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2022上海师范大学日语学硕真题回忆与经验分享

2020-11-22 09:00:01
相关推荐

勇気がある決断

Part.1 个人的一些锦囊

1.考研是选拔性考试,不是通过性考试。

2.千万别跟风,最好带着目的来考研。

3.不要讲什么形式,请务必以实质为中心。

4.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才能让你扛过这场持久战。

5.当你认为没有错的时候,错就一定会来找你。

6.跨考、选择院校与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7.不要过于依赖押题和模版,任何学科都是要打好基础的。

8.格局大一点,完全靠自己复习很可能会跑偏哦。

9.Not everyone can become a great artist, but a great artist can come form anywhere.

Part.2 各学科备考经验

一、公共课·思想政治理论(代码:101)

①题型概述

②备考用到的教材和网课(只推荐我买过用过看过的

③复习进程及反思

二、二外英语(代码:255)

①题型概述

②备考用到的教材和网课(只推荐我买过用过看过的)

③复习进程及反思

三、基础日语(代码:687)

①全卷评价

②备考用到的教材和网课(只推荐我买过用过看过的)

③复习进程及反思

四、日语综合知识(代码:890)

①全卷评价

②备考用到的教材和网课(只推荐我买过用过看过的)

③复习进程及反思

Part.3 最后的一些关照

个人的一些锦囊

2020年考研刚刚落下帷幕,对于我这个二战又考回本专业(日语)的人来说实在是感慨颇多。其实我考虑到,毕竟初试成绩还没出来,自己的备考的心路历程还没有经过实际结果的检验,谈备考经验可能有点不太严谨。

但觉得有些极为重要的事情还是有必要拿出来和大家来谈一谈,以便明年的考生们能尽量避免走弯路,把宝贵的时间全部用在刀刃上。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吧。虽然我本科是日语专业的,但由于没有正确地认识自己,在2018-2019年间任性地同时参加了司法考试和法硕的研招(法学的难度真不是吹的!!!),不幸都没有通过。

因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今年年初差险些在抑郁自闭的鬼门关里走了一遭(详细内容在下面前言的第4点会讲)。本以为自己还能再搏一次,于是在今年又去选择考法硕。但在7月份的时候连续崩了好几次,突然觉得这种状态下一定会重蹈覆辙。

于是我就思考,是不是要把“能干的”和“想干的”先区分开来呢,毕竟梦想是不能完全等同于天赋的。

经过极为慎重的考虑之后,我果断地在7月末的时候放弃原有目标,决定考上海师范大学的日语学硕。至少现在,我不为半年前做的选择而后悔。好了,言归正传,我们开始谈谈那几个我个人总结出来的“锦囊”吧~

1.考研是选拔性考试,不是通过性考试。

首先,不论是已经决定考研的,还是在观望的,要跟你们说的一点现实是,考研不是像四六级或大学期末考试那样仅仅是一场简单的通过性考试,最后一个阶段拼一把就能低分飘过的那种,完!全!不!是!日语专业考研所涉猎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是远远超过本科日语学习的,除非你底子比较好(比如考前一年内N1考了高分150+的那种),否则没有3个月以上时间的积淀是绝对啃不下来这块硬骨头的。此外,正因为日语考研内容多而庞杂,所以有必要改变你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如果还是那本科那老一套的方法,就比较危险了。

2.千万别跟风,最好带着目的来考研。

在决定考研之前,请务必想清楚你的目的是什么,可以是为了追求学术理想,可以是为了获得一个学位以提升找到(好)工作的概率等等,甚至是为了人生尊严而考我也会尊重他的选择。

然而,这个目的要现实,不要为一时的感情冲昏了头脑而考研,也不要跟风去考研,看到别人考研而考研。

每次看到那些只会依葫芦画瓢的人真的很来气,忍不住会说:“这么大的人了不懂什么叫独立自主么?你是不知道考研有多苦逼么?”

