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如何创作经济学论文?

2020-11-21 16:50:01
相关推荐

学生和学者最发愁的事情之一,是写论文和发论文。本文基于我11年前在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的一次讲座整理而成,发表在《经济学家茶座》上。虽然是11年前写的文章,但是主要观点并未过时。我进行了一些修改,重新发布,希望对学生和年轻的同行们有所助益。需要说明的是,这本是一次讲座,不可能有太多自己的“创新”。

绝大多数学习和研究成果总是通过学术论文来体现的,经济学也不例外。但是经济学论文的写作在许多方面不同于其他社会科学。尽管我们从小学就开始练习写作文,但是符合国际主流标准的经济学论文仍有许多独特的地方,因此许多人对于如何写经济学论文感到无从下手。我接触过不少经济学科班出身的名牌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发现他们对于如何写标准的经济学论文也感到迷茫,教师们几乎从来没有教授过如何创作经济学论文。联想到国外大学一入学即对新生进行关于学术道德和学术创作的教育,痛感这实在是我国经济学教育的悲哀。我愿意将我自大学二年级发表论文以来的一些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告诉大家,与大家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1、发现一个好问题

尽管有不少的文章谈到如何创作经济学论文,但是恐怕没有谁会否认应该从这里起步。学术研究总是从对一个问题感兴趣开始的,所以能否提出一个“好的”问题就基本决定了论文的质量了。现代经济学被认为是解释世界的科学,而不是改造世界的科学。因此,同学们不要立足于为解决问题而写论文,即便想解决问题,也要从分析问题入手。绕来绕去反正都离不开“问题”。那么如何发现问题呢?我把问题的来源归纳为四种途径:一是真实世界,二是大众传媒,三是与人沟通,四是阅读文献。前面两种途径是通过现象来发现问题,而后面两种途径则通常是从问题到问题。

在真实的世界里发现问题可能是最主要的途径,许多经济学家都承认他们的灵感来自于对真实世界的感悟。因此,只要你细心观察周围的世界,多到企业或者市场里去逛逛,就有发现问题的机会。我们常说学经济学需要有“经济学感觉”,我理解,除了指能够理解数学模型背后的经济涵义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将经济学理论与现实相对接。比如,你在外地叫出租车时可能会发现,司机问乘客,是愿意打表还是一口价(固定费用),这其实就是一种信息不对称下的类型甄别问题(screening)。

中国的学生课业负担较重,学校又很少安排学生去“体验”市场经济,因此通常没有多少机会去企业和市场。一个替代的办法就是借助大众传媒,比如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这些传媒通常有很多内容是关于经济现象和经济理论的,而且通常是比较典型的现象或者是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我的经验是,对于这些经济类的报道,你不必完全相信他们的分析,但是可以关注他们说的现象,然后用自己的理论和头脑来分析。大众传媒放送给你的经济报道,你可以视之为“案例”。因为我从来不看电视,所以只能谈谈其他几种我认为容易使你发现问题的媒体。我愿意推荐的经济类报纸是《经济观察报》、《中国经营报》和《21世纪经济报道》,这些财经类报纸时效性强、内容新颖,而且资深记者的报道通常有一定的深度。杂志相对于报纸而言,可能更彻底、更有深度,较好的中文杂志(不是学术期刊)比如《财经》以及财新网下属的《中国改革》和《新世纪》等。至于网络,那就比较多了,我认为不错的财经类网站有新浪财经、搜狐财经以及FT中文网、华尔街中文网等新兴媒体。

这两种途径都是试图从现象中发现问题。那么,哪些经济现象通常是有价值的现象呢?一般认为有四个标准。标准之一,一种新的现象,比如当时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股份合作制,当前的混合所有制、互联网金融,这种现象最容易引起学界关注。标准之二,与现有理论相悖的现象,比如传统理论认为“分成租佃”是不合理的,但是它却在台湾广泛存在并具有较好的经济绩效[注1]。这种“推翻”现有理论的现象也是经济学家求之不得的好素材。标准之三,与现行经济政策相悖的现象。比如,屡禁不止的温州地下“钱庄”。既然“野火烧不尽”,那么必定有其存在的经济原因,探讨这种原因可以为制订新的政策或解释制度变迁提供理论依据。标准之四,两种相互矛盾但同时存在的现象。比如同样是车牌配置,为什么上海实行拍卖,广州一半拍卖一半抽签,而北京全部抽签?寻找其中的约束条件就可以解释这种现象从而理解政策或制度的内生选择。

