并狠抓落实,可谓思路清晰、呕心沥血、真抓实干、干净担当、勇于作为,无论是在官场还是民间都留下了很好的口碑。

陈行甲到任之初,巴东曾连续发生了八件非正常死亡事件如喝药的、割腕的、跳崖的等,当事者总想以此引起官员的重视。一名群众还写下了5000字充满激情与愤慨的《致巴东新任县委书记的公开信》提出问题质疑。他还经历数十次的集体上访,每次都是耐心解释一一解答上访群众情绪失控的质问。初来乍到,此景此情,促使他探讨和思索着解决一方生态问题的良策。

特别是,陈行甲在巴东经历了被一位上访群众抱住腿且撞破头的流血事件:这天下午六点,规定的群众接待时间结束,陈行甲从大楼里走出来,准备离开,外面又来了一批信访群众,其中一位老人冲过来,抱住陈行甲的腿哭着说,“你别走,一定要听我讲。”。

陈行甲对他承诺,他不会走,请老人松开手坐下来好好谈,但老人还是紧紧抱着陈行甲不放,情绪激动且失控。这时几个工作人员强行将老人的手掰开。陈行甲于是转过身接待其他的信访群众,就在这时,老人一头撞到了县委门口的墙上,当时鲜血直流。

这件事促使陈行甲下定决心,要刮骨疗伤、铁腕治理,从每月一天的群众接待日,改为每周一次群众开放接待日,所有县领导轮流值守,在信访大厅接待人民群众。先后查处了80多位不担当、不作为,甚至是违法乱纪的干部等等。

一环扣一环的强力措施推进了地方生态环境大大改善,一触即发、非常紧张的干群矛盾逐渐舒缓。由此也动了个别既得利益者或个别利益集团的奶酪,引发了诸如“来信反映”、“群众上访”举报甚至莫须有的诬告,由此还得到了某些方面的指责或是问责。

从2011年10月到2016年12月,陈行甲在巴东任职县委书记满打满算只有5年零2个月。这五年间,他治理生态环境的举措和经验屡上头条,从高调反腐到亲自演唱录制MV,再到3000米高空跳伞,宣传巴东旅游,一系列超常规甚至是不同寻常的言行,让陈行甲成为巴东甚至湖北官场的“明星”和“另类”,也给他带来了诸多争议,有人赞誉他“开明”,也有人指责其“作秀”,博取政治资本。

为了营造一方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陈行甲进行了多种尝试。记得《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曾转发一篇标题为《一位县委书记的愤怒》,仅两个小时阅读量就超过十万加,引发了传播爆点,文章表述的是2015年3月陈行甲在县纪委全会上发表的部分讲话内容。

讲话中,他罗列了巴东存在的不正之风,直接对一些部门点名批评。如“我要正告各种项目主要的业主单位:水利局、交通局、水保局、林业局、农业局、环保局、住建局、国土局、移民局、发改局、财政局、扶贫办、教育局、招投标中心……还有十二个乡镇,你们这些局长、主任和书记、镇长,不要再在工程项目上想任何心思、做任何文章。”。

“在我们这样贫困的县,领导插手工程项目捞好处,就是在搜刮可怜群众的福利,用农村话说,是在‘摁着叫花子拨眼屎’,怎么狠得下心?怎么下得去手啊?你必须明白,你的权力是公家的,你的位置是组织任命的,组织可以任你,也可以随时免你!”。

陈行甲曾坦言,反腐败是解决一方政治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为此,他嫉恶如仇,铁心反腐。陈行甲说:“提到一些腐败现象时,我就是一个愤青,一个喷子,确实有些口无遮拦,得罪了不少人。”最出名的是2014年,他与调查对象隔空喊话。

调查对象传话给陈行甲,“其实你住的地方我们知道,不要把这事闹得全县人民都知道吧……既然陈行甲想搞死我们,我们也要搞死他,搞不死他也要搞臭他。”。

陈行甲在大会上公开回复“我不在乎,我和这帮人拼了。”“这一次,虽千万人,吾往矣!”陈行甲主政巴东期间,查处抓了的87名干部和老板,其中局长9个,并牵出四个县级干部。

为营造一方良好政治生态环境,陈行甲曾在一次全县干部大会上讲自己不收钱,也不准别的干部收钱,“如果我不收钱,县长也不收钱,你给别人送有什么用啊?”哪怕话都讲到这个地步,年底还是有干部试图送钱给他,而且是他认为还不错的干部。

