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假如你家有2到4岁孩子建议读读这篇文章 与转化孩子撒泼哭闹有关

2020-11-22 01:20:01
相关推荐

不依就撒泼打滚,进入秩序敏感期的孩子都“霸道”

前日,刚接小孩放学回到小区门口,远远就听到熟悉的哭。小孩听到是住我们楼上2岁多的小的哭声,就赶脚的跑了过去看看。

“你这是什么毛病呀,我才不惯着你呢!为什么就要听你的才行?你继续哭吧,让你一次哭到饱为止,你看看有没有人理你?”过去一看,只见小诺米坐在地用尽力气的在哭,小诺米妈妈看起来非常的生气,情绪有点激动的骂着小诺米。

见我们来了,小诺米妈妈接着对我们说:让哥哥(我小孩)来评评理,看看你对不对。我们刚才去了超市买东西,回来时小诺米要走沿海边的路线,想着那样走,我提着东西会很累,就带她走了近路回来,她就一路哭闹非要我回去按她的路线走,不依就在跟我坐地撒泼了”

想必家有2到4岁的孩子,都有过相同的经历,无独有偶今天恰好在一媒体平台,也看有很多相同经历的妈妈的留言,比如:

网友A,我们一邻居小孩,大概2岁左右,拉屎后他妈妈不在,别人好心帮他擦屁股,结果哭得不停,非要别人把屎还给他糊回去,要他妈妈擦。

网友B,我那天带宝宝扔垃圾,她看到我把垃圾扔了,又哭又闹,非要把垃圾捡回来,怎么拉都不走。

网友c,我儿子也是,上完厕所要自已冲水,晚上一定要洗澡才睡觉,早上起床必须要换外出衣服不肯穿睡衣出客厅。摆好的汽车我们不能碰,弄了就会发脾气。

相信妈妈们看到这里会有这样的想法:以前总别人家孩子都好带,就自家的孩子不乖,喜欢无理取闹,现在看到这样心里就平衡了好多,原来是大家都觉2岁多到4岁难教。

为什么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都这么不讲道理呢?是不是父母把孩子宠坏了呢?嘿,别什么问题都觉得是父母宠坏了孩子好吗!其实现在很多父母都很睿智的,不会动不动就宠着孩子的,反而是原则很强的,像小诺米妈妈一样面对孩子坐地大哭也是强硬表态,就怕被套下把孩子宠坏这顶帽子。

但实质有以上表现的2到4岁的孩子,大人不依就撒泼,并不是宠不宠的问题。而是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内在都住着一名小法官,这名小法官早就给孩子内在定好一种秩序模式,一旦有人破坏了这一秩序,孩子往往都很“霸道”,他会通过哭闹,焦虑,来抗议这一秩序不可逆性。这些种种的表明证明我们的孩子已进入秩序敏感期了。

秩序敏感期对孩子内在品格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时候孩子处在成长分水岭关键时期。父母正确的应对,让孩子越来越合作,反之孩子会从这一敏感期直接进入与父母敌对恶性循环中。所以孩子秩序敏感期后续的发展是向好,还是向坏,决定于父母的应对方式。

建议家有2到4岁的孩子妈妈耐心的把这篇文章读完。让自已对处在秩序敏感的孩子有更深入清晰的了解,让自已在面对孩子各种扰心的哭闹更能睿智的应对。

秩序敏感期是孩子成长的分水岭,是教育的好时机还是影响亲子关系,取决于父母的应对方式

首先,简单梳理一下→在秩序感敏期孩子的表现和动机

北京大学儿童心理学硕士陈洁在《捕捉儿童敏感期,专家教你玩游戏》一书中写到:一般来说,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出现在2至4岁间,孩子一旦进入秩序敏感期,就开始霸道起来,不让别人动他的东西,什么东西放在哪里都要经过他的同意。

这就是孩子进入秩序敏感期,在情绪上普遍的表现,作者陈洁也在书中详细地总结进入秩序敏感期的孩子,有几点具的有代表意义行为,例如:

1,喜欢给物品找“主人”;2,喜欢所有的东西必须“归位”;3喜欢不合心意就重来;喜欢的就多次重来都不觉有趣;

结合《捕捉儿童敏感期,专家陪你玩游戏》一书所列举的处秩序敏感期,孩子们的表现特点和再结合网友所列举的孩子为秩序哭闹的例子看来。孩子之所以和我们起冲突,都是在积极的维护自己内在预定的秩序,其实这一行为是积极的行为。

你看,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孩子想自己穿衣服,因为他内在秩序就是想自己的事自己做,还有孩子要自己冲厕所,不允许玩具不能乱放,不穿睡衣出客厅,这其实都是很积极的行为。

但因为孩子处在语言词汇量不多,和情绪易外露的年龄阶段,导致孩子不懂得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而维护他内在认为的秩序,是孩子各种“霸道”行为的动机。

