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小学数学第一阶段的辅导 该如何进行?(小学一至三年级)

2020-11-21 22:35:01
相关推荐

孩子在一年级至三年级阶段,是家长们最猖狂的时间段!

为什么?因为这个阶段家长们基本题都会,认为都简单。

经常在脑子里问孩子,你怎么连这个都学不会。

家长们总是发现我们跟孩子讲的内容,结果对。但方法、思路、顺序该如何实施呢?

现与大家分享小学数学第一学段的一些学习内容:

一 学段

根据学生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九年义务教育的学习时间划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 1~3 年级)、第二学段( 4 ~6 年级)、第三学段( 7 ~ 9 年级)。

二 课程内容

一、数与代数

(一)数的认识

1. 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 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 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 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

3. 理解符号<, =,>的含义, 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

4. 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例:1200 张纸大约有多厚?你的 1 200 步大约有多长? 1 200 名学生站成做广播操的队形需要多大的场地?

5. 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和分数,能读、写小数和分数。

6. 能结合具体情境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能比较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7. 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能进行交流。

例:说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及其表达的事物。

(二)数的运算

1.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 例如: 教室里有 6 行座位,每行 7 个,教室里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2. 能熟练地口算 20 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能口算简单的百以内的加减法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

3. 能计算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减法, 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三位数、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两位数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4.认识小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

5. 会进行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 10 )的加减运算以及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

6. 能结合具体情境, 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估算, 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 。

例:学校组织 987 名学生去公园游玩。如果公园的门票每张 8 元,带 8 000 元钱够不够?

7.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8. 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例:每条小船限乘 4 人, 18 人至少需要租几条船?你认为怎样分配才合适?

(三)常见的量

1. 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 能认识钟表,了解 24 时记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3. 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4. 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5. 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四)探索规律

探索简单情景下的变化规律

例:1 , 1, 2 ;1 , 1 , 2 ; —1—,—1— ,—2—;

二、图形与几何

(一)图形的认识

1. 能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体。

2. 能根据具体事物、 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

3. 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简单图形。

4. 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5. 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拼图。

6. 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

7. 能对简单几何体和图形进行分类。

(二)测量

1. 结合生活实际, 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 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 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米、厘米,知道分米、毫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3. 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4. 结合实例认识周长, 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探索并掌握长方形、 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5. 结合实例认识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2、分米2、米2,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6. 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估计给定简单图形的面积。

(三)图形的运动

1. 结合实例,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

2. 能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3. 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四)图形与位置

1. 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 给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三个方向,知道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会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三、统计与概率

1. 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者自己选定的标准, 对事物或数据进行分类, 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

2. 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 了解调查、 测量等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 并能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

3. 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 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 感受数据蕴涵信息。

四、综合与实践

1.通过实践活动,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体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2. 在实践活动中,了解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3. 经历实践操作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所学的内容。

望以上内容对家长们的辅导方式、方法有所帮助。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告知,将进行调整。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花 作文旅游 350作文 世界作文 春节作文作文 春节.作文 作文 感 作文美丽 美丽 作文 描写作文 作文有哪些 六年级作文作文 自己的作文 喜欢作文 《成长》作文 作文一篇 作文 家乡 《爱》作文 作文朋友 作文小学生 的故事 作文 故事的作文 的人作文 作文的结尾 英语一作文 作文的开头 中考作文作文 的作文400字 的故事的作文 你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