他曾这样说“大风起于青萍之末,极端恶性事故不是无缘无故发生的。这个‘末’,就是干部作风,和干部作风带出来的社会生态。”

毋容置疑,一个地方的政治生态是政治制度、政治文化、政治生活等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反映,影响着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和为政行为。政治生态好,人心就顺、正气就足;政治生态不好,就会人心涣散、弊病丛生。

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上,面对各种争议,陈行甲总是理直气壮说“我在巴东所做的工作,自己最满意的是和大家一起凝练了“干净、自强”的巴东精神,并带领大家一起身体力行。我不敢说自己不负苍生,但我敢说自己不负本心,敢说自己是个不收钱的县委书记,敢说自己已经拼尽全力。”

陈行甲主政一方,创新社会治理,成绩斐然,也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赞赏。2015年7月1日,经党中央同意,中组部表彰了102名优秀县委书记,陈行甲名列其中。

据媒体盘点,二十年前的第一批100个全国优秀县委书记中,已有两个正省级干部,十四个副省级干部,四十三个正厅级干部。陈行甲这第二批全国优秀县委书记中,只有14个七零后。

陈行甲1971年生于湖北兴山县,21岁从湖北大学毕业,31岁考上清华,脱产读硕士。陈行甲具有年龄和学业背景优势,可以说,仕途看好,前景广阔。

然而,2016年9月,陈行甲正式向湖北省委提出辞职。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巴东县委书记陈行甲的辞职并未被立即批准,省委有关部门找他先后谈了三次话,挽留他。最终,陈行甲称自己“犯上了严重的焦虑症”,并拿出了病历,他的辞职最终被批准。就这样,2016年12月2日中午,陈行甲以《再见,我的巴东》一封告别信的方式跟官场正式告别。

陈行甲带着争议离开,留给巴东官场、民间以及关注支持他的朋友们许多遗憾和无奈。“我厌烦了戴着面具做人、做官。”、“不想留给别人太多臆测的空间,我离开,是我个人的想法,与组织、他人无关。”“人生的上半场求存,下半场求真。”这或许是他对辞官从事公益事业而发出的肺腑之言。

如今,49岁的陈行甲和他的公益人们正在深圳打拼,为成千上万个需要救治的白血病患者点亮蜡烛、送去温暖。作为满腔悲悯情怀、理想主义者的陈行甲,在回望曾经站在人生岔路口的自己,弃官从事公益的选择时说,“我放下了手中的权利,除了理想和热忱以外一无所有。”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健康洁净的党内政治生态,是党的优良作风的生成土壤,是党的旺盛生机的动力源泉,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条件,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历史使命的有力保障,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非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标志。

我们的各级干部都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我们要突出政治生态,落实管党治党责任,着力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可是,陈行甲的经历说明,营造一方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并不容易。

02

良好的工作与生活心态,是能战胜困难且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似乎都会有遇到那么多的无奈,就像无法停留的风儿,注定要离开曾经的居住而飘向远方。在荆棘丛生、困难重重的世俗生活中,我们究竟要靠什么才能在复杂纷繁的对弈甚至博弈中脱颖而出、进退自如!

或许,生活中的人们,往往在贪欲中失去幸福,在忙碌中失去健康,在怀疑中失去信任,在计较中失去友情。人不争,一身轻松;事不比,一路畅通;心不求,一生平静!这主要讲的就是个心态。

马斯洛曾有句至理名言:“心态若改变,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陈行甲就是用自己的良好心态进退自如改变人生轨迹的践行者。

正因为陈行甲有一个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与工作的进取精神,使得陈行甲主政巴东期间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都能举重若轻,游刃有余,呈现给人们的是风和日丽、轻舞飞扬。他坚持原则,热爱生活,又悲天悯人,和蔼可亲,骨子里既是一个现实浪漫主义者,更是一个远大的理想主义者。

他有一颗共产党人无私无畏、善良纯洁之心,又具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诚信仰、担当作为的时代精神。他容易被感动,也容易感染别人;最重要的是,他抱有理想主义,坚信共产主义,且又是一位坚定的行动者、实践者。

陈行甲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社会并不完美,看清依然热爱,知难仍然行动。当年,任职全国出名的贫困县,各种困难重重,陈行甲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每每以昂扬的斗志积极投入到艰辛的工作中去。

2011年10月9日,当他接到省委组织部通知要来巴东工作时,尽管他对巴东的感觉是那么遥远而模糊,这里虽然有悠久的历史和美丽的风光,但也有链接着怨气、戾气等网络负面信息的深深震撼。可谓民情复杂,民风彪悍。

