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天眼聚焦|诗与远方书中有

2020-11-21 22:35:01
相关推荐

2月29日起,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文旅新闻部27°黔地标读书会推出线上活动——“我最难忘的一次阅读”征文,征文主题围绕疫情期间你读过的一本书或是印象深刻的某一次阅读经历展开……活动推出后,收到大量投稿,部分稿件择优刊发在天眼新闻APP文化频道上。这些阅读者,有着不同的经历,也感悟着不同的心境,但他们都用同样的方式去体味生活,那便是阅读。

阅读,心灵的抚慰

一次在病房里的阅读,让贵州籍传媒人廖毅饱览台港散文的风采。

因车祸住院,廖毅收到同事姜井勇给他送来的一本《台港散文40家》。该书从数百位台港作家中精选出具有广泛影响的40位散文家,对每一位作家的创作历程、审美追求等作了详细介绍和评述。

尽管阅读是断断续续的,是“挑读”和“跳读”过去的,但廖毅还是在阅读中寻到不同以往的独特体验。在书里,廖毅“认识”了一批台港散文中独树一帜的作家。如梁容若散文的“缘事生情,妙笔成趣”,张秀亚散文的“宗教情怀,秀逸文章”,萧白散文的“空蒙奇巧,飘逸洒脱”,杨牧散文的“诗心情魂,文质并重”……

阅读是有力量的,它教会人们如何与逆境共处。廖毅在书中参观了“文人会客厅”,而文艺工作者杨村则在书中寻得一片“心灵栖息地“。

在马路上守疫情检测卡点的杨村带着一本书——布鲁诺·舒尔茨的《鳄鱼街》。在杨村看来,《鳄鱼街》这种过于封闭、自我和孤寂的情怀,需要特别安静的时刻才能品读。而时常陷入寂静的卡岗,正好给他提供了这样的环境。

杨村被《鳄鱼街》作者舒尔茨怪诞的想象和奇特的语言折服。在杨村看来,舒尔茨的文字,有着相同的深意和宽度,但可以有不同的解读。

现在卡岗拆掉了,但舒尔茨的世界,依然印在杨村的脑海中。

有着类似难忘阅读经历的还有小学教师徐霞,“闲与静是不同的。什么时候放开,什么时候闭合,做到张弛有度,这样你的生活才能圆融通顺。不必做呆人,也不怕做呆人。有时呆一下,也是无妨。”这便是徐霞慢读《鬼谷子》的体悟。把生活的枯燥变成为趣味,徐霞找到了心中所蕴藏的力量。

作家姚晓英把疫情期间的阅读经历看作是“这个非常时空里的植物”,播下种子,期盼春来时的生长。《去图书馆约会》是庚子年开端姚晓英重温的书。她在书中感悟爱默生说的话:“图书馆是一座神奇的陈列大厅,在大厅里人类的精灵都像是着了魔似地沉睡着,等待我们用咒语把它从沉睡中解脱出来。”

病毒阻拦了人们迈出去的“脚步”,但书中藏着你我想要追寻的诗和远方,正如姚晓英所说,“宅居中,在书中畅游,风景并不遥远。”

阅读,别样的陪伴

读书,是一件趣事,这种“趣”悦己亦悦人。

公务员谌刚把阅读当作是“父女俩的心灵对话”,这场“对话”,让女儿懂得如何在生活中去感悟“挑山工的精神”,读与评,是父女俩心照不宣的感动。

谌刚的女儿即将赴台湾世新大学做交换生时,为了学好英语学科,开始每天在微信阅读上“打卡”,读国内外文章。女儿每分享一篇外刊文章,父亲谌刚便在微信帖子下点评。

女儿在朋友圈发帖:“美团上市,国民APP世纪大战如何突围?”谌刚点评:“没有耕耘的辛劳,就没有收获的兴奋。活鱼逆流而上,死鱼随波逐流。”

女儿发:“搞笑诺贝尔奖——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太庄重。”谌刚便告诫女儿:“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看似简单的你读我评,却蕴含了一个父亲全部爱的力量,那是期盼也是呵护。谌刚的用心良苦没有白费,在女儿前往台湾求学不久后,女儿便给他寄来了礼物,那是对父爱的馈赠。

女儿回校后,所写文章登上校报,谌刚很高兴,给女儿回话:希冀颖儿,志存高远。应孚众望,一往无前。

阅读,是这对父女传承爱最好的方式。

书本,则是一位“妈妈”送给孩子的新年礼物。

“牛牛妈妈”刘颖是一位亲子教育工作者,她的孩子牛牛今年4岁,《小年兽》绘本是刘颖送给牛牛的“新年礼物”。在元宵夜,他们一起享受母子读书的乐趣。

在书里,牛牛慢慢理解年与年兽的关系——先是“寒冷”,然后出现了红色的灯笼和“噼噼啪啪”作响的鞭炮,还有穿上红色衣服的人们,“年兽”才不好意思,直到被吓跑,最终越来越红,变成了一个新的“年”。牛牛的心情由害怕、不喜欢到笑哈哈。

在这个“不能出门玩”的特殊年里,牛牛对“年”有了自己的理解。当牛牛妈妈在思考“年”的概念时,4岁的牛牛告诉她,“妈妈,今年的年兽是病毒吗?你不要害怕,过完今晚,小年兽就跑了。”