3.不要讲什么形式,请务必以实质为中心。

如果有“在自习室里的时间越长越好、大家都在用这本书听这门课所以我也只有这么做呀,前面那个人在吃这个营养品所以我也要买”等等类似的想法。那么你就是已经陷入到了形式主义的漩涡之中了,通俗点来说就是开始浪费时间了。

究竟什么是实质意义上的复习呢?

针对前面三种现象,我是这么看的:

第一,要保证你在自习室里的时间大部分是真真实实学到东西的,如果困得连眼睛都睁不开了还是老老实实地回去趴一会吧,或者给自己制定作息纪律。

第二,到底选哪位老师、用哪本书,可以问问别人的意见,但适合自己、能做对更多题目、有效提分的才是最佳标准。

第三,别老想着补这个补那个,或者是乱吃补充剂之类的东西,最好的食材就是普通食材。

4.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才能让你扛过这场持久战。

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我就不多说了。我就说一下身体不健康是有多痛苦吧,去年11月中旬的时候得了肺炎,虽然没发烧但在医院挂了3天水,完全恢复用了整整一周。现在也觉得,幸亏在考前逼自己瘦了40斤(原来就挺胖),不然真的抗不过高强度的复习的。

至于心态,我个人是没法去数落那些觉得抑郁的人的,因为自己也是从心情极端低落的阶段中强行走过来的。

但我想说的是,这个时候一定要懂得自救。除了向别人倾诉或者出去跑几圈外,也可以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感兴趣的事情上去。我是在正式进入备考前选择了在外面的一处展馆兼职了2周,然后通过3个月的减肥,让自己重拾战斗意志的。

5.当你认为没有错的时候,错就一定会来找你。

这句话其实是电影《中国机长》里的一句台词。个人对这句话的解读是,对一件事情的准备是不可能完美的,就算达到完美也必会放松警惕,继而犯错。

放到备考和考试里来说:

第一,就算对一个月的计划有多完美,一定会出现意外情况,这时候需要对进度做出适当调整。

第二,考场上或多或会少发生意外情况,比如噪音or题型大改之类的,这就需要你预先准备好一定的“应急预案”或者随机应变。比如笔者今年在考基础日语的时候,发现题量和题型有较大改变,于是临时调整了一下时间分配,保证了在规定时间内能做完所有的题。

6.跨考、选择院校与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因为我曾经在这两件事情上都失败过,所以对这个问题我觉得还是有点发言权的。考研界有个词叫“三跨”,即跨学校,跨地区、跨专业。其中最需要关注的,应当是跨专业,跨学校和跨地域只能并列排在第二位。之所以说跨考难,是因为本专业考研多多少少还是有本科前三年的基础,即使没怎么认真学,老底子还是在的。

跨考业就不一样了,它意味着你在一个全新的专业领域内从“零”开始学习,除非你领悟事物的能力极强,否则在一年之内就达到一门学科将近硕士的水平真的很!困!难!光背那么多单词和几百个语法句型就够喝一壶的了。非要尝试跨考的话一定要极为慎重,这是我去年双冲法考和法硕失败后的肺腑之言。

7.不要过于依赖押题和模版,任何学科都是要打好基础的。

对于押题和模版这个事情,个人觉得千万不要过于依赖,而没有足够重视考点的夯实。押题的作用,仅是告诉你重点和热点,积累一点分析题的素材或者英语作文的论点之类的,关注它们是很重要,但也别只看到押题。

至于模版,它的作用仅限于告诉你英语文章或政治大题的大致结构和套话该怎么写,具体内容还得靠你自己写。拿英语作文来说,笔者算过,漂亮的模版顶多解决80字的问题,剩下来的真的要靠自己去填充。

8.格局大一点,完全靠自己复习很可能会跑偏哦。

首先,还是要多多和他人交流,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弱点,或者是没注意到的盲点、备考信息等。

笔者因为备考期间太过于紧张,没太敢和群里的小伙伴们交流太多,以至于一些问题到了后期11月份再发现,幸亏发现了才避免更大的损失。具备独立作战的能力是很重要,但也别太过投入以至于忘记倾听伙伴们的话。