他人未到,心已先至。2011年10月15日,他带着沉重的责任、深深的担忧和满腔的热情踏上了巴东热土。2011年11月,当他第一次登上大面山,站在漫山红叶簇拥的轿子岩上,远眺穿越巫峡天边奔流而来的长江,心里涌起了莫名的感动,想起了泰戈尔的那句“这是最最遥远的路程,来到最接近你的地方……”

就在那天晚上,他写下了抒发情感和心态的来巴东后的第一首诗:

终于,我来到这条河流,

穿过斜阳,穿过密密的山林,

我看见了你,

在红叶尽处,

你孑然而立,

这就是梦中遥远又清晰的你么?

你在这里默默地等候了多少年呢?

亲爱的,我来了!

我找到了你,就在今生!

我要告诉我前世的前世,我们已经在今世相遇;

我要告诉我来生的来生,

因为爱,我愿意做一块幸福的石头......

如果说在巴东工作是陈行甲遇到的人生从政以来最为困难的一个阶段,那么,这段时光也是他生命中最美好、最富有、最值得留恋的一个人生经历,更是他有生以来值得称道的最为辉煌的一个时期。

工作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总是乐此不疲,为改变巴东贫穷面貌,他清晨在云雾霞光中醒来,白天在大山大水中穿行,傍晚在船笛灯影中漫步,入夜枕着阵阵涛声入眠。“这些年就这么过去了,此刻,我觉得我就是一块幸福的石头”。回望在巴东的每一天,他感觉都是幸福。

其实,陈行甲就是一块“幸福的石头”。然而,五年间“幸福的石头”每时每刻都在经受着善与恶、美与丑灵魂的洗刷和前进与后退、干事还是混世以及责任担当与作为、不作为慢作为等心态的拷问,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也时常在拷问检验着当地官场和民间百姓的种种心态。

2004年,清华大学毕业后,陈行甲回到兴山县任职。2006年,他进入宜昌市发改委,而后担任宜昌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经济开发区工委副书记等职。调任巴东县委书记之前,陈行甲任宜都(隶属宜昌)市委副书记、市长。

从全国百强县到国家级贫困县,刚40岁的陈行甲属于“空降”,上级看重他治理富裕县的经验。宜都是湖北省发展最快的县市之一,从2006到2010年,宜都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排名中稳居前两名。巴东地处鄂西,是三峡库区的重点移民县,更是后三峡时代的限制开发区,总人口约50万,贫困人口有17万,可谓集“老、少、边、穷、库”于一身。

初到巴东,他发现县城建在山坡上,“哪能找到地儿办呀,根本不可能。全县农田平均坡度28度,发展农业也没有好的地,发展空间不大。”于是,他看到了发展旅游的机会。

他说,巴东太穷了,广告费出不起,他要学格力的董明珠,不请明星,自己做代言人。那年6月21日,为了推广宣传翼装飞行世界杯巴东分赛,陈行甲手持巴东旅游的宣传旗帜,从三千米高空跳伞。

第二天,陈行甲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秀出了跳伞感受:这是我人生的第一次飞翔。这次跳伞,引来了媒体和网友围观。当地电视台的视频一天浏览量就超过20万,新华社还专门为他做了一个后期采访视频,央视的《朝闻天下》也报道了他这惊人的一跳。

为了宣传巴东旅游,陈行甲曾多次出镜。2015年,他发布MV《美丽的神农溪》,网络点击73.5万次、社交网络转发超12万次。这年4月26日,他又推出自己演唱的第二首歌曲《巴东之恋》。

然而,陈行甲为巴东节省资金宣传巴东的初衷,却遭遇了误读以及来自当地官场关于心态的拷问。他因上头条被要求写检讨。高空跳伞后,恩施州曾有一位领导找他谈话,严肃地给他提了几点意见:你说你向董明珠学习,董明珠是谁?她是老板,你是老板吗?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之前唱歌,这次干脆玩起了跳伞,你还有没有党性原则?你还有没有规矩意识?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媒体成为党政部门和机关施政问政的平台。由于工作原因,陈行甲建了自己的微信群、粉丝们自称“甲粉”,即使作者我也是甲粉中的一员,凡是巴东的老百姓只要加他微信都会得到认证和通过。利用微信群,陈行甲亲民爱民为民,现场解决许多群众反映的问题,受到百姓称赞。