发现问题的第三种途径是与人沟通,比如和学者对话,听著名经济学家做报告,和企业界人士聊天,跟经济类记者侃大山。与上述人对话,可以获得许多你难以获得的信息,帮助你打开通往真实经济世界的大门。同等重要的是,他们的话题总是带有不同的问题,这就使你直接接触了问题,而不是经由现象再到问题。有些时候,你和别人对话,包括你给别人“讲课”,可能不会使你学到什么新的东西,但是也许会帮助你整理近期的思维,或者促使你思考一些问题。

最后一种途径是阅读文献。如果以上三种途径都暂时无法帮助你找到一个问题,那么我建议你找一个比较感兴趣的领域,然后阅读该领域内的专业文献。读文献不是盲目地读,而是有顺序、有选择地读。比如你对合谋问题感兴趣,可以先通过Google找到一篇最新的工作论文(working paper),然后找到这个领域最权威的综述(一般是发表在JEL杂志上),接着再看最重要的经典文献,这个顺序是倒过来的。当然,也有人主张先看经典论文,再看权威综述,最后才看工作论文,不过这需要有导师指点,否则比较容易迷失具体的研究方向。每翻看一篇论文,都可以根据文章后面提供的参考文献,按图索骥,尽量找来并逐一阅读。比较重要的文章通常发表在比较重要的杂志上,因此不能盲目阅读。最重要的英文期刊包括AER、QJE、JPE、Econometrica和RES(五本国际顶尖杂志)等,最重要的中文期刊包括《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和《世界经济》等。在阅读过程中,你将会发现经济学家们对于同一个问题可能有不同的观点、材料、分析方法,会在文章末尾提出自己还没有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启发你的研究。

2、提炼经济学问题

假定你通过上述途径已经发现了一个自认为“好的”的问题,那么你离正式动笔仍然有一段距离。首先,你需要把自己的问题用一句话概括出来,做不到这点就说明你对于自己的问题是什么还不清楚。譬如,你观察到出租车司机向乘客询问是打表还是一口价,那么你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出租司机为什么要问乘客这样的问题?但这并不是一个严格的经济学问题。因此,你必须进一步用一句经济学的语言来描述你的问题。譬如,出租司机为什么要让乘客自己选择定价方式呢?只有用经济学语言描述你的问题,才能检验你的问题是否是一个经济学问题,从而确保你要写的论文是“经济学”论文而不是“管理学”或者别的论文。

所谓的经济学问题,不是说提问中包含了经济学术语就是经济学问题,而是说提出的问题本身符合常用的经济学术语,同时这个问题遵守了经济学现有的学术传统。我要提醒读者的是,千万不要忽略这个过程,因为很多人不理解这个过程而没有找到真正的经济学问题。比如,有同学说要研究“企业创新”问题。这个选题就太空泛,不够具体,无法研究。如果范围缩小为“研究中国大企业为什么不进行创新”如何呢?也未必合适。首先,你必须确认提出的问题是真问题,有事实依据,而不是提出一个自己想象出来的问题。如果有经验证据表明,中国的大企业大部分不进行创新,不投入资金从事研发,那么这个问题才是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就需要明确这个问题属于哪个领域。通常企业创新问题属于“产业组织理论”,那么你可以向这个领域的专家请教,关于这个问题研究到了哪种程度,是不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一旦你已经明确了一个经济学问题,那么你就要试图解答它,这才是研究的开始。在解答的过程中,必定要经历很多苦恼和困惑,要不断地向专家请教,查找专业文献,苦思冥想。如果你找到了答案,那么恭喜你,因为你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接下来,你要适当压抑一下自己的兴奋,把答案记下来或者留在脑海里一段时间,看它是否真的站得住脚,有没有可能再完善。如果你对自己的idea确认无疑,那么现在可以找人初步验证一下。建议你找两种人:学者和该领域的行家。比如说,你认为出租车司机之所以让乘客选择定价方式,是想通过乘客对定价方式的选择来甄别乘客的类型。如果乘客选择“打表”,表明乘客很可能是本地人,或者对于交通路线非常清楚,此时出租车司机就不太可能通过绕弯的方式来“宰客”;相反,如果乘客选择了“一口价”,就表明乘客很可能是外地人,不清楚路途远近,此时司机可能会提高要价。总之,司机通过乘客对定价方式的选择来获取信息租金。你现在可以把这个idea首先告诉在信息经济学或契约理论方面比较擅长的经济学教授。他们的回答应该有三种可能:赞成并认为你提出了一个新idea,赞成但是认为别人已经提出了这个idea,反对并认为你是错的。同时,我还建议你把自己的idea用大白话告诉那些出租司机。如果司机能理解并赞同你的idea,那么你很有可能属于前面那个教授说的前两种情况。如果他们感到不可理解或者根本不同意,就算学者同意你的观点,那么这个问题也可能没有意义。