但由于孩子表现的情绪过激,生活中往往都被我们误以为他们在无理取闹,或故意耍懒,而引发的亲子冲突(像看似小诺米在无理取闹,实际上是小诺米内在秩序管家在作怪)。

所以当孩子处在秩序敏感期的时候,他会根据内在秩序的小管家来管理自己的行为。如果被破坏的话,就会通过哭闹,各种愉悦的情绪来表达自己的反抗。

其次,说说→为什么父母正确应对孩子的秩序敏感期,是发展孩子良好品格的时机

有名的育儿作家孙瑞雪曾在《捕捉儿童敏感期》一书中这样写到:

秩序一旦形成,会转化为品质,体现在生活的任何方面,这就是素质。

秩序成习惯,习惯成自然,自然成人格,这一切来自童年,是童年造就一个人基本的品格和素质

简单来说,意思是孩子内在良好的秩序可以形成孩子好的品格和习惯,乃至影响孩子的人品和素质。

洋洋是一名秩序感很强的孩子,是我之前带幼儿园小班的一名孩。排队喝水时,他从不会有插队行为,并且会把杯子放得整整齐齐,发现别人没放好,杯子也会帮别人放好;午睡上床前,他鞋子要摆整齐才上床,不容歪一点;他从不会抢别人的东西,也不会再没经过别人的同意,就直接拿别人的东西。他喜欢小椅子归位在桌子边,如果发现没有归位的椅子,他会一一的把乱乱的椅子摆整齐。

从洋洋的行为可以看到洋洋内在的秩序感,已让洋洋成为一名懂规则,讲卫生,不怕麻烦,助人为乐的小绅士。

你看当孩子处在秩序敏感期,他的自我执行力如此的强,很显然秩序敏感期是发展孩子良好品格的好时机。

因为秩序能帮助孩子形成良好习惯的基础,秩序感能让孩子自己很好的管理自己的行为,知道什么是自己应该做的,什么是自己不应该做的,对自己的行为特别清晰界限的。

秩序感就像孩子的内在,就像一位非常负责任的法官一样。它让孩子各项的好习惯一一去延伸致孩子的生活中,这些宝贵的经验和习惯是形成孩子良好品格的基础。

最后,捋一捋→为什么父母不正确应对孩子秩序敏感期,会影响或破坏孩子品质发展和亲子关系

在这里我们先回头看看问题的本身,孩子处在秩序敏感期的表现中:不让孩子自己穿衣服,自己冲厕所,自己倒垃圾,自己擦屁股就撒泼哭闹。面对孩子这么激进的情绪,应对不当,很容易让孩子从此站在我们对立一面。不仅会让孩子的秩序感得不到发展,反而会影响孩子的规则和好习惯的形成。

很多时候处在秩序敏感期孩子,都是通过撒泼哭闹来抗议我们破坏了他认知里的秩序。试想一下,当正在孩子用哭闹作为抗议武器来达到他想要的目时,此时我们正确的教育方向应是:让孩子知道想赢得别人的合作,不需要用激进抗议的方式来获取合作,而是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就可以了。

但事实上我们往往会被孩子撒泼哭闹的情绪所激怒,造致自己内在无名火乱窜:扩大孩子行为的负面后果,认为孩子撒泼哭闹是无理取闹,不管就会后患无穷。于是冲着孩子发火跟孩子对着当,亲子关系持在僵硬状态。

在孩子犯错这件事上,著名心理学家吉诺特博士曾说过,指责,惩罚并不起作用,孩子的精神分裂到如何报复家长上面,错失对自己行为的反悔以及思考修正错误的机会。

在孩子情绪激进时,我们的指责和惩罚不仅让孩子错失了反省自己的机会,与此同时我们的失控的情绪,发火的表情,不理智处理冲突的行为也正在孩子眼前直播。

孩子接纳到的信息是,他正在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让妈妈很生气,很讨厌。你看,我们我们这样子应对孩子哭闹撒泼一点建树没有,反而起了作反面教材,把孩子推到自己对立一面,破坏我们和孩子之间的亲戚关系和良好品质的发展。

如何做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哭闹撒泼才能转化为良好格品发展基础呢?