春天到了,一切都会如约而至。在等待春天降临的时间里,中学教师陈晓红因为一次“偶然”,收获了与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穆克的一次”心灵对话”。

陈晓红和女儿都是“书迷”,在陪女儿去买书的路上,她偶然看见奥尔罕·帕穆克的作品《我的名字叫红》,想到自己的名字也是“红”,陈晓红便毫不犹豫买下了这“不经意的邂逅”。

书的内容没有让她失望,书里讲述了16世纪末、离家12年的青年黑回到他的故乡——伊斯坦布尔的故事。陈晓红记得这精妙的句子:“我知道人们都在注意我,我也知道没人能够抗拒我……活着就等于能够看见。我无所不在。相信我:生命从我开始,又回归于我。”

在书里,慢慢品读的陈晓红觉得自己如同与作者在心有灵犀的回眸相视,她说,这便是书的最大魅力!

阅读,难忘的记忆

阅读会让人产生共情,读着,便会回望、审视自己的过往,然后被某个瞬间、一些文字重重撞击到现在的生活。这样的瞬间,让人重新发现自己,此次此刻弥足宝贵,值得回味。

徐媖娜再次翻到小人书《鸡毛信》时,让她想起了40年前刚刚识字的心境,那是好奇和骄傲的,她想起儿时为了得到小人书不惜与朋友小胖墩撕破脸抢书看,那时候,他们俩对书里的“海娃”充满了敬仰之情。时至今日,徐媖娜还对小人书里的英雄们记忆深刻,而小胖墩则带着憧憬参了军。

儿时对书本渴望的经历也让胡明琳难以忘怀,在那个物质困乏的年代,互相借书是一种常态。她最印象深刻的记忆是和姐姐挤在被子里阅读一本叫《第二次握手》的书,那是一本关于爱情的书。姐妹俩看得入了迷,尽管她们不懂何为“爱情”,但对书中的世界十分向往。在故事里,胡明琳第一次从中读出了信仰、坚守,读出了宽容……

后来,煤油点燃了被褥,她们被母亲狠狠地揍了一顿,但那盏珍贵的小油灯,烧掉了被褥,却点燃了姐俩的梦想。那便是胡明琳心中的“星火”。

当过兵的傅柏林不止一次忆起多年前他与战友们度过的硝烟弥漫岁月。那是一本叫《高山下的花环》的书,抚慰过战士们的心灵。书里浓墨重彩地塑造了身先士卒的梁三喜,直率坦荡甚至有些粗野的“牢骚大王”靳开来,在烈火中获得重生的的赵蒙山,嫉恶如仇、义重情深的“雷神爷”,痛失亲人的梁大娘、玉秀嫂……每个人物,都很平凡,但平凡的生活更让人感同身受。

《高山下的花环》对军人精神和民族精神作出了深刻的诠释,让身处绝境的战士们热血沸腾,看到希望。后来,战士们圆满完成阵地防御任务。尽管分开多年,却没有人忘记那次“特殊的阅读”,那伴着血与火、青春与理想的阅读。

离开乡镇10余年又回到乡镇蹲点的公务员王明相在农家书屋里品读了许多书,他读《白鹿原》《抉择》《骚动之秋》《都市风流》,但最难忘的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难忘的除了书中内容,还有借阅《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时发生的“小事”。

当王明相读完《平凡的世界》一、二部时,正在兴头上的他,却怎么也找不到第三部。他有些沮丧,很长一段时间都在惦记着这本书。当他回村时,一位姑娘把书送了过来,姑娘告诉他,她知道他在去年曾四处寻找,想起自己在阅读中也有类似遭遇,便记在了心里。蹲点虽然条件艰苦,但大家倾心互助让王明相感到暖心,这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也是王明相阅读之外的收获。

文学爱好者吴庆强也从一本叫《精美散文》的书中寻得自己的“精神乐园”。在书里,他走进了沈从文先生笔下的湘西小镇,在那里,他看见平静的村庄、悠长的街道、街上的孩子和妇人、追逐着鸡的狗……这些画面,让吴庆强想起记忆中儿时的黔北家乡,牵出了心底许多泛黄的思绪,荡起一串串涟漪。

书里有人间冷暖、家国情怀,有岁月芬芳、怡情悦兴……读100本书就会有100种人生体验,也许我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却可以通过读书来增加人生的高度、拓展生命的广度。然后,在别人的书籍里寻找自己的影子和思考的答案。

相关链接

“我最难忘的一次阅读”征文启事 | 27°黔地标读书会线上活动正在进行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向秋樾

文字编辑/邱奕

视觉编辑/向秋樾

编审/李缨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那次我陶醉了作文 与人为善作文600字 小学作文我的朋友 没有水的日子作文 消防演练作文 菊花的样子作文 快乐的星期天作文200字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作文 我的读书生涯作文 英语作文提建议 二年级关于玩具的作文 我心爱的物品作文 我正开启未来作文600字 诗歌形式作文 什么的力量的作文 无锡南禅寺作文 自由与规则作文 小学生写信作文 诚实最珍贵作文 大学英语作文怎么写 写人作文方法 作文我眼中的 考研英语作文看谁的 人与自然作文300字 关于运动会的作文怎么写 消防安全作文350字 守护生命之源作文 作文校园里的桂花树 我的经历作文600字 四年级作文写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