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一个“非典型海淀妈妈”的自述:推娃路上 难在首鼠两端

2020-11-21 18:00:01
相关推荐

------正文------

图片来源于《MY MOM 》绘本

中国教育江湖,有两大神秘的派别:海淀妈妈和顺义妈妈,都产于北京,共同特点是“鸡”娃有方。

图片来源于网络 《海淀妈妈时间表》

今年暑假,我带女儿小妤参加一个公益活动,同行的杭州妈妈跟我几句交谈,就判断:“哦,您是个海淀妈妈吧?”

一个群体,声名远播,绝非全靠海淀这个地理概念。但我身在海淀,却受之有愧,我根本不是典型的海淀妈妈,我娃也没有海淀娃娃的通用装备。

而当你看到人家有这些装备,自己却没有时,心里难免纠结,因为人家的起跑线,几乎是你的终点线。我和娃就生活在这样的装备世界里。

图片来源于《杯杯英雄》绘本

比如:奥数及杯赛的获奖证书

其实,我娃三年级时曾主动要求:我也想上奥数。我找到著名的学而思,得到回复:报满了,半年后才有空位。但上了半年,娃总是来不及做作业,征得她的同意,退了班。

所以,人家有,我娃没有。

比如:英语

听闻(我总是靠“听闻”才能跟上人家)很多海淀娃四年级就通过了PET。我也匆忙给娃报了个剑桥体系的学习班,但六年级上学期,差三分,没通过。

所以,人家有,我娃没有。

比如:语文

很多海淀娃在上大语文课,我也跟风,一个学期后,我娃学贯中西,李清照、辛弃疾、苏东坡不在话下;大小仲马、批判现实主义、法国浪漫派也有涉猎。但我觉得每周拿出三个小时去囫囵吞枣,还不如在家认真读本书?下学期没有再续费。

所以,别人有,我娃还没有。

这么说,和典型的海淀妈妈相比,我应该轻松得多吧?人家在海淀黄庄一带奔波时,我娃却上了一堆不需要考级,也不参加竞赛的美术课、运动课,听着没压力啊?

但你错了,我压力更加山大,我更辛苦,我更煎熬。我的难在于我的首鼠两端。我娃上小学那六年,我就是风箱的老鼠,两头受风。

为什么?

01 天下谁妈不鸡娃?

首先,我不反对鸡娃。

所谓鸡娃,意思是“给娃打鸡血”,更准确的词是“推娃”,推成功了是“牛蛙”,但不管鸡娃、牛蛙还是推娃,主体都是家长,不是孩子。

那我娃为什么天赋异禀,主动求被推被鸡?

图片来源于《亚瑟,做作业!》绘本

因为她的同学大多上了奥数,数学老师也默认这一点,所以当学过奥数的孩子积极发言,显示超能时,我娃却原地懵圈,该有多尴尬?所以,她主动求推,只是想和别人一样。

“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是一股把所有人,不管家长还是孩子,都卷入其中的强大漩涡,这个旋涡从类似海淀这样的地方,蔓延到整个城市,从一线城市蔓延到二线、三线、四线城市。

所以,不仅是海淀妈妈,几乎所有理性的都市妈妈,都会适应形势,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娃。

我当然知道,大势面前,顺之者昌,逆之者输在起跑线上,但我又不想学习多数海淀妈妈,总想找寻一个,既有好成绩,又不用推娃的路径。所以,风箱里的老鼠,不是我,又是谁呢?

02 我,是一个被爸爸推出来的娃娃

我的纠结,甚至逃避,源于我有一个奋力推娃的爸爸。

举个例子,我读三年级时的某天下午,被他逼着写作文,写一遍给他,让我重写,重写给他,又让我重写,再给,再重写……

期间,他把我的作文撕了,攒成团,扔到墙角,动作一气呵成。我清晰地记得,我哭了,又气又急又恐惧又无可奈何,逃不掉,躲不开。

结果呢?

另一个场景,同样清晰,我的作文成了范文,被老师在全班朗读,那种感觉是骄傲,但因为部分文字是我爸改的,甚至是他直接写的,我只是誊抄而已,所以骄傲中带点缺陷。

神奇的是,之后我的作文常被老师当范文,渐渐的,我觉得这是理所当然。于是,作文,成了我的强项。强到什么程度?