因为朋友圈的“赞”太多,导致他被人举报接受“情感贿赂”。这年7月,一份举报材料送到恩施州,举报材料上说陈行甲,“自我竭力炒作,捞取政治资本,思想意识差。”“提拔干部凭‘情感贿赂’,微信互动点赞的人随意提拔。”恩施州纪委还曾书面函询陈行甲,要求陈行甲就群众举报的事项做出书面说明。陈行甲承认:“炒作属实,捞取政治资本是否属实,我无法自证,我只能用将来的行动证明其不实。”

陈行甲在一份自证材料里写到:“我习惯用微信办公和交流,朋友圈有近5000名好友,巴东普通百姓随意申请加我,我都会加。他们反映的问题,我都会随时转给相关部门负责人,朋友圈也有很多督促干部落实工作的内容。我发到朋友圈的东西,每一条点赞和留言都很多,最多的突破了400个,‘精神受贿’属实。但随意提拔不属实,我的微信朋友圈痕迹都在,可接受组织审查。”

然而,就是这样在人类的信息时代一个利用新媒体施政的举措却让他备受质疑。这年年底,一领导曾单独当面提醒他,“你以为你陈行甲很聪明吗,你觉得我没你聪明吗?你以为就你陈行甲读书多吗?你以为你那点心思我看不出来?”

陈行甲不无委屈的说,“很明显,他按照他的逻辑,认为我是想捞取政治资本,好升官。”

巴东市民李春林是一名“甲粉”。他是一个养鸡专业户,这年他的鸡场因为避让一处地质灾害易发区被责令搬迁。当时,他还没选好新址,将损失两百多万元。他在微信上给陈行甲留言,希望见陈行甲一面。陈行甲见了他,跟乡里打了招呼,解决了养鸡场新址的问题。他说,他不认为陈行甲是作秀,“有镜头的时候他作秀,没有镜头的时候他还作秀吗?”

陈行甲曾坦言说,“在为官上,我已经做得最好了,再做,就是刷简历,没啥意思了。”而让他铁了心离开的巴东的理由是,“为了刷这个简历,还要去讨好,去左右逢源,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无论风霜雪雨。”

有一次他做演讲,开头引用了黑格尔的话。事后,恩施州的一名领导批评他,“你讲的是些什么东西?你怎么能拿黑格尔开头?!”因为黑格尔是德国19世纪唯心论哲学的代表人物,领导觉得陈行甲作为党员,应该坚信唯物主义。

为此,陈行甲经常觉得自己是非常孤独的。他说“我在巴东,可以什么都不做,不做,没有功,但也不会有过,戴着面具,只讨领导喜欢就行,这是一些官员心中的为官逻辑。”

面对来自不同人群的不同心态和无端指责,陈行甲始终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所遇到的一切。他还曾无数次在遭受质疑时告诉自己:社会并不完美,看清依然热爱,知难仍然行动。

陈行甲,一位有血性的荆楚汉子。他嫉恶如仇、爱民如父母。针对部分干部插手工程项目捞好处的问题,他在会上批评持有这种心态的人是“摁着叫花子拨眼屎”。

在脱贫攻坚战中,针对少数贫困户存在的“等、靠、要”不自强、不创业的懒惰心态,他在会上曾经批评少数贫困户是“不自强、不感恩”,抱着“我是穷人我怕谁”的心态,被好政策养得浑身不舒服。

针对来自领导机关的对他诸如跳伞、唱歌、网络施政等带来的指责和问责,陈行甲顺其自然,没有反驳,没有争论,只有耐心的解释……..

陈行甲作为全国优秀县委书记,他没有辜负当年党中央表彰的这份荣誉。从贫困县到公益场,陈行甲的身上总是有一种年轻人的朝气与活力。他似乎天生拥有乐观主义,遭遇再大的挫折,都从来没有退却过。

他曾说过:“这可能和家庭环境有关,我妈妈就永远是微笑着的。那时候农村生活很苦,去地里收粮食的时候她要背100多斤东西。她自己还不到100斤重,但脸上永远是乐呵呵的,很温润的那种笑容。”

陈行甲笑起来,同样会给人这种感觉。他容易被感动,也容易感染别人。灿烂、温馨、阳光,满满的正能量!