德国哲学家伯克曾说过: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础。简单说,秩序是孩子向好发展的基础。在孩子2至4岁处在秩序敏感期的时候,常常因为秩序错乱而哭闹时,我们要做以下几点才可以保护孩子打内在秩序,得到向好发展,为孩子良好的品格打下扎实的的基础:

第一,孩子哭闹撒泼时,父母不能受孩子情绪所影响,要耐心冷静地应对

父母应对孩子哭闹撒泼的态度,是决定孩子愿不愿意跟我们合作关键。在面对孩子哭闹的时候,我们往往看到的是孩子撒泼的情绪,而忽略了事情的本身,这样是很容易会被孩子所激怒的。

像上面网友B的例子,孩子因为垃圾不是自己扔的,哭闹不已。这个时候我们开骂,或拽他走,也平息不了孩子情绪。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先要压着自己的起伏情绪,用看不出波浪的“冷静”来应对。可以尝试这样想,孩子要自己扔垃圾是一件好事情。先看待引发矛盾产生的事件本身,来转移自己即将被点着的无名火。

在应对孩子的哭闹撒泼时,我们需认清一点,双方已有一个人已经被情绪带偏了,另外一个人必须要是冷静理智的状态才可以平息此场冲突。有人说孩子哭闹的时候要我耐心冷静应对,真的比登天还难,但作为大人,为了让孩子能更好的合作,我们必须让自己做到。

大人耐心冷静应对孩子哭闹看似老人长谈,但它最有效的。家长保持耐心和冷静,孩子对抗情绪和焦虑情绪得到缓解,家长耐心和冷静的态度孩子不会感受到被敌对,反而会让孩子感觉哭闹很无趣,而转为交流解决问题。

第二,孩子哭闹耍泼时,要正确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保护和满足孩子对秩序的要求

细心的妈妈不难发现2到4岁的岁孩子,对秩序的要求有时执行起来比我们成年人做的还好。比如在排队时,看到有人插队,我们大人也不一定全都选择站出来制止。

但孩子不一样,孩子他内在的道德秩序感很强,他喜欢遵守规则,所以插队的事被秩序感很强的孩子看到了,孩子一般都会站出来,不让别人插队,同样要求自己不会去插队的。

或又像过马路,有的带大人会趁马路上没车,带着孩子冲红灯,但秩序感强烈的孩子,她不允许自己和家人有冲红灯行为的。这些秩序实际上是孩子好习惯发展的基础,但由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情绪易激动,易变,易外露。一发现秩序顺序不对就会开始哭闹。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少,会为不整齐的玩具,和不是自己冲厕所,或者别人插队这错乱秩序而哭闹时。这时需要我们耐心的引导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例我们可以先帮助孩子放松自己不悦的情绪,再引导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秩序需求,并让孩子看到,当他正确表达自己的需求时,我们是愉快合作解决问题的。为孩子这些良好秩序给予支持和保护,让其内在的秩序得到继续发展。

第三,通过游戏发展孩子良好秩序感

除了耐心冷静应对孩子哭闹撒泼的情绪,和正确引导表达想法,保护并支持孩子秩序感得以发展外。我们还需要在生活中多跟孩子玩一玩和秩序相关的游戏来强化孩子良好秩序感得以发展。

在幼儿园工作的我,也会经常跟孩子玩与秩序相关的游戏,这些游戏简单,在家也可以跟孩子玩一玩,满足孩子秩序感发展的需求:

游戏一,小管家,游戏目的:和孩子把家里的玩具分类,建立和满足孩子秩序感发展。

游戏过程:妈妈可以对孩子说,这里乱糟糟的,我们给不同的类型的玩具,找到他们属于它们自己的家吧。例如塑胶玩具,住塑胶的房子,木制玩具,住木制的房子。

借助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帮助孩子建立内在的秩序,满足孩子对秩序敏感期逐渐形成的和秩序需求。

游戏二,小侦探,游戏目的:通过孩子内在秩序发展孩子良好生活习惯。

游戏过程:我们一起来当小侦探,找找看谁迷路了。家里的碗筷应该在厨房,玩具应该在玩具区,鞋应该在鞋架,以游戏的形式帮助这些物体归位。这样的小游戏好玩有趣,又可以帮忙满足孩子秩序感发展的需求。

可以帮助孩子满足秩序感发展需求的游戏,在生活中很多,通过游戏让孩子真正体会到秩序感带来的快乐,并可以帮助孩子形成更多生活中良好的习惯行为。

秩序对孩子的成长有深远的影响,正如孙瑞雪在《捕捉儿童敏感期》书中写到:

秩序感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敏感期,它同儿童的思维过程紧密相关,同儿童的品质形成紧密相关,它最终关系的儿童长大后的道德,明文明素质,智能状态以及安全感。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游动物园作文500字 国庆节作文150字 我的愿望作文画家 开学典礼作文350字 勤俭节约作文600字 劳动作文600字 猪作文400字 陪伴作文结尾 大学生作文大赛 清明节扫墓作文二年级 天鹅的作文 初二感悟作文 今年中考英语作文题目 观察绿萝作文 运动会作文英语 心愿作文400字左右 原来你是这样的人作文 我喜欢春天的作文 描写水池的作文 秋天树叶作文 作文给同学的一封信 作文我发现了什么300字 作文600字优秀作文 描写东西的作文 严厉的老师作文 榜样的力量作文600字 初中优秀英语作文 春雨作文400 我的学校作文结尾 翅膀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