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写给“六一儿童节”:现在孩子不吃苦 将来孩子更受苦

2020-11-21 23:25:01
相关推荐

“宝贝,妈妈怀里安睡

宝贝,爸爸是你的椅背

你是我们的心肝宝贝

爸爸妈妈的爱永相随”

苦难,是人生的血肉,

没有人能分离它。

它不会悄然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

它只会从一个阶段跳跃到另一个阶段,

亦或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苦难这东西,

孩子体验得越早越好:

你现在越是选择逃避它,

将来你越不得不付出更大代价对付它。

别人现在对你的亏欠,老天总会这样那样地还给你,

你现在让孩子少吃的苦,将来社会却要加倍地还给他。

今天让孩子多吃苦,就是为了孩子明天少受苦;

今天你不让孩子多吃苦,明天孩子多受苦你也帮不上他。

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写过这样一段话: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亲爱的安德烈》

是的,今天让孩子多吃苦,就是为了明天让孩子少受苦,在将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

现在很多人被“快乐教育”迷得晕晕乎乎,这是因为现实的耳光还没挨够。

迷幻很丰满,社会很骨感。

社会很现实,竞争很惨烈。

你追过多少剧,考场不理会,

游戏段位高,考官不在乎:

职场只需要你的——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真本领硬功夫!

所以我们更应该要让孩子接受吃苦教育。

现在吃得苦中苦,以后的路才会走得更平顺更舒坦。

愿我们的每一个孩子现在多吃读书的苦,将来少吃生活的苦。

这才是为孩子长远利益着想,

这才是爱孩子的大智慧。

1

犯罪是现代社会还无法根除的毒瘤。

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说——

尽管最终把犯罪付诸实际行动的人是极少数,但犯罪的冲动大多数人却都产生过。

为什么罪犯那么缺乏人性?

生命初期抚养出了问题,人就会缺乏人性。

抚养问题实质是教育问题。

李天一,据说是个多才多艺的乖孩子,是少年钢琴家。他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著名歌唱家李双江之子。2011年,不足16岁的他,无照驾宝马车发生事故后,动手殴打他人,竟连打3分钟,直至对方夫妻头破血流。

一个不足16岁的孩子,为什么下手这么狠,连起码的同情心都已丧失?

人们翻出了2007年3月6日晚间,李双江做客新华网的访谈。与网民交流时,李双江在访谈中说,玩是孩子的天性,他舍不得打儿子。他说,要给孩子们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让他们有快乐的收获,能快乐的成长。

“现在像朗朗的父亲对他的要求就非常严厉,最后朗朗成功了,但有许多不成功的,也有许多悲剧。所以我非常欣赏朗朗的父亲,也非常敬重他,我也特别 欣赏朗朗。听说朗朗在高层练琴,孩子爱玩,我让我儿子练琴有时都要“求”他。朗朗的爸爸拿了一瓶敌敌畏,说你是练琴还是不练,是跳楼还是喝这个?当然这是传说,不是我亲耳听到的。作为学艺术来说,是非常苦的,棍棒下出来的艺术家很多……

我儿子天赋好,但我们现在不逼他。他喜欢运动、喜欢交朋友,电脑在他手里我看就像弹钢琴一样,他思维非常灵敏,英语单词随便就能记几千个。这代 人是我们的希望,这是中国人的希望。所以我们下一代的中国人我认为了不得,我非常高兴。

不打,舍不得,有时真想打,但不能打,劝说,我们吓唬一下。还没有打,自己的眼泪先掉下来了。作为父母希望孩子上进,玩是孩子的天性,没有办法。现在孩子玩的东西太多了,我们小时候有个玻璃球就不简单了。今年冬天去滑雪,我给儿子买了一双滑冰鞋、雪橇,非常漂亮。小时候我们只能找一个木板、铁棍滑一滑,现在大不一样。我们希望给孩子们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希望他们将来有快乐的收获,希望他们快乐的成长。”

2

再苦不能苦孩子,

很多角度去看,它很对!

我们不能溺爱孩子,

但我们一定要宠爱孩子。

宠他的爱心。我们改革开放的邓小平总设计师,小时候一天放学的路上,他看到一个衣服补丁摞补丁的同学,伤心地哭。当得知同学的妹妹病了,发高烧,躺在床上快要死了却没钱请医生时,第二天早上他悄悄拿了父亲的五块银元——当时的5块银元可买5担谷子——来到学校塞给了那个同学。他的父亲拿着竹片狠狠打着咬牙不吭声的他。当父亲得知事情的原委时,他一把抱住儿子……

宠他的决心。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嗜好读书,小时候冒着家长惩罚的风险读书,甚至出力推磨换书看,推10圈磨才能获准看1页书。莫言仍然记得读《青春之歌》的那一天,朋友只准他借书一天,不管看不看完,第二天必须还书。他于是跑到一个草垛上躲了起来,放羊这个“本职”工作被抛到了一边,他读得忘乎所以,羊儿却饿得咩咩叫。