在巴东的日日夜夜里,每一次陈行甲的言行都会成为热点,都受到受众褒贬不一的评论。在笔者看来,陈行甲敢去3000米高的悬崖上跳伞,已经证明了他为地方发展拼尽了全力,这是那些让别人打伞、开车门的官员无法比拟的,这是那些又哭又闹、连扒带挠、见利忘义、一门心思往上爬的“官迷”更不能相提并论的。

而要说贫困户“不感恩”更是特定情况,是“恨铁不成钢”,更不应该被断章取义,肢解陈行甲急贫困户所急、想贫困户所想的为民情怀。

如此努力的一个人,是社会的精英,也是民族的脊梁,理应受到国家和人民的关注和厚爱!如果在我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国度里容不下陈行甲,甚至对他的一言一行指指点点,是会让人身累心累,更会伤神伤心。

无论官场、民间场也好,舆论场、生活场也罢,人们因为心态角度不同,分析问题看问题的观点自然就不同,这或许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最佳诠释。

也难怪,唐王曾与大臣徐静忠的对话数千年流传下来。这天,唐王突然对大臣徐静忠说,徐爱卿我知道你能干,可是为什么许多人对你谗言呢!徐爱卿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了这么多话:春雨如膏,农人喜其润泽,路人恶其泥泞;秋月入镜,佳人喜其玩赏,盗贼恶其光辉。其意思不外乎这么一点:不管什么层次的人,角度不同心态自然不一,不同的心态就会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无数次的实践也证明了吉格斯的一句至理名言:态度决定成败,无论情况好坏,都要抱着积极的态度,莫让沮丧取代热心。生命可以价值极高,也可以一无是处,随你怎么去选择。唯有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在大风大浪中随遇而安、进退有度。

巴东的“巫峡云巅”原来是一片荒芜的山冈,后来陈行甲发现了这个地方,提议把这里改造成了一处景点。他说,“这里就像香港的太平山顶、重庆的一棵树”,这是一个城市的最高处,在这里左可以俯瞰壮丽的巫峡,又可以俯瞰巴东全城新貌。

至今,在“巫峡云巅”的块牌匾上,刻着他写的词《江城子·巫峡云巅》,其中一句“风流过往,大道正向远,家国故园在心间。”可以说,为官,他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或许他已准备好了要带着行囊再去追求不一样的人生了。

陈行甲的执政理念,透露出他就是一个典型的理想主义者,是一直忠于内心的优秀共产党员。陈行甲平时很崇拜晏阳初(四川巴中人、平民教育家、乡村建设家),也曾决心以后会致力于农村公益。

陈行甲的父亲告诉他,“有的官不知道怎么为官,有的民不知道怎么为民,你当过了好官,以后你是民的时候,要带大家做个好民。”

陈行甲巴东施政的5年间,每每经历官场的至暗时刻,前路多么崎岖坎坷,遭遇怎样的挫折,他都始终不忘初心,没有走着走着就忘了自己,而是因自己的大气磅礴而气壮山河,以充满正能量的壮举、灿烂笑容、阳光的心态勇敢的面对一切荆棘载途、艰难险阻。

面对质疑的窘迫,坏人的威胁,官场的不解,民间的喝彩,陈行甲始终没有改变他的执政理念和施政风格,他以共产党人的坚贞不渝、奋发图强、担当作为树立了时代先锋的一座精神丰碑!

如今,陈行甲选择辞去公职,投身公益,再一次与人们口中的“主流”背道而驰。在人们关于心态的拷问、灵魂的震荡和一片争议声中拂袖而去,美丽巴东、荆楚大地只留下了陈行甲的巍巍功绩和两袖清风。

03

人的精神状态,始终决定着人们飞翔的高度与宽度

我们究竟要用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来完成自己的人生旅程,度过在常人看来非常短暂而又不那么平坦与容易的人生!

罗曼.罗兰也曾说过:“一个人如能让自己经常维持像孩子一般纯洁的心灵,用乐观的心情做事,用善良的心肠待人,光明坦白,他的人生一定比别人快乐得多。”

威尔科克斯也曾有句至理名言:“当生活像一首歌那样轻快流畅时,笑颜常开乃易事;而在一切事都不妙时仍能微笑的人,是真正的乐观。”。而陈行甲就是始终保持这种精神状态的乐观主义者,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他都是一个乐观派!

陈行甲用自己的诗人情怀和乐观心态、善良诚实和光明磊落的作为与良好精神状态赢得了仁人志士和巴东50多万父老乡亲的尊重,无论他走到哪里都始终是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是一个高雅快乐的人,是一个坚强乐观积极奋进的人。

作为“身患严重焦虑症”的陈行甲,官场裸辞离开巴东已经四年了。这四年里,太多的人热衷于讲他的故事,同时也都会好奇一个问题:当更大的官可以解决更多的问题,为什么非要通过这样一种好似悲情式的转身方式,白手起家,单打独斗!这究竟是为哪般?