接着是报课的问题。

比如拿日语作文来说,在初心上课之前我也觉得自己看看写作的书能解决问题,结果第一篇写的作文得到的评价是「3.ふつう 完成度60%」。

听完炸鸡老师的作文课后完全打开了写作的思路,字数也能越写越多,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而且最后一篇作文获得了「1.たいへんよくできました 完成度90%」。

课本身可能是那几个小时,而它背后省下的大把时间,以及群里推荐很多重要参考资料,这些价值是无法去估量的。这里不是为了推荐上什么课,具体报不报还是尊重你的选择,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9.Not everyone can become a great artist,

but a great artist can come from anywhere.

这句话来自08年《料理鼠王》。考研路上,不仅要坚持努力,也要认清现实做出正确选择,胆子是要大,迈出的步子也要稳。

将来考上了是一级棒的,若最后的结果不是很理想也不要全盘否定自己的过去、现在、未来。对现在还不知道能不能过线的自己也是这样。

各学科备考历程

思想政治理论(101)

一、题型概述

单选题:1分*16=16分

多选题:2分*17=34分

分析题:10分*5=50分

友情提醒:政治想考高分的话,训练选择题的时候尽量要上40分,即正确率80%以上,上海地区分析题压分还是有点厉害的,我去年选择题39分全卷就66分……

此外,个人感觉近年来的政治出题有点越来越活了,特别是刚考完的那张卷子里的选择题,一眼扫下来能得出答案的题目真的不太多。

二、备考用到的教材和网课(只推荐我买过用过看过的)

教材:

《徐涛核心考案》、《徐涛优题库习题集》、《徐涛冲刺笔记》、《肖秀荣时政》、《徐涛小黄书》、《十年真题集》、《徐8》、《肖8》、《肖4》

课程:

徐涛强化班、徐涛冲刺班、徐·肖时政班、徐·肖押题班

三、复习进程

9月:每天1.5小时

把徐涛强化班听完。

10月:每天2小时

把徐涛的优题库习题集刷完,整理一下错误的点。

11月:每天2小时

回炉听徐涛的冲刺班和时政班,然后配套做十年真题和徐8真题。

12月:每天2.5小时

听完肖秀荣的时政班,配套做肖4,最后10天开始背分析题。

四、反思

首先,无论如何,都要老老实实地把徐涛强化班的课程听完,即使放弃做几套模拟题也不要紧。

像难度较高的政治经济学,如果没有认真把每一个考点过一遍的话,做选择是一点方向都没有的。另外,我现在觉得9月份开始有一点点晚,如果是8月中旬开始听课的话,就能多做肖8练手了,这本书我买来碰都没碰过。

最后,关于分析题到底背谁的,我想说,不要以押到题的数量为唯一衡量标准。押题的本质是让你积累某一热点事件的相关素材和答题角度,到了考场上无论是压到题还是没压到,都需要你的灵活运用。非得要问优劣的话,我马原部分背的是徐涛的小黄书,有框架。其它部分背的是肖秀荣的。

二外英语(255)

一、题型概述

单选题:0.5分*20=10分

语法居多,考到了虚拟语气、时态等;词汇以搭配为主

阅读:2分*20=40分

共4篇,每篇5问

翻译:15分*2=30分

中英互译各一篇,中英篇幅和四级相当,英中篇幅和英语二相当

作文:20分

题目:What qualities make a good student,150字

二、备考用到的教材和网课(只推荐我买过用过看过的)

词汇

朱伟·唐迟《恋恋有词》 (这个我就详背了前20课,最后10课就简单过了2遍)

*刘晓燕公众号有99单元推送完毕的词汇讲解(后期可以每天听7课,查漏补缺用)

在词组方面背了《及时雨高考词汇测验本(下册)》,这本书是面向上海高考英语的。

语法

刘晓燕《不就是语法和长难句吗?》

听的也是刘晓燕的语法基础班和长难句班,讲得很好,特别要把课堂上讲得例句都背下来,能很好解决单选、翻译、作文的问题!

