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亲戚们骂我丑 父母跟着附和”:父母最好的爱 是和孩子站在一起

2020-11-22 02:35:01
相关推荐

文|琳墨

知乎上有个帖子,引发77万人浏览。

发帖者说,每一次的家庭聚会,他都是话题中心。那些七大姑八大姨,从长相到仪容仪表,对他进行全方位“点评”。

而点评的结论,不是“胖”,就是“丑”,这让他很难堪、很苦恼。

但令他没想到的是,眼看着他被议论,他的父母不但不出言维护,反而还附和着,和大家一起攻击他。

在公众场合,被旁人指指点点也就算了,还要忍受父母的“背叛”,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很受伤的一件事。

有爱情导师说:“凡是真挚的爱,都不是头对头,而是肩并肩。”

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亲情。

所谓“肩并肩”,就是:不管发生了什么,那些正确的道理先放一放,你的第一个动作,是站到我这边来。唯有如此,才让我踏实、心安。

“和孩子站到一起”,是父母的体恤,更是一种爱的表态,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必然人格健全、心理强大。

生活中,那些和孩子站在一起的父母,都做到了这三点。

01

放下傲慢,呵护孩子的童心

童心是什么?

是“花朵儿正在长身体,踩了她,她会疼”;是“圣诞老人会偷偷在袜子里藏礼物”;是“太阳不开心就下雨,开心就发光发热”,等等。

然而,很多成年人却看不到。

他们经历了世事,所以远离了天真,以自己的“见多识广”,培育出了一种泼洒在孩子面前的傲慢,并且用这种傲慢来管教孩子、纠正孩子。

殊不知,这不仅摧毁了童心,也在“催熟”孩子,危害非常大。

《小王子》中的飞行员,就是在这种教育方式下长大的。

他6岁时,对画画产生了兴趣,于是信笔涂鸦。当他在书中读到一个“大蟒蛇吞食野兽,需要6个月才能消化完”时,就画了一条肚子鼓鼓的,正在消化食物的蟒蛇。

但是大人却批评他:“帽子有什么好画的?”还要求他“好好学习,别再画画了”。

这让他觉得很累,之后就学会了“迁就”大人们,不再提及大蟒蛇、原始森林以及星星,只和他们谈论桥牌、高尔夫、政治或者领带。

再然后,他没有可以谈心的朋友,一直活在孤独中。

笔墨有童真、文字有童趣的丰子恺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我相信一个人的童心切不可失去。大家不失去童心,则家庭、社会、国家、世界一定温暖、和平而幸福。所以我情愿做‘老儿童’,让别人去奇怪吧!”

深表赞同。

之前看过一则视频,心都快萌化了。

湖南怀化,一个4岁的小女孩,看到蜗牛在雨中漫步,就停下来,撑着伞给它遮雨,陪着它等它的爸爸妈妈。

30分钟后,小女孩还把蜗牛送回了它的家——草丛中。

“蜗牛好可怜啊,我要陪陪它。”小女孩奶声奶气地解释了做这件事的初衷。

或许有的人会认为,这是瞎胡闹。但小女孩的妈妈刘女士,却全程支持女儿,和她一起做了一次“护花使者”。

很多网友感叹:这个妈妈真棒,呵护了孩子的童心。

在孩子进入真实冷酷的成人世界之前,父母呵护好童心,就是和孩子站在一起,守护温暖和爱。

02

放下面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不光有晶莹剔透的童心,也有脆如薄冰的自尊心,做父母的,要懂得保护。

但问题就出在,父母也有自己要顾全的面子。

所以,一旦孩子当众出丑、出糗,父母通常会感觉“太丢脸了”,然后迁怒于孩子,指责TA、咒骂TA,甚至动手打TA。

这无疑就是损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把孩子往胆小、自卑、怯懦方向养。

在网上看过一个故事。

一个6、7岁的男孩——姑且叫他小明吧,在广场上放风筝,不巧风筝断了线,落在了一个两岁小男孩的脚边,他一脚踩了上去。

小明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只好跑开。

小明的妈妈见状,当场训斥小明:“别人踩你的风筝,你就让别人踩?!你怎么这么没用?!”