或许,不了解陈行甲的人,对他的转身非常不理解,甚至不赞同。然而,殊不知在他的生活中发生的一件事,却让这位集浪漫主义、理想主义、英雄主义于一身且保持良好精神状态的荆楚汉子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当年,他在巴东号召干部结穷亲,他认了一个艾滋病儿童为干儿子,本可以帮助孩子无忧无虑的成长,却促使他在人生航程中调头转舵。面对大家对艾滋病儿童的偏见和歧视,最终云南的一所公益学校接收了干儿子,这让他第一次知道了公益的力量。

2017年正月初七,新年后的第一个工作日,盖茨基金会中国区负责人李一诺女士在微信群里分享了陈行甲写的《再见,我的巴东》,得到了北大研究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刘正琛的关注,刘正琛原是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理事长、秘书长,是一名白血病患者。

刘正琛于15年前患病之后,这个当时的北大学生建立了大陆第一家民间脊髓库,并发起成立前述基金会。2008年,中国派了10名代表赴希腊迎接奥运圣火,刘正琛是其中之一。

刘正琛在《我终于给自己招了个老板》这篇文章中曾写:“一个好汉三个帮,在公益领域已经奋进了十五年的我,和我们团队50个全职同事,以及数以百计的志愿者,都会全力辅佐行甲。”。

谁能想到,当年由他发起的学生社团如今已成长为“新阳光慈善基金会”,是目前国内血液和肿瘤领域最大的公募基金会之一,已累计拨款超过1.2亿。一个熟悉公益领域,一个熟悉政府运行规则,两人相见,一拍即合。

目前,陈行甲和他的新阳光慈善基金会干得风生水起、扬帆远航。陈行甲在新的起点上又步入了新的状态、新的天地,且大展宏图。2018年,陈行甲被评为“中国十大社会推动者”。

从事公益事业,用陈行甲的话说“可以弥补政治权利的盲区,可以给弱势群体带来面对生活的希望。”我想,目前的陈行甲恢复的不错,因为他是乐观派,自然会有好状态,也应该且必须具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

生命有限,生活无限;长短有限,宽度无边。目前,清华骄子、优秀县委书记的陈行甲,已由网红书记转型草根公益。每天,他坚持从零开始,挤公交车、排队打盒饭,奔波在公益事业的旅途中,坚持用自己微弱的声音为公益事业呐喊,用自己发出的微光去照亮弱势群体前行的路。

好一个陈行甲,您的行动本身是个壮举,更是个义举。您以自己无声的行动向不担当、不作为的庸官、昏官和地方官僚进行了宣战,您以赤诚之心和理想主义以及诗人特有的浪漫主义情怀向墨守成规、固步自封的僵化了的传统思维宣战。

然而,生活在现实中的人们,似乎始终走不出一个怪圈。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干事创业的人遭诟病,中庸之道的老好人、和事老铺天盖地,遇到困难绕着走,遇到升迁机会上窜下跳、既哭还闹、又跑又要,有利益有好处的事抢着干,没有利益没有好处的工作躲着走等等,这种现象大有人在!

特别是有的对待百姓甚至是弱势群体的诉求“冷横硬推拖”,或者冷面孔蛮不讲理,或者是笑面虎不办事,占着位子占用着公共资源,却不担当、不作为、不干事、不创业,让百姓寒心、伤心、闹心、灰心,丢的是党的形象、抹黑了党的光辉,实在是可气可恨可恶!

透过陈行甲的靓丽转身现象,我似乎对职场的“逆淘汰”更有了新的理解与新的认识。几年前,曾读到程万军先生写的《逆淘汰》一书。所谓“逆淘汰”或叫精英淘汰,是指在政治、学术领域,具有真才实学和道德操守高尚者,遭到冷遇、排挤和打击、压制乃至被最先淘汰出局的现象。

而与之伴生的现象是,一些缺乏才具,能力平庸,境界低下,道德品质较差乃至恶劣的庸人甚至坏人,他们反而因为善于投机钻营和趋炎附势,而成为官场竞争的胜利者顽强地生存下来。数年前,中国宋代的苏辙曾形象地将这一现象称之为中国官场的“君子斗不过小人”现象。