阅读

就听了唐迟的美国文化背景逻辑,作为背景知识补充

我没去听唐迟的的阅读逻辑课,就是先把四六级的阅读全部刷完,然后刷院校真题

作文

后期听初心的《英语应试作文写作班》

顺带背了3篇六级的范文和1篇自己写的作文(作文意外地被自己押到了)

三、复习进程

8月:每天2.5小时

听刘晓燕的基础语法班·唐迟的美国文化背景介绍

每天背1个单元的高词(因为长时间没碰英语,这是打基础用的)

外带练1套(2篇)四级真题阅读。

9月:每天2.5小时

每天背恋词1个单元(70-80个生词)and刘晓燕的语法例句

记得默写单词(网上买了对应的默写本)

外带练1套(2篇)六级真题阅读

10月:每天2小时

听刘晓燕的语法长难句班

二·三刷恋词,二刷刘晓燕的语法例句

11月:每天2小时

每天背1单元及时雨的高词词组

听公众号里的词汇讲解

做六级的中译英、英语二(204)的英译汉真题

12月:每天2小时

听初心的英语作文课,自行整理作文模版,并背诵。

背了3篇六级的范文,自己动手写了一篇作文给初心老师批改!!!

复习一下单词

最后做了初心出的两套模拟题,保持一定手感

四、反思

就试卷整体而言,难度只能说介于四六级之间吧,比英语二要低一些。由于大一下过了六级之后很少碰过英语,所以在前阶段的时候没敢直接上考研英语的内容,而是拿及时雨高词测验本(下册)缓冲了一下,这个要视个人情况而定。

对自己的安排不足之处在于,前期练阅读有点猛,然后在11月有一段时间出现练习阅读的“断层”,导致我12月份再刷阅读的时候手感又有点生疏了。

这个千万要注意,毕竟阅读占了40%。另外,恋恋有词里一个单元的单词量是不固定的,有的单元很少,有的单元很多,需要适时调整进度。我是测试下来自己在1h左右能背下70-80个左右的单词,毕竟还要复习其他模块的内容。

基础日语(687)

基础日语的题型在另外的经验帖里有说了,在此不再赘述。

题型可以看这篇链接→上海师范大学日语学硕考研真题回忆

一、全卷评价

今年试题难度整体有所提升,题量不少。虽然出的偏题和难题不多,但十分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很考验日语功底,特别是惯用句,考察了将近25分。而且30分的翻译题量很大,需要注意时间的恰当分配以免来不及做完。

二、备考用到的教材和网课(只推荐我买过用过看过的)

词汇

前期背《N1五周突破》,这书好在每单元的词汇固定在80个左右,还有课后练习

后期背了一些专八绿皮书的词汇、还有初心老师在群里发的一些重点词汇整理

最后冲刺阶段把历年专八真题的词汇过了2遍,还有自己整理的生词

惯用句·成语

主攻专八紫皮书上的惯用句、专八绿皮书上的成语,尽量多看几遍混眼熟

后期把专八真题上出现的惯用句整理了一下并过了一遍,还有群里的资料

语法

前期背《N1五周突破》,配上课后练习

顺带简单过了一下《N2五周突破》,和《初级日语语法》

后期开始做N1的真题、专八的真题、初心出的基础日语测试题和模拟卷

阅读

这个就是靠刷题练手感了,主要做N1真题、专八真题,总结一下逻辑和错误的点。

作文

这里非常推荐炸鸡老师的作文课,单独自己看书可能会跑偏,毕竟日语专业考研写作挺难的~

再推荐一本作文书,不多说,谁看谁知道:《“笹川杯”征文大赛获奖作品双语作文合集》

三、复习进程

每天固定在晚上复习,时长差不多3.5小时吧,然后一个阶段我会安排完成2-3项任务。

8月:

·过了《日语综合教程》第5册开始到第6册第7课的词汇(本科就上到这里)看专八紫皮书上的惯用句

·配套练习初心通用课真题阶段的题目

9月:

