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中考真题解析」江苏连云港议论文阅读《文化需要相互凝视》

2020-11-21 15:25:01
相关推荐

(作家王安忆在演讲,来自百家号)

【中考真题再现】

13.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述“文化需要相互凝视”这一观点的?(3分)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文章的分论点。文章为了更好地论述“文化需要相互凝视”这个中心论点,运用分论点的形式展开具体论述,解决了“为什么要这样做?怎样才能做到?”的问题。分论点分别是第3段、第5段、第6段的第一句。

答案:①一味的迎合偏见,只能扩大偏见,我们应当鲜明地说出我们的观点。

②文化相互凝视可以使双方找到并感受人类共通的良知、道德和美。

③在文化的相互凝视中,中国人应有自己健康的文化自信。(3分,每点1分)

14.第③段中的事实论据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4分)

思路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概括事实论据,分析事实论据的作用。解答此题时,先要概括此段中的事实论据“铁凝怎么做,结果如何”;接着,结合找观点的方法,确定第三段的观点为第三段的第一句“一味的迎合偏见,只能扩大偏见,我们应当鲜明地说出我们的观点”;最后,采用事实论据的基本作用的模式作答。

参考答案:第③段中的事实论据有力地论证了“一味的迎合偏见,只能扩大偏见,我们应当鲜明地说出我们的观点”这一分论点。铁凝面对西方学者的偏见,没有一味迎合,而是坦诚陈述了她的批评和看法,增进了了解,加深了友谊,使论证有力,增强了说服力。

评分标准:第③段中运用事实论据是为了论证“一味的迎合偏见,只能扩大偏见,我们应当鲜明地说出我们的观点”这一观点。面对西方学者的偏见,铁凝没有一味迎合,而是鲜明地陈述了自己的观点,坦诚交流,这样不但增进了了解,加深了友谊,而且消除了偏见,赢得了对方的尊重。这一论据使论证有力,增强了说服力。(作用2分,分析2分。)

15.为什么中国文化目前在国际文化竞争中会处于弱势?请分条概括。(4分)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第4段中对 “中国文化目前在国际文化竞争中会处于弱势”的原因具体分析,参照提示语“首先、还有、也有、另外”所指的四方面的原因,在回答可以直接摘录原文或用概括的语言分点说明。

答案:①西方对我们的文化了解的少(我们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远比对方对我们的了解要多得多)

②历史原因,近代中国文化落后,西方文化蓬勃发展(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西方文艺复兴以来欧洲文明迅速勃兴形成的优越感)

③技术原因,汉语难以掌握,世界上精通汉语的学者太少,造成了交流的障碍。

④文化的差异。(4分,每点1分)

16.结合文意,分别说出“好酒不是兑出来而是酿出来的”一句中“兑”、“酿”的含义。(4分)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词语的理解。先要理解词语“兑(水)”“酿(酒)”的本义,再联系第6段中作者对于不同作家的不同创作态度的看法,具体分析这两个词的含义。作者认为作家应该做的就是“酿”,不应该做的、做得不好的就是“兑”。

答案:(4分)“兑”在文中指部分中国作家创作态度花哨,用迎合某些人喜欢的心态去创作,不能潜入到时代的深部,作品质量不高。(2分)“酿”在文中指中国作家潜心创作,踏实地潜入到时代的深部,创作出真实反映现实生活的优秀作品。(2分)

17.在促进国际文化平等交流方面,文学承担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请结合文本,说说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3分)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先直接从文中直接找出所做的三项工作(按照原文顺序逐个找出,以防遗漏),文中列举的事例分为概括的和具体的,解答时统一用“动词+宾语”的形式列举出来。

答案:(3分)举办中外文学论坛;启动译介、出版工程;举办书展。(每点1分)

(原中国作协主席铁凝,来自百家号)

【2011年江苏连云港中考议论文阅读原文】

文化需要相互凝视

①当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赢得万千瞩目的时候,一个文化中国的形象似乎仍不清晰,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文化的误读、偏见和不平等现象时有发生。一位美国汉学家翻译了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找到美国一家出版社。出版社认为小说写得确实不错,但恐怕不卖钱,建议将书名改为《上海小姐》,可以考虑出版。这显然是一种不平等!要是换一个同样优秀的英语作家,出版社就不会轻易要求把他作把品的名字改掉。

②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如何做到相互平等地凝视与对话,并且保持自己的尊严,是我们经常需要面对的问题。

③一味的迎合偏见,只能扩大偏见,我们应当鲜明地说出我们的观点。在一次中美文学论坛上,一位知名的美国教授在演讲中说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语气不无轻慢。在现场提问环节,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坦诚陈述了她的批评和看法,那位教授也由此意识到自己的轻率和偏颇。这种争论之后的和解,让双方都有收获。那天论坛结束时大家都舍不得离开,最后是一位美国汉学家主动走到大厅弹奏钢琴,让琴声作为这次交流的结束。

④中国文化目前在国际文化竞争中处于弱势,原因很多。首先我们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远比对方对我们的了解要多得多。还有历史原因,一边是中国屈辱的近代史,一边是西方文艺复兴以来欧洲文明迅速勃兴形成的优越感。也有技术原因,汉语太美太难掌握,世界上精通现代汉语的学者相对还太少,这造成了交流的障碍。另外由于文化的差异,有些西方学者也容易从某种印象出发作出主观的判断。这样的现实,并非一日形成。

⑤文化相互凝视可以使双方找到并感受人类共通的良知、道德和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的文化取向之间常会有一些误解,但绝大多数不是恶意。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充满惊异和好奇,但普通外国民众对中国、特别是对当代中国社会真正的活力知之甚少。中国应该向世界打开自己,特别是最能触动人心灵的文学、文化的交往,这种沟通不是为了让人们变得相同,儿时为了理性平等地认识、欣赏并尊重彼此的不同。

⑥在文化的相互凝视中,中国人应有自己健康的文化自信。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变革时代,中国作家应该潜心地而不是花哨地,诚实地而不是用讨某一个“他者”喜欢的心态去创作。老话说“酒好不怕巷子深”,好酒不是兑出来而是酿出来的,能否酿出好酒最终要看我们能不能更踏实地潜入到这个时代的深部。只有酿出好酒,才能“走出去”。2006年中国作协启动了“中国当代文学百部精品对外译介工程”、“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文学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

⑦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不是即兴的展示,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奢望一两次论坛和书展就能够万事大吉。它需要我们更自觉,更有耐心和耐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文化需要相互凝视,相互对话。在促进国际文化平等交流方面,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选自《语文报》,2010.7-8,有删改)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写情的作文 做早操作文 生活中的一缕香作文600字 山水的作文 开学第一天作文400 如何学会写作文 介绍你的家庭英语作文 思念家乡的作文结尾 新年随想作文 关于环保的作文500字左右 高三英语作文万能句型 放暑假了作文300字 钓鱼作文 寒山寺作文 高中作文精选 描写手的作文 作文素材最新 坚持自己的想法作文 如何保护水资源英语作文 六上四单元作文 介绍农场英语作文 我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作文 人际关系英语作文 秋天的田野怎么写作文 描写菠菜的作文 我是最棒的作文500字 重阳节感恩作文 保温杯的作文 小学四年级秋天的作文 这就是美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