改革就是要建立一种激励领导干部既开拓创新、勇于承担又清正廉洁的机制,我们正在持续地为其建立而努力。按照进化论的观点,生物界遵循的是优胜劣汰的规则。但是由于经济体制转轨的复杂性和行政体制改革不到位等原因,造成官场风气存在着的“四风”问题,出现了一些岗位上领导干部感到坚持原则难,甚至做廉洁干部难的现象,这种表现就是官场的“逆淘汰”现象。

经济体制的转轨必然伴随着社会道德模式转型,而这种转型过程中出现各种道德问题并不奇怪。但现实中长期存在的道德“滑坡”却迟迟不能“爬坡”,甚至出现好人不敢做的现象,就值得深思了。在好人不敢做的同时,在有的地方却是不道德致富的人被认为有本事,甚至出现地方性造假,形成了非道德的环境,这就出现了一种道德的“逆淘汰”。当然,这种逆淘汰现象还分为很多种,这里恕我不一一赘述之。

透过陈行甲转型现象,我想起了“鱼缸理论”。记得霍金和加州理工学院的理论物理学家莱昂纳德·蒙罗蒂诺合写的一篇文章的开头描述了这样的一种场景。一群金鱼被养在圆形玻璃鱼缸里,看到的世界和我们所处的世界,哪个更真实?此所谓“鱼缸理论”。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都能诠释“鱼缸理论”,人生时不时的是被困在玻璃缸里的,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一种自圆其说的逻辑,高级的还能形成理论和实践上的自洽。从职业到情感,从人生规划到思维模式,无不如此。

如果好奇心已在鱼缸外,身体还留在鱼缸内,处境将会是非常的尴尬,心是非常的累,久而久之,就会患上“严重的焦虑症”。所以,不如索性跳出鱼缸,去换一种视角看世界、度人生!

或许,我们不一定会支持和追随那些已经跳出“鱼缸”走出围墙外的人们的生活,但我们至少可以通过他们的心路历程,以一种更加理性的态度去审视现在所拥有的一切,用一种更加积极的心境去投入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中去。

陈行甲曾说 “人生分为上下半场,我今年45岁,刚好是上半场结束下半场开始的时候。” 他或许还没有认真考虑自己的下半场是否来得及从头来过。从头来过不是否定,是敢放下。最难放下的还不是名利,不是习惯的生活方式,而是习以为常的几乎是窒息僵化了的思维模式。

我想,陈行甲似乎已经做好了各种准备,放下,再开始一次。或许这种从事公益事业的创业前途有多么艰难,尽管陈行甲身披铠甲、无所畏惧。

陈行甲的转型不是冒险,他是想用自己的惊人一跳多为党和人民做些有益的事情,从某种角度讲这是体现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和一名共产党人“求真”的责任与担当。尤其重要的是,他要跳出去的鱼缸,不是官场,不是体制,而是我们已经慢慢凝固的落后于新时代的思维模式。

“陈行甲”,是全国优秀县委书记;“陈行甲”,是巴东人民的反腐斗士;“陈行甲”,是一个有理想情怀的实践者、开拓者;“陈行甲”,是以实际行动参与脱贫攻坚战的坚定践行者。坦白地说,或许有人认为陈行甲善于表现自己,自然是官场的“异类”。

但是,鲁迅先生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我们不必为之感到惊讶,亦不必为之感到惋惜,“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已是“陈行甲”们最好的亦是最普遍的结局。

我们早年就通过媒体看到,湖北恩施巴东县从2009年到2016年发生的“邓玉娇杀官”、“水布娅翻船”、“冉建新暴死”、“陈行甲辞官”这一系列事件再一次告诉我们“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哲理。

做人也好,做官也罢,都要有一种情怀,情怀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源泉和动力。然而,情怀不能当饭吃,单打独斗力量是渺小的。说到这里,我想到了湖北边缘小镇原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一篇《我向总理说实话》的报告引出了“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的三农问题探究,这或许也是当今乡村振兴战略的起爆点。

然而,李昌平的信发出后,不得不面对现实含泪辞官南下。这从另一个方面也阐述了一个道理:谁要是幻想通过做“陈行甲”、“李昌平”来实现家国情怀,无异于幻想奋力地抓住自己的头发将自己拔离地球,终将会在眼泪、愤怒、无奈以及戏谑之声中化为尘埃。

告别县委书记角色的陈行甲,如今与资本无缘,离官员渐远,反而离草根渐近,他中年创业做公益没有了“面子”剩下的只有“里子”,他远离了“网红官员”闪烁的霓虹灯、聚光灯。