被吓到的小明,耷拉着脑袋、一声不吭;小明的爸爸见不得儿子这个“怂样”,众目睽睽之下,直接甩了小明一巴掌。

然后,两个大人处理绕线的风筝,而小明站在离他们一米多的位置,内心已经从崩溃到破碎。

文章最后,作者总结:“人和人的命运的不同,就在眼前展开。”

我还读过一个与之相反的故事。

一位母亲,带着自己长短腿的女儿逛商场,恰好商场里在播放女儿喜欢的音乐。于是,女儿摇头晃脑、摆弄手脚,跟着节奏舞动起来。

因为腿部的缺陷,舞姿显得生硬又怪异,引来了很多人围观。

女儿注意到了这些人看怪物一般的眼神,很无措,向妈妈发出了求助的信号;母亲呢,却一点也不觉得尴尬,而是大大方方地喊道:“跳得很棒!不过如果加上稻草人的动作,就更精彩了!”

女儿听后照办,果然效果很好,围观的人群爆发出赞叹声。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尊严是人类心灵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的潜在力量。”

如果不想养出一个低自尊、低价值感的孩子,就一定要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放下面子,和TA站在一起,以爱,以温柔,帮助TA,引导TA。

当TA获得了力量,自然就能生发出变得更好的意愿。

03

放下焦虑,接纳孩子的不完美

听过一个朋友的故事。

她刚学做饭时,大米没有淘洗就直接入锅了,妈妈见了,生气地骂她:“你是废物吗?这都不懂。”

当她想学芭蕾舞时,妈妈奚落她:“小短腿就别去丢人了。”

当她报名参加作文竞赛时,妈妈嘲讽她:“你先把那狗爬过的字练好再说吧。”

其实,朋友很优秀,虽然第一次做饭出糗,但后来经过练习,成了圈子里的“小厨神”;虽然腿不够长,但四肢灵活,即兴表演个舞蹈完全不在话下;虽然字不够周正,但文字构思精巧,被人称作“才女”……

可是妈妈还是觉得她不够完美,所以时时提醒,这让她很崩溃。

很多父母都是这样。他们生怕孩子落后于人,所以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要“全面发展”,要“科科全优”,要做强者中的王者,要做第一中的冠军……

因为焦虑,所以攀比;又因为不满意攀比结果,然后更焦虑,如此循环往复,磨人、累人,也让孩子苦不堪言。

其实,父母们大可不必如此。

曾经有一个理论说,如果把人简单地按等级划分,那么,优秀者占20%,平凡者占60%,庸碌者占20%。

这是个让人清醒的理论,的确,世上真正拔尖的并不多,大多数,都是如你我一般的普通人。

懂得了这个理论,就会明白,大多数的孩子,很可能也将是个平凡的人。正如记录片《人生七年》里记录的那样。

14个孩子,在人生的清晨——7岁时,对梦想侃侃而谈:我要当明星,我要当棒球员,我要当钢琴家。

可是当时间来到14年后、28年后、42年后,以及到现在的63年后,他们的人生,都没有达到年幼时设想的华丽。

而是做着普通的工作,过着普通的生活,成为芸芸众生之一。

有句话说:“大树,有大树的长法;小草,有小草的长法。这世上大部分的人,都是小草。”

每个孩子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不完美,太过迫切地望子成龙,可能适得其反。

与其焦虑,不如接纳不完美,承认孩子的平凡,让TA发出光芒,意气风发前行。

04

古语云:“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要想给孩子最好的成长养分,就请父母们,放下傲慢、面子、焦虑,和孩子们站到一起,而不是施以不屑、打击、嘲笑,甚至是“背叛”。

只有孩子感受到被呵护、被爱、被信任,TA才能创造奇迹交到你面前。

共勉。

作者:琳墨,碧读好书签约作者,爱书,也爱文字,但更想做一个在窗边看云绣花的女子。本文为“碧读好书”原创,好书像碧玉般珍贵!提供原创文章、新书资讯、必读书单等,伴你成长!部分图/摄图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严格要求自己 作文 赞扬中国的作文 描写晚秋的作文 朋友的事作文 怎么教孩子写作文 职业选择作文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作文 渴望为题的作文600字 打女朋友的屁股作文 关于鸟类的作文 高考英语作文题目大全 雨的作文开头 我最好的朋友300字作文 初中优秀叙事作文 人与自然800字作文 作文美丽的校园四年级 善于发现身边的美作文 暑假趣事作文提纲 今天真冷啊 作文 我的班主任英语作文 作文乐在其中600字 英语口头作文 种土豆的作文 高二开学作文800字 二年级关于植物的作文 love作文 从今天开始作文600字 暑假记事英语作文 关于端午的作文开头 成人大专考试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