气得要打他的母亲最后还是原谅了他。就在母亲的“纵容”下,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莫言读遍了周边10多个村庄的书籍。他至今还感慨:“那些回忆都变成了我宝贵的资源。”

宠他的自尊心。大物理学家、提出相对论的爱因斯坦,小时候非常喜欢小提琴,他梦想自己能成为像帕格尼尼那样出色的小提琴演奏家。爱因斯坦只要一有时间,就会练琴,尽管他很勤奋,也很用心,但却没什么进步。爱因斯坦的父母认为他没有音乐天赋,但为了不伤孩子的自尊心,一直没有阻止他学琴。后来,爱因斯坦仍然喜欢拉小提琴,虽然他拉得并不算很好,但他却在其中收获了很多快乐。

被称为“成人教育之父”卡耐基,出生在美国乡下的一个贫苦家庭,是当地公认的淘气孩子,邻居们都不喜欢他。

卡耐基九岁那年,再婚的父亲向继母介绍卡耐基说:“亲爱的,他是全镇最坏的孩子,他只会做一些坏事情,你最好别靠近他。”而继母却微笑着走到卡耐基面前,对卡耐基的父亲说:“你错了,卡耐基不是全镇最坏的孩子,相反,他是最聪明的孩子,只是他的聪明才智还没有被发掘出来,他将来肯定是最有出息的孩子。”

此前从来没有人称赞过他,听到的只是责骂和批评的卡耐基,听得心里暖暖的,眼泪都要流出来了。卡耐基从此开始努力学习,改变了自己和很多人的命运。

宠他的好奇心。林肯的继母南希,会耐心地解答他的诸多疑问,关于「解放」,她告诉小林肯:“解放意味着自由。你知道自由是什么意思吗?那就是一个人属于自己而不像奴隶一样属于别人。这是每个人应当有的权利,不管是什么肤色。这一点一定不要忘记。”成就了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美国总统。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父亲是鞋匠、母亲是帮人洗衣的佣人,祖母偶尔还会为了生计上街乞讨。他家住的这个富人岛上,富人们不允许自家孩子与出身贫困的安徒生玩。但是他的父亲常常陪孩子玩耍。虽然居住环境狭小拥挤又简陋,父亲会用简单的风景画和瓷器装点空间,在书架上摆满了书籍和歌谱,还十分有耐心地给小安徒生讲,充满想象力的童话故事和戏剧,也鼓励小安徒生用父亲做的木偶,亲自编演木偶戏。

安徒生的父母也经常带他去街头看众生百态,让他对世界不仅充满想象,更有感性的认知。

父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出安徒生浩瀚的想象力,为全世界儿童创造了许多,永远美妙动人的经典童话。

3

那么,说到吃苦,应该让孩子吃哪些苦呢?

吃健康的苦。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身体是人生最大的本钱,健康第一。健康是“1”,其他都是“0”,没有这个“1”,“0”最多也等于零。往大处说,“东亚病夫”这个屎尿盆子,这次新冠疫情中,一些见不得中国强起来的西方政客,是不是还是动辄往我们头上扣?

往小处说,像公安大学的李玫瑾教授答家长问所说的那样,你的小孩在幼儿园、在学校被别的小孩欺负了怎么办?——让小孩身体强壮起来呗,身体强壮了,小伙伴多了,谁还敢欺负他?

袁隆平可是1947年6月,湖北省全省体育运动会、汉口预选赛中100米和400米自由泳的两个第一名,湖北省男子自由泳第二名。

孩子要吃这吃那,长成小胖墩,不能吃,爱吃的东西不多吃——“苦”着他。

孩子这不吃那不吃,弱不禁风,必须吃,不爱吃的不少吃——“苦”着他。

他怕苦怕累怕出汗,怎么舒服怎么来——锻炼去,强身健体有后劲——“苦”着他。

吃规则的苦 。 自然有自然的规律,社会有社会的规则,家庭有家庭的规矩……,成长的过程也就是认识规律、遵守规则、领悟规矩的过程。

他要吃“补药”,不行,补药适合于年老体弱大病初愈者,小孩可受不了——“苦”着他。

他要闯红灯,不行,扰乱交通规则,害人又害己——“苦”着他。

他学吐脏字说脏话,不行,文明是文明的通行证——“苦”着他。

吃利他的苦。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人人利他,才可能正当地利己。学着爱别他人,有爱心、有同情心、有同理心,学着考虑别人多一些,为团队贡献多一些,恭喜你,你走上了教育孩子的正道,成长成人永远比成才重要。

他老抢爷爷奶奶的好吃的,拿过来,送给爷爷奶奶,播下孝敬的种子——“苦”着他。

他老学着吃独食,不与小伙伴分享,引导他,一分快乐变成两分快乐——“苦”着他。

他只想着自己争第一,从不主动帮助别人,教育他,助人即是自助,“给”永远比“拿”快乐——“苦”着他。

吃学习的苦。小米总裁雷军说过,“拉开人与人差距的,其实是学习力。”学习对于小孩子的重要性,要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重要很多。《20岁光阴不再来》,是美国伯克利大学心理学博士Meg 的演讲。TED国际公开课点击排名第一,她用自己的切身经历与研究告诉年轻人:20岁不把握光阴,就是在让30岁后的自己陷入中年危机。