有人曾批评他辞职而抛弃了民众,不!他没有抛弃民众,而是以实际行动走进了民众。如今,他常住深圳,时而回京出差,时而回湖北老家看看家人。大街上,他穿白衬衫,背双肩包,捏着矿泉水瓶,在烈日下行走……

对照陈行甲的靓丽转型,我还时常重温艾青先生三十年代写下的优美诗篇《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记得佩恩曾有句名言:没有播种,何来收获;没有辛劳,何来成功;没有磨难,何来荣耀;没有挫折,何来辉煌。之所以要把陈行甲转型公益的事迹经过深入思考而形成文字,并以“陈行甲闪亮转场的启示与解读”的形式呈献给读者。因为,我深爱着哺育我们成长的黄土地,我欣赏中华民族自古至今的精英,我欣赏那些干事创业的开拓者们!

陈行甲辞官后,一直致力于百姓脱贫致富的社会公益事业。目前,陈行甲和他的公益伙伴们正在为推动全国的儿童白血病患者免费治疗而奔波着。陈行甲知难仍然前进,乐观、坚定、微笑面对工作和生活。

说实在的,我与陈行甲先生是文友,我欣赏陈行甲先生的诗人情怀,为此我也是“甲粉”一个。“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非常愿意把艾青的这首《我爱这土地》连同拙作“陈行甲闪亮转场的启示与解读”送给行甲朋友共勉!

不客气的说,行甲先生虽然是诗人,确是一位激情澎湃、家国情怀的另类官员。透过行甲先生的《再见,我的巴东》,我感悟深刻,感想多多。他的行文风格,饱含热情但不煽情,壮怀激烈但不悲切。他是一个富有极其理想主义、浪漫主义,又极其接地气的大写的人。

可以说,在灵魂额深处行甲先生是我的挚友,是我志同道合的朋友。透过陈行甲的靓丽转身与转型,我能读懂行甲、理解行甲、支持行甲。

因为岁月无痕沧桑有迹,回首身后跌跌撞撞的经历,总有一些光阴难以磨灭的东西留在我们的记忆里,有苦涩,有欢笑,有感动,有泪水,这些情感的精髓,牢牢地占据着我灵魂的最深处,总不经意地在我的精神世界里如蝶般翩纤飞舞。

所以,我要为陈行甲先生的转型留下我的文字,借此机会,我真诚祝福行甲,越走越好!同时祝福行甲,不怕前路是否崎岖,千万别走着走着忘了自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自己短暂的生命燃放光彩,活出真、实、仁、义!活出自己的精彩!

我坚信,陈行甲先生:尽管你不是太阳,但是你一定会发出比太阳更温暖的光!因为,您所从事的公益事业就是给人类那些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弱势群体们带来光明和温暖的神圣职业!

(写于2020年6月17日夜)

阅读说明:本文是作者的创作随笔与学术研究与交流文章,感谢您的阅读。如果读者朋友喜欢我的作品,请你关注平台、点评、转发文章,也可以探讨与交流。作者会继续为您更新作品,奉献更多充满正能量的优秀作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作者简介:鲁源,作家、画家,首届鲁迅文学院公安作家班学员,文联第九次、作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参会代表,全国公安文学艺术联合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会会员,中国作家杂志和中国报告文学杂志特聘作家。

多年来,坚持以“追求就追求自己的理想,忠诚就忠诚自己的土壤!”为座右铭,以“清水溪溪下石沟,千弯百折不回头;兼容并蓄终宽阔,若谷虚怀鱼自由。心寂寂、念休休,沉沙无意却成;人生一路当如此,只计耕耘莫问收。”为自勉词。为此,勤奋耕耘,笔耕不辍,先后有大量作品发表并获奖。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动物世界作文400字 喜欢冬天的作文 热干面的作文 万能作文开头结尾 吸引人眼球的作文题目 遇见朋友作文 童年游戏作文100字 记一次田径运动会作文 申论作文题目没写 最美的遇见作文600字 友情的力量作文500字 小学生作文讲解 2013语文高考作文题目 调皮的同学作文 描写秋天果实的作文 2019全国1卷语文作文 长鹿旅游休博园作文 小学二年级作文我喜欢的小动物 学书法作文 写老师作文的好开头 祖国山川作文 写母亲的作文开头 值得的作文600字 献给老师的祝福作文 水上公园作文300字 感动作文记叙文 关于守纪的作文 一件小事作文300字 平凡中的伟大作文素材 学素描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