3、理论创新的三个方面

在我看来,创新的论文应该符合“三新”。第一,你提出了新的观点吗?如果没有,那么你是否使用了新的分析方法?如果也没有,那么你是否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一句话,你总得给读者一些新的东西。如果上述回答都是否,那么我认为这样的文章价值就不大了——除非你纯粹想练笔或者满足你的发表欲。

现在我们来继续前面的话题。如果你将自己的idea告诉学者和行家后,他们都表示不同意,那么你的结局就可能比较郁闷了。我建议你暂时将自己的想法压制一段时间,或者你也可以进入下一步的工作。

无论你的idea属于第一种情况还是第二种情况,你都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工作,即查阅相关文献。以前面出租车定价故事为例,实际上你明白自己提出的经济学问题属于信息经济学或者契约理论,那么你应该查阅这方面的文献,以验证你的idea。如果你确实发现理论上还没有人将信息甄别机制用于定价方式的话,那么你很能提出了一种崭新的思想!这样的话,你就初步实现了理论创新的第一个方面(我认为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即提出了新的观点。

不过对于绝大多数经济学人而言,一般没有这么幸运。当你阅读了某一领域内的全部主要文献后,你将会悲观地发现:经济学发展了200多年了,凡是你能想到的别人都已经想到了,你没有想到的别人也帮你想到了!但是不要气馁,再看看你是否有希望在另外两个方面进行创新。比如说,你可能会发现已有经济学家提出过类似的想法,不过他没有明确提出“信号甄别”的概念,或者是提出了这个概念但是用的分析方法是静态均衡。那么,你可以用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深化他的思想,或者用博弈论的方法进行比较静态、动态优化甚至一般均衡的分析。这样,你就相当于利用新的分析工具丰富和一般化了现有的思想。不要小看这第二种创新,实际上绝大多数经济学家一辈子都是在做这种事情,甚至做这种事情还能得到诺贝尔经济学奖呢。典型的例子就是张五常和斯蒂格里茨(Stiglitz)的故事。张五常在其博士论文《佃农理论》中率先提出了“分成契约是信息约束下风险规避的理性选择”这一原创性思想。但是张五常的论文讨论的是农业契约问题,也没有建立数学模型。斯蒂格里茨用复杂的数学建立了一个一般均衡模型,从而将张五常的思想一般化,为信息经济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并因此而荣膺诺贝尔经济学奖[注2]。而梯若尔(Tirole)可以算是利用分析方法取胜的另一位大赢家了。

即便前两种创新你都没有希望了,你仍然不要感到绝望,因为你还有第三条道路。假如你发现自己的idea已经被别人开发了,别人的论证方法也很严密科学,但它未必具有普适性甚至未必正确。那么你可以对该idea做一些计量检验。比如,你找了100个案例,其中50个是社区市场,50个是旅游区市场。你可能会发现,旅游区市场存在比社区市场更频繁的出租车价格歧视。回顾一下前面讲的“好的”现象的四个标准,你将发现你找到了第四类有价值的现象。深究下去,你可能有新的发现:信息甄别、价格歧视与人口流动有关!这样,你通过计量检验修正了前人的模型,然后提出了新的解释。也有一些经济学者通过对中国数据的计量检验,验证或修正了国外经济学家的模型,这也算是一种贡献吧。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当你要提出一种新的idea时,有可能在现有的学术传统中找不到合适的术语来描述它,那么你会想“创造”一个新的术语。经济思想史的演进表明,理论的创新总是伴随着概念的创新,因此新的术语总是层出不穷。但经济学家同时又很忌讳提出新的术语,因为这通常难以得到同行的认可。我个人的意见是,提出一个新的术语要符合以下三个要求。第一,现有的理论的确无法表达你的思想,比如“信息甄别”,这个术语以前是没有的,也难以通过其他相关词来替代。第二,你提出的新术语比现有的术语表达起来更清楚、更“经济”,经济学本身也是要讲究经济效果的。比如,奈特(F. Knight)在表达商业环境中难以度量的风险时,提出“不确定性”(uncertainty)来取代“风险”(risk)。第三,你的术语最好能够数学模型化,这样你可以更方便地在模型中描述它从而更容易得到同行认可。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特别留心第一个要求。有人在研究中国的乡镇企业时,提出所谓“模糊产权理论”。实际上产权的内涵本身就说明它是存在剩余控制的模糊权利,再发明一个名词试图“创新”理论,实际上没有必要[注3]。