·每天固定背1个单元的N1词汇、N1语法,做课后练习(也就20道)

·每天留30分钟练习专八听力

·复习紫皮书上的惯用句

·配套做完初心真题演练阶段题目(我是8月份才报名的)

10月:

·收尾没背完的N1词汇和语法

·每天留30分钟练N1听力

·开始刷N1真题、专八真题的基础和阅读,整理生词和不会的语法点

(注意,整理生词语法的时候要记相关的搭配,有助于理解,老师们也一直强调)

听完炸鸡老师的作文课,然后一定要动笔自己写作文!!!初心第三阶段冲刺班每个月可以提交两篇作文。

作文我是安排自己写了1篇记叙文,1篇议论文,2篇和时事相关的,保证了每个题型都练到。然后反思一下老师指出的错误点。自己写的作文最好背一下,至于范文,可以记一下好词好句之类的。动笔写真的很重要,我从最初的「3.ふつう」练到最后一篇「1.たいへんよくできました」)

11月:

·每天留20分钟练N1听力

·背专八绿皮书上的部分词汇和成语,复习紫皮书上的惯用句

·听完炸鸡老师的《敬语特训班》,自行过完基础语法

(不要小看敬语,专八里的敬语题还是蛮难的,上师大里也考了5-6分的敬语)

·继续刷N1真题、专八真题、初心冲刺班的模拟题

12月:

·月初冒险去考了N1,当模拟用,考下来感觉还行,做题感觉比前期做的时候顺畅很多了。特别是前面的基础部分和初心给的答案对下只错了4个。

至于要不要考,请慎重考虑,因为无论结果是好是坏,对备考心态多少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复习先前背过或整理的惯用句、成语、词汇,整理教材上出现过的惯用句成语。

·复习错题,推荐初心小程序里的语法词汇惯用句21天打卡,还有推送的重点词汇语法之类的,查漏补缺很管用。

·背自己写过的作文,和2篇范文

·听初心天声人语公开课、初心专八考前冲刺辅导,别忘了练习翻译!

四、反思

这里我只想谈自己犯下的重大失误。

第一是前期对翻译不够重视,导致11月底开始接触翻译的时候有点猝不及防。

第二是,前期用在综合教程上的时间有点多了,个人觉得,综合教程的考试针对性不是很强。

第三是,10月份做专八真题的时候由于正确率不高所以扎进去太深了,没重视惯用句的复习,出现了半个多月的断层。

第四是,没怎么积累作文时政方面的题材,就是简单按照作文课所说的构思文章的结构和观点。这个千万不能去赌,考场上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尽量做到未雨绸缪吧。

第五是,可能是弦绷得太紧,加上有一丢丢的社交恐惧,所以没在群里太多地聊,导致在前期没有看到一些重要的信息,因而浪费了一定时间。对了,除非底子好,否则完整地背完N1语法和N1词汇对日语考研来说是逃不掉的,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日语综合知识(890)

一、全卷评价

今年试题难度整体和去年持平,十分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很考验日语功底,一些常识比如每个朝代什么时候开始的,谁开启的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了。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概况涵盖的范围比较广,有历史、政治、地理等,所以复习的时候虽然是要偏重历史,但政治地理方面的内容也不能丢,比如地理里考到哪个地区那个县之类的。

二、备考用到的教材和网课(只推荐我买过用过看过的)

·日本文学:高文汉《古典文学史》 张如意《日本文学史》的近现代文学部分(指定教材)