大一第一学期,基础写作课结束时,老师说要请大家欣赏一篇文章,文章是我用半个小时写的

大二现代文学课上,老师拿着我的文章说:“我不能加一个字,也不能减一个字”。

图片来源于《 MY DAD 》绘本

在我爸的强力推娃中,我成一个擅长写作文的学生,最终,得以靠写作谋生(纪录片、电视节目文稿都是基于写作)。而且被他强推的我,并非只有这个一个强项。

我的毛笔字也不错,五岁时我爸爸安排我每天习练,小学段是天天练,初中是周末和假期每天习练,高中时假期每天习练。效果当然很好。高二历史老师宣布:“咱们班的最高分是105分,为什么?因为这名同学不仅答得都对,字还写得好,不仅字写得好,字间距、行间距也控制得好,所以,我给她加5分。”

那个学生就是我。

我的数理化成绩也不错,从小学到高中,稳居年级前列,多次年级第一。

由此而来的,是老师无原则的宠爱,这种感觉真的很好。以致读大学前我居然有个观念:学习好是王道,王道是胜者通吃,世界对胜者是不讲规则的。

但是,我的自动自发很大程度上来自爸爸的严苛。由此而来的无奈、愤怒、和恐惧,并未因成绩优秀而消散,只是被压在心底,不去触碰而已。

所以,当我有了孩子之后,我很清楚,我不能让我娃身临如此的境地。一度,这是我的育儿底线。我甚至担心,那些海淀妈妈,有没有想过,他们的推娃方式,很可能让娃留有和我类似的痛苦记忆?

03 有没有不让娃痛苦的推娃方法?

带着反思,我的推娃可描述为:水面风平浪静,水下暗流涌动。

别人学音乐,我娃也学。区别是别人考级、竞赛,拿证书,而我娃没有,也没人监督她练琴,更没人为了练琴而训她。兴趣保持得确实不错,什么时候问她,“还要坚持学琴吗?”她都积极点头,但她就是没有证书,看别人获奖,我和娃都很羡慕。

别人学画画,我娃也学,但别人作品能够拿去参赛,我娃却因为我不愿意让她被成人似的思维束缚,直到今年,我娃才开始接触素描类技巧训练。

同样,奥数和大语文我们也上了,结局,我在文章开头说过了,都被我终止。

以上是水面上的风平浪静。

水下呢,其实女儿每次考试,我都暗暗地盯着她的分数。“为什么不是满分?”小升初能过关吗?这些问题像鞭子一样抽着我,甚至会因此夜不能寐。我甚至一度想破底线——学学我爸的“残酷”。

04 我不推娃,是不是耽误了我的娃

这是今年小升初时,网络上流传的一份简历: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今年女儿小升初,我们等通知等到绝望的时候,看到了这份简历,我直接跪了,这才是金字塔的塔顶。我不敢再自己投了简历,却没接到回复而愤懑。

平心静气回顾这些年接触的海淀妈妈,她们有规划、有目标、脚踏实地、持之以恒,把自己的娃推到了金字塔的尖部顶。而我,曾经被爸爸推到尖部的娃,却只是把自己的娃推到了金字塔的腰部,这可不太妙啊。各种疑问鞭打着我:

1我是不是耽误了自己的娃?

2我是不是错了推娃的最佳时机?

3我是不是夸大了爸爸推娃带给我的所谓痛苦?

4我是不是做错了,我的努力为什么没能成为女儿的竞争优势?

名校资源有限,我不推,娃就进不了名校,会不会人家的孩子向上流动,我的娃则因为这一轮错过,只能向下流动?

我真的要被吓死了。

我想起爸爸生病之前,我和他有过一段对话,起因是我问他:怎么小妤一次一百分都拿不到?

爸爸:别着急,成绩100分没那么重要。

我:(带着诧异)我小时候,您可不是这么做的啊?!