4、论文的结构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且阅读了参考文献之后,你终于可以动手写论文的第一稿了。按照西方主流学报的标准,经济学论文通常由下面几个部分构成。

导论 这是提出问题的部分,即告诉读者你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比如,认为现有的理论不能解释某一现象,或者要澄清对某一问题的认识,又或者是质疑现有理论,等等。总之,在这第一步,作者要把握一个原则,就是要让读者相信你的问题“要么重要,要么有趣,要么两者都有”。第二步,如果研究的问题不是全新的问题,你需要花费一点笔墨综述别人的成果,指出现有研究有什么不足,继而才有写作本文的必要性。第三步,你需要简单地介绍一下本文的主要方法、数据以及结论。然后在第四步,你需要归纳本文的主要贡献。如果研究的是全新问题,那么你可以先介绍本文的主要内容,然后联系现有文献说明本文的贡献,这样“综述”部分就糅合进“贡献”部分了。过去,文献综述通常是一个单独的章节,但是现在越来越倾向于在“导论”里顺带综述文献。“导论”是对全文的缩写,直接决定了读者或者审稿人是否有兴趣继续阅读本文,因此其实是全文中最难写的部分。我建议,多数作者都应该在完成了文章的主要结果之后,最后才来写最开头的“导论”。

故事 在进入模型之前,用一个虚拟的故事来说明会使你的论文在严谨之外增添通俗之美,更重要的是让别人形象地理解你的数学模型的经济含义。故事可以从简单的场景开始,通常是一个时期,2种物品,2个人(企业),然后再用一些简单的数据勾勒一下基本的命题。

模型 将故事中的基本要素用数学符号表示出来,并且建立方程,这就是数学建模。如何建模本身就足以写一篇长长的文章来讨论,这里我只简单地介绍几个需要注意的方面。一是模型要提炼出问题的关键因子,假设要简单有效。二是遵循瓦里安(Varian)提出的KISS原则:Keep it simple, stupid。即尽可能地简单,而不是越复杂越高深。三是最好能在现有模型的基础上做,这样省事而且容易得到别人认可。四是在逐步放松假设后,通过方程式的计算导出基本命题。

检验 即利用样本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计量检验,这又涉及计量经济学的内容,技巧很多。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变量都可以量化,许多理论文章有可能不进行计量检验,而是通过对某一行业的具体案例或者数值模拟来检验。

结尾 实际上是一个自我评论,总结你文章中的主要结论,并且指出放松某些假设后可能会如何影响结论,就可能的以及事实的批评做简单的回应,明确说明自己的论文为什么忽略了一些被认为有价值的问题,以及本文下一步的研究计划。

5、补充说明

1、不是所有的论文都有如此严格的标准,但没有这些严格要求的文章通常不是经济学论文。案例分析、报告、政策建议、经济评论和普及性文章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2、学会利用网络查找参考文献,推荐使用Google搜索。网上论文最重要的来源是作者的个人主页、syllabus(课程提纲)或者reading list(参考书目)。最主要的英文期刊数据库包括JSTOR、EBSCO和ScienceDirect,国内主要高校都购买了。在你论文后面将使用过的参考文献按音序排出,国内的仿照《经济研究》,国外的仿照JEL。记住:正文引用的文献和文章末尾的文献必须一一对应。

3、论文初稿完成后,最好参加一个专题研讨会(seminar),然后去参加规模更大的会议(conference),这样可以让同行提供多角度的修改建议。

4、关于如何投稿的建议,请参考何帆博士在《经济学家茶座》总第九辑上的文章《如何发表经济学论文》;关于论文JEL的分类,美国经济学会官方网站(www.aeaweb.org)的说明。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包饺子600字作文 有关节日的作文 秋风起 作文 英语作文初中范文大全 孝老爱亲作文 西安兵马俑作文 痕迹作文600字 关于坚韧的作文 责任作文300字 我的朋友圈作文 周记作文300字 我的一家英语作文 优美作文400字 写给未来的自己作文 我的老师200字作文 烤烧烤作文 滚铁环作文 写人作文250字 写景的作文四百字 最喜欢的食物英语作文 端午节的作文300 写给自己的一封信作文 五年级写事的作文 关于奋斗的作文题目 我学会了洗碗作文 关于读书的作文题目 四年级下册优秀作文 美丽的雪作文 书面表达英语作文 有意义的一件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