孩子学习掉队,势必垂头丧气,紧跟着各种负面情绪接踵而至,家里就难得有轻松快乐的时光。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中国家庭教育的最大共识。

现在多受读书的苦,日后就少受生活的苦。

台湾着名女作家琼瑶,除了在父母的指导下读书识字以外,还兼顾照看弟弟、做家务等工作。妈妈一有时间就给她讲故事,讲嫦娥、讲七仙女下凡到人间洗澡的传说,教她背唐诗等。

8岁时,她进了上海市第16区国民小学读书。由於母亲的早期教育,对语文有着特殊天赋的琼瑶,在上学的第一天就能一字不漏地通读整本国文课文,使师生大为惊讶。

同年仅8岁的她,居然一气呵成写成了一篇,充满纯真感情的作文《我的母亲》。

孩子想拖拉作业,盯着点,今日事,今日毕。作业没完成觉就睡不成,养成各种良好的习惯终身受益——“苦”着他。

孩子不想上加强班,狠着点,都有颗聪明的脑袋,凭什么就你跑在前面?宝剑锋从磨砺出——“苦”着他。

孩子从不想主动预习,催着点,走在老师的前面学习,上课的学习变成了复习,这是最高效的学习法——“苦”着他。

吃游戏的苦。最糟糕的发明是塑料袋,最诱惑的新科技是玩游戏。多少聪明可爱的孩子被游戏毁了,多少幸福的家庭被游戏害了。想戒毒的最好办法是远离毒品,想不玩游戏的最好办法是远离游戏。

孩子都有手机,怎么办?给他一个老年机,只能打电话,别的干不了——“苦”着他。

孩子都要上网,怎么办?给他一个绿色电脑系统,负能量的事干不了——“苦”着他。

孩子要进游戏厅,怎么办?严防死守,坚决不能进——“苦”着他。

吃挫折的苦。在确认郎朗是音乐奇才时, “虎爸” 郎国任对他就十分严格,不断的逼迫他练琴,如果别人花一个小时练琴,那么郎朗就要花三倍的时间去练更多的曲目,这是郎爸一直以来对郎朗的教育,生活中一点时间都不能浪费。

要郎朗不听话就是一顿打骂,曾在采访中,郎爸还表示自己用皮鞋打郎朗,扔出去的皮鞋没有打到他,却在墙上印下深深的皮鞋印子,可想而知郎爸是有多用力,对自己的亲儿子一言不合就暴打,敢问谁能接受这样的教育方式?在如今看来这就是虐待儿童。

4

作为独生女的董卿,从未尝过被视为“掌上明珠”的滋味。

董卿在上海出生,7岁才开始在父母身边。父亲要求她承担家务:每天刷碗、擦地;命令她不许多照镜子, “我爸爸有一句名言:马铃薯再打扮也是土豆,他说你每天花在照镜子的时间还不如多看书”。

此外,爸爸还不让妈妈给董卿做新衣服,认为女孩子不能过多心思放在穿衣打扮上。

董卿稍能识字,爸爸就让她每天抄成语、古诗,大声朗读并且背诵。稍大一点,又让她抄古文。

除了文学素养,还要锻炼身体。

天没亮,爸爸就把还在梦乡的董卿喊起来,让她到家门口淮北中学的操场上跑一千米:“那时候学生出早操,我一个人在400米的跑道上跑步,感觉特傻,整个学校的同学老师好像都看着你,像阿甘一样。”

中学以后,每年寒暑假父亲都让董卿“勤工俭学”。董卿讲起一段最为辛酸的经历:“我当时只有15岁,第一天到宾馆当清洁工,10个房间,20张床,一个人打扫。” 铺床单时要把床垫抬起一角,特别费力。

当时董卿觉得很委屈,爸爸特意到宾馆看她:“我一见到他,哇地一下就哭了起来,说太累了,我不干了……他还很难得地摸了摸我的头,说坚持一下”。种种苦涩的经历曾让董卿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亲生的——正确的“虎爸”教育,道是无情却有情。

你想你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是怎么“爱“孩子的?欢迎留言,欢迎讨论。

暖心开悟,思想智库,传递价值。良言警语启示录,天天改变一点点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妈妈的爱作文500字 考试后的感想作文 五年级第二单元作文 社会见闻作文 忽略作文 湖南高考语文作文 牵挂作文600字 熟能生巧作文 初一写景作文 难忘的一句话作文 网络的利与弊作文 小学生游记作文 介绍一本书的作文 小学三年级优秀作文 我心中的老师作文 我的小制作作文 三年级作文我的同学 我们的春节作文 中秋节英文作文 端午节作文400字 描写樱花的作文 2021高考语文作文 描写云的作文 有关书的作文 秋天的落叶作文 2022高考语文作文 品味生活作文 秋天的果园作文 阳光路上作文 描写月亮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