·小柒老师的日本文学课

·专八绿皮书、专八紫皮书、专八真题、30天突破、初心真题·冲刺阶段的模拟题

·日本概况:NHK的历史纪录片、新日本概况、专八绿皮书、专八真题

三、复习进程

日语综合固定在下午复习,时长差不多3-3.5小时吧

8月中旬-10月上旬

·文学方面:在听完小柒老师的公开课后把教材过了,自行做了笔记,了解文学大致框架

·历史方面:看了2遍NHK的历史纪录片,往电脑上敲了笔记,基本把握了历史脉络

10月中旬-11月上旬

·文学方面:开始过第一遍笔记,配套练了一下选择题。

·历史方面:开始过第一遍的笔记,对着紫皮书梳理一下思路

·概况方面:一点点把那本《新日本概况》看过,简单往电脑上敲了一点笔记。

11月中下旬

·文学方面:开始背文学的考点,配套做了一下真题和初心的测试题,第一遍背确实极为痛苦,尤其是读音,但千万不要怕,一定坚持下来,等到第2遍会轻松一些的。

·历史·概况方面:开始背考点,配套做一下真题和模拟题,熟悉一下专八的考察重点。

12月份

·文学方面:过完3遍自己的笔记后,开始做买的几本书上的题目,但主要把精力放在专八真题上。考前还听了初心考前专八冲刺课程里小柒老师对17、18年文化题目的讲解,还关注了19年刚结束的专八考了什么,里面的重点在考试里也出了。

·概况方面:再过了一遍笔记,然后刷买的书上的真题,重点关注了专八真题。幸亏稍微看了一下日本地图,虽然有1-2个题是瞎蒙的,完全不看的话损失就太大了

四、反思

这里我还是只想谈自己犯下的重大失误,给大家做个参考吧。

第一是:个人认为犯下最大的错误在于,只听了小柒老师日本文学的公开课,觉得自己看书应该没问题而没去听完整的日本文学课程,导致前期看文学、概况教材的周期太长,以至于后期没时间多过几遍考点,而且差点跑偏。

第二是:在复习日语综合的时候,应该是以真题为导向,这样才能抓住重点,我是在11月中下旬才发现了这个问题,比较晚地挽回损失。

第三是:由于有些依赖去年的经验帖,加之与群里同学们的交流不够,导致没能全面地了解可能出现的题型,因而在文学的名词解释、文学作品的大意、日本各县的地理概况复习方面不够重视,仅是在12月份极限突破了2周,才没能造成太大的损失。千万别去赌哪个会考,哪个不会考,尽量做到未雨绸缪吧~

最后的一些关照

以上所以谈到的话,解决的都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至于报名、现场确认、打印准考证、初试时候用到的文具、答题纸涂卡、自命题科目拆封信封的等细枝末节的问题千万不要忘记关注。

一旦遇到这方面的疑惑请务必提前、及时询问老师或群里的小伙伴们,也别去试图赌这个要不要带,那个要不要带,只要提到的东西都给我带着,只要提到的重要事情都请在第一时间完成,不要拖着拖着就忘记了。

然后,笔者所谈到的经验,仅仅是以个人的角度,在某一特定时空下总结出来的一些心得,跑出这个范围搞不好就变成“鬼扯”了。

有缘看到这篇文章的读者,笔者希望你们仅是把它作为一种简单的参考,具体怎么安排进度、看什么书、怎么避免犯错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帮助你解决实际问题的,才是好课、好老师,初心也做到了这一点。

另外,备考期间别忘了释放一下自己的压力,我是固定每个月会空出3-4天是完全休息的,会出去看个电影,锻炼一天、看看日剧之类的,否则真的会憋出毛病233

最后,祝愿有缘看到这篇文章的读者们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当然也希望今年自己能和同届的小伙伴们一起上岸!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春天的声音作文400字 寻找幸福的作文 英语作文万能套用 九峰公园作文 星空的作文 国庆一事作文 写游乐园的作文 有关家人的作文 秋天作文小学 天下第一关山海关作文 小鸡作文100字 一次难忘的旅行作文300字 介绍自己家人的作文 爱在心口难开作文 音乐带给我的快乐作文 描写芦荟的作文 家务事作文300字 蜘蛛织网的作文 月亮的心思作文 我学会了滑板车作文 红歌作文 我学会了感恩500字作文 国庆景色作文 关于葫芦丝的作文 狗作文五年级 关于规则的英语作文 用心做事作文 以菊花为题写一篇作文 三年级作文童话故事 母校作文800字