爸爸:我很后悔,你小时候,我太严厉了,让你为了得一百分,很紧张,导致你现在仍然每天处于紧张中。

隔着电话,这句话让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我爸终于在年老之际,了解到他的教育方式带给我的伤痛,而且敏锐地抓取了我的典型状态——我是一个做任何事,都紧张的人。

这段对话,让我在奋起推娃之前,决定先要缓一缓。

05 推娃也好,鸡娃也好,我们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我开始梳理问题,女儿小学这六年,一方面,我想通过自己的推法,让她成为牛蛙;另一方面,我纠结于如何避免激进推娃带来的负面影响?

我想到的办法是,慢慢推,不推成绩,推自我驱动力,但自我驱动力如何推?我没有经验啊,只能试着来,所以难免不煎熬。

到了初中,这份煎熬翻倍增长。功课多了很多门,牛蛙的密度好似也增加了。

1、要不要更强有力的推娃?

2、要不要强力提高她的学习成绩?

3、要不要强力并直接介入她的学习规划?

前两个问题,我的答案都是“要”,难在第三个问题:要不要帮她制定学习规划?要的话,规划制定到多细?有了规划,要不要每天检查落实?要不要每天看她的作业?要不要每天盯着她的作业?要不要?……如果回答是“要”,那我和爸爸的对话,他的晚年反思,岂不如东流之水?

06 用OKR的方法激励她管理自己的目标

焦虑如影随形,各种首鼠两端让我临近奔溃。结果,推娃还没开始,我倒是先发了几通脾气。

直到最近的段考成绩出炉,我又失眠了,年级排名不理想,我觉得我已经被逼到了墙角。夜深人静,辗转反侧的我从被窝爬出来,列了这张问题表:

不该丢失的分数?多少人在努力?分解目标,制定流程。你最想提高成绩的科目?你觉得最容易提高成绩的科目?你必须提高成绩的科目?快乐的学习生活是怎样的?快乐的周末是怎样的?快乐的一天是怎样的?初一上学期还有两个月的时间,你的目标是什么?总结你的经验。是否愿意接受妈妈用一个月的时间,提供学习上的支持?你希望妈妈如何提醒你,如何帮助你?

第二天,拿着这份问题提纲采访她,引导她从自己的回答中确定目标,并讨论如何实现。

《目标与关键成果法》图片来源于网络

没错,这个方法就是所谓的“OKR”,OKR,而不是KPI,曾经帮助类似谷歌、字节跳动这样的公司成为世界级公司,也许能帮我娃。

娃不傻,把“如何拥有快乐的一天,如何拥有一个拥有快乐的周末,如何拥有快乐的学习生活”作为了自己的目标。好啊!

接下来,我们就把大目标分解为小目标,比如“快乐的一天”需要:完成作业、做好复习和预习,享有充足的睡眠;“快乐的周末”需要想方设法拥有可自由支配的一个白天。

谈话很愉快,遗憾的是,当我问她:“你觉得妈妈是支持者,还是监管者?”她快速回答:监管者。完全不按照我的思路来回答。

她最终同意,让我用一个月的时间,支持她的学习。但随即警觉地提问:“你告诉我,你支持我学习的具体做法是什么?”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我仍不能不确定,OKR我的做法是否能实现我的目标——“我娃的考试成绩再好一点”。但我相信,方法对了,结果就不会错到哪里去。让我开心的是,她确实在缓慢进步,她对学习兴致盎然,她愿意努力。

我问了自己千万遍:当我们推娃的时候,我们想推的到底是什么?我现在可以给出清晰的回答。我希望,在她的生活和学习中,有且只有一个领导者:那就是她自己。

我相信,能自我驱动的人,才能让她成为她想要的自己,过上她想要的生活

图片来源于《 MY MOM 》 绘本

文章:郭佳

视觉:叶导

监制:木天、一更

编辑:飞奔的胖子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期待作文 半命题作文 发现作文 初一的作文 变形记作文500字六年级 关于梅花的作文 作文大全400字 感恩父母 作文 新年英语作文 足迹作文 拔河作文 高一作文 趣事作文 春节作文600字初二 推窗风来作文 在尝试中成长作文 我的妈妈作文200字 小学三年级作文题目 中考作文题目大全 关于母亲的作文 初一作文500字 小学六年级作文 青春作文素材 我爱读书作文 我的爱好作文 开学典礼作文 晚霞作文 改变作文 我的梦作文 初三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